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贺志强,男,陕西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第一频道副总监,主要从事频道节目编排工作;李慧,女,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文艺美学研究。]
(1.陕西广播电视台 新闻中心,陕西 西安 710061;2.西安交通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陕西 西安 710049)
摘要:人文纪录片《大秦岭》借助秦岭山水文化,展示了陕西地区辉煌灿烂的古代文明,表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情怀。本文试图从画面修辞的角度研究纪录片《大秦岭》的艺术表现和意义表达,并试图探讨此类纪录片对建构区域形象、实现文化认同的价值。
关键词:《大秦岭》;画面修辞;山水文化;区域形象
中图分类号:J9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3)07-0096-03
近年来,区域形象愈加成为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来源之一,成为推动一个地区长效发展的新思路。AntreasD. Athanassopoulos和John Karkazis(1997)曾指出,区域形象的影响力,代表着区域形象所能转化成的其他社会资源,诸如人力资源、财力资源等,这些都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不容小视的影响。同时,区域形象又可以产生强大的社会文化价值,推动形成区域文化认同与区域文化自信,这既是区域发展的内部精神力量,也成为区域对域外公众富有感染力的名片。何为区域形象,关于它的准确定义至今在学界尚未得出一致的结论,大多数学者普遍持有的观点认为区域形象是指区域的特征在区域内外公众心目中的总体印象和综合评价。
我们以“地大物博”来形容我们的祖国,而在谈及陕西的时候,往往会将“人文陕西·山水秦岭”作为区域形象的标记。千古一脉,山水秦岭,秦岭既是自然神圣的殿堂,又是文明孕育的摇篮。它标志着人与天地的和谐共存、自然与文明的相伴相生,在它的地理学意义之上蕴含着更为宽广的人文情怀。“终南阴岭秀,碧嶂插遥天。愿乘冷风去,直出浮云间。秦岭愁回马,心事两悠然。行到水窮处,月出孤舟寒。”描写山水秦岭风光,抒发体悟终南之感,《大秦岭》正是借助秦岭的山水风貌传递其中蕴含的自然和人文力量。
八集人文纪录片《大秦岭》由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陕西电视台联合出品,这是国内第一次花费一年时间,拍摄一部关于秦岭的人文地理纪录片,参与创作的人数之多,投入拍摄时间之长,都在国内同类题材的拍摄中少见。纪录片摄制组奔赴全国各地,遍访水利、动物、植物、气候、历史、文化等各个领域的百余位顶尖专家。《大秦岭》执行总导演杨光表示:“我第一次发现秦岭这么美,美得让人惊叹!后来,我又了解到许多有关秦岭的重大历史事件,不得不重新审视它的价值和地位。”本文以《大秦岭》为例,着重从这部纪录片的画面修辞角度研究其艺术表现力,进而探讨此类纪录片对构建陕西区域形象、实现区域文化认同的价值。
一、人文纪录片:区域形象修辞的生动载体
“形象”一词本身就包含着信息传递与解读的两种行为,区域形象的形成也是一个区域源像经由传播者的传播行为而被受众认知的过程。覆盖面广,传播速度快,受众群体庞大,传播内容的表现方式形象化、直观化,这些传播优势使得电视纪录片——影视艺术的一种形式,成为塑造并传播区域形象的极佳载体。
以展现真实为本质,纪录片的种类和内容丰富多样,或是取材于真实生活,表现真人真事,或是忠实于事实,重演过去的人物和事件。约翰·格里尔逊认为,“纪录片是对真实的创造性的诠释”,在维护写实性的基础上,追求表现性是达到纪录片艺术感染力的重要途径,尤其对于人文类纪录片,表现性的需要显得尤为突出。
纪录片将写实性与表现性相结合,它既是历史的,又是现实的,它一方面以真实为特征,另一方面又需要与历史直接对话,因此成为传播特定文化的最好载体,可以实现对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的直接召唤。借用弗里德里克·杰姆逊关于“寓言”的观点,以大好河山为主题的纪录片本身就是一种民族寓言,它意味着“重整山河”,意味着新的开始。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山水文化的命题是贯穿古今中华文化的一大脉络,山光水色不仅带来自然美的共鸣,更被赋予了“人格化”和“气质养成”的人本色彩。纪录片《大秦岭》在这样的文化传统中,融合秦岭的自然魅力、人文情怀和时间意蕴,在时间的维度上记录着沉淀的生命与现实,在空间的维度上承载着对“自然”和“人文”的关怀,成为其达到区域形象建构和文化认同的审美出发点和情感共鸣点。
