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之于文学也,犹玉之于琢磨也。”文学可以塑造人,改变人。“文以载道”,说明中国历史上语文教育和德育是密不可分的。但语文课不是德育课,语文教师不同于班主任专业德育的包罗万象和大水漫灌,语文学科的德育是抓住契机、有的放矢的,有时候只是寥寥数语,就能起到育人、育心的作用。
教做学问——滴灌的力量
语文学科之所以天然就和德育有紧密联系,是因为育人理念早就写在了语文课本里。那些耳熟能详的经典课文,无不闪烁着人类文明与智慧、理想与道德的光芒:《纪念白求恩》教给学生什么是真正的共产主义精神;《陋室铭》教给学生何为“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人生底色;《海燕》教给学生真正的勇士是敢于与一切黑暗丑陋斗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给学生做难事才有所成;《邹忌讽齐王纳谏》教给学生得体的表达方法和悦纳他人意见的包容心胸……把这一篇篇文质兼美的典范课文教好,教透彻,学生的价值观基石也就打牢了。在自媒体快速发展的今天,价值观的多元发展衍生出了形形色色的舆论导向,以优秀的文学作品“抢占”学生大脑中的记忆区,才不会让学生的价值观被良莠难辨的朋友圈发帖、微博热搜拉走。
因此,教学生做好学问,正是于无声处将德育渗透到孩子们的心中、言行中,滴水灌溉,静待花开。
教做事情——40分钟的内涵与外延
一堂语文课只有40分钟,如何能在有限的时间里丰富教学内容和方法指导,从而让学生在40分钟以外的时间应用所学是我一直在探索的。因此,我对学生提出了“合作学习,宁静专一,从心所欲不逾矩,尊重知识”的要求。
首先,“合作学习”。语文的人文性需要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碰撞与升华,其工具性又要求学生勇于表达、准确表达,这些都离不开合作学习,唯有合作才能实现学业上的共赢。
其次,“宁静专一”。在本学期的一节体育课上,班里男同学为了鼓励自己能够在做平板撑时坚持下去,自发背起了《诫子书》。他们一字排开,一边坚持平板支撑,一边整齐背诵,这是他们少见的“眼中有光”的时刻。之后,在教学这篇课文时,孩子们都很专注,很投入,我想他们应该是想到了体育课的场景,也真正理解了“非宁静无以致远”的含义。
再次,“从心所欲不逾矩”。其出自《论语》,原文是: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教学时,我要求学生就其中一句举例说明,谈谈理解。本以为“从心所欲不逾矩”对学生来说比较遥远,但一位学生却给出了这样的回答:“我所理解的从心所欲不逾矩,就像一个弹珠,如果在桌子上滚动,那很容易就掉下去了,但如果在一个四边有围挡的桌子上,就既能随意滚动,又很安全。围挡是一种保护。”当大多数学生对规则充满排斥时,这个学生对这个问题能如此深入浅出的解释,能思考到这个层面,意识到规则是一种保护,不正是德育课程所希望的吗?教学相长,古人实不欺我。
最后是“尊师重道”。教师身上的“光环”其实只是因为“多了一点点”:学生会的,我们也会;学生不会的,我们略知一二。若是以此为高高在上的盔甲似乎有些浅薄,让学生心怀敬畏尊重之情的不是教师的身份,而是教师站在三尺讲台时代表的知识。
教做人——教育契机的火花
北京交通大学附属中学集团提出“建一所幸福的学校”,那么我们的学生就应当成为幸福的学生,将来成为幸福的人。这幸福,不是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而是有担、当有责任、能承担起时代使命的幸福中国人。
对此,在和学生共读《朝花夕拾》时,学生对鲁迅文章中“看客群体”这个概念表示很难理解和接受。当时恰逢那则因乘客对司机动手而致公交车坠江全车人员遇难的新闻引起了大众的沉痛的思考和讨论,于是,我结合鲁迅的文章,引导学生在语文课上就此事展开了讨论和分析。动手者是错误的,她置全车人的安危于不顾,恣意妄为;司机亦难免责,在不能控制事态发展和情绪时,首先应踩刹车,避免危险驾驶;车上的其他乘客也不应成为旁观者,若有一人能够及时劝阻、制止,站在司机身前予以阻拦,或许事态就不会进一步恶化,悲剧就不会发生。当雪崩来临时,没有一片雪花觉得自己有责任,但深陷其中的人,如果都能想到自己作为乘客、作为司机、作为围观者的责任,或许这个社会就能更好、更完善。将时下热门的新闻事件融入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以更积极的心态去看待生活中的人与事,想想自己能做些什么,是这个年龄学生应当思考并承担的社会责任。
语文教学活动中蕴藏着大量、丰富的德育素材,将学科与德育巧妙结合的理念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气质。在语文课堂上,教师教好手中的语文教材,将独特的情感体验与理性分析相结合,既能够升华自己的精神境界,又能点亮学生心中的燈。
