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紫紫的性格中,有一种特别率性的孩子气。这从她接受访谈的言谈和神色中都可以辨别出来。她应当属于那种“皇帝新装”终结者,他们喜欢直指问题核心,贬抑所有虚言伪行,反抗虚假的权威,希望努力显现万事万物的真实本色。
苏紫紫,一名19岁的女大学生,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二年级。由于做了裸体模特,由于赤裸接受记者采访,她瞬间成名,媒体纷纷将视线聚焦于这个热衷“行为艺术”的女孩。社会转型的过程中,有太多剧烈的痛苦和震惊,苏紫紫赤裸的身体是否真的值得媒体给予那样多的篇幅?已经有评论者提出了类似的问题。我想,无论苏紫紫本人如何认为,媒体都有必要更加小心,以便于尽量保护她免受惊扰的身心成长。至于在一个少女和整个社会之间,究竟出现了多少偏移与迷误,则是永远需要关心和追问的。
如果苏紫紫误闯入百年前的时空,那是一个观念变革的问题。在当下中国的时空中,这件事情就只是一个需求错位的问题:苏紫紫想生存和发展,大众有强烈的围观欲望。这与艺术观念无关。一个穷孩子,即便读了艺术系,也难以改变她经济困窘的事实;一群意淫者,即便是面对所谓的“行为艺术”,也难以掩饰他们蠢蠢欲动的内心。众声喧哗的媒体报道能够通过刺激社会的兴奋神经来提高苏紫紫所谓“艺术”的价码,却放弃了对少女身心的呵护,对生存尊严的坚持,而那正是整个社会道德免于崩潰和毁灭的基础。
据《知音》的报道,苏紫紫曾遭遇过申请助学金遭拒的无奈。她的父亲因为自尊而拒绝替女儿申办家境贫寒的证明文件。不知道是不是可以把苏紫紫的选择理解为一种无意识层面的报复。“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毁伤。”这一古训早已沉淀到中国人的集体无意识当中。至少陶宏开教授在微博上批评苏紫紫,理由之一就是“父母的尊严”。不知道我们这些围观者当中有多少中年人,也有自己的女儿,渐渐长大或者已经长大。由于我们的懦弱、消极、不负责任,我们没能给她们幸福而尊严的生活。所以,对成年人而言与其消磨时间去围观,不如回到主题,去争取一个更加公平又有机会的世界。可是,苏紫紫呢?她的“行为艺术”的主题常常是“体验痛苦”,别说她的痛苦只存在于与日常生活无关的形而上层面。她“痛苦”地改善了自己的生活,这其实只是一种朴素的选择,如果人类普遍有廉耻,那些依靠父母的特权而生活的“富二代”们本该在她面前感到无地自容。
但这并不是说,苏紫紫的选择是不可以谈论的。在公共空间(而非私密的画室)裸露少女的身体,我注意到在北京某渔市的鱼缸里那一次甚至没有清场,它的实际效应可能会远远超出这个倔强女孩的想象。我们需要从心理学的角度区分清楚真相与解释。稍有艺术修养就可以知道,苏紫紫的所谓“行为艺术”充其量只是拙劣的艺术,甚至很难说那是艺术,就像清华大学美学家肖鹰教授所说的那样。这是真相。而苏紫紫当然可以坚持认为她在做一种好的艺术,但这只是对真相的一种解释。同样,听任甚至鼓励那些陌生的、甚至恶意的目光肆意侵略少女的身体,是一种会导致严重后果的行为:意识层面的叛逆的冲动,却改变不了无意识层面被攻击的痛苦。意识层面试图开放地接受,无意识层面却在寻求收缩和躲藏。这种分裂在内心和身体两方面都会有症状慢慢呈现。苏紫紫对记者说,她患有胃痛和宫寒,这些症状其实都不能排除内心冲突的躯体化,她正在成为她的选择的受害者。她没有意识到自己所要付出的将是什么,这就是真相。她以为自己会无所谓地、满不在乎地幸福着。这只是对事情的一种解释。
年轻的生命,尤其是女性,先天在生理上脆弱,心理上敏感,更需要特别的呵护。在古老的《易经》哲学中,谦卦的卦象就讲述了这种呵护身心的古老智慧。坤卦在上,代表大地;艮卦在下,代表山岭。山岭本来崇峻,却隐藏在大地之下。大地是母亲般的包容,柔软而温暖。“地中有山”,再绵延高峻的山岭,远远望去,也宛如在大地的怀抱之中。个体生命同样是如此,“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本来不是刻板的规则,而是刻骨铭心的生命体验。每个生命都曾孕育在母亲私密的子宫里,剪断脐带,却无法剪断这种生命深处的记忆与关联。也就是说,生命来自一个私密的空间,她不是透明的,也注定不能完全裸露,这种界限在源头就已经被决定,它是生命的本性。