二、《大秦岭》的画面修辞学分析
纪录片的主观表现性体现在题材的选择、结构的安排、细节的捕捉、表现的方式、镜头的运用、造型的设计、节奏的处理各个方面,它肯定了纪录片尤其是人文纪录片,运用暗示、象征、对比、隐喻等符号语言、修辞手段,寄寓个人情思,抒发创作者的主观情感。可见,修辞的概念已逐渐贯穿于纪录片的概念之中。
在影视艺术的众多构成元素里,画面的重要性显而易见,丰富多样、表现力强的修辞画面是优秀电视记录片不可或缺的部分,是其意义蕴含与传递的视觉载体。以长镜头、隐喻、形变和偏重四种画面修辞方式为例,我们可以具体感受纪录片《大秦岭》的画面修辞艺术。
(一)长镜头
在电影理论中,我们现在所说的“长镜头理论”是对安德烈·巴赞提出的“景深镜头理论”的不严密概括,长镜头理论对立于蒙太奇手法存在,强调了“在一视同仁的空间同一性之中保存物体” ,以达到“尊重感性的真实空间和时间”的目的。技术意义上何为长镜头,多长的镜头才可以成为长镜头,这些问题至今并没有得出固定的结论。相对于蒙太奇手法的主观创造性,长镜头被认为具有较强的时空真实感,长镜头不破坏事件在发生、发展过程中时间和空间的连贯性,能最大程度达到影视艺术的写实效果。
相较于一般意义上强调写实的“长镜头”,修辞学视角下作为纪录片辞格的“长镜头”更侧重表现性,这种表现是主观的、刻意的,能够在镜头对拍摄对象的持续关照中营造某种氛围,因此它并不完全限制为运动镜头,还可以是基本不动的观望镜头。一方面,长镜头的修辞效果体现在它所渲染的诗意情怀,这类长镜头往往用以营造视觉上的美感,表现关照对象蕴含的美好情怀,给人以诗意的享受。另一方面,长镜头的修辞效果体现在对人物特殊心境的表现,这类问询式长镜头具有更强的刻意性,通常是某种特定环境下的内化情感关照。总体来看,修辞学视角下的长镜头具有中国传统文化里“含蓄蕴藉”的风格特征。 以秦岭山脉的总体风貌为表现对象,摄影师分别采用了平摄视角、环绕移动和平摄视角、横向移动的拍摄方式,而以秦岭山谷为表现对象,又以其中的参天古木和瀑布泉流为重点意象时,则采用仰摄视角、环绕移动的拍摄方式。无论是何种拍摄方式,在镜头的移动和推进中,都表现出了秦岭山水挺拔伟岸、雄奇俊逸,而又不失清新灵秀的风格。这种影像修辞在《大秦岭》这样一部侧重表现性的纪录片里,已经成为一种抒情化的对大自然的审美关照。
除了大视野、广角度的长镜头,这部纪录片中还包含着许多艺术处理精巧的小视野长镜头。皑皑白雪,天地间一片苍茫,古老的城墙泛出历史凝重的青黑色,在镜头的推进过程中,逐渐聚焦于覆盖着茫茫白雪的城墙一角。这是一个平摄角度的推镜头,又是一个抒情性极强的长镜头,这个长镜头承接了解说词中“农历新年”的时间因素,又具体化、形象化地引导出接下来“韩愈失意”的情感因素。在表现为争夺配偶受伤的大熊猫这一长镜头中,画面里的熊猫一会儿在大树枝上趴卧,一会儿用前爪拨弄拨弄眼睛,一会儿又探头向下望好像挂在树枝,憨态可掬,羞涩的情状惹人喜爱。相似的还有表现乡村教师为孩子们描绘朱鹮美丽身姿的画面,老师在口头讲述过程中伴随着肢体语言,他的动作摹仿朱鹮高飞的形象,这里既表现出朱鹮之美,又表现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洋溢出浓浓的美好情怀。
问询式长镜头着重于对人物心理情感的一种探求。纪录片第四集《高山仰止》中有一个表现函谷关景色的长镜,伴随这个长镜的解说词大意为:尹喜居于函谷关,观天象预感将有不凡之人经过。这里的长镜镜头先由下向上移动,而后向前推进,视线由山路逐渐仰至天空,停留在远处高耸的函谷关楼并渐渐靠近,仿佛我们就要看到前来函谷关的高人,然而,镜头最终定格时函谷关楼依旧在远山深处,曲径通幽,可见而不可得,营造出的是一种神圣、神奇、神秘的色彩。而在复演历史上秦始皇的形象时,长镜头一直跟随秦始皇阳光照耀下前行的脚步,配以解说词“公元前221年,天下一统,四海归一,秦王嬴政在他登上王位的第26個年头”,此处的长镜已经成为了对他内心情感的问询,走向皇帝宝座的秦始皇,心中的慨叹耐人寻味。同样胸怀感慨的还有熊猫专家雍严格,这里运用了一个基本保持不动的观望长镜,这个长镜所蕴含的人物情感,既可以从画面中体会,也在解说词中得到反映。在三官庙熊猫保护站工作了三十年的雍严格已经老了,他在期盼一个可以接替他继续这项工作的年轻人,画面中的雍严格始终沉默地看着远方,唯一的动作是扭转了一下头,然后继续远望,表情凝重的他此刻心中在想什么,是感慨自己老之将至?还是担心自己守护熊猫的事业后继无人?
