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工业的进步,当前人类生存环境已经被破坏的非常严重,极大地影响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此背景下,现代建筑行业高度重视生态建筑设计,并不断新兴先进的节能环保建筑材料和设备,为生态建筑设计提供了重要的条件。本文主要是从生态建筑观出发,就其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和影响做一介绍。
关键词:生态建筑观;建筑设计;应用;发展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建筑设计一直受到生态概念生成和发展的影响,因为建筑本身是一个自然生态系统的生态因素,建筑的设计也在生态系统中完成。换句话说,各种生态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才能产生建筑。人与自然在社会中共生的观念正在成为全世界的共识。
一、生态住宅建筑
什么是好的住宅建筑!是优美的环境?是便利的交通?还是合理的户型?对于建筑的思考实在是太多太多。毕竟建筑是要首先满足了居住后才能愉悦身心的,时装可以不受拘束地随意花样翻新,而住宅更多的受制于地域、文化、材料、技术等因素而不能随心所欲。户型的创新、住宅单体的设计早就不是我们所关注的核心问题,中水回用、防噪隔音、垃圾处理、太阳能利用、保温隔热等技术问题也只是基础课程。我们对住宅的研究更多的专注于更加生态的居住模式、功能配套、文化氛围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生态住宅的概念已逐渐深入人心,成为引领未来建筑设计的一个重要理论。
二、方案设计个性化
在生态建筑理念下,建筑设计的手法与方案也应该体现出一定的个性化。不能因为只注重建筑形式而忽视了建筑本身的所具有的多样性特点,事实上,建筑只有具备较好的外观形象,呈现出一定的美感,才能更好的将建筑融在周边环境中,生态建筑的意义也会更加突出。生态建筑要求能够良好地把握设计尺度,将建筑平面设计、立面造型与周边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建筑功能使用便捷,流线明快顺畅,充分利用地形、地貌,将各个空间有机组合,利用各种设计手法、造景手法,使整个建筑高低错落、疏密有致,与周边背景相呼应,将其统一在大自然的“神妙”之中。在我国,很早就具备了这种朴素的生态观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如在南方多雨潮湿的林区,建筑采用干阑式构造,使房屋下部架空,既可以使空气流通、减少潮湿、又有安全感;在黄土层肥沃的黄土高原,多采用生土技术建造窑洞,依山就势,节约耕地,较小地破坏地面植被和自然环境,这两种建筑形式都是古代人民朴素的生态学思想在建筑设计上的应用,属于传统的生态建筑。
三、生态技术的融合
1、自然通风
在建筑设计中尽可能的采用自然通风,避免机械等人工通风。在一些建筑设计规范中明确规定,建筑物的进深不能超过14米,因为经过测算在14米以内通过开窗可以满足人类居住环境对通风的要求。
2、植物配置
在如今的景观设计中,主要问题是植物配置的本土化、地域化和生态化。在初期很多的景观设计只注重美学的因素,对植物的生态属性不作考虑。例如在我国北方地区花费巨资种植不适宜在北方生长的热带植物阔叶植物棕榈树等,结果导致植物的成活率低,后期维护费用不断提高。还有直接从国外引进国内没有的一枝黄花等物种,因为缺少天敌,相对于本地的植物在物种间的竞争中占有极大的优势,导致其生长繁殖迅速,泛滥成灾,严重影响地区的生态平衡。而当下在景观设计中,设计师采用生态学原理合理搭配植物的数量和种类,形成和谐的共生关系。
3、室内外的空间一体化设计
所谓空间一体化就是指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可以充分利用建筑的结构特点,将室内外做成通透的形式,使得室内外相通,这样不但能够使空间增大,而且更利于景观的设置。而且这种设计方法也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设计手法,很多大型建筑的大厅或内庭院都是以这种方式来设计,并利用先进科技手段将室内的温湿度调节成最佳的状态,以利于室内外的植物更好的生长。或者,也可以采取将部分墙壁取消,使室内与室外直接连成一体,这样室内就能够得到更多的阳光照射,也能够获得更新鲜的空气,不仅节省了空调的能耗,而且更加绿色环保。同时也利于景观建设,增大建筑的可使用空间。
四、建筑设计的生态化发展趋势
