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现代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语文学科作为一门基础学课,具有人文性的特点。因此,语文课堂教学必然要为学生提供更为自由、广阔的想象与创造空间,让学生在愉快、自由和活泼的环境中培养一种自主性思维,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然而,根据笔者的观察,一般的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结构,大部分分为四个环节:导入新课→预习(或复习)检查→讲授新课→布置作业。这个模式虽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习知识的一般规律,但不是一种理想的模式。
首先,这种模式存在的最大问题是教师讲得多,学生动得少,主动性差。这样的课堂往往使教师讲得头头是道,天花乱坠。但学生始终处于机械被动的状态,课堂气氛也会越来越沉闷。其次,课堂节奏缓慢,课堂活动单调乏味。这种课堂教师总会设计一些死板的问题,“马拉松”式地一问一答,学生疲于应付,注意力也容易涣散,课堂效率低下。第三,这种模式一般倾向于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也不利于学生的自主性思维。因此,我们必须创造性地设计一种科学,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让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给学生创造一个生活有趣的语文课堂,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
一、 以读为主,注重感悟
当前的中学语文课本的编排更注重对学生艺术的感染和美的熏陶,所选课文大都浸透着作者个性魅力和深沉睿智的思考的经典美文,这就要求教者调动学生从审美的角度审视和把握课文,让学生亲自去品味、去和作品进行对话。因此,阅读就显得非常重要。我们可以这样设计教学的第一个环节:面对一篇新的课文,先让学生自己去阅读,读过一遍或两遍课文后,首先要求学生说说自己最强烈的感受是什么。以往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忽视学生的自主阅读,即使组织学生阅读,也是先在学生朗读或默读之前布置几个问题,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读。这种作法限制了学生思考的空间,剥夺了学生自由感知的权利。古人云“书读百遍,其意自现”,这话很有道理。事实上学生的自由感知有教师讲解无法替代的重要性。自由阅读过程首先是学生与作品的对话过程,然后是学生之间就作品所进行的对话。如果教师先把自己对课文的理解讲给学生,就会剥夺学生的思考,必然会让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其学习效果肯定不理想。因此,我们要注重学生的自主阅读。不仅要读,而且要大声朗读。书声琅琅,这不是小孩子们的专利,而是语文教学最大的特点和优点。
二、 阅读感悟,合作探究
在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掌握课文情节之后,教师应及时发挥主持者的作用,可以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共同品味课文的思想情感,谋篇布局,语言技巧等等方面。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问题,如这篇文章你最喜欢的地方是什么?为什么?它在写作上对你有什么启发?你认为作品的语言有什么特点?你如何评论某个人物?比如有个老师在上《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时,这样提问学生:“童年鲁迅在百草园的生活和你有相似的地方吗?鲁迅在三味书屋的生活片断对你触动最大的地方是什么?为什么?”我认为这样的问题设计得就很好。事实上,学生的反应就非常热烈。当然,学生也可以不按上面这些问题思考,而是从自己的角度提出问题进行赏析。这个环节侧重于开掘学生独特的个人体验,它完全不同于传统的“传授——接受”式。传统的做法即使有启发,大多数情况也是教师设计一个又一个圈套让学生钻,得出的结论也大同小异,学生很少有自己鲜活的理解和感悟。
三、 全班交流,教师点拨
经过前面由浅到深,由个别到群体的感悟探究之后,我们可以进入到这样一个环节,就是针对重要的问题和难点问题,让每位学生在组内发表自己的观点,其他同学进行讨论,然后每个小组推荐一名同学在全班发言,阐述自己或本小组对课文探究的结果,然后应认真听取学生的发言。如果有的学生观点明显错误,教师就应采取适当的方式予以纠正。对那些表面的、肤浅的看法不能立马否定,而是要及时点拨,引导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处发展。但是教者必须要明确语文中好多问题并没有唯一的答案。由于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没准有的同学会发表独到的观点和见解。对于这些观点,教师应加以吸收,而且及时给于表扬和嘉奖,这样更有得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果学生没有触及课文的重难点,这时教师就要加以点拨和引导,或者巧设问题,或者补充材料,引导学生深入探讨。
四、 总结评价,补充深化
