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小古文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shuai62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创设情景,激发情趣
  上课开始,我先播放了一段视频:旧式的学堂里,几个身着古代服饰的学童正在摇头晃脑地吟诵古文。学生们被吸引住了,迫不及待地说:“我知道他们读的是古文,他们读书的样子多有趣啊!”我告诉学生:“他们读的古文也叫文言文,今天我们也要学一篇小古文。”学生兴趣盎然。
  二、初识小古文,启蒙感悟
  师:今天我们学的这篇小古文叫《芦花》。
  师(范读):“水滨多芦荻。秋日开花,一片白色,西风吹来,花飞如雪。”你们喜欢吗?喜欢就试着读读吧!
  (生自由朗读)
  生1:老师,我能像古代的小书童那样摇头晃脑地读吗?
  生2:老师,我能像他们一样唱着读吗?
  师:当然可以,看谁读得最有味道。
  (此举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能使学生感受小古文的韵律美。接着,我采用了指名读、小组读、全班齐读的形式。)
  师:读了这么长时间,你们有什么发现吗?
  生3:小古文读起来很有节奏,朗朗上口。
  生4:我发现小古文每句话都很短,有好多都只有四个字。
  (学生的感受能力很强,通过反复的诵读,他们很快领悟到了小古文的特点。我告诉他们文言文用词准确、精妙,句子短小,所以读起来有节奏,朗朗上口。)
  三、品词析句,体会美妙
  师:再读这篇小古文,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生1:我看到了一大片芦苇。
  师:芦苇长在哪儿?
  生1:芦苇长在水边。
  师:你从哪儿知道的?
  生1:“水滨”这个词的意思就是水边。
  师:“水边”可称“水滨”,那么“湖边”呢?“江边”呢?
  (其他学生迫不及待地说:湖滨、江滨、海滨)
  师:你们还看到了什么?
  生2:我看到了一大片白色的芦花开了。
  生3:一阵风吹来,白色的花漫天飞舞,就好像白雪一样。
  师:真美啊!真是一幅美丽的——你们能给这幅图取个名字?
  生4:我给它取名《秋之韵》,因为文中告诉了我们“秋日开花”。
  师:谁来把这幅《秋之韵》描绘得具体一些?
  生5:湖边长满了密密层层的芦苇。秋天到了,芦苇开满了白色的花,一阵西风吹来,白色的花在风中飘舞着,好像下起鹅毛大雪。
  师:瞧,这篇小小的文言文,用短短的句子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绝美的《秋之韵》。这就是文言文用词的精妙啊!
  师:短短的句子中既有静态的描写,又有动态的描写。你认为该怎样读?
  生6:“秋日开花,一片白色”是静态的,要读得轻一点,慢一点儿;“西风吹来、花飞如雪”是动态的,要读得重一点,悠长一点。
  (指导学生感情朗读)
  四、合作交流,妙笔生花
  学到这儿,学生们被文言文那独特的语言风格吸引了。趁此良机,我引导学生:“这篇短文写的是芦花,你们想写其他的花吗?”一石激起千层浪,他们争先恐后地举起了手。于是我让学生分组讨论,合作完成一篇小古文。
  作品交流:
  生x:校园多迎春。春日开花,一片黄色,西风吹来,花飞如金。
  師:还记得这句诗吗?“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这句诗写的是孩子们在春天里放风筝的事。春天的风是什么风?
  生(齐):春天的风是“东风”。
  生1:迎春花是春天开的,所以马越写的《迎春》里,应该把“西风吹来”改为“东风吹来”。
  生2:我认为把“花飞如金”改为“花飞似金”更顺口些。
  师:文言文用词讲究,给同学们这么一改,马越的这篇小古文就更有味了。
  生3:我写的是桂花。“路边多桂树。秋日开花,一片黄色,西风吹来,花飞似金。”
  生4:桂花的花朵很小,藏在绿叶丛中。所以用“一片黄色”不恰当。
  生5:风吹来的时候,桂花都落到地上。我觉得用“花飞似金”也不恰当。
  师:同学们的发言真精彩。小古文虽短小,但用词讲究、精炼。看来你们也懂得推敲了。谁来给他们改改呢?