《易传》说:“谦尊而光,卑而不可逾,君子之终也。”这就是“谦”,一种分寸和界限的美德。在“光”和“不可逾”之间,有“尊”与“卑”的平衡。呵护自己的身心,就要掌握好这种裸露与隐藏的分寸,为自爱的内部空间划立一个清楚和严格的界限,在这个私密空间之内照顾好自己,将恶意的攻击性挡在门外。
苏紫紫的性格中,有一种特别率性的孩子气。这从她接受访谈的言谈和神色中都可以辨别出来。她应当属于那种“皇帝新装”终结者,他们喜欢直指问题核心,贬抑所有虚言伪行,反抗虚假的权威,希望努力显现万事万物的真实本色。但是,真实不等于没有界限,没有防卫,没有距离。孩子气的真实是把自己的做梦和情绪化的倾向投射到外部世界中去,因为这样的人往往又很容易对物质的世界产生依恋,那种孩子气的沉迷,又容易陷入过度依赖和具有毁灭性的关系之中。表面的压抑和自暴自弃其实并没那么随性,仍是一种隐秘的面具行为,在无意识的层面,伤害自己来报复世界是疼痛的,爱自己的她和毁灭性的力量之间永远在争战。她需要学习改善自身具有毁灭倾向的缺点,需要学习一些含蓄和谨慎。赤裸的状态是一种极端情境,裸体艺术也是如此。肖鹰教授说苏紫紫“只能机械地展示青春女性的自然形体”,他并没说错。大部分时候,对于青春女性的身体而言,真实的对立面不是什么所谓“封建理念”,而是真实的伤害。以含蓄和谨慎的态度为身体和心灵确立基本的界限,这首先不是道德问题,而是人道的问题。
原始儒学所谓“非礼勿视”,后来常常遭到误解。何谓“礼”?那首先是一种高贵典雅的生命气质、优美有致的身心仪态。对于那种“机械的展示”,倘若投以野性和挑衅的目光,对于“视”与被“视”的双方,都不是一件有益身心的事情。生命之美,身体之美,都需要一点距离。远一点,再远一点,尊重彼此身心的界限,朦胧之中,“君子”那美与善的态度会为少女和社会开辟出共同成长的空间。■
编辑:卢劲杉lusiping1@gmail.com
咨询台
学会抚慰
躁动的心
问:我现在的状况糟透了。看来只有一死才能了断这一切痛苦。曾经交往的三个男人都弃我而去。在学校时我只和帅哥交朋友,但帅哥不理我,后来慢慢长大了,我想只要他不是坏人,愿意和我结婚,一切就OK。我把自己交给过三个男人,有的我真心爱他,有的非常爱我,每一个都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可一切又都莫名其妙地结束。他们好像都很怕我,就像其中一位说的那样:我太过热情,会把他烤坏。我想,我真的是一个坏女孩,是我在引诱,是我在胡闹,是我太过热情和简单。我太渴望有平静的生活,但却无法找到可以安歇的港湾。也许我这样的人真的不应该存在……
答:首先我必须确定地告诉你,你不是坏人,你有太多美好的品格值得你留下来与世上的人分享。我可以看到你的真诚,你的率直,你的“简单”,你的“热情”。这些品质在现今的社会中不是太多,而是非常稀罕。对于你所面临的问题,你只需告诉自己:“我只是对内心的一种呼唤还没有找到办法回应。”你在呼唤什么呢?你在呼唤“平静”。你是如此需要平静下来,以至于你从小到大一直都在寻求能帮助你平静下来的那个“他”。这对于“他”来说,真的是个不轻的担子,所以最后他们选择了退却。
不过,插一句话,在传统道德以及一些后现代心理学家看来,草率的性结合在彼此分开后,会给两个人的心理造成伤害,因此双方最好在这个问题上要有更多的责任心,而在某种程度上,一个男人应该比一个女人有更强烈的责任感才对。所以,你为了寻找“平静”,已经又给自己增添了更多难以平复的伤口。
在你决定找一个心理咨询师获得帮助之前,建议你鼓起勇气改变现在这种无法独处、东撞西碰的混乱状态。要学会自己去爱护自己,自己泡茶自己品,独坐静思,反复问自己这个古老而又经典的问题:“我是谁?”每天坚持,哪怕只得十分二十分也好。相信我,这样做对你一定会有所帮助。
