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意识究竟从何而生

来源 :祝您健康·文摘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erbinbaya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外有学者做了一个死亡后意识暂存的实验,考察心脏骤停的人(后来复活)当时是否有意识,发现不少人能够准确描述濒临死亡时周围发生的事情。学者由此认为,死亡后意识暂存。
  意识如果是死不带去的,那么它生而带来吗?此前也有学者进行的研究表明,婴儿的意识也不是生来就有的,当婴儿出生5个月后,才逐步增强对视觉反应的速度。
  意识问题是一个很大的难题,目前的假说多基于推断。研究意识为什么这么难?先要回答什么样的情况是有意识的。也就是说,有无意识的“边界”标记迄今还没有。
  “没有明确的标记,就不能在动物模型上进行实验研究。无法确定实验动物获得意识的边界,更不能知道它们在想什么。”复旦大学医学神经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黄志力说,动物实验无法进行,就无法从组织、细胞、分子的层面寻找到意识出现的前后,哪些物質层面的内容起了作用,因此目前的一些结论只能认为是预测、假说。
  更复杂的是,有科学家发现了“盲视”现象,表明无意识的大脑处理过程很可能被当作是有意识的行为:一个发生了视觉皮层损伤的人,虽然不能有意识地看见,但仍能够“猜”到视觉刺激的位置,甚至捕捉到向他们扔来的东西。
  这个现象使得有无意识在直观判断上,即便是基于人体自身的实验,也难以有说服力,因为无法判断意识的产生、工作与否,这个环节上的不确定性使得无法将实验现象与意识关联起来,基于人的有无意识的判断也就难以准确推论。
  黄志力说,随着脑电波的发现,脑电波监测广泛运用于临床实践应用中,相关的脑科学研究才得以逐步推进。借助脑电图及事件相关电位,已发现了多种同人脑认知功能相关联的成分。借助脑电波,意识研究也进行了探索。
  脑电波大致分为α波、β波、γ波、δ波和θ波,不同的电波对应不同的大脑状态。脑电波的细分和精度的大大提高,使得人们在所有脑电波种类中,得以找到哪个与意识关系更加密切。“脑电波一直存在,但是不同的状态下不同的波将成为主体,例如打瞌睡的时候,α波会马上活跃起来。”黄志力说。而当大脑充满α波时,人的意识活动明显受到抑制,无法进行逻辑思维和推理活动。此时,大脑凭直觉、灵感、想象等接收和传递信息。
  科学家还发现,人们在觉醒并专注于某一事时,常可见一种频率较β波更高的γ波,其频率为30~80赫兹,波幅范围不定。
  有假说认为,γ波也许与建立统一的清晰认知有关——源自丘脑、大脑的神经元电路,每秒40次扫描(40赫兹,γ波特征)吸引不同的神经元电路的同步,进而增强意识、产生注意力。这一假说受丘脑受损的现象支持——丘脑受损后,40赫兹脑电波难以形成,意识则无法唤醒,病人也陷入深度的昏迷。因此,γ波被视为人脑意识活动的标志,但两者之间的关系仍没有定论。
其他文献
大凡那些让人上瘾的,往往开头接受起来都不那么容易,要点儿胆子,要点儿忍受,定会有些痛苦的。  糖,入口容易,口感舒服,但吃多了,却不那么舒服,于是没什么人对糖上瘾。  盐,也差不多。  米饭面条天天吃,偏没人上瘾。  咖啡,很苦很酸涩,入口不舒服。有咖啡瘾的人很多。  槟榔、臭豆腐、榴莲等,入口很不舒服,但上瘾的人极多。  辣椒,很厉害的辣椒,入口很难,很艰难,越吃偏就越上瘾。  白酒,很辣很苦很
期刊
地震后的九寨沟重新以秀丽的景致展现在我眼前。漫山郁郁葱葱,遍谷流水潺潺,落叶松金黄,枫叶绛红,神奇的湖光秋色让人流连。  “九寨归来不看水”,水的色彩是九寨最亮丽的特色。  天公作美,在这深秋季节,阳光灿烂,霞光万道,给九寨披上了无尽的秋色。我们来到海拔最高、湖面最宽的海子——长海,只见覆盖着皑皑白雪的高山之下,长海在阳光照射下晶莹剔透,呈现出宝石般的碧绿颜色,碧翠的树影倒映其中。岸边,一棵奇特的
期刊
