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11月中旬,余秋雨的老母亲突发中风,失去意识,病情危重。他得知后立即从北京赶回上海,陪母亲最后一程。几个早已安排的课程,他只能请假。对方说:“这门课很难调,请尽量给我们一个机会。”他回答:“也请你们给我一个机会,我只有一个母亲。”
赶回上海后,余秋雨一直守护在91岁母亲的病床前。此刻,他没有回天之力,力所能及的只是与医生商量治疗方案,为母亲做点小事,每日写些短语,用心灵向母亲倾诉。
11月18日,余秋雨赶到医院,俯下头叫妈妈。母亲的眉毛轻轻一抖,没有其他反应。他很想知道妈妈最后说了些什么。他终于打听准了妈妈最后的话。保姆问:“想吃什么?”她回答:“红烧虾。”医生再问,她回答:“橘红糕。”答完,她觉得不好意思,笑了。笑完,她就像彻底屏闭了一样。余秋雨知道,橘红糕是家乡的一种米粉粒子,母亲儿时吃过。他理解,在生命的终点,母亲只以第一食品和最后食品来概括自己的一生,然后一笑。这便是禅。
11月19日,母亲的脸上依然没有任何表情。他看着母亲还只是花白的头发想,母亲年轻时有头乌亮的短发。那时她是全村的会计,还办识字班扫盲,为乡亲读信、写信,无人可替。在他入学之前,母亲已经教会他认了不少的字,还教了一些算术。在他7岁那年,母亲指导他,把为全村记账、扫盲、读信、写信的事情都担当起来了。他最清楚:自己获得上海市作文比赛第一名,是因为已替乡亲写了几百封信;获得数学竞赛大奖,是因为已为乡亲记了太多的账。
11月20日,母亲已经好些天不能进食了,只能用“鼻饲”的方式维持生命。他看着母亲的嘴想,母亲一辈子最大的事业,就是在一个个极端困难的灾难中,竭力让全家那么多张嘴,还有一点点东西吞咽。这个事业,极为悲壮。1962年经济稍微恢复,他还因饥饿浮肿着。有一天,母亲要他中午放学后到江宁路一家极小的面店去。那里开始有不收粮票的汤面供应,一人只能买一碗,八分钱,浮着数得出的几根面条,但是,排队的时间需要两个半小时,队伍长到半里路。他放学后赶到那里时,母亲已经端着一碗汤面在等候。“文革”中,爸爸被关押,叔叔被害死,全家顿失经济来源。他在学校受造反派的批判,已经没钱吃饭。那天母亲来了,给了他两元钱。他通过侦查得知了钱的来历:母亲与几位阿姨在一家小工厂用水冲洗铁皮,都赤着脚,衣裤早已被水柱喷湿。那时天气已冷,铁皮又很锋利。洗一天,才挣几角钱。这两元钱,是她几天的劳动报酬。想到这里,他的手伸到被子里,摸着了母亲的脚。
11月21日,母亲有点发烧。他把一条小毯子加在她的肩头。这肩头,又让他产生了回忆。“文革”中他好不容易从农场回家,看到一张桌子在移动。原来,是妈妈一个人钻到桌子下面用肩膀在扛。家里的人死的死,关的关,走的走,没有人为她搭一把手。20世纪80年代,他写了那么多书,后来又担任了学院的领导,但每天肩上搭着灰布食物袋来为他做饭的,还是年迈的母亲。至今学院的很多人依然怀念他那时的工作,出版社也继续抢着出他那时写的书。这一切,都与母亲的肩头有关。
11月22日,医生询问余秋雨的妻子马兰:“老人一旦出现结束生命的信号,要不要切开器官抢救?包括电击?”妻子问:“抢救的结果能让意识恢复吗?”医生说:“那不可能了,只能延续一两个星期。”妻子说:“这要与秋雨商量。”其实,他们心里有同样的回答:“让母亲走得体面和干净。”他深信:这也是母亲自己的意见。因为他比任何人都更清楚:母亲太要求体面了,即便在最困难的那些日子,服装永远干净,表情永远典雅,语言永远平和。到晚年,她还是个“漂亮老太”。为了体面,她宁可少活多少年,哪里在乎一两个星期?