苏紫紫,一名19岁的女大学生,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二年级。由于做了裸体模特,由于赤裸接受记者采访,她瞬间成名,媒体纷纷将视线聚焦于这个热衷“行为艺术”的女孩。社会转型的过程中,有太多剧烈的痛苦和震惊,苏紫紫赤裸的身体是否真的值得媒体给予那样多的篇幅?已经有评论者提出了类似的问题。我想,无论苏紫紫本人如何认为,媒体都有必要更加小心,以便于尽量保护她免受惊扰的身心成长。至于在一个少女和整个社会之间,究竟出现了多少偏移与迷误,则是永远需要关心和追问的。
如果苏紫紫误闯入百年前的时空,那是一个观念变革的问题。在当下中国的时空中,这件事情就只是一个需求错位的问题:苏紫紫想生存和发展,大众有强烈的围观欲望。这与艺术观念无关。一个穷孩子,即便读了艺术系,也难以改变她经济困窘的事实;一群意淫者,即便是面对所谓的“行为艺术”,也难以掩饰他们蠢蠢欲动的内心。众声喧哗的媒体报道能够通过刺激社会的兴奋神经来提高苏紫紫所谓“艺术”的价码,却放弃了对少女身心的呵护,对生存尊严的坚持,而那正是整个社会道德免于崩潰和毁灭的基础。
据《知音》的报道,苏紫紫曾遭遇过申请助学金遭拒的无奈。她的父亲因为自尊而拒绝替女儿申办家境贫寒的证明文件。不知道是不是可以把苏紫紫的选择理解为一种无意识层面的报复。“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毁伤。”这一古训早已沉淀到中国人的集体无意识当中。至少陶宏开教授在微博上批评苏紫紫,理由之一就是“父母的尊严”。不知道我们这些围观者当中有多少中年人,也有自己的女儿,渐渐长大或者已经长大。由于我们的懦弱、消极、不负责任,我们没能给她们幸福而尊严的生活。所以,对成年人而言与其消磨时间去围观,不如回到主题,去争取一个更加公平又有机会的世界。可是,苏紫紫呢?她的“行为艺术”的主题常常是“体验痛苦”,别说她的痛苦只存在于与日常生活无关的形而上层面。她“痛苦”地改善了自己的生活,这其实只是一种朴素的选择,如果人类普遍有廉耻,那些依靠父母的特权而生活的“富二代”们本该在她面前感到无地自容。
但这并不是说,苏紫紫的选择是不可以谈论的。在公共空间(而非私密的画室)裸露少女的身体,我注意到在北京某渔市的鱼缸里那一次甚至没有清场,它的实际效应可能会远远超出这个倔强女孩的想象。我们需要从心理学的角度区分清楚真相与解释。稍有艺术修养就可以知道,苏紫紫的所谓“行为艺术”充其量只是拙劣的艺术,甚至很难说那是艺术,就像清华大学美学家肖鹰教授所说的那样。这是真相。而苏紫紫当然可以坚持认为她在做一种好的艺术,但这只是对真相的一种解释。同样,听任甚至鼓励那些陌生的、甚至恶意的目光肆意侵略少女的身体,是一种会导致严重后果的行为:意识层面的叛逆的冲动,却改变不了无意识层面被攻击的痛苦。意识层面试图开放地接受,无意识层面却在寻求收缩和躲藏。这种分裂在内心和身体两方面都会有症状慢慢呈现。苏紫紫对记者说,她患有胃痛和宫寒,这些症状其实都不能排除内心冲突的躯体化,她正在成为她的选择的受害者。她没有意识到自己所要付出的将是什么,这就是真相。她以为自己会无所谓地、满不在乎地幸福着。这只是对事情的一种解释。
年轻的生命,尤其是女性,先天在生理上脆弱,心理上敏感,更需要特别的呵护。在古老的《易经》哲学中,谦卦的卦象就讲述了这种呵护身心的古老智慧。坤卦在上,代表大地;艮卦在下,代表山岭。山岭本来崇峻,却隐藏在大地之下。大地是母亲般的包容,柔软而温暖。“地中有山”,再绵延高峻的山岭,远远望去,也宛如在大地的怀抱之中。个体生命同样是如此,“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本来不是刻板的规则,而是刻骨铭心的生命体验。每个生命都曾孕育在母亲私密的子宫里,剪断脐带,却无法剪断这种生命深处的记忆与关联。也就是说,生命来自一个私密的空间,她不是透明的,也注定不能完全裸露,这种界限在源头就已经被决定,它是生命的本性。
