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巧抓情境图,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1.以故事形式妙用情境图
小学生都喜欢听故事、讲故事。因此,以讲故事的形式来创设情境,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他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如在教学《比多少》一课时,就充分利用情境图,让学生仔细观察、想象,然后编一个故事。学生都争先恐后编出了非常有趣的“小猪帮小兔一起造房子”的故事。教师适当点拨,如果没有小猪的帮忙会怎样呀?学生各抒己见。这样学生自然而然地接受乐于助人的思想教育。
2.以讨论形式领悟情境图
有很多情境图,本身就蕴涵着丰富的德育资源。如在教学《6、7的认识》时,教材本身就是一个大扫除的情境,让学生在数数的同时展开对图上小朋友的讨论,使其深受爱劳动、爱清洁的教育。
总之,情境图都是以学生平时易于接触的事物为对象,不失时机地抓住情境图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二、由用数学入手,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思品教育与用数学相结合,是最灵活、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结合教学内容,我们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编出一些思想性强和教育性强的应用情境,就是很好的思品教育素材。
例如,在教学20以内进位加法部分用数学的内容时,我们可以在引导学生数小动物的时候对学生进行保护小动物、当一个文明礼貌的小观众等思想教育。再如学校组织植树活动,小明栽了9棵树,小红栽了8棵树,一共栽了多少棵树?并从中贯穿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可从小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由此可见,一幅用数学所包含的思想内涵是非常深广的。作为教师应该挖掘其中的德育因素,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三、在数学习惯上下功夫,加强学生思想教育
数学对学生理性精神是培育德育功能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是一种理性的德育功能。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思维高度抽象的学科,数学中一些概念的界定、法则的运用、结果的验证都有相当严格的要求和规定,稍有疏忽往往会使解题过程前功尽弃。很多数学问题的求解常常要为一个符号的确定,一个式子的建立,一个辅助平面的作出……绞尽脑汁。这就使某些意志薄弱者望而却步,因而教师在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的同时,也應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树立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拼搏精神,磨练吃苦耐劳的品质,培育坚忍不拔的意志。在解题的实践中养成实事求是、一丝不苟、不懈探索的科学态度。
四、陶冶情操,潜移默化教育
1.组织实践活动,渗透“实践第一”观点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也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不断实践的过程,这是学生认识的一般规律。教师遵循这一规律去安排教学,就能使学生领悟到数学知识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
2.引导学生理解知识形成发展过程,渗透“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观点
一切事物都有运动变化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当然不例外。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克服孤立静止的教学模式,将学生组织在动态的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参与知识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发挥原有知识的正迁移作用,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数认识”的教学,从“十以内数认识”发展到“多位数的认识”,教材是分段安排的。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以旧引新,抓住新知识的“生长点”,分别突出不同的重点,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多位数的读数方法。这样,学生对数的认识就会逐渐深化。
3.注意引导学生沟通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渗透“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和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观点
数学是对事物、数形特征的高度抽象概括,以它严密的逻辑性、系统性反映客观事物的普遍联系。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揭示数与数、数与形、形与形、四则运算之间、概念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学会用联系的观点去观察和处理实际问题。
例如,加减乘除法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教材只分别安排了“加减法关系”“乘除法关系”。为了深化认识,教师要引导学生弄清加、减、乘、除四种运算之间的关系,使学生不仅认识到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认识到“加与乘”“减与除”之间存在“转化”关系。
现行数学教材结构简明,形式活泼、图案生动形象,本身就给学生以美的享受。教师应在此基础上更深刻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数学美,对学生进行数学美的教育。首先,数学中充满着对称美。如线、等腰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圆等图案体现着对称美,式子a+b=b+a,a+(b+c)=(a+b)+c等数学定律也是对称的。其次,体现着数学的简洁美。如a+a+a+a=4a等公式的简洁美,解题方法上的避繁就简等都体现了数学的简洁美。再次,数学体现着一种和谐美,数与形的有机结合,图形与图形的统一,数学知识结构与解题方法的联系等,无不体现着数学的和谐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是人的本性,地数学美的教育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陶治学生的情操,它是沟通智育与德育的桥梁。我想,对数学美的教育应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4.引导学生认识数学知识中一般与特殊的关系,渗透“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观念
数学中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思想。如加与减、乘与除、准确数与近似数、正比例与反比例等。通过上述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事物的对立统一关系。通过解题中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化生疏为熟悉的基本解题思想,使学生认识到事物的相互转化。通过对具体问题的分析。归纳出一般必结论,再用一般结论指导解决具体问题便学生认识特殊一般的辩证关系。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渗透辩中唯物主义的思想观点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作为教师,必须在传授知识、培养技能和发展学生智力的同时,要切实注意并发掘教材所蕴涵的思想教育因素,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学习中的表现,及时地、恰如其分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教育重在渗透。
