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策略意识“四部曲”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jin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解决问题的策略是苏教版教材的一大亮点。从三年级开始,每一学期安排一个策略的教学,旨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时要唱好“四部曲”:未雨绸缪,孕伏策略;数学直观,凸显策略;顺势而导,反刍策略;巧疑思辩,内化策略。
  【关键词】策略意识 孕伏 凸显 反刍 内化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5-0190-02
  “田忌赛马”,反败为胜,千古流传,凸显策略的价值。当今现实社会中,在解决问题时,充分运用良好的策略,往往得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策略的充分运用,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课标》要求:“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充分运用教学智慧、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让学生的思维、思想方法得以质的提升,尤显得任重而道远。下文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策略教学的感悟。
  一、未雨绸缪,孕伏策略
  《课标》指出:数学的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策略教学中,现实生活情境的引入,让学生由身边熟悉的生活中自然渗透有关的数学知识,由浅入深,未雨绸缪,孕伏策略,為新知的学习,顺利的探究,进行良好的搭桥铺路,是很有必要的。这样,教学中的重难点前置渗透,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对很好的把握新知,做好了很好的铺垫,学生学起来,得心应手,水到渠成。
  如,在教学《倒推的策略》中,笔者是这样引入的:
  首先,让学生简要口述一下上学的路线,要求说清重要的地点或建筑物,教师适时选择性的板书:
  然后,教师依次提问解决:谁能说说刚才这位同学回家的路线?
  说回家路线时要注意什么?……
  这样,通过熟悉的生活情境,对新知的重难点进行了前置与有效的渗透:关键是要弄清倒推时每一步的顺序,顺序不可乱。为新知例题——倒推的策略的解析做了很好的孕伏铺垫,学生学起来,感觉轻松易懂,兴趣盎然,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好,很好的进行了策略意识的培养。
  二、数学直观,凸显策略
  小学生的思维方式,主要是以形象思维为主,但是一些数学解决问题在内容上具有一定的抽象性,给学生理解题意造成了一定的障碍。有什么办法让学生能直观、明了的理解题意,从而很好的解决问题呢?数学家张广厚曾指出:“数学无疑是一门高度抽象的学科,需要人们具有高度抽象思维的能力。但是也同样需要很强的几何直观能力。抽象思维如果脱离直观,一般是很有限度的。同样,在抽象中如果看不出直观,一般说明还没有把握住问题的实质。”从而,教师努力通过各种方式尽量把抽象的问题变得更加形象直观,就尤显得重要。正如著名的史宁中教授的“数学直观”所倡导的“数学的很多知识是看出来的”。数学的学习与教学可以通过利用一些图形、线段等的直观策略,数形结合,有效的帮助理解题意,解决问题。这样,在日常教学中,让学生形成数形结合运用数学直观的技能、策略,就尤为重要。 通过数形结合、化繁就简,直观揭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使教与学深入浅出,事半功倍。
  如,笔者教学 “光明小学原有一个长方形操场,长100米,宽60米。扩建时,操场的长增加了25米,宽增加了15米。现在操场的面积增加了多少平方米?” 这样的实际时,十分注重培养“从抽象中看出直观”的能力。让学生在充分读题、审题的基础上,发现依靠单纯的文字来理解题意,理清数量关系,解决问题,显得困难重重。此时,通过画图来解析题目变成了学生的内需,通过画图,直观形象的理清题意、数量关系,放手学生就可以自主解决问题了。又如:在解决“光明学校美术兴趣小组,男生占总数的2/5,女生21人,求男生有多少人”时,方法多样,如果通过画一画线段图、说一说数量之间的分数关系,很容易理清数量关系,学生就能较快的运用“把所求的问题转化成已知数量的几分之几”直接就解决了问题。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数学教与学中数形结合的便捷与魅力。
  三、顺势而导,反刍策略
  解决问题对于学生的要求是很高的,它要求学生具有阅读能力、分析能力、归纳概括能力、计算能力等一系列能力,通过解决问题,可以反映一个学生的综合能力。策略和方法是紧密相连的,难以教会的策略意识需要在不断的探究、不断交流、不断的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运用,得以巩固的。“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因此,教学中不烦集思广议,顺势而导,不断咀嚼、消化知识点,让学生充分理解,并运用各种策略不断反刍优化解决问题的方法,解决许多不同的问题。
  如,教学转化的策略时,我们可以通过“温故知新,体验策略”环节,来纵横对比知识之间的联系。学生可能会想到——解比例时转化为已学的方程、小数转化为整数的方法进行计算、圆转化为长方形来求面积……,让学生充分回想、议论,集思广议,不断咀嚼反刍,发现其中内在的相同点——都运用了转化的策略,自然而然的形成了转化策略意识。接着,再把所学策略运用于类似练习题中,训练学生依据题目特点充分运用转化策略的能力,从而提高策略运用的价值。
  因此,在解决问题策略教与学当中,教师要充分导学,引导学生在理解知识要点中不断咀嚼、在选用策略中不断优化、在练习中不断反刍提高,巩固深化策略运用意识。
  四、巧疑思辩,内化策略
  数学学习的目的是学以致用,即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策略意识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提供实践机会,循序渐进的内化。设计一些练习进行集中强化,让学生能依据实际问题,依据题目特点,灵活采用不同的策略来解决问题,有利于策略意识的提高和发展,让策略内化成学生的一种基本能力。我们说,数学课是思维的体操。因此,教学时,应该提供给学生一个比较开放的平台,让学生充分的质疑,充分的辩论,来理清数学知识之间的脉络,理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自然而然的灵活选用相关的策略,快速、简捷、高效的解决问题。
  片段:“某次比赛,共有30道竞赛题,答对一题得10分,答错一题反扣8分,结果他共得分210分,请问他做错了几题?”
