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些年来,百度一直被认为是占了Google退出中国的便宜。我们无法证明一件没有发生的事。”8月7日,百度董事长兼CEO李彦宏发布朋友圈回应Google近期回归时放出狠话:“如果现在Google回来,我们正好可以真刀真枪地再PK一次,再赢一次。”
同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在社交媒体上高调发文称,欢迎谷歌重返中国大陆,但前提是必须遵守中国的法律法规,在中国所有的外国互联网公司都应该尊重中国的互联网管理。
这被外界广泛解读为是谷歌即将重返中国的一个显著信号。此前,有多家国外媒体爆料称,谷歌正在研发一款面向中国大陆市场的搜索引擎及新闻应用程序,谷歌将该项目命名为“Dragonfly”。相关报道称,如果通过国内互联网监管机构的批准,最终版本将会在6到9个月内公布。
自2010年3月,谷歌宣布退出中国已8年。8年间,中国互联网市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网民数几乎翻了一番,搜索引擎的市场规模也增长了十倍之多,而谷歌也错失了这个红利。谷歌是否会重回中国?假若谷歌回归中国,谁会赢得这场搜索引擎的战争?又该如何对待中国数亿网民?
百度的“原罪”
2010年3月23日,北京科建大厦,前谷歌办公室大楼下,一些闻讯前来的互联网人手捧鲜花,放在了 Google Logo 旁边。
当日,谷歌公司高级副总裁、首席法律官大卫·德拉蒙德发表公开声明称:谷歌在中国大陆的搜索服务将转至香港,用户会转接至设在香港的未审查版的“谷歌搜索”等服务中。
从那时开始的8年间,百度就背负了一个“原罪”:是谷歌的退出成就了百度。
在8月7日的回应中,李彦宏认为这是“一件没有发生的事情”,百度当时在国内已大幅领先谷歌。因为虽然谷歌先于百度早在2010年就面向中国市场推出独立搜索服务,但百度是“后来者居上”,并表示2010年谷歌退出中国市场时,百度在国内的市场份额已经超过70%,而谷歌的市场份额则在持续下降。
李彦宏对此似乎有些无奈——他每次接受采访时,谷歌都是李彦宏逃不开的话题,在接受采访时都要重复几遍上述说法。
不过,可以确定的是,自那时起,百度才开始真正建立起其在国内市场的垄断地位。2010年谷歌离开后,百度搜索市场常年保持在80%以上。同年,百度发布了谷歌退出中国市场后的首份财报,“超出市场预期”,Q1季度净利增长近1.6倍。百度股价也在同年突破50美元,一路飙升至现在的200多美元。
彼时,“凤巢”系统成绩亮眼,广告收入节节攀升,相关数据机构对其市场前景纷纷看好。在当年的财报电话会议上,李彦宏首次回应谷歌退出:“广告客户和合作伙伴的信心显然增加了,这有利于百度。”
一年后,百度在纳斯达克市值达到了460亿美元,超越腾讯成为当时市值最高的中国互联网企业。那是李彦宏和百度的高光时刻,一个“搜索帝国”呼之欲出。
那是一个互联网局势风云变幻的时代,小米刚创业,百度、阿里、腾讯逐步通过收购或投资的方式扩充业务线,导致国内几乎任何互联网大事件,都能与这三家巨头发生或直接或间接的联系,中国媒体开始频繁使用BAT的说法来表现百度、阿里和腾讯的三足鼎立之势。
质疑很快接踵而至。2016年,百度的“本命年”,也是人们对百度最失望的一年,百度搜索业务的市场份额下滑到了60%,并深陷“血友病吧事件”“魏则西事件”“深夜上线赌博推广”等负面消息之中,一时间所有的批评都指向了万恶之源——竞价排名。2016年百度净利润为116亿元,同比下降65.45%,为上市以来首次同比下滑,营业总收入705亿元,同比增长6.25%,为近年来最低增速。外界认为,正是这种过于安逸的环境,百度逐渐变得不思进取,变成一家靠作恶挣钱的公司。
