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霹雳火”:国产70式62mm反坦克火箭筒(上)

来源 :轻兵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yh07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的单兵反坦克武器中,70式62mm火箭筒有些特殊。它虽来正式装备部队,却有里程碑的意义,因为它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单兵反坦克火箭筒,首次采用了火箭发射原理。让我们一同来了解它的独特吧……
  
  我国56式/56-1式40mm火箭筒、69式40mm火箭筒均是仿苏产品,它们采用无后坐力炮的发射原理,发射筒需要承受住一定的火药燃气压力,因而对筒身的强度要求较高,筒身质量难以减下来,而且其需要双兵(射手与副射手)操作使用,属占用兵员编制的武器。
  70式火箭筒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种单兵反坦克火箭筒,其采用火箭发射原理,火药燃气压力完全由发动机燃烧室和喷管承受,因而其发射筒的质量得以大幅度减轻,便于步兵携带,是一种不占兵员编制的武器。
  
  诞生于中苏冲突大背景中
  
  70式火箭筒的研制工作早在1967年就已经开始,但真正使这一项目得到充分重视,并在短短3年内研制成功,却是后来发生的珍宝岛保卫战促成——
  1969年初,中苏两国在意识形态上的长期纷争最终演化成为武力冲突。3月2日,中国边防军被迫对入侵珍宝岛的苏军开展自卫反击行动。根据首战的经验,我军为遏制对方装甲车辆的优势,在岛上重要地段布设了反坦克地雷。3月15日9时46分,苏军在首次步兵进攻被击退后,由坦克和装甲车引导步兵发起第二次进攻。我某部侦察排排长于洪东见状,命令战士周锡金开火,设法将苏军出动的4辆T-62坦克引进预设雷场。周锡金用56式40mm火箭筒发射超口径的80mm破甲弹,击中了为首坦克的腰部,但这辆近40吨的庞然大物只是一震,又继续向我军阵地碾压过来。只听两声巨响,该坦克连续触发地雷,左侧履带被彻底炸坏,无法动弹。其他坦克见状,纷纷调头回撒,苏军的第二次进攻随即瓦解。
  在随后的时间内,苏方多次试图将这辆编号为545的T-62坦克抢回或炸毁,但都未能得逞,坦克最终沉入乌苏里江中。鉴于这辆坦克的政治影响和技术价值,我军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克服苏军的重重干扰,最终将它从乌苏里江底打捞出来。
  
  T-62坦克于1965年5月首次在世界上公开亮相,属于二战后苏制的第二代坦克,对当时处于重重封锁中的中国军工行业来说,无疑是一份最宝贵的参考资料,无论是它穿甲能力惊人的115mm滑膛主炮,还是先进的车载红外夜视系统和火控系统,都具有巨大的技术参考价值。T-62被认为是当时防弹外形最好的坦克,炮塔前部装甲最厚处达220mm,是美国M60坦克前部装甲厚度的两倍,车体前装甲与地平面夹角为30°,即使炮弹射中坦克也极易发生跳飞。根据实战检验,我军步兵当时装备的56式75mm无后坐力炮和各种反坦克手榴弹都难以对它构成实质性威胁,虽然周锡金打出的那发40mm火箭弹击穿了其左侧2、3负重轮上方较为薄弱的车体侧装甲,但未对坦克及其乘员造成致命损伤。
  我国的56式40mm火箭筒无法有效打击苏军的T-62主战坦克,而后来的69式40mm火箭筒(配用超口径的85mm破甲弹)当时尚未定型,且该火箭筒也存在质量较大、操作复杂等问题。于是,珍宝岛事件促使我国开始加快研制质量轻、口径小但威力不减、便于操作的新式火箭筒,以解决我军反坦克能力不足的问题。
  我国军工部门采取工厂、研究所、院校“三结合”的方式,很快就研制出新式火箭筒,于1970年12月设计定型,命名为70式62mm火箭筒。但由于其发动机采用超硬铝合金制造。当时我国有色金属工业不能大量提供制造发动机所需铝材,加上当时击发机存在可靠性问题,因而未能投入生产装备部队。
  
  三大创新武器性能实现跃进
  
  70式62mm火箭筒与56式,69式火箭筒相比,具有三大创新。
  
  创新之一:发射原理不同
  56式、69式火箭筒采用无后坐力炮式发射原理,而70式火箭筒采用火箭发射原理。后者的发射药在发动机内燃烧,火药燃气经发动机喷管迅速喷出,产生强大的推力,从而使火箭弹获得较高的初速。由于火药燃气压力只由发动机燃烧室承受,发射筒只起导向作用,所以对发射筒本身强度要求较低,可使用轻质材料制造,极大减轻了武器系统质量。
  
