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入墨神自来 学养渐进灵性显

来源 :南风·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oud09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早熟悉蒋焕余是创办中堂艺术馆的蒋焕余,以画会友,切磋交流,他淡泊、随和、宁静、谦逊、好学,无论是名家大腕还是民间艺人都对他另眼相看。他搭建艺术家互动平台,用高尚的艺术文化来净化人们的心灵,借助这个平台,他把宜兴大地上一些艺术家们联结在一起,牵线搭桥并开拓了良好的文化市场态势。
  打开江苏画家蒋焕余的绘画,精神不禁为之一振,天地万物,花鸟草木,风情万般,江海山河,尽在胸中所悟。蒋焕余钟情于自己的精神山水,在自己笔墨框架下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
  蒋焕余的山水画给人的第一感觉便是笔墨的张力。在其笔下,山川、树木、云水都有了鲜活的生命力,塑造物象时,他努力让物象的形态展现笔墨的力度与美感。他用笔精严、写意到位,线条或粗如树干,或细如发丝,皆劲健挺拔,形成了坚实中透空灵、狂放中见厚重的画风。在他的画中,看似洒脱无羁的笔墨,实则蕴合了一定的法度。观他的《西塞云山》,山色水光,与人对视,两人乘舟为伴,或说或停;山上植被丰茂,古树参天,瀑布飞流而下。此作用笔劲健,墨色厚重,点、勾、皴、染率性。
  气势撼人是蒋焕余山水画给人的又一感受。他的画,读之品之,均有一种恢宏的大气象。他的山水画多为鸟瞰式构图,博大而豪迈,他用开合、虚实、繁简、浓淡和留白等手法,使画面具有丰富的层次和高雅的意境。数只帆船漂流而来,那滔滔江水、巍巍崖壁都给人一种古意雄浑的感觉。仔细品读蒋焕余的绘画,你可以深深地体会到画中那深刻的文化内涵。在中国传统思想中,“天”与“道”是相连共生的:“天”虽不可知,但“道”却可循可知;只有敞开胸襟,用心体。晤才能真正地悟道。他坚持以道为本,师法造化,力图在造化与自己心灵的相通处透显艺术的精神和对生命的感悟。他用特殊的笔、墨、色表现出雨意朦胧的景象,云水与山气混为一片。画中那虚无缥缈的意境折射出老庄哲学中的“虚无境界”,给人一种逍遥自在的审美感受。就像面对憨厚、坦荡的人,身躯中一股靈动的生命力,扎实的造形中饱合着一种时代的阳刚美。画如其人,读他的作品,完全可以看出他是一个热爱生活,感情丰富的人,因为他的绘画语言来源于生活,又比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典型。是他所深深热爱的青山绿水,也是他有所回归的家园。他把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看作自己心中的自然、文人情志的载体,正是这样,只有远离喧嚣奢糜,戒绝功名利欲,以一颗积极进取、充满美善的纯净之心去亲近山水,才能修身养性、陶冶情怀、净化人格,才能慧眼独具,把自然之美提升为艺术之美。
  在创作中,蒋焕余既能走出传统,赋予传统以新的生命力,又能面向当代,以传统笔墨再现当代人的风采。枝叶苍翠的山峦,山泉飞瀑,云涛风声,声声入耳,华夏大地的壮丽景象由此窥见一斑。这便是蒋焕余以传统的笔墨、精巧的构思、当代人的感悟和炽热的爱国之心所唱出的。
  一分汗水一分收获,随着蒋焕余画作的频繁面世,他在国内外艺坛也屡屡收获荣誉:作品多次入选中国美协主办的“全国纪念孔子全国书画展”“2004全国中国画展”获中国美协主办的“2004年全国中青年提名展”优秀奖、获“2004年全国国庆画展”铜奖,中国书画报等单位评选的“2005年中国书画百杰”称号,获中国美协主办的“2006年全国中国画家提名展”优秀作品(最高奖)……。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道德经》)。相信“勤而行之”的蒋焕余,一定会取得更大的艺术成就。
  蒋焕余
  蒋焕余,又名一善,号龙池山、阳羡布衣等,1963年生于江苏宜兴,擅中国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历任中国美术研究院江苏分院副院长、宜兴联合画院院长,江苏省国画院特聘画家。现任宜兴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宜兴徐悲鸿画院院长。
  《人民网》《中国广电网》《神州》《特别文摘》《钟山风雨》《澳门月刊》等多次介绍。
其他文献
“尽善尽美”,是孔子两千多年前为艺术评判树立的标准,古往今来,能跨越者寥若晨星,但它始终是历代艺术家孜孜以求的理想彼岸。  画家崔玉滨数年如一日地追求“尽善尽美”的艺术理想,已届中年的他,仍独自驾着自己的独木舟,泛舟艺海,在咫尺画幅与方寸天地间“乘物游心”,在“神与物游”“遥情寄物”中表达着中国艺术特有的“中和之美”,体现出一种“意从象出”的文气风骨与形神机趣;其作品则因此平实、优美、亲切与诗意,
期刊
