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声中醒来

来源 :意林绘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nhu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两只乌儿在叫,天露出光。叫得冷清,婉转。不知道是什么鸟在叫,也不知道鸟儿叫什么。细细听鸟声,似乎很亲切,像是说:“天亮了,看见光了,快来看吧。”露台湿湿,沾满露水。路对面的枣树婆娑,枝丫伸到了露台上。青绿的枣叶密密,枣花白细细地缀在枝节上。枣树旁边的枇杷树,满树的枇杷,橙黄。几只鸟儿在枇杷树上跳来跳去。
  房子在山边。山上长满了灌木、杉木和芒草。路在山下弯来弯去,绕山垄。乌桕树在房子右边,高大壮硕,树冠如盖。冠盖有一半,盖在小溪上。小溪侧边是一块田。田多年无人耕种,长了很多酸模、车前草、一年蓬和狗尾巴草。田里有积水,成了烂水田。这里是青蛙和泥鳅的乐园。
  鸟叫声,越来越多,越来越喧闹。有好幾类乌在叫。有的鸟儿离开树,飞到窗台上,飞到围墙上的花盆上,飞到晾衣杆上。光从天上漏下来,稀稀薄薄。空气湿润,在栏杆在竹权在树丫在尼龙绳上,不断地凝结成露水。露水圆润,挂在附着物上,慢慢变大变圆,滴在地上。露珠润物,也润心。看见露珠,人便安静下来,便觉得人世间,没什么事值得自己烦躁,也更加尊重自己的肉身。露是即将凋谢的水之花。它的凋零似乎在说:浮尘人世,各自珍重。
  每天早上,我听到乌声,便起床,也不看几点。时钟失去意义,我没有日期的概念,也不知道星期几,也不关心星期几,也不问几点钟。我所关心的日期,是节气。节气是一年轮转的驿站:马匹要安顿,码头上的船要出发。其实,早起,我也无事可做。即使无事可做,坐在露台上,或在小路上走走,人都舒爽。清晨的乌叫声,成了我的闹钟,急切地催促我起床。
  路上,陆陆续续有人,光线有了润红。墙上多了红晕和人影。人影斜长,淡黑,在移动。地上也有了影子,树的影子草的影子狗的影子鸭子的影子。我去菜地摘四季豆青辣椒,做早餐下粥菜。粥是红薯小米粥,我常吃不厌。
  有开着挖掘机的人来了,绕进山里。据说有人在山垄里,种铁皮石斛和灵芝。我去了几次山垄,没看到人。山垄不大,遍地是茂盛的苦竹和矮灌木,鸟特别多。有人在山垄里架起网,网乌。相思乌、苇莺、黄腹蓝鸦,都被网到过。我也不知道是谁架的网,我看见一次,把网推倒一次,把竹竿扔进灌木林里。
  其实,我是一个喜欢赖床的人。但每次听到鸟叫声,我会立即起床。不起床,似乎辜负了鸟声。鸟声是我生活中,唯一的音乐。我不能辜负,也不可以辜负。
  每一个早晨,我都觉得无比美好。山还是那座山,乌桕树还是那棵乌桕树,但每天早晨看它们,都不一样。每天遇见的露水也不一样。在露水里,我们会和美好的事物相逢,即使是短暂的。
  在山中生活之后,我慢慢放下了很多东西,其实,人世间也没那么多东西需要去追逐。很多美好的东西,也无须去追逐,比如明月和乌声。风吹风的,雪落雪的,花开花的,叶黄叶的,水流水的。人最终需要返璞归真,赤脚着地,雨湿脸庞。
  阅读分享:苏子有言:“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住山间优雅小屋,在婉转鸟声中醒来。露珠晶莹,枣树婆娑。用心享受这无尽宝藏,方是人生大智慧。
其他文献
二梦说:父亲用了一个善意的谎言以及伟大的爱灌溉了作者的成长之路,尽管妈妈不在身边,作者的心里却种了一大片美丽的向日葵,那是永恒的母爱在心间。  那个七月,我还是扎小辫的年龄,并不知道父亲捧回来放在堂屋高桌子中间的黑匣子里装着的是母亲,我拉着父亲的后大襟一路走出堂屋,我说: “爸,我妈呢?”  父亲回过头来看着我,眼睛像喝多了酒,他抓抓我的小辫子,指着院中的向日葵、“你妈妈就藏在向日葵里,你乖乖听话
期刊
喵咪说:谈及上学的时光,校服绝对是我们不能忽视的话题。上学时,看着自己“运动风”的校服,不禁无比羡慕那些有裙装作为校服的学生。不过时至今日,却开始怀念曾经穿校服的青春。  我之所以对校服耿耿于怀,是因为我与它的相遇是走心的。  我当年总听母亲抱怨我穿衣服太费,她挣的工资全给我买了衣服。听得多了,我就真以为我们家特别穷,颇有点“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的成熟。  我记得一天抱着校服跑回家,冲着母亲咧嘴笑
