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指出:“人们在学习物理和运用物理解决问题时,不断地经历直观感知,……反思与建构等思维过程,这些过程是物理思维能力的具体体现,有助于学生对客观事物中蕴涵的物理现象进行思考和做出判断。”同时提出,评价应关注学生“能否不断反思自己的物理学习过程,并改进学习方法。”通过反思,可以深化对问题的理解,优化思维过程,揭示问题本质,探索一般规律;通过反思,可以沟通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从而促进知识的同化和迁移,产生新的发现。因此,反思是一种积极的思维活动,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积极的反思,对于培养学生学会学习是非常重要的。
一、引导学生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反思。物理概念和规律一般是以准确而精炼的语言运用定义的形式给出的,具有高度抽象的特征,是学生进行思维的核心。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反思概念和规律形成的过程,多问几个为什么。例如学习了向心加速度的概念后,我们可以这样引导学生反思:从向心加速度特点是什么?向心加速度和线速度方向间有何关系?学生经过反思明白了向心加速度能改变线速度的方向,但不能改变线速度的大小的特性。
二、引导学生对解题过程的反思。这实际是解题学习的信息反馈调控阶段,通过反思,有利于学生深层次的建构。解完题后不能停留在满足所得出的结论上,引导学生反思解题思路,根据题目的基本特征,进行多角度观察、联想,找到更多的思维通道,去探索更好、更简便的解题途径。通过一题多解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优化思维品质。其次,在解完一道题后可引导学生反思此类问题有无规律可循,或改变条件或结论,以探索新结论。通过多题一解、一题多变,促使学生反思解题规律,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最后,还需引导学生思考:解题结果是否合理?解题过程有没有漏洞?这样,不仅能巩固知识,减少解题的错误,更重要的是发展思维,培养探索能力,引发再创造。课堂教学中要创设情景,加强对课本例题、习题反思,引导学生进行类比和归纳,引发他们的猜想,发展他们发现、探索的解题能力,培养反思习惯。物理解题过程中的自我调控,解题后的反思,能强化自我评价意识和优化思维的批判性品质,能够加强对知识的理解,进而形成知识体系,优化认知结构,培养创新意识。比如,要求学生自备错题集,将自己感触最深的解题错误摘录在错题集上,并且寻根求源以防再错。培养对“错题”“不会题”的反思与领悟,写出自己思路被卡的情况并分析原因,这既是对解题思路补充的反思,又是帮助学生跨越学习“高原”的一个窗口。例如有这样一道题目,一个质量是50kg的物体,空气阻力不计,以跟水平面成四十五度角的方向斜向上运动,求物体受到的外力。如此简单的题目,初学者往往极易搞错,很多同学以为力的方向跟V的方向相同。对这类错题进行反思,可分四步进行:①本题是怎样做错的?②为什么会想到这样做?③正确的解法是什么?④这样做为什么不行?目的是让学生回顾自己的思路,推敲每步的逻辑依据,分析走进“死胡同”的原因,反思自我思维症结、认知缺陷,了解自我认知体验,并通过思路对比,豁然贯通某个关节点,达到领悟阶段,逐步形成自我监控,总结自我经验的习惯。
三、引导学生在交流讨论中的反思。物理课堂是一个小型师生交流物理思想的场所。教师可变换课堂教学的空间形式,将学生按男、女生比例、物理基础、认知水平、学习态度、个性心理及学习成绩,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选一名组长。按要求程序去操作,布置课前预习,提出要求,看书回答问题,组内循环检查与讨论,并确定中心发言人。向全班交流学习结果。在交流过程中,教师可采用″因果设问与反思、比较设问与反思、变化设问与反思、正误设问与反思、转化设问与反思”等方法,营造探求、反思的交流氛围。使学生在交流中学会反思与推理,以使达到理性交流层次。通过交流,启发了学生思维和反思,促使学生思维向纵深发展。
例如,在学习《物态变化》中“熔化和凝固”的内容时,抛出了一道题目引导学生课堂辩论反思:“质量都为500克的零下10摄氏度的冰、零摄氏度的冰和10摄氏度的水如果都吸热温度上升5摄氏度,那么谁吸收的热量最多?”学生小露说:“是零下10摄氏度的冰吸收的热量最多,因为它原来的温度最低”;学生小宏说:“三者吸收的热量一样多,因为他们升高的温度相同,而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小蕾说:“我认为零摄氏度的冰吸收的热量最多,因为它先要熔化并且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然后温度才能上升,就算它上升5摄氏度需要吸收的热量相同,但是它还是多了一个熔化的物态变化过程”,听到这时,全班响起热烈鼓掌,透过这阵掌声,全班同学对于“晶体熔化实需要吸收热量但是温度保持不变”这一知识点已经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
四、引导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反思。是难以真正做到理解和掌握的,许多物理知识仅凭课堂专心听讲还必须经过反思这一环节得以消化、吸收。因而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好课堂笔记,记重点、记难点、记疑点,倡导学生及时整理笔记,课后通过阅读笔记,再沿着教师讲解的内容、思路或方法对其反思,认真消化,把教师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及对问题的认识转化为自己的学习过程,并在反思课堂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