而进入2017年之后,百度高层出现持续的人事震荡,吴恩达、王劲、陆复斌、章政华等众多百度高管离职,今年5月18日百度总裁陆奇的离职,更让百度股价当日下跌15%。而百度在一系列业务领域的失陷,则更加令人不安:移动业务被分拆卖掉、百度医生关闭、百度外卖被饿了么收购……
與百度的“溃败”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腾讯、阿里、滴滴、美团等巨头或独角兽在资本市场上疯狂地攻城略地,而“BAT”也早已只有“TA”没有B。
谷歌回应:造谣,搜索不会回来
百度逐渐在国人中失去口碑的同时,每隔一段时间,就有消息称谷歌即将“回顾”。
在李彦宏对该事件进行回应之前,“谷歌入华”事件就已经和百度扯上了关系——7月31日,百度发布第二季度财报,百度连续两个季度实现超30%的总营收增长,百度股价当日上涨3.6%。
然而仅仅1天后,百度股价便意外暴跌近8%,市值蒸发近67亿美元。
让百度市值暴跌的,是一则未经证实的消息。8月1日晚,美国新闻网站The Intercept发布一篇报道,称谷歌计划于明年在中国推出一款可供审查版的搜索引擎,将屏蔽敏感词汇以及Facebook、Twitter等西方互联网服务。
此后,随着《人民日报》的官方表态,以及李彦宏的回应,谷歌“回归”也成为业界最热门话题。
8月7日,谷歌总部对本报回应称:“对于上述消息,我们的回应就是不予置评。”
“这是谷歌官方对外界的一贯回应态度。”8月7日,谷歌一位内部人士私下对本报独家透露称。“谷歌搜索肯定是不回来的,我们也不知道为什么最近就‘被回归’了,内部都没有收到任何相关信息,因为都是无中生有,我们也只是看看新闻笑一笑。”
而针对美国新闻网站报道的“针对中国的搜索引擎”,该人士则直接表示:“那些都是造谣的,没有一个消息是真的。”
“其实从我个人来看,谷歌能回归肯定是好的,但是根据目前的情况来看,再回来太难了,监管仍是最大问题。”上述人士表示,8年前,虽然谷歌退出时是谷歌联合创始人谢尔盖·布林“一意孤行”,且目前布林已退居二线,谷歌现在的CEO是更注重商业利润的印度人“劈材哥”皮查伊,但无论是从监管角度,还是市场角度,“搜索业务都不会回来”。 百度有关人士也表示,百度也是从外界看到谷歌可能回归的消息,目前对于谷歌是否回归还不确定,李彦宏的朋友圈更像是一种竞争表态。“有竞争也是好事。”搜狗创始人兼CEO王小川同样在微博上表态,称Google回返中国, “多一份竞争多一份选择”,但同时他疑惑地表示:“可我并没得到Google返回中国的确切消息。”
此外,早在国外媒体刚刚报道谷歌意图重返中国市场后,财新网同样报道称,从接近中国的监管人士处获悉,谷歌搜索业务目前不会重回中国。
事实上,8年前“Google中国”和“谷歌”这两个以前被人称道的标识,目前已经找不到任何影子——2016年,谷歌中国从科建大厦搬到了北四环边上的融科资讯中心。 “Google中国”被“Google北京”取代,官方更乐意称这里为“北京办公室”,而不是“Google中国总部”。彼时,Google大中华区总裁石博盟的回答耐人寻味,他说Google大中华区共有5个办公室,北京和上海对我们来说同等重要,它们都是Google大中华区乃至Google全球技术、销售的重要支持。
至于谷歌,这一当初Google入华时专门推出的中文名,则已彻底消失,目前已在Google北京办公室找不到,无论是墙体印刷,还是任何对外宣传介绍的资料,这一中文名都已被刻意遗忘。
8年之后,谷歌懂了中国吗?