期刊
二梦说:印象中,爸爸妈妈总是想尽办法护我们周全,他们的爱是那么无私和纯粹,令人动容。在他们的爱里,我们安安稳稳地成长,长大以后的我们也别忘了给他们多一点爱和关怀哦!  六年前高考,为了方便照顾我,我们家在学校附近租了一个破旧的小房间,我妈在屋里贴了张佛祖像,金光闪耀。数学一直是我的弱项,我妈想拉着我给佛祖磕个头,我躲开了,她跪下来替我磕,嘴里念叨着“保佑孩子数学考个好成绩”。  我所在的高中距离著
期刊
小王子说:在一切道德品质之中,善良的本性在世界上是最需要的,它是一种世界语言,能让掌握它的人更好地生活。凡是行为善良与高尚的人,定能因之抵御灾难。  西伯利亚丛林里有个小村庄,村里有个小姑娘叫安娜。这天放学,安娜在冰天雪地里发现一头大象。大象是热带动物,这里怎么会有?安娜上去一问,一个小胡子先生说,他们是马戏团的,今天要到库沃兹城去,没想到运载大象的拖车发生故障,只能等救援车辆到来。  安娜回家,
期刊
我在19岁那年从杭州到北大荒上山下乡,几十年来,一直是一个生活在北方的南方人,也是一个故乡在远方的“无根”作家,我始终无法在写作中界定自己的地缘身份。我写过一些取材于东北乡村及城市生活的小说和散文,也写过很多取材于江南城市生活的小说。  当我在北京生活30多年后,对于如何表现“北京气质”有了自觉的追求。但我绝不是一个“新京味小說家”,也不是一个纯粹的南方作家,更不是一个地道的东北作家。我游移于这三
期刊
2013年,撒切尔夫人去世后,一家杂志找到我,请我写一篇对撒切尔夫人的心理画像,稿酬据说是他们杂志的最高标准。我后来写了一篇,他们非常非常喜欢,想一直约我写对各种人物的心理画像,被我拒绝了。  为什么?因为我的写作方式吓到了我自己。在主持《广州日报》心理专栏前,我做过几年的國际新闻编辑,而我一直读书的范围涉猎也比较广,所以算是对鼎鼎大名的“铁娘子”有所了解,但真要让我对她写一篇文章,我对自己的要求
期刊
我们都知道,美国的常青藤大学,就是那些名校,招生的时候,特别重视学生的竞技体育成绩。这是为什么呢?是特别在乎学生的身体素质吗?不完全是。  有一个了解内情的朋友说,其实这是了解学生家庭状况的一个最好指标。  一个孩子,从小坚持体育运动,尤其在某个项目上有专长,这背后一定有三个原因。  第一,家庭整体实力不错,至少是收入稳定的中产家庭。  第二,父母非常负责,常年支持孩子的体育项目,这背后无论是钱、
期刊
上海小学语文课本上一篇叫《打碗碗花》的文章在收入课本时,原文的“外婆”被改成了“姥姥”。于是一场轰轰烈烈的关于“外婆”的大讨论就此展开。有人调侃,如果依照课本的思路,所有“外婆”都得改成“姥姥”,那民谣小调《外婆的澎湖湾》成了《姥姥的澎湖湾》,湿润的晚风都变得干燥了一些;至于狼外婆变成了狼姥姥,格林兄弟也说不上什么话,只好听之任之了。  争议告一段落,全国人民一合计,第一次发现中国语言如此丰富,天
期刊
国学大师王国维曾用名“国桢”,后改名“国维”,字“静安”,均出自《詩经·大雅·文王》中的“思皇多士,生此王国。王国克生,维周之桢。济济多士,文王以宁”。该诗歌颂的是周王朝的奠基者文王姬昌,这几句诗的意思是说,想到周王朝那么多杰出的人才,都产生于本朝。周王朝能够长命不衰,全靠维护周王朝的栋梁之材。有那么多济济一堂的贤才,周文王便可和乐康宁了。  谢冰心,现代著名作家, “冰心”出自唐王昌龄《芙蓉楼送
期刊
“喽哕”现在用来稱呼坏人的随从,还写作“喽罗” “娄罗”等。鲜为人知的是,它最早是用来赞美人的。据《旧唐书·回纥传》载,唐代宗册封回纥可汗,称号极长,叫“登里颉咄登密施舍俱录英义建功毗伽可汗”,并解释说, “含俱录”汉语义为“娄罗”。唐人苏鹗所著《苏氏演义》解释:“娄罗,干办集事之称,指办事伶俐干练。”  最迟到南宋, “喽哕”已演变为贬义词。南宋学者罗大经所著《鹤林玉露》中说: “喽罗,俗言滑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