  创新之二:组装发射方式更快捷
  56式、69式火箭弹的弹体平时放在包装筒内,发射前取出,并与弹尾结合,再将整弹从发射筒前端插入,操作步骤较多,实战中易延误时机;而70式火箭筒由一次性包装筒(兼后发射筒)和可多次重复使用的前发射筒构成整个武器系统。火箭弹平时以整弹状态放置在后发射筒内,发射时只要将后发射筒结合到前发射筒上即可发射,操作便捷,操作速度高于56式、69式火箭筒。
  
  创新之三:采用新型轻质材料
  70式火箭筒采用高强度铝合金和玻璃钢等新型材料,有效减小了武器系统的质量,70式发射状态下的总质量不到56式的一半。
  
  破释武器之秘
  70式火箭筒由前后两个发射筒及火箭弹组成。
  
  前发射筒
  70式火箭筒的前发射筒由发射筒体、瞄准机构、发射机构和连接筒等组成,
  发射筒奉体由浸环氧树脂缠绕玻璃纤维的玻璃钢制成,其口部套有铝合金加强圈,加强圈左侧设有前背带环。准星座设在加强圈顶部,可向后折叠,以方便携行。圆柱形准星通过准星滑座安装在准星座上,准星滑座可左右调整,准星可高低调整,准星由准星罩保护,同时准星罩也可起遮光作用,发射筒后部套有一个铝合金制成的连接筒,除了强化发射筒断面强度外,还起到连接后发射筒的作用。立框形表尺装在连接筒上部的表尺座上。表尺的游标上有两个缺口式照门,上面是一个大缺口,用于概略瞄准,下面是一个小缺口,用于精确瞄准。表尺板上刻有5个分划,分别对应50m、100m、150m、200m和250m的射击距离。表尺不使用时,可向前折叠于发射筒上部的凹槽内,免遭损坏,另外,照门缺口左右各有一条水平荧光线,准星后部也有一个荧光点,以此实现简单的夜间瞄准功能。
  发射机由发射机盒、扳机、扳机保险、训练阻铁、待击拉柄、击锤、压块、压电电路等组成。
  压电电路的核心部件是压电晶体,在受到压迫时,其会释放出上千伏电压。压电晶体位于握把上方的发射机盒内,当后发射筒插入前发射筒并旋转到位后,通过导线及其他导电零件构成导电回路,用于给火箭弹的点火机构点火。压电晶体前设有金属压块,受击锤撞击后,压块会压迫压电晶体使其释放电压。击锤与外露在右侧的待击拉柄相连,发射前将待击拉柄前推,待击拉柄将击锤挂在前部,形成待发状态。扳机保险设在扳机护圈后部,将其向上扳到位后,阻挡扳机不能向后运动,形成保险状态。
  70式火箭筒的握把右侧上部刻有“训练”和“发射”字样,当扳手位于“训练”位置时,内部的训练阻铁向上抬起,挡住击锤头部,击锤被扳机释放后,向后运动时只能撞击到训练阻铁,碰不到金属压块,就无法使压电晶体释放电压而点燃火箭弹发动机。在平时训练时,这套装置可以避免压电晶体因受到反复撞击而降低寿命。
  当扳机位于发射位置时,训练阻铁位于下方位置而不会阻挡击锤。扣压扳机后,击锤在簧力作用下向后撞击金属压块,金属压块压迫压电晶体使其产生高电压,通过导电回路使火箭弹的点火机构发火,高压火药燃气向后喷出,将火箭弹推出。
  
  后发射筒
  后发射筒主要由发射简体、前后密封端盖、火箭弹和导线等组成。
  后发射筒前部设有两个导向销,用于与前发射筒连接和定位。在后发射筒尾端设有两个对称的挡弹片,固定在发射筒内壁上。火箭弹发动机喷管内装有电点火头,通过导线及零件与前发射筒的导电回路连接。
  后发射筒两端各有一个用电木制成的密封盖,密封盖上带有橡胶圈,用以确保防水防潮。后密封盖内侧面还有一个短路片,当后密封盖盖上时,会将电点火头的两根导线短路,形成短路保险,即使点火电路接通,也无法使发动机点火,因此射击前必须取下前后盖,否则无法发射。
  
  (待续)
  