随着年龄的增长,保持情绪稳定显得越来越重要,但做起来却并不容易。如何成为一个情绪稳定的人?  最近,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3006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受访者觉得在公共场所(56.7%)、工作场合(53.5%)、孩子面前(52.8%)和长辈面前(46.1%)最需要控制情绪。  在深圳工作的肖霞(化名)从事金融行业,她坦言自己是个“暴脾气”的人,工作中也经常因为自己的脾气得罪人
期刊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听到许多商家宣传自己的产品是血管“清洁工”,可以清除“血管垃圾毒素,让血管通畅”,但血管里真的有“垃圾”吗?真的是“垃圾”堵塞了我们的血管吗?  “血管中的血液含有水、血脂、蛋白质、血糖等身体必须的基础物质,也包含肌酐、尿素氮等代谢物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李东宝说,这些代谢物质并不是“垃圾”或“毒素”。  李东宝指出,尿素氮是人体蛋白质代谢的主要
期刊
得了病,人就一下子六神无主,四处打听如何治。常有患者抱怨,到多家医院就诊,医生说的都不太一样。即使在一家医院,专家說的也有差别。面对不同的病情诊断和治疗方案,究竟该听谁的?  其实,医学发展很快,医生们对不少疾病也不是很清楚,还有很大局限性。另外,即使医生对有些疾病已经很清楚了,也还存在着个体差异,每一位患者的治疗都不一样,可以说世界上没有两个患者是完全相同的。因此,很多疾病的诊断没有“金标准”,
期刊
近一百多年来,科技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速度之快,打了经历几万年进化的人类身体一个措手不及。进化是个缓慢的过程,其中隐藏着诸多攻防之战和健康密码。  身体一直在“进化”  “适者生存”,为了适应环境,人的身体一直在“进化”。旧石器时代,人们不得不进行大量体力活动。在自然选择下,人类进化成了热爱热量丰富的食物、只要有可能就会休息的习性,这有利于储存热量和脂肪,以便投入到生存和繁衍中。现代人遇到压力时,
期刊
19世纪的文人大多是出了名的吃货,在“料理百科辞典”中查找“巴尔扎克”,会找到“大麦与芋头芹菜巴尔扎克风味奶油浓汤”,查找“维克多·雨果”则是“雨果风味朝鲜蓟浓汤”,而“夏多布里昂”的词条则是著名的“夏多布里昂酱汁”,或者干脆就是指淋上了这种白葡萄酒风味酱汁的烤牛菲力。  这一干会吃会喝的文人美食家中,大仲马是最出众的一位——他不仅会吃会喝,且敢吃敢喝,将一生的大多财富都砸在了美食上。他体型庞大、
期刊
就此时此刻,仰头,下巴抬到最高,想象有一根线在将你的下巴往上提,将两肩尽量向后打开。是不是觉得后颈、脊椎乃至后腰,都透出一阵懒洋洋的、爽快的、舒适的、让你鼻腔忍不住哼哼的酸痛?放松下来,是不是觉得头脑多少清醒些,连呼吸都好像通畅许多了?  这就是最简单的肢體的快乐。反过来,大概可以说明:大家的身体,多多少少,都不那么舒服。  十几年前吧,我一个做老师的朋友跟我感叹过,做她这行的,颈椎腰椎到35岁,
期刊
肉体消失,我们都想极力否认,但又义无反顾地奔向健忘,愚蠢地陶醉于占有钱财带来的肤浅感受。我们不断赞美医学的进步,不断赞美各种形式的长寿,同时,我们还会努力寻找那些能拯救生命的各种仙方。  哲学家们却很清醒。蒙田直言探讨哲学,就是学习死亡。难怪,那些哲学家死得千奇百怪,却死得也哲学。  苏格拉底坚持认为,哲学家在面临死亡的时候应该高兴。他被判决死刑之后,发出惊人的言论:现在分手的时候到了,我去死,你
期刊
家庭常备药物怎么备  家庭用药大致可分两类:一类是普通常备药;一类是特殊常备药。分别介绍如下:  普通常备药  此类药物乃指是为解决某些常见普通病症的治疗之需。如复方新诺明,氟哌酸、黄连素、穿心莲、金莲花片、去痛片、复方阿司匹林、克感敏、扑尔敏、银翘片、泰诺、感康、解热感冒颗粒、板蓝根颗粒、安定片、咳必清、咳特灵、川贝枇杷糖浆、甘草片、乳酶生、酵母片、胃舒平、普鲁本辛片、颠茄片、小儿感冒颗粒、关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