  生6:桂花的特点小,花香很浓,所以我认为把“秋日开花,一片黄色”改为“秋日开花,花藏叶间,香味浓郁”合适。
  师:“秋日开花,花藏其间,香味扑鼻。”写出了桂花的特点。不过,你们再读读,又有什么感受?
  生7:读起来,我感觉有些不顺口。
  生8:我发现这句话中,“花”字重复了,把“秋日开花”改为“秋日盛开”不仅避免了词语的重复,读起来也朗朗上口。
  生9:既然桂花不会飞起来,我认为“西风吹来,满地铺金”更恰当些。
  听了学生的精彩发言,我心中暗暗称绝。经过学生的品析和推敲,一篇篇关于“花”的小古文就这样出炉了。
  迎春
  路边多迎春。春日开花,一片黄色,东风吹来,花飞似金。
  桂花
  校园多桂树。秋日盛开,花藏叶间,香味扑鼻,西风吹来,满地铺金。
  荷花
  池塘多荷花。夏日开花,一片粉色,宛如彩霞;亭亭玉立,好似少女,南风吹来,花摇叶动,美也。
  接下来,我采用个别读、小组读、齐读的方式让学生边欣赏边表演。在轻松的氛围中,一堂课就这样结束了。
  教学反思:
  《小古文》是朱文君老师近几年精心编选的,是特别适合小学生阅读的文言文教材。开学伊始,我尝试着给学生开设这门课程,没想到,第一堂课就激发了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也给我的语文教学拓宽了一个新的天地。
  一、诵读感悟,体会文言文语言的优雅
  虽是五年级的学生,但学生所用的教材中还未出现过文言文,所以我选了篇幅短小、内容浅显的《芦花》。上课开始,我播放了一段学生诵读小古文的视频,使学生产生了“要读”的冲动。接下来,我采用了范读、个别读、齐读、小组读的方式,让学生在读中领悟了文意,在读中感受到了文言文的节奏和音律,在读中体会到了语言的优雅。
  二、合作、探究性学习,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芦花》的学习,仿佛给学生打开了一扇新的创作之门。当我提出“你们能模仿《芦花》写写其他的花吗?”语音未落,学生便兴趣盎然,跃跃欲试。他们分组讨论、交流,或眉飞色舞,滔滔不绝;或侧耳倾听,提出意见……看来,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更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品词推敲,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对《芦花》的节奏、用词特点有了初步的了解,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仿写一篇小古文,但肯定存在一些不恰当的地方。于是,我引导学生品读推敲。例如,当学生读《桂花》中的一句“秋日开花,一片黄色”时,立即有学生提出“桂花很小,根本看不到一片黄色”。学生陷入沉思。一位学生说:“秋日开花,花很小,躲在绿叶丛中。”其他同学都笑了:“这不是文言文,是现代文。”我也笑了。经过反复推敲,最后确定为“秋日盛开,花藏叶间”。在这样的品读、推敲中,学生领悟到了文言文语言凝练,用词精妙的无穷魅力。
  (责编 张亚莎)
其他文献
预习在小学语文学习中的作用毋庸置疑,但是预习的内容僵硬、形式死板,已经到了习以为常、见怪不怪的地步。有很多自诩为对学生“训练有素”的老师,在布置预习作业时,直接在黑板上写上“预习××课”,学生就按照固有的套路去预习。这样机械式的预习要求使得学生缺乏“自主”,学生多是应付了事,不能充分发挥预习的作用。因此,在已有的有效预习方式基础上,教师有必要寻求一点“新鲜”。  一、 扶一扶,多一点指导  根据小
曾经听过一节公开课,内容是五年级上册《设计一条公益用语》。整节课循序渐进,节奏紧凑,可取之处很多,但学生参与率不高,感觉他们的收获也是有限的。  【案例一】  在初步了解了公益用语的特点(对仗、押韵、句式短、富有哲理)后,进行填空式设计练习。在练习“爱花惜草,()”时,学生说出了“珍爱绿色”和“保树护木”等几个答案。教师引导选出“保树护木”,但在请学生分析时无人举手回答,教师只好从对仗上讲述理由。
小学一、二年级的看图写话要求较低,三年级则要求从看图写话直接进入篇的写作,但学生的视觉没有凭借物,材料需要选择,需要遣词造句,难度大可想而知。在农村小学三年级学生的作文中,有的通篇下来只有一段,没有一个标点符号或乱用标点,语序混乱,内容空洞。农村家长知识水平不高,他们关心的是孩子的语文成绩而不是作文,所以农村三年级学生的作文教学很艰难。该怎样让学生的作文之路一帆风顺呢?我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谈