1.以故事形式妙用情境图
小学生都喜欢听故事、讲故事。因此,以讲故事的形式来创设情境,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他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如在教学《比多少》一课时,就充分利用情境图,让学生仔细观察、想象,然后编一个故事。学生都争先恐后编出了非常有趣的“小猪帮小兔一起造房子”的故事。教师适当点拨,如果没有小猪的帮忙会怎样呀?学生各抒己见。这样学生自然而然地接受乐于助人的思想教育。
2.以讨论形式领悟情境图
有很多情境图,本身就蕴涵着丰富的德育资源。如在教学《6、7的认识》时,教材本身就是一个大扫除的情境,让学生在数数的同时展开对图上小朋友的讨论,使其深受爱劳动、爱清洁的教育。
总之,情境图都是以学生平时易于接触的事物为对象,不失时机地抓住情境图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二、由用数学入手,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思品教育与用数学相结合,是最灵活、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结合教学内容,我们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编出一些思想性强和教育性强的应用情境,就是很好的思品教育素材。
例如,在教学20以内进位加法部分用数学的内容时,我们可以在引导学生数小动物的时候对学生进行保护小动物、当一个文明礼貌的小观众等思想教育。再如学校组织植树活动,小明栽了9棵树,小红栽了8棵树,一共栽了多少棵树?并从中贯穿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可从小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由此可见,一幅用数学所包含的思想内涵是非常深广的。作为教师应该挖掘其中的德育因素,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三、在数学习惯上下功夫,加强学生思想教育
数学对学生理性精神是培育德育功能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是一种理性的德育功能。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思维高度抽象的学科,数学中一些概念的界定、法则的运用、结果的验证都有相当严格的要求和规定,稍有疏忽往往会使解题过程前功尽弃。很多数学问题的求解常常要为一个符号的确定,一个式子的建立,一个辅助平面的作出……绞尽脑汁。这就使某些意志薄弱者望而却步,因而教师在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的同时,也應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树立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拼搏精神,磨练吃苦耐劳的品质,培育坚忍不拔的意志。在解题的实践中养成实事求是、一丝不苟、不懈探索的科学态度。
四、陶冶情操,潜移默化教育
1.组织实践活动,渗透“实践第一”观点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也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不断实践的过程,这是学生认识的一般规律。教师遵循这一规律去安排教学,就能使学生领悟到数学知识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
2.引导学生理解知识形成发展过程,渗透“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观点
一切事物都有运动变化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当然不例外。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克服孤立静止的教学模式,将学生组织在动态的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参与知识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发挥原有知识的正迁移作用,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数认识”的教学,从“十以内数认识”发展到“多位数的认识”,教材是分段安排的。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以旧引新,抓住新知识的“生长点”,分别突出不同的重点,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多位数的读数方法。这样,学生对数的认识就会逐渐深化。
3.注意引导学生沟通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渗透“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和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观点
数学是对事物、数形特征的高度抽象概括,以它严密的逻辑性、系统性反映客观事物的普遍联系。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揭示数与数、数与形、形与形、四则运算之间、概念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学会用联系的观点去观察和处理实际问题。
例如,加减乘除法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教材只分别安排了“加减法关系”“乘除法关系”。为了深化认识,教师要引导学生弄清加、减、乘、除四种运算之间的关系,使学生不仅认识到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认识到“加与乘”“减与除”之间存在“转化”关系。
现行数学教材结构简明,形式活泼、图案生动形象,本身就给学生以美的享受。教师应在此基础上更深刻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数学美,对学生进行数学美的教育。首先,数学中充满着对称美。如线、等腰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圆等图案体现着对称美,式子a+b=b+a,a+(b+c)=(a+b)+c等数学定律也是对称的。其次,体现着数学的简洁美。如a+a+a+a=4a等公式的简洁美,解题方法上的避繁就简等都体现了数学的简洁美。再次,数学体现着一种和谐美,数与形的有机结合,图形与图形的统一,数学知识结构与解题方法的联系等,无不体现着数学的和谐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是人的本性,地数学美的教育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陶治学生的情操,它是沟通智育与德育的桥梁。我想,对数学美的教育应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4.引导学生认识数学知识中一般与特殊的关系,渗透“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观念
数学中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思想。如加与减、乘与除、准确数与近似数、正比例与反比例等。通过上述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事物的对立统一关系。通过解题中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化生疏为熟悉的基本解题思想,使学生认识到事物的相互转化。通过对具体问题的分析。归纳出一般必结论,再用一般结论指导解决具体问题便学生认识特殊一般的辩证关系。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渗透辩中唯物主义的思想观点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作为教师,必须在传授知识、培养技能和发展学生智力的同时,要切实注意并发掘教材所蕴涵的思想教育因素,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学习中的表现,及时地、恰如其分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教育重在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