(二)隐 喻
比喻作为经典修辞手法的一种,在影像修辞中具有和语言世界里不同的含义。影视艺术是直观呈现的艺术,需要依靠影像直观上的相似性,进而引发具象性的联想来实现喻意的表达,纪录片的画面表达里,所有在影像的呈现上所有蕴含某种寓意的修辞方式,都使用宽泛意义上的“隐喻”辞格加以概括和描述。隐喻是辞格里较为自由灵活的一种,它所受的来自镜头本身形态的约束较少,易于理解。
这部纪录片中出现过许多的寓意性镜头,我们在此简单举例说明:以喷薄而出的朝阳象征着秦帝国的建立,整体画面的宏伟基调也象征着一个崭新豪迈的时代即将来临。以洁白的孤鸟喻意王维隐居修佛的高洁孤傲,以凋零的一片枯叶喻意诸葛亮欲挽败局的无力和寿命将尽的夙运。
刘邦火烧褒斜栈道,“熏熏燃烧的火焰,映红了秦岭的夜空”,然而在此处,画面中表现的火红夜空更像是满天绚丽的朝霞,似乎昭示着刘邦将要开创的大汉王朝。第七集《生息与共》里出现过的“墓主人曾周”是第一个牺牲在熊猫保护战线上的年轻工作者,画面里年轻的小伙子走过曾周的墓冢,渐行渐远最终消失,仿佛是逝者的身影离我们而去,又仿佛是下一个年轻人,从逝者手中接下同样的职责,坚守在熊猫保护的道路上。
(三)形 变
这里所说的“形变”,主要指对“物象——影像”常态的改变和重塑,这种异于常态的形变主要由特殊的摄影技术和呈现方式产生,包括了例如快慢动作镜头、俯仰镜头、旋转镜头、变焦镜头等。纪录片《大秦岭》的画面表达中,使用较多的是快动作镜头和仰摄镜头。
快动作镜头是指以低速摄影,即低于每秒24格的正常拍摄速度拍摄,而以正常速度播放的镜头画面,最终呈现时表现为速度明显快于实际的人物和景物。例如,画面展示的内容是冬去春来万物复苏,雪融草长,秦岭山中重新焕发勃勃生机。在表现雪融草长这样一个自然现象时,编导使用了快动作镜头,使自然界需要几个月完成的生命过程在影像中以不足4秒的时间完成,夸张地展示出自然的活力和生命的丰满,给人充满生机的昂扬感。又如,画面以现代城市车水马龙,在发展的道路上飞速奔驰,而生态问题日益凸显,水资源危机严重影响了人们正常的生活为叙述背景,在这个环绕钟楼车流不息的画面中,编导使用快动作镜头大幅度加快了车辆行驶的速度,见证岁月变迁的古老钟楼安静地立于城市中心,永恒的历史与喧嚣的现实出现在一幅画面中,使车流所代表的现代都市文明呈现出一种机械而畸变的意味。
仰摄镜头就是摄影机沿着从下往上、由低向高的角度拍摄,向上仰望的视线作用于人的心理和思维,通常可以产生崇高、敬仰的情感色彩。仰摄的商鞅石雕塑像,传递出商鞅其人雄心勃勃的气质,表达对这位历史变革者的崇敬。仰摄的小雁塔,则代表了佛学思想的高深,以及后人对建筑、对历史、对宗教的尊重和顶礼膜拜的信仰。
(四)偏 重
借鉴电影修辞学中关于“偏重”辞格的理论,我们可以对纪录片画面修辞的其中一面有所发现。在影视修辞学中,偏重辞格是指“影像辞格中那种具有明显突出和强化某种修辞元素特征的修辞方式”,从修辞功能上讲可以强化某种特殊意象的建构。偏重辞格的具体表现之一就是对色彩的强化,《大秦岭》中也使用了此种修辞方式,通过对不同色彩的对比性设置强调某种状态或意蕴。
斯皮尔伯格在《辛德勒名单》中让一个红衣小姑娘的点彩镜头出现在黑白片的整体框架里,于是这种突出的红色元素就具有了修辞信息,相似的修辞方式出现在纪录片《大秦岭》第七集《生息与共》中的一个照片镜头,在整体黑白色的老照片中将熊猫保护专家雍严格的形象点彩出现,藏蓝色也许代表着青年雍严格所属的那个时代,“藏蓝色”元素也使人物形象在一群人中得以凸显,意味着人物曾经的青春,也意味着时光流逝、岁月不待人的沧桑。 《大秦岭》这部人文纪录片出于讲述历史情境的需要,以扮演的方式完成了对过去时空的建构,在这一建构过程中,出现了两种不同特殊的色彩使用方式:其一,以黯淡的橙黄色为画面色彩基调,配以烟雾的朦胧感。这部纪录片中有多处使用了这样的色彩设置,仿佛是历史,又似乎不是历史,具有亦实亦虚,亦真亦幻的美学风格。其二,高光色彩镜头。这种色彩在视觉上创造出了人物的立体感,在修辞上达到了梦一般的情景效果,使人物内心所具有的强大精神超然物外,不落俗世。