在经济不断发展、生存环境不断遭到破坏的前提下,因为生态建筑本身含有的特征以及优势能够为可持续发展带来积极影响,同时符合人们对于居住和生存环境的要求,因此社会开始越来越重视生态建筑设计。当前,建筑设计十分重视生态构造,在新型能源技术不断研究开发的基础上,整个建筑行业的建设模式不断向生态设计思路贴近。
1、建筑利用的生态趋势
在对废旧建筑进行处理时,为了获得更多更广的使用范围,拆除这些建筑是最基本的手段,保证城市发展以及建设进度,确保开展社会活动时拥有足够空间。在拆除废旧的建筑物时,会对建筑附近的环境造成环境污染等方面的影响,极大浪费了资源。当前国外发达国家十分重视保护及改造废旧建筑物,减少拆除建筑物的工作。
2、建筑能源的生态趋势
主要是指对可再生能源进行利用,降低非再生资源的利用,减少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上文提过地热能、太阳能等再生能源的利用已经成为生态建筑设计趋势,是未来能源获取的重要途径。另外,加强应用隔热设备、自然光的采集、自然通风,合理使用保温材料,也是实现建筑节能的重要途径。
3、建筑结构的生态趋势
作为建筑工程的主要部分,建筑结构实现对建筑的支撑功能,建筑结构的趋势表现在对拉索结构、薄壳结构、轻钢材料以及轻质墙体的研究开发,减少建筑施工材料的使用,全面提升建筑结构的质量,强化建筑物的持续发展。
4、高新技术的转化
高新技术一般只是生态技术的实现手段,并不能与高技生态技术混淆。但是,高新技术却是生态技术难得的催化剂,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和生态理念对建筑设计时的高新技术进行生态转化是高新技术自身魅力在建筑设计中的体现。
五、实例及应用
在具体的现实应用中,以台州黄岩汇江住宅小区为例。
我们以“有机生长”的概念。根据用地的现实条件和项目的可操作性,以高层为轴心,组团式布置小高层与多层建筑,做到有机生长的形态。所以本设计力求使小区地块既做到格局、建筑形象和空间景观等方面的整体性,又能够相对独立,同时,与周围现有建筑对话,成为城市肌理的一部分。
以“建筑景观一体化设计”的概念,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将景观设计和建筑设计整合“ARCHI-SCAPE”,形成建筑景观的一体化,即“作为景观的建筑”和“作为建筑的景观”并得。从而在建成后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以“会呼吸的建筑”的概念,采用环保型建筑材料,打通室内外的空间隔阂。
该项目以自然曲线形成的小区主干道将小区分成若干个组团,通过景观和路网相互串联,使得小区主次分明,路网清晰。同时每个组团都有自己的中心活动场地,中心活动场地则由小区中心绿化休闲长廊有机连接,使得绿地系统即相对独立又连贯共享。强调“均好性”,根据地形,建筑每户都能享受到朝南景观,符合人们“绿色消费” 、“绿色生活”的使用要求,给住户提供更多的生活选择。
基地内建筑东低西高,从而平衡小区与小区东侧委羽山的体量对比关系,减少建筑对其压迫感,把代表道家文化的委羽山公园景观作为远景融入小区,丰富小区的文化、景观内涵。
在户型设计上采用了大面宽、多间朝南,进深又较小的房型:功能合理,明厨明卫。以最大限度地获得优异的景观、朝向和通风条件;同时,在边套房型上,选择了阳光公寓形式,最大限度地利用小区的景观,做到人景交融,如在画中居,实现“天人合一”的理念。
建筑立面采用江南水鄉特色的现代中式风格,提炼传统元素,结合现代的建筑手段,打造具有道家灵气的“中国风”建筑,与委羽山的道家文化理念融为一体。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生态建筑观念和应用的崛起,代表着人们已经逐渐意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它代表这社会文明的进步。同时大力发展生态建筑设计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以实现生态建筑的建设是保护环境的同时,节约能源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的必然发展方向。只有根据可持续发展战略发展的原则,充分利用生态建设的概念,才能为建筑行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未来的市场和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徐晶.浅析生态设计观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J].吉林农业,2011
[2].邱景.生态建筑设计与建筑设计生态化发展方向.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