学习是一种经历,反思则是从经历中提炼出经验的重要途径,当经历提升为经验时,学习就具备了真正的价值和意义。教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和能力,就能为其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奠定基础。因此,我们在教学活动中要引导学生常用反思,用好反思,让反思激活学生的智慧,提升学习的能力,并成为学生发展的助力。
(作者单位:江苏兴化市安丰高级中学)
一、引导学生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反思。物理概念和规律一般是以准确而精炼的语言运用定义的形式给出的,具有高度抽象的特征,是学生进行思维的核心。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反思概念和规律形成的过程,多问几个为什么。例如学习了向心加速度的概念后,我们可以这样引导学生反思:从向心加速度特点是什么?向心加速度和线速度方向间有何关系?学生经过反思明白了向心加速度能改变线速度的方向,但不能改变线速度的大小的特性。
二、引导学生对解题过程的反思。这实际是解题学习的信息反馈调控阶段,通过反思,有利于学生深层次的建构。解完题后不能停留在满足所得出的结论上,引导学生反思解题思路,根据题目的基本特征,进行多角度观察、联想,找到更多的思维通道,去探索更好、更简便的解题途径。通过一题多解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优化思维品质。其次,在解完一道题后可引导学生反思此类问题有无规律可循,或改变条件或结论,以探索新结论。通过多题一解、一题多变,促使学生反思解题规律,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最后,还需引导学生思考:解题结果是否合理?解题过程有没有漏洞?这样,不仅能巩固知识,减少解题的错误,更重要的是发展思维,培养探索能力,引发再创造。课堂教学中要创设情景,加强对课本例题、习题反思,引导学生进行类比和归纳,引发他们的猜想,发展他们发现、探索的解题能力,培养反思习惯。物理解题过程中的自我调控,解题后的反思,能强化自我评价意识和优化思维的批判性品质,能够加强对知识的理解,进而形成知识体系,优化认知结构,培养创新意识。比如,要求学生自备错题集,将自己感触最深的解题错误摘录在错题集上,并且寻根求源以防再错。培养对“错题”“不会题”的反思与领悟,写出自己思路被卡的情况并分析原因,这既是对解题思路补充的反思,又是帮助学生跨越学习“高原”的一个窗口。例如有这样一道题目,一个质量是50kg的物体,空气阻力不计,以跟水平面成四十五度角的方向斜向上运动,求物体受到的外力。如此简单的题目,初学者往往极易搞错,很多同学以为力的方向跟V的方向相同。对这类错题进行反思,可分四步进行:①本题是怎样做错的?②为什么会想到这样做?③正确的解法是什么?④这样做为什么不行?目的是让学生回顾自己的思路,推敲每步的逻辑依据,分析走进“死胡同”的原因,反思自我思维症结、认知缺陷,了解自我认知体验,并通过思路对比,豁然贯通某个关节点,达到领悟阶段,逐步形成自我监控,总结自我经验的习惯。
三、引导学生在交流讨论中的反思。物理课堂是一个小型师生交流物理思想的场所。教师可变换课堂教学的空间形式,将学生按男、女生比例、物理基础、认知水平、学习态度、个性心理及学习成绩,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选一名组长。按要求程序去操作,布置课前预习,提出要求,看书回答问题,组内循环检查与讨论,并确定中心发言人。向全班交流学习结果。在交流过程中,教师可采用″因果设问与反思、比较设问与反思、变化设问与反思、正误设问与反思、转化设问与反思”等方法,营造探求、反思的交流氛围。使学生在交流中学会反思与推理,以使达到理性交流层次。通过交流,启发了学生思维和反思,促使学生思维向纵深发展。
例如,在学习《物态变化》中“熔化和凝固”的内容时,抛出了一道题目引导学生课堂辩论反思:“质量都为500克的零下10摄氏度的冰、零摄氏度的冰和10摄氏度的水如果都吸热温度上升5摄氏度,那么谁吸收的热量最多?”学生小露说:“是零下10摄氏度的冰吸收的热量最多,因为它原来的温度最低”;学生小宏说:“三者吸收的热量一样多,因为他们升高的温度相同,而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小蕾说:“我认为零摄氏度的冰吸收的热量最多,因为它先要熔化并且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然后温度才能上升,就算它上升5摄氏度需要吸收的热量相同,但是它还是多了一个熔化的物态变化过程”,听到这时,全班响起热烈鼓掌,透过这阵掌声,全班同学对于“晶体熔化实需要吸收热量但是温度保持不变”这一知识点已经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
四、引导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反思。是难以真正做到理解和掌握的,许多物理知识仅凭课堂专心听讲还必须经过反思这一环节得以消化、吸收。因而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好课堂笔记,记重点、记难点、记疑点,倡导学生及时整理笔记,课后通过阅读笔记,再沿着教师讲解的内容、思路或方法对其反思,认真消化,把教师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及对问题的认识转化为自己的学习过程,并在反思课堂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
学习是一种经历,反思则是从经历中提炼出经验的重要途径,当经历提升为经验时,学习就具备了真正的价值和意义。教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和能力,就能为其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奠定基础。因此,我们在教学活动中要引导学生常用反思,用好反思,让反思激活学生的智慧,提升学习的能力,并成为学生发展的助力。
(作者单位:江苏兴化市安丰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