在解决了课文的重难点问题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宏观上全面地把握所讲课文。在学生充分合作探究的基础上,教师要用精当的语言,对学生的探究与宣讲过程作总结性、指导性评价,对学生讨论中的问题做出点评。对有些问题学生应涉及而未涉及的应作指示补充,从而深化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升华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思路。有时还归纳一些方法性的东西,供学生以后运用;对有些争议较大的问题,教师只提供研究背景,而不做出结论,或者干脆让学生在课后以论文的形式发表自己对该问题的研究结果,激发学生继续研究的热情。(通渭县通和中学)
首先,这种模式存在的最大问题是教师讲得多,学生动得少,主动性差。这样的课堂往往使教师讲得头头是道,天花乱坠。但学生始终处于机械被动的状态,课堂气氛也会越来越沉闷。其次,课堂节奏缓慢,课堂活动单调乏味。这种课堂教师总会设计一些死板的问题,“马拉松”式地一问一答,学生疲于应付,注意力也容易涣散,课堂效率低下。第三,这种模式一般倾向于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也不利于学生的自主性思维。因此,我们必须创造性地设计一种科学,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让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给学生创造一个生活有趣的语文课堂,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
一、 以读为主,注重感悟
当前的中学语文课本的编排更注重对学生艺术的感染和美的熏陶,所选课文大都浸透着作者个性魅力和深沉睿智的思考的经典美文,这就要求教者调动学生从审美的角度审视和把握课文,让学生亲自去品味、去和作品进行对话。因此,阅读就显得非常重要。我们可以这样设计教学的第一个环节:面对一篇新的课文,先让学生自己去阅读,读过一遍或两遍课文后,首先要求学生说说自己最强烈的感受是什么。以往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忽视学生的自主阅读,即使组织学生阅读,也是先在学生朗读或默读之前布置几个问题,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读。这种作法限制了学生思考的空间,剥夺了学生自由感知的权利。古人云“书读百遍,其意自现”,这话很有道理。事实上学生的自由感知有教师讲解无法替代的重要性。自由阅读过程首先是学生与作品的对话过程,然后是学生之间就作品所进行的对话。如果教师先把自己对课文的理解讲给学生,就会剥夺学生的思考,必然会让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其学习效果肯定不理想。因此,我们要注重学生的自主阅读。不仅要读,而且要大声朗读。书声琅琅,这不是小孩子们的专利,而是语文教学最大的特点和优点。
二、 阅读感悟,合作探究
在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掌握课文情节之后,教师应及时发挥主持者的作用,可以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共同品味课文的思想情感,谋篇布局,语言技巧等等方面。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问题,如这篇文章你最喜欢的地方是什么?为什么?它在写作上对你有什么启发?你认为作品的语言有什么特点?你如何评论某个人物?比如有个老师在上《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时,这样提问学生:“童年鲁迅在百草园的生活和你有相似的地方吗?鲁迅在三味书屋的生活片断对你触动最大的地方是什么?为什么?”我认为这样的问题设计得就很好。事实上,学生的反应就非常热烈。当然,学生也可以不按上面这些问题思考,而是从自己的角度提出问题进行赏析。这个环节侧重于开掘学生独特的个人体验,它完全不同于传统的“传授——接受”式。传统的做法即使有启发,大多数情况也是教师设计一个又一个圈套让学生钻,得出的结论也大同小异,学生很少有自己鲜活的理解和感悟。
三、 全班交流,教师点拨
经过前面由浅到深,由个别到群体的感悟探究之后,我们可以进入到这样一个环节,就是针对重要的问题和难点问题,让每位学生在组内发表自己的观点,其他同学进行讨论,然后每个小组推荐一名同学在全班发言,阐述自己或本小组对课文探究的结果,然后应认真听取学生的发言。如果有的学生观点明显错误,教师就应采取适当的方式予以纠正。对那些表面的、肤浅的看法不能立马否定,而是要及时点拨,引导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处发展。但是教者必须要明确语文中好多问题并没有唯一的答案。由于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没准有的同学会发表独到的观点和见解。对于这些观点,教师应加以吸收,而且及时给于表扬和嘉奖,这样更有得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果学生没有触及课文的重难点,这时教师就要加以点拨和引导,或者巧设问题,或者补充材料,引导学生深入探讨。
四、 总结评价,补充深化
在解决了课文的重难点问题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宏观上全面地把握所讲课文。在学生充分合作探究的基础上,教师要用精当的语言,对学生的探究与宣讲过程作总结性、指导性评价,对学生讨论中的问题做出点评。对有些问题学生应涉及而未涉及的应作指示补充,从而深化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升华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思路。有时还归纳一些方法性的东西,供学生以后运用;对有些争议较大的问题,教师只提供研究背景,而不做出结论,或者干脆让学生在课后以论文的形式发表自己对该问题的研究结果,激发学生继续研究的热情。(通渭县通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