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提高安全教育的实效性

来源 :考试·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cxm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初中生物教学内容中与安全相关的教学内容进行渗透;根据初中生物安全教育内容,结合初中生特点和现实生活中出现的安全现象,对教学内容教学拓展。
  关键词:初中生物;安全教育; 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5-0241-01
  贵州毕节5名流失儿童死于一氧化碳中毒,家长、学校、老师、社会没有尽到监护照顾的责任,固然是这次事故的直接主要原因,但是,这些孩子缺乏安全教育和安全意识,说明教育的缺失,为我们的教育敲响了警钟,值得教育工作者们反思。保证学生的健康和安全是各界的职责,然而,学生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有独立的思维和健全的身体,无论家长、学校、老师、社会怎样尽职尽责,他们总有离开成人视线的时候,因此,仅仅靠看护、监管是不够的,即,学生的安全不能靠被动的等待和给予,而应该让学生主动地获得,因此,解决问题的最根本办法是对他们进行安全知识教育,在他们的头脑中建立安全意识,只有这样他们才会真正的安全。
  中学生安全教育所涉及到的方面很广,生物科学自身的学科特性决定其与人的生命安全密不可分,在中学生物教学的内容中有很多知识都是与人的身体健康生命安全密切相关,教材中也涉及到一些安全教育,但是,由于教师自身的知识、观念的局限性和相关教学目标的局限性,教材中的安全教育内容与学生的需要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在此,就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安全指导和教育,提高学生预见危险、排除危险、保护自己的能力,在学科教学目标的延伸、拓展和对教学内容的补充等方面谈谈自己的尝试。
  在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四章第一节《血流的组织--血液》的教学中,有关于血红蛋白特性的教学内容,由于血红蛋白的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但却没有关于一氧化碳和氧气在浓度相同的条件下,血红蛋白更容易与一氧化碳结合这一特性的教学内容。为了避免一氧化碳中毒事故的发生,保证学生的生命安全,有必要在教学过程中渗透这一教学内容。一氧化碳是一种无嗅无味的气体,在缺氧条件下的燃烧都会产生一氧化碳气体,如:在空气不流通的环境中燃烧木炭会产生一氧化碳,处于该环境中的人,在不知不觉中就会因为血红蛋白与一氧化碳结合造成机体缺氧而昏迷直至死亡。
  在初中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下第八单元第一章第一节《传染病及其预防》的教学中,通过各种教学手段使学生知道传染病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影响人们的生命安全,并掌握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预防措施等知识,从而获得安全保障。但,却忽略了对待传染病患者的态度也是影响人们安全保障的重要因素。如,在使学生掌握艾滋病的病原体、传播途径、预防措施的教学过程中发现,尽管学生们已经掌握了预防艾滋病的知识,也知道日常生活中哪些行为是安全行为不会被传染,但是一些学生对待艾滋病的态度却由无畏、不在乎转向排斥、孤立、歧视。从安全角度来看,这种态度的变化很不利于艾滋病的预防,给人们带来了更大的安全隐患。因此,需要教育学生从自身安全角度出发,不仅应采取科学的态度而且应持理性的态度对待传染病患者。为此,设计一个"签名"活动:学生人手一张签名卡,分别找三个与自己关系最好的人签名,但不能互相签。签完名后告诉学生,签名卡上画有红色"○"的为艾滋病毒携带者,因恐被排斥、孤立、歧视而隐瞒真相,与之签名的人由于不知情而没有采取预防措施也感染了艾滋病毒;另有两张卡上画有绿色"○"的为没有隐瞒真相的艾滋病毒携带者,与之签名的人由于采取了防范措施而没有感染艾滋病毒。让学生去体验、感悟、讨论交流,自己处于什么样的环境才能获得最大程度的安全保障。
  在初中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下第八单元第一章《用药和急救》的教学中,在教会学生读懂药物使用说明时,在药品说明书上经常出现慎用、忌用、禁用字样,三者有什么区别?应引起教师的注意,必须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此外,關于药品有效期的问题,要使学生知道不仅应关注日期,而且应关注药品本身是否变质,如有受潮、变色、发霉、衣层裂开、药粉结块溶化等现象,即使在有效期内也不能服用。使学生掌握选择药品、剂量、服用时间,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的危害也是教学内容之一,但是,选择正确的治疗方式也是安全用药的一个重要方面。如,生活中或发生在学生身上的现象:生病了不吃药病情加重,本来口服药就可以治愈的却选择输液治疗;输液时护士计算好药液输入血管的速度离开后,患者自行根据自己的意愿调整输液的速度….等,这些现象对器官的伤害都很大.。为此,在教学过程中还应将以下知识传授给学生,同种药物不同的给药途径,口服用药安全性大于肌注用药,肌注用药安全性大于静脉用药,并向学生解释原理。
  在急救的教学中,有关于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的急救方法,其目的是使学生在生活中遇到危机情况或意外事故时能运用急救方法进行施救。但是,发生溺水、煤气中毒、触电等意外事故的现场本身就是高危地方,对于中学生来说,首先应该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进行施救。因此,应教会学生在施救前如何脱离高危现场,如:进入煤气中毒者的房间首先先敞开门窗通风换气,将中毒人员移到室外有新鲜空气处进行施救,千万不可在煤气浓度高的地方开灯或点火照明等。在触电现场首先将触电人员与电源脱离:拉下闸刀或拔掉插头,断开电源;用绝缘的电工钳或有干燥木柄的利器(刀、斧、锹等)砍断电线,或干燥的木棒、竹竿、硬塑料管等将电线拨离触电者;无绝缘物时,用几层干燥的衣服将手包裹好,站在干燥的木板上,拉触电者的衣服,使其脱离电源;对高压触电,要由有经验的人采取特殊措施切断电源。
  安全教育是学生自我保护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学生安全事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学生缺乏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所造成的。因此,为了最大限度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使学生顺利成长,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教育的实效尤为重要。
其他文献
