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利用数学问题 培养学生思维品质

来源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bo7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数学教学不仅承担着传授数学知识、培养数学习惯、发展数学能力的任务,还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一题多用,就是培养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有效途径。笔者结合教学实例,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 思维品质;数学问题
  
   具有良好的思维品质是创造型人才的重要标志。然而,良好的思维品质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教育培养的结果。数学课是培养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学科之一,其有效途径之一就是充分发掘数学问题所蕴含的丰富内涵,把数学问题用活、用深、用够。具体地讲,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一题多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课本例题的研究,通过对课本例题的改造、引申,由一个例题引申发展出一串题组,引导学生进行多向练习,促使学生思维灵活应变,克服考虑问题的片面性和绝对性,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品质和良好的认知结构,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如教学“一个圆锥形零件,底面积是19 平方厘米,这个零件的体积是多少?”可设计如下一串题组:
   (1)一个圆锥形零件,底面半径3 厘米,高15 厘米。这个零件的体积是多少?
   (2)一个圆锥形零件,底面直径5 厘米,高9 厘米。这个零件的体积是多少?
   (3)一个圆锥形零件,底面周长12.56 厘米,高10 厘米。这个零件的体积是多少?
   (4)一个圆锥形零件,底面半径2 厘米,是高的1/29。这个零件的体积是多少?
   这些题的条件不断变化,难度逐步增大,最终都落实到V=1/3 Sh 这一解题规律上,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学生灵活应变,有利于开阔思路,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二、一题多形,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许多数学问题形式各异,但内在本质却是相同的。教学中要结合例题和习题的内在本质和规律设计形异质同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由表及里去观察思考,抓住问题的本质,揭示问题的规律,以使学生把知识学深学透,不但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如教学“一项工程,甲队独做10 天完成,乙队独做15 天完成。两队合做几天可以完成?”后设计如下一组变形题:
   变形题1:快车从甲地到乙地10 小时行完全程,慢车从乙地到甲地15 小时行完全程,快车和慢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几小时相遇?
   变形题2:小明有若干元钱,若全部买圆珠笔可以买10支,若全部买练习本可以买15 本。如果买同样多的圆珠笔和练习本,圆珠笔和练习本各应买多少?
   变形题3:一块布料,可做10件上衣或15 条裤子。如果配套裁剪可以做多少套服装?
   上述例题和三个变题情节、事理不同,但题中隐含的基本数量关系相似,解题方法也是一致的,这样不但加深了对工程问题基本数量关系的理解,也促进了知识间的相互沟通,对养成思维的深刻性大有好处。
   三、一题多解,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
   课本习题的通常解法,往往是为了巩固所学知识,因而不一定是最简单的,教学时不能满足这一种解法,对于有多种解法的问题要引导学生从多种角度、各个侧面、不同方向进行发散思维,寻求第二种解法、第三种解法,乃至新颖独特、创造性的解法,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品质。
   如解答“一个车间计划40 天生产1200 个零件,实际前16天生产了560 个。照这样计算,能不能按时完成任务?”可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按不同的比较标准,可得出以下解法:方法一:比较工作量
   (1)560÷16×40=1400(个) 1400>1200
   (2)1200÷40×16=480(个) 560>480(比较16 天的工作量)
   方法二:比较工作时间
   (1)1200÷(560÷16)≈34(天) 34<40
   (2)560÷(1200÷40)≈19(天) 19>16
   方法三:比较工作效率
   (1)1200÷40=30(个)
   (2)560÷16=35(个) 35>30
   这样,通过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发散思考,得到多种解法,从而较好地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独创性。
   四、一题多编,培养学生思维的流畅性
   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一题多编,能让学生加深理解条件与条件、条件与问题之间的联系,加深理解应用题的结构和数量关系,构建良好的认知结构,使得学生善于分析联想,开阔思路,对问题很流畅地作出反应,进而解决问题。
   如教学分数乘除法应用题后,让学生根据“……比买来的白纸少?……”编题解答,学生通过补条件、提问题能编出十几道繁简不同的分数应用题,较好地理解了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提高了学生的解题能力,也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得到了培养。
   五、一题多答,培养学生思维的全面性
   有些数学问题往往有多个答案,解题时必须认真细致、全面辩证地分析思考,才能探索出不同的答案。这样的问题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拓宽思路,避免了思维过程的片面性、单一性,能较好地培养学生思维的全面性。如“用一张长6.28 分米,宽3.14 分米的硬纸,围成一个圆柱。这个圆柱的体积是多少?”用这张硬纸围成圆柱,有两种不同的围法,可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分以下两种情况探索解法:
   (1)以硬纸的长6.28 分米为圆柱的底面周长,宽3.14 分米为圆柱的高,围成圆柱的体积是3.14乘以(6.28÷3.14÷2)的平方再乘以3.14。
   (2)以硬纸的宽3.14 分米为圆柱的底面周长,长6.28 分米为圆柱的高,围成圆柱的体积是3.14乘以(3.14÷3.14÷2)的平方再乘以6.28。
   总之,在教学中,经常引导、鼓励学生进行一题多变、一题多形、一题多解、一题多编、一题多答的练习,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学生智能的发展,这是培养和发展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有效途径。
