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治疗联合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观察

来源 :临床荟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gweiz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使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病死率和远期预后得到明显改善。尽管闭塞血管的再通可挽救顿抑的心肌,但不能修复已坏死的心肌。2001年,纽约医院的Orlic等[1]首次报道将骨髓干细胞移植至梗死小鼠心脏中,证实了骨髓干细胞修复心肌的治疗方法是安全、可 In recent year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 ha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he mortality and long-term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 Although occlusion of recanalization of blood vessels can save the stunned myocardium, but can not repair the necrotic myocardium. In 2001, Orlic et al. [1] of New York Hospital reported for the first time that bone marrow stem cells were transplanted into the heart of infarcted mice, confirming that the treatment of cardiac myocytes by bone marrow stem cells is safe and
其他文献
医学模式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它由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医学教育模式也应随之改变.目前的急救医学教学尤其是院前急救临床医学教学方法不能满足需要.如何保证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的医学创新人才,还没有成熟的模式.本研究整合教学内容,引入循证实践的学习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左心室辅助装置(LVAD)是一种全新的治疗技术,可作为心脏移植的桥梁或为心肌细胞修复提供一个过渡时期.对于那些不能进行供体移植的特殊患者则担当起长期的慢性心功能支持任务.它可在心脏衰竭的情况下维持正常的体循环,避免了多脏器功能衰竭.通过近几年的临床应用和技术更新,科研人员开发出了几种有效的工作系统,并在成年患者中积累了一定的临床经验,效果良好.但在儿科受年龄、驱动装置和费用限制,应用经验有限,尚无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目的分析484例直肠超声导引下经会阴前列腺穿刺病例,以提高穿刺活检的阳性率。方法484例患者,以PSA>4ng/ml或肛指检查异常或B超发现异常回声为穿刺指征,行经会阴的6~8点系列加
目的 观察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镇痛肠镜检查的可行性,并与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镇痛肠镜检查比较.方法 选择ASA Ⅰ~Ⅱ级需行肠镜检查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瑞芬太尼+丙泊酚组(R组)和芬太尼+丙泊酚组(F组),每组20例.R组:瑞芬太尼1.0μg/kg,丙泊酚1.0~1.5 mg/kg,60 s内缓慢静脉注射,静脉注射后,术中以瑞芬太尼0.05μg/(kg·min)合用丙泊酚2.0mg/(kg
目的 探讨三氧化二砷(Arsenic trioxide,As2O3)与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甲磺酸伊马替尼(实验药物代号STI571)以及细胞周期调节剂咖啡因联合诱导K562细胞凋亡的作用及机制,为寻找克服K562细胞对As2O3抵抗的有效手段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以As2O3与STI571、咖啡因联合作用于K562细胞,采用MTY方法检测细胞增生活性,PI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PI和AnnexinV
目的 分析极低出生体重儿(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VLBWI)发生肠外营养相关胆汁淤积(parenteral nutrition-associated cholestasis,PNAC)的高危因素.方法 对1985年4月至2005年3月间在我院接受肠外营养支持超过14 d的43例VLBWI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发生PNAC的高危因素.结果 43例接受肠外营养(p
经过漫长而激烈的争论,德国于1987年首次引进了美沙酮维持治疗.最初,由于入治标准严格,接受治疗的人数很少,但自1990年后接受治疗的人数迅速上升,到2005年底已有61 000人.在
目的 观察中西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近、远期疗效.方法 将10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7例、对照组43例,治疗组服用中药加双环醇片,对照组服用双环醇片,治疗12个月,于治疗前、中、后及停药6个月后检测肝功能及乙肝病毒标志物的变化.结果 治疗结束后,两组均能明显改善患者血清丙氨酸氮基转移酶(ALT)、天冬氮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氨基转肽酶(GGT)、白蛋白(A)、球蛋白(
1历史1924年Eli Moschwitz报道了一名16岁患者在突然起病后2周内死亡,症状有点状出血、皮肤苍白、发热、麻痹、血尿和昏迷。尸检时发现其微血管内有散在由血小板构成的玻璃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