在现代信息日益发达的今天,很多教师越来越热衷于多媒体课件制作,而不在教学语言上下功夫。上课教学语言枯燥、乏味,课堂气氛单调、沉闷,是制约课堂教学设计初衷的。在化學教学中,幽默的教学语言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助推器,是融洽师生关系的润滑油,是激活学生思维的催化剂。语言、神态及教学语言节奏都可作为传递教学幽默信息的渠道与媒介。  1 谐音转化法  利用中国汉字的谐音,可巧妙地将一些知识点趣味化,以达到帮助记
期刊
摘要:在新课程理念背景下,开放式教学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是学生学习的需要。它正好满足学生不仅要会学,更要爱学,产生一种渴望的心理需求,使他们产生愉快的情感,更加会学、爱学。当前数学教学实践中课程改革异彩纷呈,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教学中还存在弊端,如课堂教学模式陈旧,受应试教育影响,以"知识为本"的观念在教师教育心中占主导,学习方式单一,教学评价注重了智力因素,忽视了非智力
期刊
摘要: 有效教学,普遍意义上来说,我们认为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在课堂教学中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  关键词:新课改;有效教学;能力培养; 激发; 思维欲望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5-0233-01  教
期刊
摘要: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越来越受到学校和社会的重视。中学物理作为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应该充分重视物理课堂中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本文主要就如何在初中物理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发表个人浅见。  关键词:初中物理;创新性思维;课堂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5-0229-01  1
期刊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想要对自身开展的教育教学活动有效性实施衡量,必须要对课堂教育教学自身的效率十分重视,所谓的数学课堂教育教学效率就是指数学教师和小学生在有限的单位时间里面所完成的数学教育教学任务,直接表述为产出、时间以及精力之间的关系。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有效性也成为了衡量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课堂实效性十分重要的指标。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要将教学效益、课堂整体效果以及课堂教学效率进行
期刊
数学是基础教育的主要内容,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发展创造力是时代对我们教育提出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要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和一条基本原则。那么如何在数学课堂上实施创新教育呢?  1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主要是指:对自然界和社会中的数学现象具有好奇心,不断追求新知,独立思考,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培养
期刊
摘要:创新教育是教育发展的一种必然要求,创造充满创新活力的课堂教学,对学生思维发展受益终身,化学创新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创新就是弃旧扬新,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  关键词:化学教学;创新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5-0238-01  创新不仅仅是发现那些前人未曾发现的东西,还包括对于自己
期刊
小学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很强的学科,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的问题。对小学数学教师来说,这不仅是一门教学学问,也是一门课堂教学艺术。如何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与学生的年龄特征,采用有效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教学中,我做了如下尝试。  1 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1.1 愉快教学,活跃思维。  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在课堂创设一种愉悦的气氛。例如小红同学讲
期刊
摘要: 《课程标准》提出:"教学的评价不仅是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更重要的是为了激励学生努力学习;注重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包括参与教学活动的程度、自信心、合作交流意识、以及独立  思考的习惯;教学思考的发展水平,包括书面考试、口试、作业分析、课堂观察,平时检测、课后分析等,促进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促进学生的近一步发展。  关键词: 成绩;考评; 办法;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
期刊
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化学教学的目的不仅使学生获得一定的化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同时要使学生正确地认识人类要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资源,树立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保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突飞猛进地发展,人类物质生活的日趋丰富,环境问题也日益严重,如:大气污染、酸雨、森林面积锐减、土地退化、沙漠化、自然灾害频繁等,所以,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世界最为关注的全球性问题,同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