(作者单位:北京交通大学附属中学分校)
教做学问——滴灌的力量
语文学科之所以天然就和德育有紧密联系,是因为育人理念早就写在了语文课本里。那些耳熟能详的经典课文,无不闪烁着人类文明与智慧、理想与道德的光芒:《纪念白求恩》教给学生什么是真正的共产主义精神;《陋室铭》教给学生何为“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人生底色;《海燕》教给学生真正的勇士是敢于与一切黑暗丑陋斗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给学生做难事才有所成;《邹忌讽齐王纳谏》教给学生得体的表达方法和悦纳他人意见的包容心胸……把这一篇篇文质兼美的典范课文教好,教透彻,学生的价值观基石也就打牢了。在自媒体快速发展的今天,价值观的多元发展衍生出了形形色色的舆论导向,以优秀的文学作品“抢占”学生大脑中的记忆区,才不会让学生的价值观被良莠难辨的朋友圈发帖、微博热搜拉走。
因此,教学生做好学问,正是于无声处将德育渗透到孩子们的心中、言行中,滴水灌溉,静待花开。
教做事情——40分钟的内涵与外延
一堂语文课只有40分钟,如何能在有限的时间里丰富教学内容和方法指导,从而让学生在40分钟以外的时间应用所学是我一直在探索的。因此,我对学生提出了“合作学习,宁静专一,从心所欲不逾矩,尊重知识”的要求。
首先,“合作学习”。语文的人文性需要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碰撞与升华,其工具性又要求学生勇于表达、准确表达,这些都离不开合作学习,唯有合作才能实现学业上的共赢。
其次,“宁静专一”。在本学期的一节体育课上,班里男同学为了鼓励自己能够在做平板撑时坚持下去,自发背起了《诫子书》。他们一字排开,一边坚持平板支撑,一边整齐背诵,这是他们少见的“眼中有光”的时刻。之后,在教学这篇课文时,孩子们都很专注,很投入,我想他们应该是想到了体育课的场景,也真正理解了“非宁静无以致远”的含义。
再次,“从心所欲不逾矩”。其出自《论语》,原文是: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教学时,我要求学生就其中一句举例说明,谈谈理解。本以为“从心所欲不逾矩”对学生来说比较遥远,但一位学生却给出了这样的回答:“我所理解的从心所欲不逾矩,就像一个弹珠,如果在桌子上滚动,那很容易就掉下去了,但如果在一个四边有围挡的桌子上,就既能随意滚动,又很安全。围挡是一种保护。”当大多数学生对规则充满排斥时,这个学生对这个问题能如此深入浅出的解释,能思考到这个层面,意识到规则是一种保护,不正是德育课程所希望的吗?教学相长,古人实不欺我。
最后是“尊师重道”。教师身上的“光环”其实只是因为“多了一点点”:学生会的,我们也会;学生不会的,我们略知一二。若是以此为高高在上的盔甲似乎有些浅薄,让学生心怀敬畏尊重之情的不是教师的身份,而是教师站在三尺讲台时代表的知识。
教做人——教育契机的火花
北京交通大学附属中学集团提出“建一所幸福的学校”,那么我们的学生就应当成为幸福的学生,将来成为幸福的人。这幸福,不是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而是有担、当有责任、能承担起时代使命的幸福中国人。
对此,在和学生共读《朝花夕拾》时,学生对鲁迅文章中“看客群体”这个概念表示很难理解和接受。当时恰逢那则因乘客对司机动手而致公交车坠江全车人员遇难的新闻引起了大众的沉痛的思考和讨论,于是,我结合鲁迅的文章,引导学生在语文课上就此事展开了讨论和分析。动手者是错误的,她置全车人的安危于不顾,恣意妄为;司机亦难免责,在不能控制事态发展和情绪时,首先应踩刹车,避免危险驾驶;车上的其他乘客也不应成为旁观者,若有一人能够及时劝阻、制止,站在司机身前予以阻拦,或许事态就不会进一步恶化,悲剧就不会发生。当雪崩来临时,没有一片雪花觉得自己有责任,但深陷其中的人,如果都能想到自己作为乘客、作为司机、作为围观者的责任,或许这个社会就能更好、更完善。将时下热门的新闻事件融入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以更积极的心态去看待生活中的人与事,想想自己能做些什么,是这个年龄学生应当思考并承担的社会责任。
语文教学活动中蕴藏着大量、丰富的德育素材,将学科与德育巧妙结合的理念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气质。在语文课堂上,教师教好手中的语文教材,将独特的情感体验与理性分析相结合,既能够升华自己的精神境界,又能点亮学生心中的燈。
(作者单位:北京交通大学附属中学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