种种迹象表明,谷歌搜索业务回归的可能性基本为零。而且, 8年前,谷歌退出时众所周知的原因是,谷歌不服从于中国的政策监管。8年之后,谷歌的搜索业务可能还是不懂中国。
“2005年Google进中国时,它起了个中文名字叫谷歌,觉得中国人丰收了就高兴,真正当时中国上网的人是不太在乎丰收不丰收的。”在2014年亚洲金融论坛上,李彦宏主动拿谷歌举例,“所以你用这种想当然的办法在中国做生意的话,失败的概率是很高的。”
在李彦宏看来,过去十几年中国互联网发展历史上,没有太多成功的外国公司,主要原因是不了解本土情况,很难站住脚跟的,也不接地气。
这个情况,过去多年仍未有改变。“如果谷歌回归中国,并不一定有百分之百的胜算。最了解中国国情的一定是百度嘛。”8月7日,创新工场董事长兼CEO李开复对记者表示:“我认为美国公司,他们现在仍远远不能满足中国用户的需求。谷歌用一个平台服务全世界,很快发现中国用户的需求与世界其他国家大相径庭。”
2005年至2009年,李开复曾担任谷歌全球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对于谷歌曾经在中国的发展,没有人比他更有发言权。
事实上,对有意中国市场的国外互联网企业来说,监管只是一个基础门槛。MSN 、MySpace聚友网、Adobe、百思买、eBay 、雅虎等都先后沉沙折戟,而重新进入国内市场的互联网企业,非但没有重现当年的一时风光,甚至都没能掀起很大的市场涟漪。
以eBay为例,自2012年将易趣剥离、宣告失败后,eBay算是最积极回归中国的企业。从牵手奢侈品电商走秀网,到在京东全球购平台上线“eBay海外精选”频道,直至高调地进入拍卖行业,相比谷歌所受的诸多限制,eBay可谓幸运,可是皆以失败告终。
不仅仅是互联网巨头,消费电子大厂一旦长时间离开中国市场,要想再重新夺回用户难上加难,比如最近夏普手机就传出第三次退出中国。
另一方面,在这8年间,中国市场无论是竞争格局还是用户习惯,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谷歌在国外占据统治地位的诸多业务,如地图、YouTube,在国内几乎都可以找到翻版,且更易被国人接受;云服务产品,在国内又不可避免地会遇到阿里、腾讯等巨头的直接竞争。
而在PC搜索市场,留给谷歌的空间也很小。StatCounter Global Stats统计的数据显示,2018年7月,在国内搜索引擎的PC端市场份额中,百度占据73.84%,排名第一,神马排名第二,市场份额为15%,360搜索(4.13%)、搜狗搜索(3.89%)、Google(1.69%)位列三到五位。
更重要的是,这是一个移动互联时代。8月8日,一位互联网分析人士对记者称,如今互联网走过PC时代、移动互联网时代,进入AI时代谷歌的回归早已无法带来中国搜索引擎市场格局的改变,人们已经习惯用新的工具获取信息,今日头条信息流和微信内搜索已经取代了PC时代的浏览器+搜索引擎。
分析:AI领域,百度谷歌不可避免将有一战
2015年10月2日,桑达尔·皮查伊刚刚登上谷歌的权力之巅,他作为CEO在接受福布斯采访时说:“我并不认为中国市场是一个黑洞。这是一个巨大的机遇,而我们可以扮演一种支持平台。未来,我们也有机会提供其他服务。”