11月23日,母亲呼吸急促,躯体已经缩得比以往小。余秋雨心里明白,自己一生最大的勇敢都来自母亲。他从小就知道生命离不开灾难,因此从未害怕灾难。他6岁那年的一个夜晚,母亲去表外公家很晚还没回来。他瞒着祖母翻过两座山岭去接。母亲看到他之后,不责怪,不惊讶,只是用温热的手牵着他,再翻那两座山岭回家。他曾因贴地历险4万公里,而被国际媒体评为“当今世界最勇敢的人文教授”。追根溯源,都与母亲有关。他在心里默默地说:“妈妈,那4万公里的每一步,都有您。而我每天趴在壕沟边写日记,总想起在乡下跟您初学写字的时刻。”想到这里,他情不自禁地再一次肃立,为母亲已经无感的躯体深表敬意。
11月24日,母亲的呼吸正常了。这平静的眉眼,他最熟悉。连她的勇敢,也平静得不像勇敢。灾难年月中他有几次勇敢,例如为了一个文学杂志单独与“工总司”暴徒对峙,组织上海唯一的周总理追悼会,等等。当时母亲说:“大事不大声,做完就走人。”灾难过去后,大小暴徒被驱逐,母亲挂心了十年的爸爸和叔叔均获平反,但她一点也不激动。他被选为院长,母亲也神情泰然。他知道,母亲的人生有禅意,把什么都看透了,看淡了。因此,她只在乎很确定的小事,不在乎不确定的大事。
11月25日,母亲的脸色似乎褪去了一层灰色。这是回光返照吗?他心中一紧,有一肚子的话要说:“妈妈,这次,您真要走了吗?乡下有些小路,只有您我和两个人走过;您不在了,小路也湮灭了。童年有些故事,只有您和我两个人记得;您不在了,童年也破碎了。我的一笔一画,都是您亲手所教;您不在了,我的文字也就断流了。妈妈,您知道吗,您有多重要!妈妈,您的生命,会创造奇迹吗?多么希望,您能在我们面前安睡更长时间。我和马兰在普陀山普济寺门口供养了一棵大树,它一定会庇荫妈妈这位善良而非凡的老人休息,即便远行,也宁谧而安详……”
人没有时间做一切事,但总会有时间做最重要的事。呵护父母,至少是最重要的事之一。
赶回上海后,余秋雨一直守护在91岁母亲的病床前。此刻,他没有回天之力,力所能及的只是与医生商量治疗方案,为母亲做点小事,每日写些短语,用心灵向母亲倾诉。
11月18日,余秋雨赶到医院,俯下头叫妈妈。母亲的眉毛轻轻一抖,没有其他反应。他很想知道妈妈最后说了些什么。他终于打听准了妈妈最后的话。保姆问:“想吃什么?”她回答:“红烧虾。”医生再问,她回答:“橘红糕。”答完,她觉得不好意思,笑了。笑完,她就像彻底屏闭了一样。余秋雨知道,橘红糕是家乡的一种米粉粒子,母亲儿时吃过。他理解,在生命的终点,母亲只以第一食品和最后食品来概括自己的一生,然后一笑。这便是禅。
11月19日,母亲的脸上依然没有任何表情。他看着母亲还只是花白的头发想,母亲年轻时有头乌亮的短发。那时她是全村的会计,还办识字班扫盲,为乡亲读信、写信,无人可替。在他入学之前,母亲已经教会他认了不少的字,还教了一些算术。在他7岁那年,母亲指导他,把为全村记账、扫盲、读信、写信的事情都担当起来了。他最清楚:自己获得上海市作文比赛第一名,是因为已替乡亲写了几百封信;获得数学竞赛大奖,是因为已为乡亲记了太多的账。
11月20日,母亲已经好些天不能进食了,只能用“鼻饲”的方式维持生命。他看着母亲的嘴想,母亲一辈子最大的事业,就是在一个个极端困难的灾难中,竭力让全家那么多张嘴,还有一点点东西吞咽。这个事业,极为悲壮。1962年经济稍微恢复,他还因饥饿浮肿着。有一天,母亲要他中午放学后到江宁路一家极小的面店去。那里开始有不收粮票的汤面供应,一人只能买一碗,八分钱,浮着数得出的几根面条,但是,排队的时间需要两个半小时,队伍长到半里路。他放学后赶到那里时,母亲已经端着一碗汤面在等候。“文革”中,爸爸被关押,叔叔被害死,全家顿失经济来源。他在学校受造反派的批判,已经没钱吃饭。那天母亲来了,给了他两元钱。他通过侦查得知了钱的来历:母亲与几位阿姨在一家小工厂用水冲洗铁皮,都赤着脚,衣裤早已被水柱喷湿。那时天气已冷,铁皮又很锋利。洗一天,才挣几角钱。这两元钱,是她几天的劳动报酬。想到这里,他的手伸到被子里,摸着了母亲的脚。