以上我们选取了四种影像辞格对纪录片《大秦岭》的画面修辞做了简要的分析,总体来看,影像修辞在这部纪录片美学风格的形成和主题意义的展示过程中起到了显著的作用。《大秦岭》由自然写文化,使秦岭在自然的意义上又被赋予丰厚的人文价值。纪录片带给观众的既有流动的优美和连绵的诗意,又有定格的凝视和遥远的眺望,还有人与自然、历史与现实的和谐交错。“云横秦岭家何在,试登秦岭望秦川”,纪录片以秦岭为述说对象,直观展示了陕西地区具有品牌意义的自然风光,同时将山水打造为文化的符号,突显秦岭涵养出的区域历史文化和地域精神气质,使山水超越了单纯的自然美而产生动人的文化美,通过秦岭标示出一个绿色的陕西,和谐的陕西。
三、《大秦岭》的区域形象建构价值
修辞被视为一种“以效果谋取为目的的言语交际行为或象征行为”,《大秦岭》从政治历史、思想文化、环境生态等角度切入,将地理自然宝库和精神文化摇篮这两种价值取向综合在八集的纪录片中。在摄影师的镜头里,秦岭的一水一山,一鸟一兽,一人一村,都仿佛穿越了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都成为推动历史前行的力量,成为載录文化传承的密码,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标志。
陈汉元在制作著名纪录片《话说长江》时,用“润物无声”一词表述了他希望看到的纪录片传播效果:“这是一部爱国主义的地理教科书,但任何人写稿子都不许出现爱国和爱国主义这些词,而是让观众看完以后自然而然生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我们还提出热爱祖国有几个方面,一个是热爱我们的土地,二是热爱生活在这土地上的人们,三是热爱这块土地上几千年来我们祖先创造的文明成果,尤其要充分表现我们的祖宗和我们现在中国人的智慧。”
观看纪录片后,众多网友参与到《大秦岭》的点评中,不乏诸如“感动”,“大视角,大气魄”,“这才是我们生活在这座城市真正的精神砥柱”,“心底久久不能平静,怀着一份感恩,怀着一份期待”这样的强烈的文化认同意识。同时,纪录片的传播为秦岭地域生态经济、旅游市场的发展添色不少,有旅游业人士认为“《大秦岭》的播出,一定会吸引许多不了解秦岭的海内外游客萌发前来观光旅游念头,需要考虑如何抓好这一难得的旅游商机。”可见,纪录片贴合“人文陕西·山水秦岭”的形象定位,在推动区域形象建构与文化认同的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已经显现。
参考文献:
张蓉,杨春娜.传播学视域下的陕西区域形象研究[J].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3).
侯宏虹,黄庆.人文纪录片的文化意向——《江南》、《徽州》、《徽商》的审美特征[J].电视研究,2007(7).
李显杰.电影修辞学——镜像与话语[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李舫.人文纪录片:寻找失落的文化精神[N].人民日报,2006-08-17.
赵邹娜.如何运用影视画面中的镜头语言[J].大舞台,2011(6).