此后,“劈柴哥”不止一次与中国官员见面,谷歌母公司Alphabet的董事長埃里克·施密特也多年来首次与中国官员同台。
某种程度上,如果将目光放到搜索、Gmail、Play之外,不难发现,谷歌其他业务其实从未离开过中国。Android系统撑起了中国移动互联网半壁江山,而Google翻译、Google地图等产品也基本可以灰度使用。
Google AdSense/AdMob和Google Ads几款重磅产品在中国始终维持运营,承担着让国内网站主盈利,方便国内企业出海营销的功能。一位前谷歌广告代理商表示,国内二三十家广告代理商每年能为谷歌带来几十亿元的收入,该项收入每年都在不断增长。
在投资上,谷歌也是在国内布局颇多:2015年,谷歌投资中国AI初创公司出门问问;2017年12月,领投直播平台触手,投资5亿元人民币;2018年1月,跟投中国AI医药研发公司晶泰科技;2018年4月,Alphabet旗下基金CapitalG与软银、腾讯等多家投资方一起,共同投资中国货运O2O公司满帮集团;最大一笔投资,是今年6月,以5.5亿美元现金投资京东。
最大的动作,还是2017年12月,谷歌宣布在北京成立中国AI中心。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李飞飞,和她曾经的学生李佳,将共同领导这个研究中心。同时李飞飞表示:“与中国的顶尖AI人才的合作,将成为谷歌AI中心长期发展的第一步。”
而联想到此前谷歌在国内的一些动作,唯一的解释是,谷歌这次如果回归中国,其重点不是搜索领域,而很可能是围绕人工智能、无人驾驶等前沿科技进行布局。就在今年7月,谷歌借用AI技术,在国内推出首个微信小程序“猜画小歌”,一夜之间成为爆款。
再看百度,2016年以来,百度逐渐转型为AI公司,开发出了百度人工智能平台DuerOS和无人驾驶平台Apollo,在国内AI企业中,商业化和技术研发都在前列。但对比谷歌的深度学习框架Tensorflow、无人驾驶的Waymo,百度仍有不小差距,两者未来必有一战。而且,相对于搜索、视频、硬件等产品而言,Google在底层AI、自动驾驶等领域的技术优势,在中国可以得到很好的发挥,也可以利用好中国人口多、场景多、人才多、数据大的优势,而且政策上,也鼓励自动驾驶,与搜索遭遇的监管局面截然不同。
同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在社交媒体上高调发文称,欢迎谷歌重返中国大陆,但前提是必须遵守中国的法律法规,在中国所有的外国互联网公司都应该尊重中国的互联网管理。
这被外界广泛解读为是谷歌即将重返中国的一个显著信号。此前,有多家国外媒体爆料称,谷歌正在研发一款面向中国大陆市场的搜索引擎及新闻应用程序,谷歌将该项目命名为“Dragonfly”。相关报道称,如果通过国内互联网监管机构的批准,最终版本将会在6到9个月内公布。
自2010年3月,谷歌宣布退出中国已8年。8年间,中国互联网市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网民数几乎翻了一番,搜索引擎的市场规模也增长了十倍之多,而谷歌也错失了这个红利。谷歌是否会重回中国?假若谷歌回归中国,谁会赢得这场搜索引擎的战争?又该如何对待中国数亿网民?
