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学生 追求实效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qian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经听过一节公开课,内容是五年级上册《设计一条公益用语》。整节课循序渐进,节奏紧凑,可取之处很多,但学生参与率不高,感觉他们的收获也是有限的。
  【案例一】
  在初步了解了公益用语的特点(对仗、押韵、句式短、富有哲理)后,进行填空式设计练习。在练习“爱花惜草,()”时,学生说出了“珍爱绿色”和“保树护木”等几个答案。教师引导选出“保树护木”,但在请学生分析时无人举手回答,教师只好从对仗上讲述理由。
  反思:引得巧,柳暗花明又一村
  “讲得透”不如“引得巧”,课堂需要智慧的引导。一个智慧的教师应当将课堂上即时生成的教学资源进行拓展,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问题从学生中来,还应该回到学生中去。
  教师可顺势进行如下引导:
  师:为什么“保树护木”比“珍爱绿色”更恰当?体现了公益用语哪方面的特点?
  (可组织小组讨论,然后引导学生从“爱惜—保护”、“花草—树木”和“爱花惜草—保树护木”进行品析)
  师:在《推敲》一文中,韩愈对“敲“字的评价是怎么说的?试着模仿说说看!
  这是在课堂上生成的教学资源,是一次真切的口语交际。学生如果学会了对词语的推敲、对语句的斟酌,其设计公益用语的基本技能也就得到了锻炼。
  【案例二】
  在完成填空式练习后,教师出示思考题:想一想,我们学校有哪些地方需要设计公益用语?(食堂、水池、楼梯口、图书室、操场、草坪……)
  (生按组分项目动笔设计,3分钟后师点名回答)
  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水,生命之源。
  ……
  反思一:学得真,洗尽铅华也从容
  在口语交际课上,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情境描述等手段,创设真实的交际情境,让学生拥有感性的认识,激发学生的想象,多方位唤起他们的生活积累,激发他们参与口语交际的愿望,在双向或多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提升口语交际能力。
  在“案例二”中,学生的回答内容都是在校内常见的公益用语,可以说是耳熟能详。学生所谓的解答,虽然行云流水,却只是知识的再现,是对常用语的借用,完全不是教者有效教学的结果;只是解决了对表面知识的学习——看到了哪些公益用语,而不是对过程和方法的学习——为什么要这样设计、怎样设计。
  在这个环节中,可以让学生口述某个情景(或者画面再现),说说这个情景中要解决什么问题,再说说由此想到的公益用语。这样,学生的思维由抽象到直观,其表达由画面(情景)到语言,是学生按自己的方式去学的真实结果。
  反思二:练得广,曲调纷呈情亦多
  教师可引导学生将设计范围由校内扩大到校外(口述情景或者视频展示),鼓励学生把学到的知识服务于社会,扩展交际的内容范围。也可以同桌之间互评对方的设计并提出修改意见,或小组合作共同设计公益用语,或全班点评某一条设计等多形式练习交际。
  反思三:顾得全,天光云影共徘徊
  口语交际教学要让每个学生都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同时培养学生更加全面的语文素养。
  教学环节不仅是师与生的交际,还有生与生、师生与说话内容的交际。在这个重要环节中,要注意体现“交际”的特点,教师不仅要关注“说话者”是否明确、流畅地表达了内容,也要关注“听众”倾听的效果。可组织学生认真倾听,提出评改意见,对文采、鼓动性一般的公益用语再提炼加工,尽力挖掘每个学生的口语交际潜能,缩小学生之间的差异。
  【案例三】
  教师在完成校内用语设计后,组织学生欣赏优秀的公益图片:(①它不能代替你照顾老人,常回家看看!——小狗图片。②黄果树瀑布,黄果树蹦极?——黄果树断流图片。③珍惜资源,爱护地球!——苹果皮状的地球造型。然后出示作业:请设计一份公益广告或公益用语宣传画。
  学生先说各自的设计意图,然后写公益用语,画公益画。大部分学生忙于画画,没有完成公益用语的设计。
  反思:看得准,咬定青山不放松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它关系到教学活动的导向、教学内容的取舍、教学方法的运用和教学效果的评价。如果目标过多、目标模糊或缺乏核心目标,常常会顾此失彼,一个目标也落实不了。
  本节课的重要环节是指导公益用语的设计,重要内容是“说说自己为什么要这样设计”。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拓展,在公益用语设计的指导上舍得花工夫,注意了启发和诱导,但多媒体课件展示公益图片却转移了学生的注意力,“请设计一份公益广告或公益用语宣传画”过分提高了学习要求,误导了学习方向。
  (责编侯艳星)
其他文献
教学设想  本次习作的主要任务:理解细腻、生动的肖像描写对表现人物形象的重要作用;掌握人物的肖像描写方法;学会仔细观察身边人物的外貌并进行具体细腻的描写。教学中,首先以“抓小偷”为切入点,通过对已学课文中精彩范例的深入品读,让学生认识到成功的人物形象的塑造离不开对外貌的描写。其次,让学生欣赏精彩的外貌描写片段,引导学生在朗读、比较中感受成功的人物外貌描写。在欣赏的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人物外貌
