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高学生朗读能力的有效策略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nxy3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和学段目标中都对朗读提出了相应的要求,朗读能力是教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训练环节,应采取有效策略,实施阅读教学,以积极的师生对话为主要手段,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
  【关键词】朗读 对话 体验 创造 评价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3-0094-02
  朗读能力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能力,《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和学段目标中都提出了相应的要求: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的总要求,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个核心问题。怎样提高小学生的朗读能力和朗读水平呢?怎样抓好课堂上的朗读策略,实施高效朗读呢?我认为,关键是抓好阅读教学,通过实施阅读教学,来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提高学生朗读能力。在教学中我主要尝试以下几种方法。
  一、实施“对话性阅读”策略。在对话阅读中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和朗读能力。
  众所周知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是围绕学生与文本、学生与作者的对话而展开的教师与作者、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的对话。通过对话来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说话做到语言流畅,表情达意,则朗读就随之意于言表,文从字顺。因此,通过说话来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为提高朗读能力打基础。
  课堂上让学生成为对话的中心,多给学生说话的机会,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行发现、自行建构文本的意义,让学生形成自己的独特感受和体验:采用想象、推想、揣摩、体味等方法让学生在对话性阅读时建构文本意义:让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在阅读过程上的互动、合作成为对话性阅读的基本途径:对话性阅读可以采取朗读、讨论、表演、游戏、演唱等多种形式,做到让讨论、表演、游戏、演唱等为朗读服务。
  二、实施“体验性阅读”策略。在“体验性阅读”中培养学生的感悟、理解、朗读能力。
  一方面,阅读是学生的个体化行为,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个性气质都不一样,学生对阅读内容必然有自己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对自己特别喜欢的部分做出反应,对课文中自己认为重要的问题“突发奇想”,为课文的内容和表达另作设计等。另一方面,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依托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形成自己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从体验的角度进行阅读成为阅读教学的重要策略。让阅读、体验、感悟、朗读成为一条不可分割的流程路线。
  要充分利用学生自身的生活经验积累,联系生活阅读体验:要充分利用学生的阅读积累进行阅读体验:要让学生用个性化的方式进行阅读体验:引导学生进行审美化的体验。体验到位,学生就能自然而然地会阅读、会朗读。
  三、实施“培养性阅读”策略。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
  阅读要首先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能力又包括:阅读感受力、阅读理解力、阅读欣赏力、阅读评价力。阅读感受力是通过字面对阅读材料初步感受,获得笼统印象和表层意义的能力。阅读理解力是从书本里文字符号中进行选择从而获得意义的能力,如:对文本的本义、引申义、深层含义、“不言之意”的理解;阅读欣赏力是对阅读中优美的形象、深刻的意蕴、丰富的情感、语言节奏、情调风格特色等进行欣赏的能力:阅读评价力是对阅读材料中的思想感情、表达等特色进行评价的能力。在培养性阅读活动中,要注重以上四种能力的培养。因为四种能力是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还要把课内和课外阅读结合起来,特别是把课内阅读培养的能力运用到课外去阅读:还要扩大阅读比例,逐步淡化教师的引导。这便是“培养性阅读”的实质所在。
  四、实施“创造性阅读”策略。通过阅读理解、思考问题,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创造性阅读分为两种层次。一是探究性阅读,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对阅读材料的深层含义提出疑问,并使疑问得到解答的理解性阅读活动。二是创造性阅读。是学生自主地凭借语文素养,对阅读材料的意蕴进行体味、推想、质疑、揣摩,读出新意,得出前人或他人未曾有过的独特感受和新异结论的阅读活动,达到创造性阅读的目的。
  创造性阅读要运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阅读批判等阅读技术。什么是阅读期待呢?他是指学生面对阅读材料产生的期待心理,如:对一篇故事文章,希望有关好的结局:面对一篇散文,希望获得审美享受。阅读反思和阅读批判又是什么呢?二者是指学生阅读后对所理解的内容进行回味和再思考,并且用自己经验积累形成的观点,对阅读内容进行评判,以便深层次辨析阅读材料的思想感情、文化品位及艺术特色等。一般说来,阅读期待在各个学段均可采用,而阅读反思和批判一般在小学高年级采用。因此,小学学段可采用阅读反思和阅读批判这种阅读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五、注重朗读评价策略的实施。实行评价激励措施。调动学生的朗读积极性。
  阅读评价要综合考察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考察阅读的兴趣、阅读的方法与阅读的习惯及阅读材料的选择和阅读量。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能及时掌握学生的朗读情况,并给予实施点评,使学生在阅读中不断增长能力。
  注重精读的评价。精读评价是重点评价学生对读物的综合理解能力,要重视评价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创造性的理解。重点考察学生在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的表现。通过适时的评价,让学生随时感到他的朗读有人关注,有人在点评:随时感到自己在进步。做到这些,学生的阅读、朗读水平能力就会有相应提高。
  六、抓住教材中的优美文章和韵文多诵读。训练和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教材为我们提供了文质兼美的文章。对于优秀的文章在教学中力求做到以下几点:1.注重教师的范读作用:2.要注重引导学生分层次朗读,朗读课文要体现层次化的阅读:做到整体感知初读课文;掌握大意熟读课文;重点研读理解课文;品味细读咀嚼课文。3.提出的问题要呈梯度,做到由易到难。在培养学生朗读的同时,学生对文章内容透彻地理解,做到了这一步,学生就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的朗读能力就会相对提高。
  总之,在教学中要想提高学生阅读朗读的能力是一个艰巨的任务,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好的,它有待于每位语文教师持之以恒地贯穿于每堂语文课中。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作者简介:
  罗秀娟,女,二级教师,大学本科毕业。曾获县级优质课一等奖;县国学诵读论文一等奖;市安全教育优质课一等奖:“县优秀班主任荣誉称号”。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3-0083-01  《语文课程标准》认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个性化阅读是指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个性的阅读,就是要求教师重视、珍视阅读教学中阅读
李清照是宋代著名女词人。主客观因素使得李清照的一生充满了悲剧性,寄托于词作的是凄清哀伤的婉约之音。一部《漱玉词》以其绝美伤感的笔调叙写了文学谓之"真"的理论核心,其
会议
【摘要】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师教学工作的重要落脚点。随着小学高年级学生的作文内容包含了更多的情感在当中,教师在批阅作文的过程中,就要适当的调整批阅策略,让情感表达得到充分的尊重和保护,同时,也要引导学生正确的表达情感,不仅让作文有血有肉,而且有情有感。  【关键词】高年级 作文 情感表达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
语文作为一门工具性的学科,它的基本任务就是要指导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和文字,即听、说、读、写的能力。阅读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基本环节,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识字质量,听话,
【摘要】作文教学是对口高考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语文素养和健康人格的形成发展。因此,教师应掌握对口高考作文教学的要求,按照对口高考作文能力发展的基本规律,进行创新作文写作训练,培养对口高考生的创新能力,指导学生进行写作实践,使学生的写作水平得到提高。  【关键词】对口高考 作文教学 创新能力  创新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