百度的“原罪”
2010年3月23日,北京科建大厦,前谷歌办公室大楼下,一些闻讯前来的互联网人手捧鲜花,放在了 Google Logo 旁边。
当日,谷歌公司高级副总裁、首席法律官大卫·德拉蒙德发表公开声明称:谷歌在中国大陆的搜索服务将转至香港,用户会转接至设在香港的未审查版的“谷歌搜索”等服务中。
从那时开始的8年间,百度就背负了一个“原罪”:是谷歌的退出成就了百度。
在8月7日的回应中,李彦宏认为这是“一件没有发生的事情”,百度当时在国内已大幅领先谷歌。因为虽然谷歌先于百度早在2010年就面向中国市场推出独立搜索服务,但百度是“后来者居上”,并表示2010年谷歌退出中国市场时,百度在国内的市场份额已经超过70%,而谷歌的市场份额则在持续下降。
李彦宏对此似乎有些无奈——他每次接受采访时,谷歌都是李彦宏逃不开的话题,在接受采访时都要重复几遍上述说法。
不过,可以确定的是,自那时起,百度才开始真正建立起其在国内市场的垄断地位。2010年谷歌离开后,百度搜索市场常年保持在80%以上。同年,百度发布了谷歌退出中国市场后的首份财报,“超出市场预期”,Q1季度净利增长近1.6倍。百度股价也在同年突破50美元,一路飙升至现在的200多美元。
彼时,“凤巢”系统成绩亮眼,广告收入节节攀升,相关数据机构对其市场前景纷纷看好。在当年的财报电话会议上,李彦宏首次回应谷歌退出:“广告客户和合作伙伴的信心显然增加了,这有利于百度。”
一年后,百度在纳斯达克市值达到了460亿美元,超越腾讯成为当时市值最高的中国互联网企业。那是李彦宏和百度的高光时刻,一个“搜索帝国”呼之欲出。
那是一个互联网局势风云变幻的时代,小米刚创业,百度、阿里、腾讯逐步通过收购或投资的方式扩充业务线,导致国内几乎任何互联网大事件,都能与这三家巨头发生或直接或间接的联系,中国媒体开始频繁使用BAT的说法来表现百度、阿里和腾讯的三足鼎立之势。
质疑很快接踵而至。2016年,百度的“本命年”,也是人们对百度最失望的一年,百度搜索业务的市场份额下滑到了60%,并深陷“血友病吧事件”“魏则西事件”“深夜上线赌博推广”等负面消息之中,一时间所有的批评都指向了万恶之源——竞价排名。2016年百度净利润为116亿元,同比下降65.45%,为上市以来首次同比下滑,营业总收入705亿元,同比增长6.25%,为近年来最低增速。外界认为,正是这种过于安逸的环境,百度逐渐变得不思进取,变成一家靠作恶挣钱的公司。
而进入2017年之后,百度高层出现持续的人事震荡,吴恩达、王劲、陆复斌、章政华等众多百度高管离职,今年5月18日百度总裁陆奇的离职,更让百度股价当日下跌15%。而百度在一系列业务领域的失陷,则更加令人不安:移动业务被分拆卖掉、百度医生关闭、百度外卖被饿了么收购……
與百度的“溃败”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腾讯、阿里、滴滴、美团等巨头或独角兽在资本市场上疯狂地攻城略地,而“BAT”也早已只有“TA”没有B。
谷歌回应:造谣,搜索不会回来
百度逐渐在国人中失去口碑的同时,每隔一段时间,就有消息称谷歌即将“回顾”。
在李彦宏对该事件进行回应之前,“谷歌入华”事件就已经和百度扯上了关系——7月31日,百度发布第二季度财报,百度连续两个季度实现超30%的总营收增长,百度股价当日上涨3.6%。
然而仅仅1天后,百度股价便意外暴跌近8%,市值蒸发近67亿美元。
让百度市值暴跌的,是一则未经证实的消息。8月1日晚,美国新闻网站The Intercept发布一篇报道,称谷歌计划于明年在中国推出一款可供审查版的搜索引擎,将屏蔽敏感词汇以及Facebook、Twitter等西方互联网服务。
此后,随着《人民日报》的官方表态,以及李彦宏的回应,谷歌“回归”也成为业界最热门话题。
8月7日,谷歌总部对本报回应称:“对于上述消息,我们的回应就是不予置评。”