  编辑 曾振宇
  
  下期预告
  
  本文下篇将继续介绍70式62mm反坦克火箭筒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火箭弹,并展示其改进型70-1式火箭筒,同时论道了这一火箭筒在我军武器装备史上的历史地位。敬请关注。
其他文献
1940年代,中间威力步枪弹开始兴起,并逐步取代了老式的大威力步枪弹。在众多中间威力步枪弹中,除了德国的7.92mm短弹及前苏联的7.62mm M43弹外,还有大家不太熟知、最终迫于政治压力而不得不撤装的前捷克7.62mmM52步枪弹,虽然最终发射M52步枪弹的Vz52半自动步枪被换装,但作为发射中间威力步枪弹的一个代表,Vz52仍有值得品味之处……  二战后期,德国率先装备了发射中间威力枪弹——
坑道内的管理    在长时间坚守坑道作战中(有的分队坚守坑道长达14昼夜),对部队的组织管理是十分重要的。影片中,我军退守坑道后,战斗人员、伤员、烈士遗体以及各种物资塞满了坑道。特别是经过几次战斗,原有人员伤亡后又有新部队增援进来,常常造成数个甚至十几个单位的人员在一条坑道内共同作战。此时如不能很好地进行组织管理,则会影响战斗力的发挥。坑道内的管理主要包括:进入坑道后,应首先对坑道内的物资、伤员和
该枪机匣采用铝合金制成,机匣顶部及护手下方均设有皮卡汀尼导轨,枪托及贴腮板均可调,小握把底部设有驻锄,架设在地面射击时更加稳固。  主要诸元:  口径 12.7mm  全枪长 1524mm(托伸)  枪管长 660mm  全枪质量 12.7kg
二战期间,美国中央情报局(CIA)的前身——战略情报局(OSS)曾派遣了许多特工潜入轴心国占领地区进行情报搜集,实施颠覆以及训练当地抵抗武装等工作。鉴于间谍活动或其他特殊行动的需要,OSS与一些武器公司合作研制出了一批特殊武器,如本刊2005年7(上)期介绍的FP-45“解放者”手枪就是其中之一。而本文将要介绍的则是这类武器中的又一个——OSS高标微声手枪,请看——    OSS催生H-D M/S
伊吉斯公司推出新式防弹背心  孙耀峰    为了满足人道主义机构的需求,专门从事人体防护产品设计和制造的生产商——美国伊吉斯(Aegis)公司设计了一款专用防弹背心。这种防弹背心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受到联合国相关组织的欢迎,成为人道主义机构的备选装备。  该防弹背心采用杜邦公司的凯夫拉XP纤维,适合在战场或公共场合穿着,在提供优良防护性能的同时,还具有轻便、舒适、耐用的特点,且不会妨碍人员行动。  
美国著名狙击专家John.L.Plastre少校在其所著的《终极狙击手》一书中写道:“对一名特种射手的评价,主要包括射击精度(技术)、战场技能和战术运用三个方面。一名训练有素的射手在每一次射击中都会把三者结合起来,使用好、平衡好。这三个方面如同一个三条腿的凳子一样,其中任何一个尺寸不协调,都会影响到凳子的稳定性。”显然,评价一名特种射手的射击水平,绝非命中靶那么简单,还要评价射手对战场技能和战术运
西格-绍尔公司P224紧凑型手枪  西格-绍尔公司推出了P224紧凑型手枪。该枪套筒采用经硝酸盐处理的不锈钢制成,目前有3种口径可供选择,分别为9mm巴拉贝鲁姆、0.357英寸西格以及0.40英寸S
1SR25 7.62mm增强型竞赛步枪,美国奈特军械公司研制  2OA15 5.56mm突击步枪,德国奥伯兰德武器公司研制  3XM2010 0.300英寸增强型狙击步枪,美国雷明顿公司研制  4CM901 7.62mm模块化卡宾枪,美国柯尔特公司研制    黑龙江 林晓红   田帅   孙树路  吉林 卢力源   李成毅  福建 张希成   王栓海   刘淇  山西 孙效禹   孙晓路   宁军
挪威国防部披露,他们将采购一种单兵自卫武器(PDW),以完成按特种部队模式来给步兵连配置轻武器的计划。  挪威陆军建立于1966年,一直使用本国仿制HK G3步枪生产的AG-3 7.62mm步枪。但美国与阿富汗的非对称战争使挪威国防部意识到只装备AG-3步枪已不能满足现代战争需求,同时,由于反恐、维和等越来越多的任务需求,国防部认为有必要针对不同的任务为部队装备不同的武器。  挪军曾装备了一些9m
美国哈里斯公司根据一份1 070万美元的合同,将向某中东国家交付战术无线电台和相关软件。这些无线电台和软件将增强该国武装部队的视距通信、超视距通信及态势感知能力。  据哈里斯公司透露,该中东国家提出了多种“猎鹰”系列战术无线电台的采购意向,用于在战场上传输语音和数据信息,其中包括“猎鹰”III RF-7800S可穿戴式单兵无线电台、RF-7800V甚高频战网无线电台、RF-7800W高性能视距无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