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传统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灌输式的教学导致师生之间地位不平衡,学生数学思维较差,思维能力无法得到有效培养。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从教学引导、教学方式、教学实践三个角度出发,探究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为促进数学教学贡献自己的力量。
【关键词】初中数学 数学思维 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6.101
数学是初中阶段的重要课程,学生通过初中数学学习函数、等式、几何等知识点,培养自己多角度看待问题的能力。初中阶段学生不同于小学生,他们已经了解一定的数学学习的方法,掌握相关的数学知识点,但思维较为局限,只会简单解决书本中的问题,看待问题的角度也较为单一。同时,教师自身的教学方法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在传统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式较为单一,一般是先讲解理论知识点,接着讲解相关的例题,最后要求学生完成一定的课后训练。
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教师的引导,缺少探究和思考的时间,学生可以解决书本中的习题,却无法将其有效的与实际生活状况相联系,思维能力无法得到有效拓展。因此,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初中数学教师必须突破教学局限,不断进行教学创新,在实践中进行探究,发现有效的教学策略,努力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将其与班级实际情况相结合,作出适当的调整,通过多种措施真正培养学生数学思维。
一、加强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引导
仔细研究现有的初中数学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是按照自己的教学经验对教学内容进行讲解,简单直接的进行教学灌输,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较少,教师不了解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学也生不会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缺乏质疑教师的教学内容的胆量,一味的接受相关的知识点,思考能力不足,数学思维无法得有效培养。因此,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要求初中数学教师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自主思考,帮助学生掌握多种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以我自己的实际教学为例,在进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教学时,为了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降低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抵触情绪,同时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帮助学生掌握对比学习的方式,我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內容与一元一次方程进行对比,引导学生通过已掌握的知识点来推导出新知识点相关的内容。实际教学时,我先带领学生回顾了一元一次方程的知识点,要求学生说说一元一次方程的判断方法,如“x+3,x-5=6,x-5>6中,哪一个是一元一次方程?”学生根据已学知识自然会回答x-5=6为一元一次方程,这时我就要求学生进行解方程,等学生得出答案后我再让学生观察x-5>6与x-5=6的区别,两者进行对比后就会发现一个符号是=,而另一个符号是>。学生自然而然就会顺着我的思路往下进行思考,尝试采用通过移项等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解不等式方程,这种引导方式既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也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
二、有效利用自主学习方式
自主学习方式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使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发现自己的问题,采取适当的措施来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意识。而现有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较为被动,很少会主动的学习有关的内容,也只会采用固定解题方法,数学思维无法得到有效的培养。同时学习意识不足,有些学生甚至产生学习是为了教师的想法,学习效率较低。为了改变这种状态,我们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安排学生进行相关内容的自学。同时采取相关的措施来促进学生的学习效率,督查学生合理利用自学时间,保证学习效果。
以《数据的分析》这一章节的教学为例,考虑到这些知识点的难度较低,学习起来较为简单,我安排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学生在教学前通过自己的方式进行教材知识点的预习,标注出自己无法理解的地方,完成规定的预习题目。实际教学时,学生前后桌四人一组进行自主学习,交流自己的学习情况,提出自己的问题,大家一起合作解决。学生学习结束后,我采取一定的方法了解其学习情况,提问学生:“什么是平均数?如何求平均数?什么是中位数、众数?如何求中位数、众数?如何分析数据的集中趋势?”这几个概念为该章节的核心内容,我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再进行进一步的讲解。自主学习转变了师生之间的地位,使学生处于学习主人公的地位,弱化了教师的灌输作用,强化其辅助形象,对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有很大的帮助。
三、定期开展探究实践活动
传统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更加偏向于理论化,注重书面训练,而忽视了实践探究活动。翻看先行的初中数学教材,其中存在着不少的实践活动,但教师在实际教学时却未能对其合理利用,导致学生的时间操作能力较低,数学思维发展有所局限。因此,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教师需要重新认识探究实践活动,对其进行充分利用,组织学生开展相关的实践操作,使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理解理论知识点,验证相关的定理,了解书本知识点的实际用途,促进学生数学实践能力的提高。
例如,在学习完《概率初步》相关内容后,我组织学生为班级期末活动设计游戏方案,根据已掌握的知识点合理安排抽奖游戏的中奖率,学生需要采用逆向思维,首先根据既定的中奖率推导应中奖人数,再设计其他内容,经过多次的实践操作来保证最终方案的准确性。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促进学生数学思维和数学能力的发展。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需要我们教师突破传统教学的局限,大胆尝试,敢于创新,适时调整,转变教学目的,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使学生可以有效掌握初中数学学习方法,定期开展探究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帮助学生多角度看待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参考文献
[1]杨海菲.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途径探究[J].读写算:教师版,2016(48)
