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鸡养菌并行 绿色养殖一年创收15万

来源 :农民致富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wf19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专家团队研制绿色养殖仪 高效高产一举两得
  
  西安德润生物技术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禽畜绿色养殖技术研发、禽畜疾病防治、技术培训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汇聚了一批在禽畜养殖业内具有丰富经验的资深教授和博士,在历经多年的实验过程中,研发出领先国内的高新技术产品“畜禽綠色养殖仪”,为实现禽畜高效养殖、有效防治疾病、免除药物残留,为农民节约成本,增产增收提供了一整套先进技术方案,帮助广大养殖户轻松走上致富之路。
  畜禽绿色养殖仪是一种全新的高效绿色种养设备,在畜禽的饲养过程中安装上畜禽绿色养殖仪,可以有效遏制畜禽疫病的发生,提高畜禽机体免疫力,去除养殖棚里的异臭,营造一个清新干净的饲养环境。在饲养过程中,除了必须的疫苗防疫外,农户不多花一分钱兽药就能保证畜禽的成活率并促进其健康生长,而且平均增重比原来提高了1-2斤/只,提前一周出栏。可广泛用于猪、鸡、鸭、狐狸、兔子、肉鸽以及鹌鹑等养殖。在种植食用菌方面,用鸡粪、锯末、秸秆搅拌作为垫料,畜禽绿色养殖仪解决了垫料消毒的繁琐工序,改变传统上锅蒸料消毒的方法,只要将垫料平铺在地上用塑料纸封好,开机十几分钟就可以达到彻底杀菌的效果。原来农户要投入不少成本(如购买消毒工具锅、煤等)来种植食用菌,而现在不用多投一分钱,原来高温消毒要好几天,而现在只需要十几分钟。更重要的是,畜禽绿色养殖仪可以明显提高产量,例如:原来一斤基质料产3斤平菇,现在就能达到8斤!而且长出的蘑菇色泽美,形状漂亮,质量非常高。
  