其他文献
【摘要】 语文教学应在“活”字上下功夫,使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接轨,教师与学生距离拉近,引导者与参与者形成共鸣,变教为学,乐教乐学,活教活学,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引导学生在语文教学的大乐园里健康成长,不断进步。   【关键词】 语文教学;活;内涵;方法     语文教学是动态教学,这是语文教学的灵魂。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指出:“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如果
期刊
【摘要】 课堂有效教学是指在有限的实践内,学生能完成制定的学习任务,获得预期的效果和进步。新课程改革的实行对“有效”这一关键提出了新的要求。由于现今语文教学提倡建立“减负、增效、提质”的新课堂,我们怎样才能作到有效的促进学生高效率的学习呢?文章从学生本身,教师引导等几个方面阐述了怎样提高高中语文课堂的有效性。    【关键词】 高中语文;有效教学;创新手段     语文教学的有效性表现在:(1)学
期刊
众所周知,培养具有较高职业素质的社会应用型人才,是中等职业教育的目标。在国家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尤其是我们职业中学更应注重素质教育。能否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社会进步以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要求的人才,是一所职业学校能否生存与发展的关键之所在。职业高中语文课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这一培养目标中承担着一份相当重要的责任,它在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然而在事实上,语文教学却并未
期刊
【摘要】 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学习中,口语表达是我们经常运用到的一种技能,每个人都具备,但是表达的效果却因人而异。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积累知识,提高各种能力的重要阶段。大部分学生因为应试升学压力巨大,而忽略了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采用适当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关键词】 中学语文;口语教学;课堂;提高途径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期刊
新课程下的数学课堂教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以学生的质疑解疑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是教学中的一大亮点。教师“提问学生”只是课堂教学的一小步,跨大步的是引导出学生自己心中的疑问。只有“学生提问”,才能问出个性、问出水平、问出素质;也只有让“学生提问”,才能真正使学生成为教学中的主体、课堂上的主人!然而,学生提问会五花八门,教师如何引导和应对呢?    一、课堂中学生不提问或提问无深度、没价值,教师的应对策略
期刊
【摘要】 教师要抓住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做到根据儿童自身的特点,使学生能快乐学习。创造学习,关键在于教与学方式的多样化。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把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放在首位,使学生热爱数学,把激情融入数学。   【关键词】 情境;经验;游戏;操作;评价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开启知识大门的金钥匙。学生如果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表现出对数学学习的一种特殊情感,学习起
期刊
随着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和创新教育的开展,要求教师也要转变以往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实施主体教育,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为此,做为一名中学数学教师,必须为数学教育插上创新的翅膀。那么,如何把创新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去,实施主体教育呢?我在教学中感悟到了以下几点策略:   一、因材施教,激发学习兴趣   “因材施教”源于孔子的教学经验。孔子因材施教的第一步是了解学生。他对学生的才能了如指掌,能够用精炼的语言
期刊
【摘要】 长期以来,我们的中学数学教学已经形成了一种模式,教师往往依赖经验进行教学,过分地重视知识的传授,强调高密度、大容量、快节奏的数学演练,而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在这样的背景下,很难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很难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很难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从而很难适应当今教育改革的需要。新课程改革是为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让学生学会学习,让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人文素养及适应
期刊
在数学教学中,很多教师都精心设计每节课的引言,并总结出许多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的启导方法,然而,却有不少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结尾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以致出现了教育教学的随意性,即“讲到那里,就在那里歇”的教学现状,使得一节课给人一种“虎头蛇尾”的感觉。久而久之,还会使学生对数学课的学习产生厌倦情绪。由此可见,对于每一堂数学课,良好的开端固然重要,但结尾的作用同样不可忽视。    课堂结尾是教师在数学课堂
期刊
【摘要】 初三数学复习教学必须要讲求实效。因此,教师要有强烈的质量意识,认真探讨和研究有效的复习方法,因地制宜地拟订好复习计划。减轻学生复习的负担,从题海战术中解脱出来,学得灵活,学得扎实,优化复习过程,提高复习效率。    【关键词】 新课程;数学复习;质量     随着数学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以及新标准、新教材、新内容的推广,中考出现了一些新动向、新热点。初中数学总复习阶段教学时间紧,任务重,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