《易传》说:“谦尊而光,卑而不可逾,君子之终也。”这就是“谦”,一种分寸和界限的美德。在“光”和“不可逾”之间,有“尊”与“卑”的平衡。呵护自己的身心,就要掌握好这种裸露与隐藏的分寸,为自爱的内部空间划立一个清楚和严格的界限,在这个私密空间之内照顾好自己,将恶意的攻击性挡在门外。
苏紫紫的性格中,有一种特别率性的孩子气。这从她接受访谈的言谈和神色中都可以辨别出来。她应当属于那种“皇帝新装”终结者,他们喜欢直指问题核心,贬抑所有虚言伪行,反抗虚假的权威,希望努力显现万事万物的真实本色。但是,真实不等于没有界限,没有防卫,没有距离。孩子气的真实是把自己的做梦和情绪化的倾向投射到外部世界中去,因为这样的人往往又很容易对物质的世界产生依恋,那种孩子气的沉迷,又容易陷入过度依赖和具有毁灭性的关系之中。表面的压抑和自暴自弃其实并没那么随性,仍是一种隐秘的面具行为,在无意识的层面,伤害自己来报复世界是疼痛的,爱自己的她和毁灭性的力量之间永远在争战。她需要学习改善自身具有毁灭倾向的缺点,需要学习一些含蓄和谨慎。赤裸的状态是一种极端情境,裸体艺术也是如此。肖鹰教授说苏紫紫“只能机械地展示青春女性的自然形体”,他并没说错。大部分时候,对于青春女性的身体而言,真实的对立面不是什么所谓“封建理念”,而是真实的伤害。以含蓄和谨慎的态度为身体和心灵确立基本的界限,这首先不是道德问题,而是人道的问题。
原始儒学所谓“非礼勿视”,后来常常遭到误解。何谓“礼”?那首先是一种高贵典雅的生命气质、优美有致的身心仪态。对于那种“机械的展示”,倘若投以野性和挑衅的目光,对于“视”与被“视”的双方,都不是一件有益身心的事情。生命之美,身体之美,都需要一点距离。远一点,再远一点,尊重彼此身心的界限,朦胧之中,“君子”那美与善的态度会为少女和社会开辟出共同成长的空间。■
编辑:卢劲杉lusiping1@gmail.com
咨询台
学会抚慰
躁动的心
问:我现在的状况糟透了。看来只有一死才能了断这一切痛苦。曾经交往的三个男人都弃我而去。在学校时我只和帅哥交朋友,但帅哥不理我,后来慢慢长大了,我想只要他不是坏人,愿意和我结婚,一切就OK。我把自己交给过三个男人,有的我真心爱他,有的非常爱我,每一个都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可一切又都莫名其妙地结束。他们好像都很怕我,就像其中一位说的那样:我太过热情,会把他烤坏。我想,我真的是一个坏女孩,是我在引诱,是我在胡闹,是我太过热情和简单。我太渴望有平静的生活,但却无法找到可以安歇的港湾。也许我这样的人真的不应该存在……
答:首先我必须确定地告诉你,你不是坏人,你有太多美好的品格值得你留下来与世上的人分享。我可以看到你的真诚,你的率直,你的“简单”,你的“热情”。这些品质在现今的社会中不是太多,而是非常稀罕。对于你所面临的问题,你只需告诉自己:“我只是对内心的一种呼唤还没有找到办法回应。”你在呼唤什么呢?你在呼唤“平静”。你是如此需要平静下来,以至于你从小到大一直都在寻求能帮助你平静下来的那个“他”。这对于“他”来说,真的是个不轻的担子,所以最后他们选择了退却。
不过,插一句话,在传统道德以及一些后现代心理学家看来,草率的性结合在彼此分开后,会给两个人的心理造成伤害,因此双方最好在这个问题上要有更多的责任心,而在某种程度上,一个男人应该比一个女人有更强烈的责任感才对。所以,你为了寻找“平静”,已经又给自己增添了更多难以平复的伤口。
在你决定找一个心理咨询师获得帮助之前,建议你鼓起勇气改变现在这种无法独处、东撞西碰的混乱状态。要学会自己去爱护自己,自己泡茶自己品,独坐静思,反复问自己这个古老而又经典的问题:“我是谁?”每天坚持,哪怕只得十分二十分也好。相信我,这样做对你一定会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