11月21日,母亲有点发烧。他把一条小毯子加在她的肩头。这肩头,又让他产生了回忆。“文革”中他好不容易从农场回家,看到一张桌子在移动。原来,是妈妈一个人钻到桌子下面用肩膀在扛。家里的人死的死,关的关,走的走,没有人为她搭一把手。20世纪80年代,他写了那么多书,后来又担任了学院的领导,但每天肩上搭着灰布食物袋来为他做饭的,还是年迈的母亲。至今学院的很多人依然怀念他那时的工作,出版社也继续抢着出他那时写的书。这一切,都与母亲的肩头有关。
11月22日,医生询问余秋雨的妻子马兰:“老人一旦出现结束生命的信号,要不要切开器官抢救?包括电击?”妻子问:“抢救的结果能让意识恢复吗?”医生说:“那不可能了,只能延续一两个星期。”妻子说:“这要与秋雨商量。”其实,他们心里有同样的回答:“让母亲走得体面和干净。”他深信:这也是母亲自己的意见。因为他比任何人都更清楚:母亲太要求体面了,即便在最困难的那些日子,服装永远干净,表情永远典雅,语言永远平和。到晚年,她还是个“漂亮老太”。为了体面,她宁可少活多少年,哪里在乎一两个星期?
11月23日,母亲呼吸急促,躯体已经缩得比以往小。余秋雨心里明白,自己一生最大的勇敢都来自母亲。他从小就知道生命离不开灾难,因此从未害怕灾难。他6岁那年的一个夜晚,母亲去表外公家很晚还没回来。他瞒着祖母翻过两座山岭去接。母亲看到他之后,不责怪,不惊讶,只是用温热的手牵着他,再翻那两座山岭回家。他曾因贴地历险4万公里,而被国际媒体评为“当今世界最勇敢的人文教授”。追根溯源,都与母亲有关。他在心里默默地说:“妈妈,那4万公里的每一步,都有您。而我每天趴在壕沟边写日记,总想起在乡下跟您初学写字的时刻。”想到这里,他情不自禁地再一次肃立,为母亲已经无感的躯体深表敬意。
11月24日,母亲的呼吸正常了。这平静的眉眼,他最熟悉。连她的勇敢,也平静得不像勇敢。灾难年月中他有几次勇敢,例如为了一个文学杂志单独与“工总司”暴徒对峙,组织上海唯一的周总理追悼会,等等。当时母亲说:“大事不大声,做完就走人。”灾难过去后,大小暴徒被驱逐,母亲挂心了十年的爸爸和叔叔均获平反,但她一点也不激动。他被选为院长,母亲也神情泰然。他知道,母亲的人生有禅意,把什么都看透了,看淡了。因此,她只在乎很确定的小事,不在乎不确定的大事。
11月25日,母亲的脸色似乎褪去了一层灰色。这是回光返照吗?他心中一紧,有一肚子的话要说:“妈妈,这次,您真要走了吗?乡下有些小路,只有您我和两个人走过;您不在了,小路也湮灭了。童年有些故事,只有您和我两个人记得;您不在了,童年也破碎了。我的一笔一画,都是您亲手所教;您不在了,我的文字也就断流了。妈妈,您知道吗,您有多重要!妈妈,您的生命,会创造奇迹吗?多么希望,您能在我们面前安睡更长时间。我和马兰在普陀山普济寺门口供养了一棵大树,它一定会庇荫妈妈这位善良而非凡的老人休息,即便远行,也宁谧而安详……”
人没有时间做一切事,但总会有时间做最重要的事。呵护父母,至少是最重要的事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