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十七大报告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
专家解读:中央文献研究室副研究员张贺福:党中央之所以如此强调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是因为当今国际环境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国内改革发展也到了一个新的阶段,现代化建设事业呈现出一系列不同于以往的新特征,加上改革开放也进行了近30年的时间,一些需要作出回答的重大问题不容回避。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取得的最宝贵的探索成就。因此,明确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乃至中国向何处去等重大问题,对于统一全党的思想,进而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更好地深化改革开放,意义十分重大。
二、改革开放
十七大报告摘要: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专家解读:中央文献研究室副研究员张贺福: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在领导探索社会主义向何处去的实践中形成的,就其对中国人民和中国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构成的意义来说,的确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找到了社会主义的生机和活力所在,找到了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路径所在,找到了中华民族重新走向世界走向振兴更加自信的光明坦途。但是,事业愈是伟大,就愈是挑战重重。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改革开放的实践提出了一系列需要重新回答的重大问题,迫切需要我们结合新的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智慧给予科学解答。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的提出,就是对深化改革开放作出的科学回答。
三、科学发展观
十七大报告摘要: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专家解读:中央文献研究室副研究员张贺福:科学发展观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逼”出来的,是对中国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向何处去的系统回答。就其实践渊源来说,它是对我们党领导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历史进程的科学总结;就其思想渊源来说,它是对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创造性运用;就其科学内涵来说,它是从回答发展问题入手,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全局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就其精神实质来说,它是要实现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既是对现代化建设前途命运的深思熟虑,又能够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活力;就其重大意义来说,它在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意义上,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因而与其一脉相承。
四、四位一体
十七大报告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专家解读:中央文献研究室副研究员张贺福:这正是我们党对于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的重要标志。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我们由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两位一体,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的三位一体,再到今天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四位一体,始终与我国生产力水平的大发展、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相伴随。
五、和谐
十七大报告摘要: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 专家解读:中央文献研究室副研究员张贺福:和谐思想深藏于中华文明的宝库之中,体现了我们的民族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有其重要的历史背景和具体要求,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的根本要求完全一致。这一重大战略思想与科学发展观的提出相伴随,又有着特别重大的意义,体现出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大特征。
六、民生
十七大报告摘要: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专家解读:中央文献研究室副研究员张贺福:民心民意不可违。这是历史的必然。实践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开辟社会主义道路更加光明的前景,需要时刻对人民群众的所想所需予以高度关切。既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高效率,又要注意促进社会的公平和正义,人民群众才能由衷地感受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民生问题格外突出的时代条件下,注重解决民生问题,是党决意保持和发展先进性的重要体现。
七、和平协议
十七大报告摘要:台湾任何政党,只要承认两岸同属一个中国,我们都愿意同他们交流对话、协商谈判,什么问题都可以谈。我们郑重呼吁,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协商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达威和平协议,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
专家解读:中央文献研究室副研究员张贺福 这一论述体现了我们党在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问题上的真诚意愿和务实态度,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高度历史责任感。
八、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十七大报告摘要: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
专家解读:中央文献研究室副研究员张贺福:文化的大发展和大繁荣是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和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有其重要的理论和实践背景。提出”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新形势下我们党对于全面推进社会主义事业作出的战略思考。
九、惩治腐败
十七大报告摘要: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坚决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对任何腐败分子,都必须依法严惩,决不姑息!