“这是谷歌官方对外界的一贯回应态度。”8月7日,谷歌一位内部人士私下对本报独家透露称。“谷歌搜索肯定是不回来的,我们也不知道为什么最近就‘被回归’了,内部都没有收到任何相关信息,因为都是无中生有,我们也只是看看新闻笑一笑。”
而针对美国新闻网站报道的“针对中国的搜索引擎”,该人士则直接表示:“那些都是造谣的,没有一个消息是真的。”
“其实从我个人来看,谷歌能回归肯定是好的,但是根据目前的情况来看,再回来太难了,监管仍是最大问题。”上述人士表示,8年前,虽然谷歌退出时是谷歌联合创始人谢尔盖·布林“一意孤行”,且目前布林已退居二线,谷歌现在的CEO是更注重商业利润的印度人“劈材哥”皮查伊,但无论是从监管角度,还是市场角度,“搜索业务都不会回来”。 百度有关人士也表示,百度也是从外界看到谷歌可能回归的消息,目前对于谷歌是否回归还不确定,李彦宏的朋友圈更像是一种竞争表态。“有竞争也是好事。”搜狗创始人兼CEO王小川同样在微博上表态,称Google回返中国, “多一份竞争多一份选择”,但同时他疑惑地表示:“可我并没得到Google返回中国的确切消息。”
此外,早在国外媒体刚刚报道谷歌意图重返中国市场后,财新网同样报道称,从接近中国的监管人士处获悉,谷歌搜索业务目前不会重回中国。
事实上,8年前“Google中国”和“谷歌”这两个以前被人称道的标识,目前已经找不到任何影子——2016年,谷歌中国从科建大厦搬到了北四环边上的融科资讯中心。 “Google中国”被“Google北京”取代,官方更乐意称这里为“北京办公室”,而不是“Google中国总部”。彼时,Google大中华区总裁石博盟的回答耐人寻味,他说Google大中华区共有5个办公室,北京和上海对我们来说同等重要,它们都是Google大中华区乃至Google全球技术、销售的重要支持。
至于谷歌,这一当初Google入华时专门推出的中文名,则已彻底消失,目前已在Google北京办公室找不到,无论是墙体印刷,还是任何对外宣传介绍的资料,这一中文名都已被刻意遗忘。
8年之后,谷歌懂了中国吗?
种种迹象表明,谷歌搜索业务回归的可能性基本为零。而且, 8年前,谷歌退出时众所周知的原因是,谷歌不服从于中国的政策监管。8年之后,谷歌的搜索业务可能还是不懂中国。
“2005年Google进中国时,它起了个中文名字叫谷歌,觉得中国人丰收了就高兴,真正当时中国上网的人是不太在乎丰收不丰收的。”在2014年亚洲金融论坛上,李彦宏主动拿谷歌举例,“所以你用这种想当然的办法在中国做生意的话,失败的概率是很高的。”
在李彦宏看来,过去十几年中国互联网发展历史上,没有太多成功的外国公司,主要原因是不了解本土情况,很难站住脚跟的,也不接地气。
这个情况,过去多年仍未有改变。“如果谷歌回归中国,并不一定有百分之百的胜算。最了解中国国情的一定是百度嘛。”8月7日,创新工场董事长兼CEO李开复对记者表示:“我认为美国公司,他们现在仍远远不能满足中国用户的需求。谷歌用一个平台服务全世界,很快发现中国用户的需求与世界其他国家大相径庭。”
2005年至2009年,李开复曾担任谷歌全球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对于谷歌曾经在中国的发展,没有人比他更有发言权。
事实上,对有意中国市场的国外互联网企业来说,监管只是一个基础门槛。MSN 、MySpace聚友网、Adobe、百思买、eBay 、雅虎等都先后沉沙折戟,而重新进入国内市场的互联网企业,非但没有重现当年的一时风光,甚至都没能掀起很大的市场涟漪。
以eBay为例,自2012年将易趣剥离、宣告失败后,eBay算是最积极回归中国的企业。从牵手奢侈品电商走秀网,到在京东全球购平台上线“eBay海外精选”频道,直至高调地进入拍卖行业,相比谷歌所受的诸多限制,eBay可谓幸运,可是皆以失败告终。