[3].刘彩枫.生态建筑理论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北方环境,2011
关键词:生态建筑观;建筑设计;应用;发展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建筑设计一直受到生态概念生成和发展的影响,因为建筑本身是一个自然生态系统的生态因素,建筑的设计也在生态系统中完成。换句话说,各种生态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才能产生建筑。人与自然在社会中共生的观念正在成为全世界的共识。
一、生态住宅建筑
什么是好的住宅建筑!是优美的环境?是便利的交通?还是合理的户型?对于建筑的思考实在是太多太多。毕竟建筑是要首先满足了居住后才能愉悦身心的,时装可以不受拘束地随意花样翻新,而住宅更多的受制于地域、文化、材料、技术等因素而不能随心所欲。户型的创新、住宅单体的设计早就不是我们所关注的核心问题,中水回用、防噪隔音、垃圾处理、太阳能利用、保温隔热等技术问题也只是基础课程。我们对住宅的研究更多的专注于更加生态的居住模式、功能配套、文化氛围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生态住宅的概念已逐渐深入人心,成为引领未来建筑设计的一个重要理论。
二、方案设计个性化
在生态建筑理念下,建筑设计的手法与方案也应该体现出一定的个性化。不能因为只注重建筑形式而忽视了建筑本身的所具有的多样性特点,事实上,建筑只有具备较好的外观形象,呈现出一定的美感,才能更好的将建筑融在周边环境中,生态建筑的意义也会更加突出。生态建筑要求能够良好地把握设计尺度,将建筑平面设计、立面造型与周边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建筑功能使用便捷,流线明快顺畅,充分利用地形、地貌,将各个空间有机组合,利用各种设计手法、造景手法,使整个建筑高低错落、疏密有致,与周边背景相呼应,将其统一在大自然的“神妙”之中。在我国,很早就具备了这种朴素的生态观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如在南方多雨潮湿的林区,建筑采用干阑式构造,使房屋下部架空,既可以使空气流通、减少潮湿、又有安全感;在黄土层肥沃的黄土高原,多采用生土技术建造窑洞,依山就势,节约耕地,较小地破坏地面植被和自然环境,这两种建筑形式都是古代人民朴素的生态学思想在建筑设计上的应用,属于传统的生态建筑。
三、生态技术的融合
1、自然通风
在建筑设计中尽可能的采用自然通风,避免机械等人工通风。在一些建筑设计规范中明确规定,建筑物的进深不能超过14米,因为经过测算在14米以内通过开窗可以满足人类居住环境对通风的要求。
2、植物配置
在如今的景观设计中,主要问题是植物配置的本土化、地域化和生态化。在初期很多的景观设计只注重美学的因素,对植物的生态属性不作考虑。例如在我国北方地区花费巨资种植不适宜在北方生长的热带植物阔叶植物棕榈树等,结果导致植物的成活率低,后期维护费用不断提高。还有直接从国外引进国内没有的一枝黄花等物种,因为缺少天敌,相对于本地的植物在物种间的竞争中占有极大的优势,导致其生长繁殖迅速,泛滥成灾,严重影响地区的生态平衡。而当下在景观设计中,设计师采用生态学原理合理搭配植物的数量和种类,形成和谐的共生关系。
3、室内外的空间一体化设计
所谓空间一体化就是指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可以充分利用建筑的结构特点,将室内外做成通透的形式,使得室内外相通,这样不但能够使空间增大,而且更利于景观的设置。而且这种设计方法也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设计手法,很多大型建筑的大厅或内庭院都是以这种方式来设计,并利用先进科技手段将室内的温湿度调节成最佳的状态,以利于室内外的植物更好的生长。或者,也可以采取将部分墙壁取消,使室内与室外直接连成一体,这样室内就能够得到更多的阳光照射,也能够获得更新鲜的空气,不仅节省了空调的能耗,而且更加绿色环保。同时也利于景观建设,增大建筑的可使用空间。
四、建筑设计的生态化发展趋势
在经济不断发展、生存环境不断遭到破坏的前提下,因为生态建筑本身含有的特征以及优势能够为可持续发展带来积极影响,同时符合人们对于居住和生存环境的要求,因此社会开始越来越重视生态建筑设计。当前,建筑设计十分重视生态构造,在新型能源技术不断研究开发的基础上,整个建筑行业的建设模式不断向生态设计思路贴近。
1、建筑利用的生态趋势