专家解读:中央文献研究室副研究员张贺福:惩治腐败是我们党保持和发展先进性的根本要求。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领导反腐败斗争取得的成效,深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赞赏。十七大报告科学总结了改革开放特别是近五年来反腐败斗争理论和实践的成果,形成了更加系统的工作思路和理论要求,意义十分重大。
十、生态文明
十七大报告摘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专家解读:云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态学研究所教授欧晓昆:最近这些年来,生态环境保护的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也带来了一些环境问题,如环境污染问题、环境破坏问题等,这导致了人与自然的不和谐,所以,国家这些年来开始提倡科学发展观,提倡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等。而十七大胡总书记的报告中提出生态文明的理念,将生态建设放到了文明的高度,这是一个创举,说明我国对生态建设的认识越来越深入,也越来越重视。
摘自《新华网》
十七大报告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
专家解读:中央文献研究室副研究员张贺福:党中央之所以如此强调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是因为当今国际环境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国内改革发展也到了一个新的阶段,现代化建设事业呈现出一系列不同于以往的新特征,加上改革开放也进行了近30年的时间,一些需要作出回答的重大问题不容回避。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取得的最宝贵的探索成就。因此,明确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乃至中国向何处去等重大问题,对于统一全党的思想,进而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更好地深化改革开放,意义十分重大。
二、改革开放
十七大报告摘要: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专家解读:中央文献研究室副研究员张贺福: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在领导探索社会主义向何处去的实践中形成的,就其对中国人民和中国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构成的意义来说,的确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找到了社会主义的生机和活力所在,找到了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路径所在,找到了中华民族重新走向世界走向振兴更加自信的光明坦途。但是,事业愈是伟大,就愈是挑战重重。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改革开放的实践提出了一系列需要重新回答的重大问题,迫切需要我们结合新的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智慧给予科学解答。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的提出,就是对深化改革开放作出的科学回答。
三、科学发展观
十七大报告摘要: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专家解读:中央文献研究室副研究员张贺福:科学发展观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逼”出来的,是对中国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向何处去的系统回答。就其实践渊源来说,它是对我们党领导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历史进程的科学总结;就其思想渊源来说,它是对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创造性运用;就其科学内涵来说,它是从回答发展问题入手,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全局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就其精神实质来说,它是要实现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既是对现代化建设前途命运的深思熟虑,又能够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活力;就其重大意义来说,它在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意义上,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因而与其一脉相承。
四、四位一体
十七大报告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专家解读:中央文献研究室副研究员张贺福:这正是我们党对于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的重要标志。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我们由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两位一体,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的三位一体,再到今天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四位一体,始终与我国生产力水平的大发展、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相伴随。
五、和谐
十七大报告摘要: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 专家解读:中央文献研究室副研究员张贺福:和谐思想深藏于中华文明的宝库之中,体现了我们的民族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有其重要的历史背景和具体要求,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的根本要求完全一致。这一重大战略思想与科学发展观的提出相伴随,又有着特别重大的意义,体现出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大特征。
六、民生
十七大报告摘要: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专家解读:中央文献研究室副研究员张贺福:民心民意不可违。这是历史的必然。实践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开辟社会主义道路更加光明的前景,需要时刻对人民群众的所想所需予以高度关切。既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高效率,又要注意促进社会的公平和正义,人民群众才能由衷地感受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民生问题格外突出的时代条件下,注重解决民生问题,是党决意保持和发展先进性的重要体现。
七、和平协议
十七大报告摘要:台湾任何政党,只要承认两岸同属一个中国,我们都愿意同他们交流对话、协商谈判,什么问题都可以谈。我们郑重呼吁,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协商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达威和平协议,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
专家解读:中央文献研究室副研究员张贺福 这一论述体现了我们党在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问题上的真诚意愿和务实态度,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高度历史责任感。
八、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十七大报告摘要: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
专家解读:中央文献研究室副研究员张贺福:文化的大发展和大繁荣是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和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有其重要的理论和实践背景。提出”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新形势下我们党对于全面推进社会主义事业作出的战略思考。
九、惩治腐败
十七大报告摘要: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坚决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对任何腐败分子,都必须依法严惩,决不姑息!
专家解读:中央文献研究室副研究员张贺福:惩治腐败是我们党保持和发展先进性的根本要求。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领导反腐败斗争取得的成效,深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赞赏。十七大报告科学总结了改革开放特别是近五年来反腐败斗争理论和实践的成果,形成了更加系统的工作思路和理论要求,意义十分重大。
十、生态文明
十七大报告摘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专家解读:云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态学研究所教授欧晓昆:最近这些年来,生态环境保护的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也带来了一些环境问题,如环境污染问题、环境破坏问题等,这导致了人与自然的不和谐,所以,国家这些年来开始提倡科学发展观,提倡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等。而十七大胡总书记的报告中提出生态文明的理念,将生态建设放到了文明的高度,这是一个创举,说明我国对生态建设的认识越来越深入,也越来越重视。
摘自《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