  分栏养殖法赚钱更稳 副线养菌利润倍赚
  
  在山西新绛,周晨的一套“奇怪”的养鸡法不久就小有名气,同时也让许多人觉得不可思议。在他那一百平米的鸡场里分了五个隔档,每个隔档里放着大小明显不同的肉鸡各200只,大一点的有四斤多重已经可以出栏,而最小的却只有几两。而且老周在鸡舍旁边还专门盖了一间30平方米的房子,用来种植食用菌。一边养鸡一边种蘑菇?内行的人都知道搞养殖本身就不是件容易的事,尤其养肉鸡,死亡率极其高,十个养两个赚八个赔,更不用说种植食用菌,消毒工序非常复杂,光是上锅蒸料消毒就得好几天。周先生介绍说,自己之所以可以在安全、高效养鸡的同时又种食用菌是因为畜禽绿色养殖仪的缘故。
  周晨把鸡舍分成小隔档是有科学依据的。传统养殖是全进全出的方式,一般小养殖户饲养规模在一千只左右,再多也不过二三千只。从疾病传播的角度来说,一旦发生疫情必然会产生连带影响,农户要控制大规模的疫情显然非常困难,严重就会导致倒棚,农户将遭受直接经济损失。周暖采用的是勤进快出的饲养办法,将1000只鸡分为五份,首次先购进200只鸡苗,等一周以后再购进200只,以此类推5周后,在他购进第五个200只时,第一次的200只肉鸡已经可以出栏上市,以后每周都会有200只鸡出栏。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有效阻隔重大疾病的传播,而且因为出栏数量较少,农户可以避开鸡贩子而直接出售到各个农贸市场、饭店等,每只鸡可以多赚至少一块钱,杜绝了货到地头死的情况,有此种办法,周晨每月都能拿到回笼资金再购买鸡苗,形成了良性循环。
  周晨总结说:这种饲养模式一年最多可以养10个周期,按最低标准算,每只肉鸡可获得5元利润,那么一次养1000只肉鸡就将有近5000元收入,养十次就是5万元。而1000只肉鸡可以产生5000斤粪便和垫料(锯末、秸秆),5000斤鸡粪和垫料可以产出5000斤食用菌,目前市场价为2.5元/斤,那么总收入为2.5元×5000斤=12500元,除去成本及中间环节所产生的费用如水电费、人工费等2500元,可以净赚10000元。加上养肉鸡的利润,一个种养周期的纯收益大概为:5000元 10000元:1.5万元左右。一年可以种养lO个周期,那么一年的收入就为1.5万×10次=15万元。这是比许多城市打工族还要可观的收益。
  周晨现在和当地20几家饭店、农贸市场达成合作,将出栏的肉鸡与平菇等批发或零售给他们,不少客户慕名周晨的特色养殖法,都来参观洽谈,有一个大型食品企业十分看好周晨的产品质量与养殖效率,双方正在商议合作的相关事宜。现今,周晨专心搞养殖与种植,不用宣传不用出去跑,客户自己找上门,产品销路稳定又顺畅,不操心还不少赚钱。
  畜禽绿色养殖仪采用领先国内的高新技术,有效的将种植和养殖结合到一起,建立了一个绿色生态产业链,使农民增产增收,为农民致富寻找到一条行之有效的道路。不用离乡背井去外地打工,就地转化农村剩余劳动力,农民工在自己家门口就可以创业,畜禽绿色养殖仪将带领中国几亿农民走进一个创富新时代。
  相关链接:公司拥有一套独特的营销模式,价值9600元的“畜禽绿色养殖仪”免费送给代理商,教会差异化零风险运作终端市场,保证广大代理商赚得盆满钵满!
其他文献
目前叶面追肥已在生产上普遍施用。叶面追肥应根据作物的需求来确定肥料种类,对症下肥,速效速补。一般以易溶于水的化学肥料(氮、磷、钾、微肥、生物菌肥等)为主。由于叶面肥具有成本低、见效快、可单施或几种混施等好处。因此,为了提高叶面追肥的效果,根据实际生产经验,应掌握六个要点。    1 叶面追肥的季节    叶片吸肥强弱与气温高低密切相关,一般高温天气吸肥多,低温天气吸肥少甚至不吸肥。从季节上看叶面追
1.寒地水稻旱育稀植及栽培的过程  铁力市属于高寒山区、半山区,自1984年引进旱育稀植技术,试验示范105亩,获亩产403公斤,取得成功,比当时66147亩直播水稻平均亩产258公斤,每亩增加稻谷145公斤,增产36%。我市水稻旱育稀植面积迅猛发展,到1990年增加到11万亩,平均亩产430公斤。近些年来,在巩固老稻区的基础上,旱改水的面积不断扩大;到2010年,市属水田面积发展到43万亩,占耕
盐碱地区水稻育苗主要影响因素是盐碱为害,水稻立枯病和水稻烂秧、恶苗病等也相对较重。因此,搞好水稻育苗床土的调配,做好可能发生病害的预防工作,控制好温度水分,对育苗之成败尤为重要。  1、种子消毒2006年春季由于在水稻浸种期间气温较低,加之某些品种恶苗病生理小种发生变化,因此有些常规浸种药剂消毒效果较差,恶苗病发生比较普遍。针对这一情况,将恶苗净加入渗透剂,调整助剂成分,使得恶苗净防恶苗病效果达到
菌酶结合科学养猪    1、效果  ①代替精料降低成本,母猪每年每头降低成本500元以上,肥猪每头降低成本100-150元。  ②预防腹泻,便秘,抗病能力强。  ③皮红毛亮,提高仔猪成活率。  ④抗应激,提高出栏率。    2、粗饲料生化制作  ①秸秆选择:各种无霉变、无异味、无毒的植物干黄秸秆,鲜绿秸秆,作物根茬,青草树叶等。  ②秸秆的制作。  首先将秸秆分解剂置于容器中,用少量水调制,一边徐
一、蒜种选择    由于蒜苗生长所需要的养分由蒜瓣供给,因此,应选择蒜瓣肥大充实、未受冻害、碰伤或伤热变黄萎缩的蒜做蒜种。    二、栽培季节和场地选择    蒜黄的栽培季节很长,从当年9月到第二年4月期间均可生产。  栽培蒜黄,可建成永久的蒜黄窖(暗洞子),也可以建成临时性的蒜黄窖。临时性的蒜黄窖可在家庭院内建造,长9米左右,宽6米,挖深1米。地面以上用土拍高1米,一端留出入口,四周留通风孔,上
怎样延长农用车辆轮胎使用寿命  张克家 刘长军 马俊红    1、轮胎充气要达到规定气压,应分几次充气。过高会使轮胎弹性降低,遏障碍物线层极易断裂:轮胎与地面接触面积小,胎面中间部分磨损加剧。气压过低,轮胎变形严重,加速不均匀磨损,使温度升高,造成脱胶;重负荷作业时还会造成胎侧扭曲,甚至断裂;由于轮胎变形,会引起外胎与轮辋相对移动,严重时气门嘴处会撕裂。  2、左右轮胎的气压应一致,防止偏磨。  
1、2,4-滴丁酯 (1)药害产生的原因。用除草剂进行土壤处理,白菜对2,4-滴丁酯比较耐药,但进行茎叶处理比较敏感,勿施或药液飘移到白菜植株上易造成药害。(2)药害症状。用除草剂进行土壤处理,不会影响出苗,但对幼苗生长有一定抑制作用。用除草剂进行茎叶处理,根会水平生长、畸形、肿大,主根短,侧根和根毛少。心叶短缩、肿胀、畸形、萎蔫,甚至全株死亡。(3)预防和缓解药害措施。2,4-滴丁酯不能在苗后用
球茎茴香以其肥厚叶鞘为主要食用部位,质地脆嫩,营养丰富,风味独特,是近几年大众喜爱的特菜之一。  1 选好品种:最好选进口球茎茴香种籽,种价昂贵,但整齐度高,结球率高,产量离,品质好。  2 施足基肥:每亩需撒施腐熟有机肥5000公斤,氮磷钾复合肥50公斤。  3 小苗定植:苗龄以5-30天为宜,不宜过长。株距30厘米,行距40厘米,每亩定植6000株左右。  4 水肥管理:定植时浇足底水,3天后
农村基层政权是国家政权的基础,这个基础的动摇,势必影响到国家的稳定。基于其如此重要的地位,各级政府都很重视基层党建的发展情况。就当前农村党组织的普遍情况来看,大部分运行良好,基本上都能按期召开党员生活会,组织党员学习。但同时也存在着党员老龄化现状,严重影响党的凝聚力和创造力的发展等问题。为深入推进我市“十二五”发展规划,建设开放繁荣秀美幸福新吉安,基层党建工作更是要抓实并且抓好,才能更好的发挥其在
稻瘟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现已知的稻瘟病种类有19种之多。水稻从发芽到收获期间都可能受到侵害。稻瘟病寄生在水稻的体内,由于寄生的位置不同,表现的症状也不同。根据发生的部位,分为菌稻瘟,叶稻瘟,节稻瘟、谷粒瘟、穗稻瘟。    一、稻瘟病的症状识别     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根据被害部位不同,可形成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和谷粒瘟等病害。  1.苗瘟主要发生于幼苗期叶片上,形成褐色、梭形或不定形病斑,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