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在《好课三味》中有一段话:什么是“语文味”?“语文味”就是守住语文本体的一亩三分地。语文的本体是什么?显然不是语言文字所承载的内容,即“写了什么”;而是用什么样的语言形式承载这些内容,即“怎么写的”。阅读教学要上出“语文味”,就要把时间和精力集中在向文本学表达上。因为“学语言的终极目的是表达”。表达是获得语言能力最直接、最现实的训练形式。以学习语文形式取向为本位的训练,紧扣“写的
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其实在“怎么做”上从来都不缺正确的有价值的思考,但诸多问题依然得不到解决。大部分学生对作文的兴趣越来越淡,有的学生甚至对作文出现了恐惧心理。通过为时三年的实践,我以为“放养”作文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有效途径。这里的“放养”,一是指从儿童的视角入手,突破文本教材的单元作文限制,突破课堂作文教学的封闭圈子,使作文教学由“圈养”走向“放养”;二是指作文的时间、地点、内容,由学生自己选
《二泉映月》是苏教版语文第十册中的一篇美文,我曾执教三次,围绕教学重难点,采取不同方式,选取不同角度进行教学,取得了殊途同归的效果。  1.未成曲调先有情。阿炳的经历对小学生来说是陌生的,让学生与之加强心灵的沟通至关重要,我把突破口放在“情”上。一台录音机,一盘《二泉映月》的磁带,简单的电教手段架起的却是教与学的桥梁。如泣如诉的音乐将学生与阿炳的心灵拉近了,他们群情激奋,纷纷表达着阿炳的心声,倾诉
新课改以来,听了不少五六年级的课,有一个感觉:课堂教学基本上是围绕理解文本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进行的,而对于作者是如何运用语言文字来表情达意的,却没有给予应有的关注。或许上课教师认为,在课堂上研究表达方法,太“理性”,不仅会影响课堂的“精彩程度”,还会被人说成是另一种形式的繁琐分析。其实,这种顾虑显然是多余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第三学段(5-6年级)的目标是:“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那么,如何让“对话”有效呢?本人结合《水》这一课教学谈谈自己感想。  一、换位移情,生本对话  “换位移情调解法”是法院一种创新办案的方法。这种方法调处一些民间纠纷,收到明显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在教学“雨中洗澡”片段时,我采用换位移情的方法让学生品读文本,体会作者感情
《哨卡》是一篇描写军旅题材的文章,主要写了在大雪弥漫的日子里,一位将军坚持去哨卡慰问战士,他发现一位战士在高原哨卡呆了五年时间,他便生气地质问团长。后来,随员告诉将军,那位士兵就是团长的弟弟,将军深受感动。那文章重点写谁?表达的主旨又是什么?这些问题引发教师再次潜心阅读,以求迈向课文深处。经过一番研读、思考、碰撞后,大家明晰了文章所要表达的主旨,那就是表现军人群体的忠诚与奉献。有了这样深入而准确的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会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由此可见,课堂如果有个好的开头,就如同好戏要演好序幕同样重要。万事开头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要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吸引到课堂中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巧妙使用导入语。如何导入新课呢?  一、开门见山法  “开门见山法”就是在上新课伊始,不加入其他环节,直接用精练准确的语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