甘肃画家郭平先生长期致力于敦煌壁画的临摹、研究和创作,他的绘画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技法娴熟、格调高雅,全面而又真实地再现了敦煌壁画的艺术神韵,让我们在欣赏敦煌壁画艺术魅力的同时,也在心灵上得到抚慰和净化。  这段时间以来,通过对郭平最近一些代表作的赏读,我有一个强烈的感觉,就是他的担当精神和传承意识会让很多人佩服和尊重,同时也会让很多自以为是的画家感到自卑和汗颜。千年的敦煌壁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
期刊
才情华赡意沉酣,说部银屏两熟谙。  压卷词林金缕曲,取材活字梦溪谈。  墨缘妙契碑兼帖,印学通观北与南。  犹有拙书待匡削,骥程虽远不停骖。  此乃已故黔中耄宿陈恒安先生诗作,陈先生论诗书甚严,不轻许予,周甲之后与戴明贤先生交往甚密,谈诗论艺,有剪烛夜话之乐,一老一壮,有情投意合之交,故而赋诗赠与戴明贤先生,足以见他对先生的推重。  明贤先生出生于黔中重镇安顺,自小深受家学浸染,学书于髫龄之际,老
期刊
观看陈宗麟风神秀特的重彩写意画,品读图中高度简约却又栩栩分明的人物、花鸟、山水,阅读他那不拘成法的题款诗文,我不免为岁月的风烟浩叹。历史之不可抗力一至如此,人物之命运转捩一非初始。平生所爱,杳然如雪泥鸿爪,飘摇绝迹;少年壮志,率尔鹏抟鲲化,垂天图南。  陈宗麟,一位退休的齐齐哈尔大学教授,未能免俗,现在还兼着北方国画院常务院长。这位1 942年生于天府成都的蜀中骄子,1964年毕业于哈尔滨艺术学院
期刊
我和家焕一起游历过粤东,在雾起烟升的大海边,在苔痕错落的古军堡垒前,在榕荫匝地的古村落里……他都显得兴奋,都感到艺术创作的欲望在奔突。他已年过花甲,可是他保持了艺术青春的灵气和冲动。生命不息,艺术创造不止,青春也能永葆。  家焕是画家,也是书法家。他以擅长画牡丹而知名画坛,几十年的朝夕砥砺,他的牡丹已经出神入化,形神皆备,由国色的“形似”进而到“天香”的“神似”。书坛泰斗启功诗赠家焕日:“木芍药发
期刊
西关程家焕擅丹青,尤以画牡丹名世,其画宇内风行。而其书法,笔墨精妙,其态道丽、其意幽闲、其力劲骏,尤其隶书,整整斜斜曲尽其态,蚕头雁尾,笔势颖脱,韶媚可爱,峻挺雄秀。取幅观之,若孙武行兵,操演宫娥于丹墀也。严阵以待,旌旗井然;使人读之,荡气回肠,撼乎心,震乎胆,激乎情也。  家焕丹青之余勤与书,辄以悬肘纸笔,捭阖其间,乐乎笔墨纵横之趣也。而多读碑帖,自幼喜临摹欧阳询之《九成宫》,赵之谦北魏;汉之《
期刊
汉字是具有造型功能的表意符号,实用与审美兼而有之。古人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歌之咏之;歌咏之不足,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把这个意思移到汉字上去,将“形”成之“言”笔录于纸,就成为文章或诗词,是文字表意功能的体现。而“歌之咏之”“舞之蹈之”,强调的是与所“言”之“意”相辅相成的文字的形象与状态,那就属于造型的范畴了,我们会用“笔歌墨舞”一词来形容一件酣畅淋漓、气象万
期刊
孙鸿骏的山水画取向不惑,气韵生动。其布局大都为全景式,或斗方,端庄整饬;或竖幅峻拔雄伟,自前而窥后者,意蕴深遠,色调重晦;自下而仰山巅者,山势突兀,格调清明。其用笔遒劲豪放,施墨苍茫沉郁,山石草木,点线相宜,以点簇为主,画面呈现明快、洒脱、壮观、雄浑之美感。  画家十几年前创作的《惊蛰》和《寒山晓色》充分显示了前期的审美取向。《惊蛰》将浩瀚的北国风光画成虚无缥缈、波澜壮阔的人间仙境,明净而悠远。这
期刊
画家吴海舟是当代中国山水画坛一位勤奋、务实、积极、活跃的参与者,他以一种孜孜不倦的艺术探索状态和求真求实的人生态度,坚持在山水画领域笔耕不辍,并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创造出个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在当代山水画领域,占有了重要的一席之地。  整体来看,吴海舟的山水画创作,在研究及承袭传统的基础之上,通过融入当代的审美意趣与笔墨技法,加之其自身的艺术个性,试图开辟出一种创新型的山水画形态与审美范式。他尊重经
期刊
情景交融,物我两忘,是每位山水画家追求的至高境界。博大精深的中国绘画历经干百年的洗礼、演变,传承至今已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佳作频出、高手如云,要想在其中有所突破取得一點成绩谈何容易。孙鸿骏作为一个渐入佳境的中年画家,凭着他多年对传统绘画的苦读和深入研究,积累了深厚的传统绘画基本功,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他常年坚持深入生活写生创作,使其作品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风格面貌,有了自己独特的创作语言。  孙鸿骏性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