回头看 不苛求

来源 :晚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us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走过了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的我,如今已经到了六十而耳顺的年龄,所经历的往事如今回想起来,更是五味俱全。尽管举步维艰,但好在我一直没有放弃,无论成功还是失败,我都在过程中经历着,感受着。
  每个人都必然要经历的,就像我现在60多岁了,必然经历过20多岁,必然经历过18岁,我要是太顺利,可能就没有今天。对于坎坷,你有了感觉,体会了人生,感受到了门庭若市、门庭冷落的东西,所以对自己也没有必要太苛求,也不要妄自菲薄,都有一个经历,只是说对一个演员,对自己这些经历更多的是回头看,而不是迎面看。我们这个年纪,有多少人生经历呀,有多少艺术人生啊,没多少。要想给后人留点儿东西,那你要经过一生,看到你的背影,看到你所走过的路子,看到你走的脚印,知道哪一步是对的,哪一步是错的,有多少人生的感悟。
其他文献
我今年70岁,有65年是在1949年解放以后度过,所以我经历过中国在这65年之中的每一段的经历。人讲自己经历和历史的时候应该要有资格,我其实没有这个资格。什么是资格呢?就是当我是一个普通老百姓。在1962年之前我是一个学生,那年我大学毕业,就像瞎子摸象一样,摸着是一个象尾巴,却要向人介绍整个象是什么。我在想,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有可能成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转折时代。我是摸过象的人,我会尽量客观的回
期刊
对很多企业负责人和地方干部而言,“010”开头的电话对他们像一个“魔咒”。一些“来头很大”的骚扰电话,或是搞推销,或是邀请企业参评奖项,或是发出各种高端培训、研讨会、考察的邀请,甚至自称新闻单位要搞正面有偿新闻、收负面“封口费”。苏北一位副县长在担任乡长时,还接到过所谓“中南海的邀请”。  几乎每个人都接到过带有商业目的的骚扰电话。对普通人来说,如果不愿意接听直接挂掉就是,不会遭遇什么损失。可是对
期刊
胡服骑射  中国古代服装制度诞生在原始社会进人奴隶社会的历史剧变时期,夏朝初步建立了上身为衣,下身为裳的上衣下裳制。  战国时期,邻国之间战争不断,当时位于西北部的赵国经常与胡人发生军事冲突。赵国第六个国王赵武灵王是一个军事家,也是一个改革家,他看到赵国军队的武器虽然比胡人优良,但官兵都是身穿长袍,结扎繁琐,大多是步兵、战车,很少有灵活的骑兵,不适合山地作战,必须运用灵活的骑兵方能获胜。而汉人传统
期刊
4月1日,浙江温岭市杀医案被告连恩青被维持死刑判决。因感觉医院治疗鼻炎有“黑幕”,连恩青对医生行凶,致1死2伤。但种种医学数据均显示手术成功。接受专访时,连恩青仍然认为医院在撒弥天大谎,狠狠地说“自作孽不可活,他咎由自取。”(4月7日央视报道)  采访中,记者在反复普及一个医疗常识:“你知不知道人类在疾病面前已经克服的疾病是很少的,有大量的疾病是人类现在没有掌握、也没有克服掉的,你知道不知道?”她
期刊
“这份材料不过关,推倒重来。”为了开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题民主生活会,贵阳市云岩区委离退局多次组织理论学习,开展专题讨论,采取发放征求意见函、开通网上信箱、设置征求意见箱、召开不同类型人员座谈会等形式,征集关于“四风”方面的问题10条,归纳梳理存在的不足,为深入查摆问题提供了可靠依据。班子和班子个人按照“衡量尺子严、查摆问题准、原因分析深、整改措施实”的要求,认真撰写了对照检查材料,材料起
期刊
除了首都、直辖市和省会,被“觊觎”的城市头衔还有很多,比如副省级城市以及这个听起来高不成低不就的“较大的市”,千万别小看后者,这个头衔也要得到国务院的批准,背后代表的是实实在在的城市地位以及特别的权限——比方说,立法权。  于是,为了这些头衔及其背后的好处,城市们不惜做出诸如连续27年在两会上执着申请同一个头衔、“自费”买名号、派官员向总理“苦苦哀求”这样的行为。但即便如此,依然有很多城市对特殊待
期刊
迁都往往是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地理条件等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不同的迁都案例中,有的因素凸显,而有些不那么突出。中国古代统治者以天命自居,对国都的选择与营造极其重视,一旦确定就不再轻言迁都。无论被迫迁都还是主动迁都,统治者常常要冒着很大的政治风险和社会压力,更考验他们的勇气和智慧,主动迁都者尤甚。  进攻与退守  在古代中国,选取一个“固若金汤”的都城几乎是所有统治者思考国都问题时的首要因素
期刊
中山装的起源,众说纷纭,至今尚无定案。最主要的说法有3个版本。一为沪版。是说孙中山在日本活动期间委托华侨张方诚设计了中山装的草图,返上海后于1916年命荣昌祥裁缝王才运依图生产。这一说法是有支撑的。《申报》1927年4月20日第17版有一则软广告《中山装之盛销》:“南京路新世界对面荣昌祥,为制造中山装之首创家,手工既能讲究,式样又极准确,现应潮流之趋势,欲求普及起见……”如此,沪版的另一支流,说是
期刊
毛式中山装代表就是悬挂在天安门城楼上那张闻名世界的毛主席标准照上的中山装。这套中山装曾在英国《独立报》评选出的震惊世界的十大服装中位列榜首,成为服装史上标志之一。  当时的中南海制装技师是京城名剪王子清。在北方,这样的顶级技师实属凤毛麟角,更多业界高手集中在“上海滩”。他们大多师出“红帮”,即为“红毛”(洋人)缝制洋服。根据中央办公厅的指示,王子清等人前往沪上,挑选了田阿桐、王庭淼、王富成等12名
期刊
新中国成立之初,苏联服装成为当然的革命象征,深深地影响着城镇居民。“列宁装”一度成为最流行的服装。  “列宁装”,因列宁在十月革命前后常穿而得名,它的式样为西装开领,双排扣、斜纹布的上衣,有单衣也有棉衣,双襟中下方均带一个暗斜口袋,腰中束一根布带,各有三粒纽扣。  开始“列宁装”本是男装上衣,在中国却演变出女装,并成为与中山装齐名的革命“时装”。穿上“列宁装”这种公认的“苏式”衣服,显得既形式新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