不仅仅是互联网巨头,消费电子大厂一旦长时间离开中国市场,要想再重新夺回用户难上加难,比如最近夏普手机就传出第三次退出中国。
另一方面,在这8年间,中国市场无论是竞争格局还是用户习惯,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谷歌在国外占据统治地位的诸多业务,如地图、YouTube,在国内几乎都可以找到翻版,且更易被国人接受;云服务产品,在国内又不可避免地会遇到阿里、腾讯等巨头的直接竞争。
而在PC搜索市场,留给谷歌的空间也很小。StatCounter Global Stats统计的数据显示,2018年7月,在国内搜索引擎的PC端市场份额中,百度占据73.84%,排名第一,神马排名第二,市场份额为15%,360搜索(4.13%)、搜狗搜索(3.89%)、Google(1.69%)位列三到五位。
更重要的是,这是一个移动互联时代。8月8日,一位互联网分析人士对记者称,如今互联网走过PC时代、移动互联网时代,进入AI时代谷歌的回归早已无法带来中国搜索引擎市场格局的改变,人们已经习惯用新的工具获取信息,今日头条信息流和微信内搜索已经取代了PC时代的浏览器+搜索引擎。
分析:AI领域,百度谷歌不可避免将有一战
2015年10月2日,桑达尔·皮查伊刚刚登上谷歌的权力之巅,他作为CEO在接受福布斯采访时说:“我并不认为中国市场是一个黑洞。这是一个巨大的机遇,而我们可以扮演一种支持平台。未来,我们也有机会提供其他服务。”
此后,“劈柴哥”不止一次与中国官员见面,谷歌母公司Alphabet的董事長埃里克·施密特也多年来首次与中国官员同台。
某种程度上,如果将目光放到搜索、Gmail、Play之外,不难发现,谷歌其他业务其实从未离开过中国。Android系统撑起了中国移动互联网半壁江山,而Google翻译、Google地图等产品也基本可以灰度使用。
Google AdSense/AdMob和Google Ads几款重磅产品在中国始终维持运营,承担着让国内网站主盈利,方便国内企业出海营销的功能。一位前谷歌广告代理商表示,国内二三十家广告代理商每年能为谷歌带来几十亿元的收入,该项收入每年都在不断增长。
在投资上,谷歌也是在国内布局颇多:2015年,谷歌投资中国AI初创公司出门问问;2017年12月,领投直播平台触手,投资5亿元人民币;2018年1月,跟投中国AI医药研发公司晶泰科技;2018年4月,Alphabet旗下基金CapitalG与软银、腾讯等多家投资方一起,共同投资中国货运O2O公司满帮集团;最大一笔投资,是今年6月,以5.5亿美元现金投资京东。
最大的动作,还是2017年12月,谷歌宣布在北京成立中国AI中心。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李飞飞,和她曾经的学生李佳,将共同领导这个研究中心。同时李飞飞表示:“与中国的顶尖AI人才的合作,将成为谷歌AI中心长期发展的第一步。”
而联想到此前谷歌在国内的一些动作,唯一的解释是,谷歌这次如果回归中国,其重点不是搜索领域,而很可能是围绕人工智能、无人驾驶等前沿科技进行布局。就在今年7月,谷歌借用AI技术,在国内推出首个微信小程序“猜画小歌”,一夜之间成为爆款。
再看百度,2016年以来,百度逐渐转型为AI公司,开发出了百度人工智能平台DuerOS和无人驾驶平台Apollo,在国内AI企业中,商业化和技术研发都在前列。但对比谷歌的深度学习框架Tensorflow、无人驾驶的Waymo,百度仍有不小差距,两者未来必有一战。而且,相对于搜索、视频、硬件等产品而言,Google在底层AI、自动驾驶等领域的技术优势,在中国可以得到很好的发挥,也可以利用好中国人口多、场景多、人才多、数据大的优势,而且政策上,也鼓励自动驾驶,与搜索遭遇的监管局面截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