在对废旧建筑进行处理时,为了获得更多更广的使用范围,拆除这些建筑是最基本的手段,保证城市发展以及建设进度,确保开展社会活动时拥有足够空间。在拆除废旧的建筑物时,会对建筑附近的环境造成环境污染等方面的影响,极大浪费了资源。当前国外发达国家十分重视保护及改造废旧建筑物,减少拆除建筑物的工作。
2、建筑能源的生态趋势
主要是指对可再生能源进行利用,降低非再生资源的利用,减少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上文提过地热能、太阳能等再生能源的利用已经成为生态建筑设计趋势,是未来能源获取的重要途径。另外,加强应用隔热设备、自然光的采集、自然通风,合理使用保温材料,也是实现建筑节能的重要途径。
3、建筑结构的生态趋势
作为建筑工程的主要部分,建筑结构实现对建筑的支撑功能,建筑结构的趋势表现在对拉索结构、薄壳结构、轻钢材料以及轻质墙体的研究开发,减少建筑施工材料的使用,全面提升建筑结构的质量,强化建筑物的持续发展。
4、高新技术的转化
高新技术一般只是生态技术的实现手段,并不能与高技生态技术混淆。但是,高新技术却是生态技术难得的催化剂,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和生态理念对建筑设计时的高新技术进行生态转化是高新技术自身魅力在建筑设计中的体现。
五、实例及应用
在具体的现实应用中,以台州黄岩汇江住宅小区为例。
我们以“有机生长”的概念。根据用地的现实条件和项目的可操作性,以高层为轴心,组团式布置小高层与多层建筑,做到有机生长的形态。所以本设计力求使小区地块既做到格局、建筑形象和空间景观等方面的整体性,又能够相对独立,同时,与周围现有建筑对话,成为城市肌理的一部分。
以“建筑景观一体化设计”的概念,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将景观设计和建筑设计整合“ARCHI-SCAPE”,形成建筑景观的一体化,即“作为景观的建筑”和“作为建筑的景观”并得。从而在建成后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以“会呼吸的建筑”的概念,采用环保型建筑材料,打通室内外的空间隔阂。
该项目以自然曲线形成的小区主干道将小区分成若干个组团,通过景观和路网相互串联,使得小区主次分明,路网清晰。同时每个组团都有自己的中心活动场地,中心活动场地则由小区中心绿化休闲长廊有机连接,使得绿地系统即相对独立又连贯共享。强调“均好性”,根据地形,建筑每户都能享受到朝南景观,符合人们“绿色消费” 、“绿色生活”的使用要求,给住户提供更多的生活选择。
基地内建筑东低西高,从而平衡小区与小区东侧委羽山的体量对比关系,减少建筑对其压迫感,把代表道家文化的委羽山公园景观作为远景融入小区,丰富小区的文化、景观内涵。
在户型设计上采用了大面宽、多间朝南,进深又较小的房型:功能合理,明厨明卫。以最大限度地获得优异的景观、朝向和通风条件;同时,在边套房型上,选择了阳光公寓形式,最大限度地利用小区的景观,做到人景交融,如在画中居,实现“天人合一”的理念。
建筑立面采用江南水鄉特色的现代中式风格,提炼传统元素,结合现代的建筑手段,打造具有道家灵气的“中国风”建筑,与委羽山的道家文化理念融为一体。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生态建筑观念和应用的崛起,代表着人们已经逐渐意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它代表这社会文明的进步。同时大力发展生态建筑设计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以实现生态建筑的建设是保护环境的同时,节约能源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的必然发展方向。只有根据可持续发展战略发展的原则,充分利用生态建设的概念,才能为建筑行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未来的市场和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徐晶.浅析生态设计观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J].吉林农业,2011
[2].邱景.生态建筑设计与建筑设计生态化发展方向.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
[3].刘彩枫.生态建筑理论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北方环境,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