  思考1:此题学生易受替换、假设策略例题的影响,而出现惯性思维的错误。此时,应该引导学生找准问题的关键处质疑、辩论,从而弄清问题实质,再运用策略来解决问题。关键处巧疑思辩,突破此题理解难点“反扣8分是怎样理解的,反扣前后的分数相差多少,应该如何解决,你能举例说明吗?”
  思考2:当题目意思比较难以理解时,可以依据题目的特点灵活运用画图、列表、一一列举等策略,化繁为简,适时解决问题。此题,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已积累的经验,列表推导出正确的结论。在列表过程中要让学生说出每一步的意义,并引导学生辩论其中的合理性。
  实际解决问题中,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策略弄清题意、抓住数量关系、巧疑思辩、准确把握切入点,从而轻松解决问题。通过一系列的练习与思辨,“润物细无声”,让策略意识“内化”为学生灵活解决问题的一种基本能力。
  总之,解决问题的策略是解决问题必要的一种问题解决的思想方法,它是正确、合理、灵活地进行问题解决的思维素质。教学中,应该依据学生年龄特点、深入钻研教材、把握实际问题的特点,应该因材施教、循序渐进、演示思辨、直观启发,应该通过具体情境、数学直观、顺势而导、巧疑思辩……,孕育策略、凸显策略、形成策略、运用策略、反刍策略、优化策略、内化策略……,充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并内化成为学生的一种基本能力;能化繁就简、创新方法、快捷正确的解决的实际问题。正如课标所揭示的数学教学“不仅包括数学的结果,也包括数学结果的形成过程和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其他文献
作为教师,也许大家都听到或有过这样的教育亲历:当一名学生出了问题,无论你严厉批评,还是严加看管都不起作用时,你不妨可以这样做:对学生的发展目标提出希望,并通过各种信息
目的是回顾性评价疾病控制中心(CDC)所推荐的孕期梅毒治疗方案及对新生儿先天梅毒的预防。研究对象是自1987年9月1日~1989年8月31日在DallasTexasParklandMemorial医院内所有分娩的妇女中作血清学筛查确诊梅毒的孕妇,对该
1976年9月20日凌晨3时50分,一列车队穿过了静静的长安街,驶向毛家湾,其中一辆车上,载着毛泽东的遗体。北京城下有一条沟通天安门、人民大会堂、中南海一直到西山的秘密通道,
接受内镜检查或治疗时,患者常会有明显的不适感(咽部不适、恶心、疼痛等),甚至躁动,难以合作,给操作与诊断带来困难。适当给予镇静药物可使患者的耐受性提高,配合良好,并产生
“华北”一直是海外汉学界的热词,大家名下几乎都有一本关于“华北”的书,比如黄宗智的《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彭慕兰的《腹地的构建—华北内地的国家、社会和经济(18
静静地,在那被遗忘的山坡上,下着密雨,还吹着细风,没有人知道历史曾在此走过,留下了英灵化入树干而滋生。——穆旦《森林之魅——祭胡康河上的白骨》 Quietly, on the forgo
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是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教育的重要目标。审美是学生思想品德中不可或缺的成分,学生只有懂得美、向往美,才能追求美、创造美,
近年来,胡适热一波又一波,吃胡适饭的人也越来越多。仔细回头去看,学人和大众真正重新认识胡适的价值,是20年世纪90年代以后的事情了。但里面又有多少凑热闹的成分,这值得我们思考。  岳南在他的系列作品《南渡北归》第三部《离别》一书中,展现了1949年中国去台知识分子和留在大陆的知识分子两部分人的命运。大迁徙时代不同的选择,最终决定了中国知识分子的不同走向。而两部分人的命运都可以由一个人物穿引起来,他
在“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不久拍摄的故事片《戴手铐的旅客》中。有这样一个颇有趣味的细节:一个戴红袖章的红卫兵姑娘在水果摊上东挑西拣地选大苹果,售货员大嫂不耐烦地对她喊:“要斗私批修!”红袖章姑娘则回敬她一句:“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  从总体上说,这部电影表现的“文革”是不真实的。有许多从政治概念出发图解“文革”经不起推敲的地方,但前面提到的那个细节却十分真实。不了解“文革”的年轻人或外国人在看到
1911年,爆发了对中国影响至大的辛亥革命。人们习惯于把“辛亥革命”的战场说成是野心家的乐园、政客的竞技场、文人的舞台,有时甚至连伶人、妓女和市井之徒都能粉墨登场。  然而,作为一场资本主义革命,资本才是最贴近革命的力量。  在这一年里,中国的商界暗潮汹涌,风云迭起。    壹    当历史不再透视未来,人心将是一片黑暗。  时光层层叠叠,距离我们越近的回忆,愈有死生契阔的感觉。  1911年,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