[2]谢承敏.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途径[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7(9)
【关键词】初中数学 数学思维 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6.101
数学是初中阶段的重要课程,学生通过初中数学学习函数、等式、几何等知识点,培养自己多角度看待问题的能力。初中阶段学生不同于小学生,他们已经了解一定的数学学习的方法,掌握相关的数学知识点,但思维较为局限,只会简单解决书本中的问题,看待问题的角度也较为单一。同时,教师自身的教学方法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在传统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式较为单一,一般是先讲解理论知识点,接着讲解相关的例题,最后要求学生完成一定的课后训练。
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教师的引导,缺少探究和思考的时间,学生可以解决书本中的习题,却无法将其有效的与实际生活状况相联系,思维能力无法得到有效拓展。因此,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初中数学教师必须突破教学局限,不断进行教学创新,在实践中进行探究,发现有效的教学策略,努力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将其与班级实际情况相结合,作出适当的调整,通过多种措施真正培养学生数学思维。
一、加强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引导
仔细研究现有的初中数学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是按照自己的教学经验对教学内容进行讲解,简单直接的进行教学灌输,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较少,教师不了解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学也生不会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缺乏质疑教师的教学内容的胆量,一味的接受相关的知识点,思考能力不足,数学思维无法得有效培养。因此,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要求初中数学教师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自主思考,帮助学生掌握多种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以我自己的实际教学为例,在进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教学时,为了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降低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抵触情绪,同时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帮助学生掌握对比学习的方式,我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內容与一元一次方程进行对比,引导学生通过已掌握的知识点来推导出新知识点相关的内容。实际教学时,我先带领学生回顾了一元一次方程的知识点,要求学生说说一元一次方程的判断方法,如“x+3,x-5=6,x-5>6中,哪一个是一元一次方程?”学生根据已学知识自然会回答x-5=6为一元一次方程,这时我就要求学生进行解方程,等学生得出答案后我再让学生观察x-5>6与x-5=6的区别,两者进行对比后就会发现一个符号是=,而另一个符号是>。学生自然而然就会顺着我的思路往下进行思考,尝试采用通过移项等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解不等式方程,这种引导方式既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也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
二、有效利用自主学习方式
自主学习方式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使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发现自己的问题,采取适当的措施来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意识。而现有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较为被动,很少会主动的学习有关的内容,也只会采用固定解题方法,数学思维无法得到有效的培养。同时学习意识不足,有些学生甚至产生学习是为了教师的想法,学习效率较低。为了改变这种状态,我们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安排学生进行相关内容的自学。同时采取相关的措施来促进学生的学习效率,督查学生合理利用自学时间,保证学习效果。
以《数据的分析》这一章节的教学为例,考虑到这些知识点的难度较低,学习起来较为简单,我安排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学生在教学前通过自己的方式进行教材知识点的预习,标注出自己无法理解的地方,完成规定的预习题目。实际教学时,学生前后桌四人一组进行自主学习,交流自己的学习情况,提出自己的问题,大家一起合作解决。学生学习结束后,我采取一定的方法了解其学习情况,提问学生:“什么是平均数?如何求平均数?什么是中位数、众数?如何求中位数、众数?如何分析数据的集中趋势?”这几个概念为该章节的核心内容,我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再进行进一步的讲解。自主学习转变了师生之间的地位,使学生处于学习主人公的地位,弱化了教师的灌输作用,强化其辅助形象,对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有很大的帮助。
三、定期开展探究实践活动
传统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更加偏向于理论化,注重书面训练,而忽视了实践探究活动。翻看先行的初中数学教材,其中存在着不少的实践活动,但教师在实际教学时却未能对其合理利用,导致学生的时间操作能力较低,数学思维发展有所局限。因此,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教师需要重新认识探究实践活动,对其进行充分利用,组织学生开展相关的实践操作,使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理解理论知识点,验证相关的定理,了解书本知识点的实际用途,促进学生数学实践能力的提高。
例如,在学习完《概率初步》相关内容后,我组织学生为班级期末活动设计游戏方案,根据已掌握的知识点合理安排抽奖游戏的中奖率,学生需要采用逆向思维,首先根据既定的中奖率推导应中奖人数,再设计其他内容,经过多次的实践操作来保证最终方案的准确性。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促进学生数学思维和数学能力的发展。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需要我们教师突破传统教学的局限,大胆尝试,敢于创新,适时调整,转变教学目的,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使学生可以有效掌握初中数学学习方法,定期开展探究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帮助学生多角度看待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参考文献
[1]杨海菲.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途径探究[J].读写算:教师版,2016(48)
[2]谢承敏.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途径[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