语文新课标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读作为一种简单而又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新课改的春风中绽放出了它的异彩,受到越来越多的专家和教师的青睐。在实际教学中,对文质皆美的文章引导学生朗读是必须的,但对说理性的文章,如何引导学生朗读,需要我们深入思考。苏教版国标本第十一册《学与问》是一篇说理性的文
《爱之链》是小学六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课文描写的是处于逆境的主人公乔伊无偿地帮助一个需要帮助的老妇人,老妇人后来给予了乔伊的妻子一些帮助的故事。文章通过这样的故事,赞扬了人与人之间的友爱互助,同时也阐明了一个道理:帮助他人也就是帮助自己,爱是会传递的。  一、教学要求  学习课文神态、动作和语言描写的方法,学会运用方法理解文中比较难理解的句子;凭借课文的语言文字,让学生充分感受人间真情,并结合全文
美国学者波斯纳曾十分简洁地提出了教师成长的规律:“经验 反思=成长”,并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教学反思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的全面、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教学反思不但是高效教学的巨大推力,还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催化剂。在提倡高效教学的今天,我们更应立足教学反思,寻求高效,为“高效课堂”送来“及时雨”。  目前,一些教师的教学反思只停留在从
【设计理念】  本课文字朴实无华,学生在读文之后就能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因此,教学设计没有停留在文字层面,而是结合教材设计一些情境,给学生留下一些思维空间,同时引导学生品味人物语言,感受宋庆龄的可贵品质。  【教学目标】  1.学会10个字,认识10个字。理解“坚决、倔强、情不自禁”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人物对话。  3.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高贵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也是拓展学生阅读面、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善于根据文本引发学生想象,引导学生体验,对文本内容进行有效延伸,这样才能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    一、放飞想象,提升阅读品质  儿童的想象力十分丰富,在成人眼中看来是一些很平常的东西,在儿童看来却都有童话般的色彩。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根据学生想象力丰富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用一个“真”字,概括了教育的真谛。自然的“真”是真实,人文的“真”是真诚,科学的“真”是真理。坚守自然天成的“真实”本色,秉承人文关怀的“真诚”之心,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探索语文教育的“真理”,应该是“真语文”的基本要义。  过去,教学掺假作秀,作文虚情假意,评价弄虚作假,假阅读,假写作,假互动……岂一个“假”字了得!“应试教育真抓
契诃夫曾说:“写作的艺术,其实并不是写的艺术,而是删去写得不好的东西的艺术。”由此可见,好的作文不仅是写出来的,更是改出来的。如何让学生学会修改作文的方法,形成能力,并内化成习惯,提高作文的兴趣和水平?今天,我就《一次体验活动》的习作评讲课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评讲作文题:《一次体验活动》(苏教版四年级习作)  一、评讲准备  一篇优秀作文和四个赏析片段以及一篇有问题的作文。  二、评讲过程  (
语感,是对语言的自动化感受能力。通过言语实践的训练,可以提高人的语感水平。小学生的语感训练要努力做到几点:1.把字音读准。除了坚持用普通话读准字音之外,教师还要指导学生掌握音变规律,包括轻声、儿化、变调等,要读准多音字,克服方言的语音缺陷。2.把字词读活。当我们赋予文字以生命时,不仅要与一定的语音相联系,而且要与字词所反映的客观现实相联系。只有把字词读“活”了,才能准确地理解它,并用合适的语音把它
预习在小学语文学习中的作用毋庸置疑,但是预习的内容僵硬、形式死板,已经到了习以为常、见怪不怪的地步。有很多自诩为对学生“训练有素”的老师,在布置预习作业时,直接在黑板上写上“预习××课”,学生就按照固有的套路去预习。这样机械式的预习要求使得学生缺乏“自主”,学生多是应付了事,不能充分发挥预习的作用。因此,在已有的有效预习方式基础上,教师有必要寻求一点“新鲜”。  一、 扶一扶,多一点指导  根据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