(1.陕西广播电视台 新闻中心,陕西 西安 710061;2.西安交通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陕西 西安 710049)
摘要:人文纪录片《大秦岭》借助秦岭山水文化,展示了陕西地区辉煌灿烂的古代文明,表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情怀。本文试图从画面修辞的角度研究纪录片《大秦岭》的艺术表现和意义表达,并试图探讨此类纪录片对建构区域形象、实现文化认同的价值。
关键词:《大秦岭》;画面修辞;山水文化;区域形象
中图分类号:J9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3)07-0096-03
近年来,区域形象愈加成为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来源之一,成为推动一个地区长效发展的新思路。AntreasD. Athanassopoulos和John Karkazis(1997)曾指出,区域形象的影响力,代表着区域形象所能转化成的其他社会资源,诸如人力资源、财力资源等,这些都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不容小视的影响。同时,区域形象又可以产生强大的社会文化价值,推动形成区域文化认同与区域文化自信,这既是区域发展的内部精神力量,也成为区域对域外公众富有感染力的名片。何为区域形象,关于它的准确定义至今在学界尚未得出一致的结论,大多数学者普遍持有的观点认为区域形象是指区域的特征在区域内外公众心目中的总体印象和综合评价。
我们以“地大物博”来形容我们的祖国,而在谈及陕西的时候,往往会将“人文陕西·山水秦岭”作为区域形象的标记。千古一脉,山水秦岭,秦岭既是自然神圣的殿堂,又是文明孕育的摇篮。它标志着人与天地的和谐共存、自然与文明的相伴相生,在它的地理学意义之上蕴含着更为宽广的人文情怀。“终南阴岭秀,碧嶂插遥天。愿乘冷风去,直出浮云间。秦岭愁回马,心事两悠然。行到水窮处,月出孤舟寒。”描写山水秦岭风光,抒发体悟终南之感,《大秦岭》正是借助秦岭的山水风貌传递其中蕴含的自然和人文力量。
八集人文纪录片《大秦岭》由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陕西电视台联合出品,这是国内第一次花费一年时间,拍摄一部关于秦岭的人文地理纪录片,参与创作的人数之多,投入拍摄时间之长,都在国内同类题材的拍摄中少见。纪录片摄制组奔赴全国各地,遍访水利、动物、植物、气候、历史、文化等各个领域的百余位顶尖专家。《大秦岭》执行总导演杨光表示:“我第一次发现秦岭这么美,美得让人惊叹!后来,我又了解到许多有关秦岭的重大历史事件,不得不重新审视它的价值和地位。”本文以《大秦岭》为例,着重从这部纪录片的画面修辞角度研究其艺术表现力,进而探讨此类纪录片对构建陕西区域形象、实现区域文化认同的价值。
一、人文纪录片:区域形象修辞的生动载体
“形象”一词本身就包含着信息传递与解读的两种行为,区域形象的形成也是一个区域源像经由传播者的传播行为而被受众认知的过程。覆盖面广,传播速度快,受众群体庞大,传播内容的表现方式形象化、直观化,这些传播优势使得电视纪录片——影视艺术的一种形式,成为塑造并传播区域形象的极佳载体。
以展现真实为本质,纪录片的种类和内容丰富多样,或是取材于真实生活,表现真人真事,或是忠实于事实,重演过去的人物和事件。约翰·格里尔逊认为,“纪录片是对真实的创造性的诠释”,在维护写实性的基础上,追求表现性是达到纪录片艺术感染力的重要途径,尤其对于人文类纪录片,表现性的需要显得尤为突出。
纪录片将写实性与表现性相结合,它既是历史的,又是现实的,它一方面以真实为特征,另一方面又需要与历史直接对话,因此成为传播特定文化的最好载体,可以实现对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的直接召唤。借用弗里德里克·杰姆逊关于“寓言”的观点,以大好河山为主题的纪录片本身就是一种民族寓言,它意味着“重整山河”,意味着新的开始。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山水文化的命题是贯穿古今中华文化的一大脉络,山光水色不仅带来自然美的共鸣,更被赋予了“人格化”和“气质养成”的人本色彩。纪录片《大秦岭》在这样的文化传统中,融合秦岭的自然魅力、人文情怀和时间意蕴,在时间的维度上记录着沉淀的生命与现实,在空间的维度上承载着对“自然”和“人文”的关怀,成为其达到区域形象建构和文化认同的审美出发点和情感共鸣点。
二、《大秦岭》的画面修辞学分析
纪录片的主观表现性体现在题材的选择、结构的安排、细节的捕捉、表现的方式、镜头的运用、造型的设计、节奏的处理各个方面,它肯定了纪录片尤其是人文纪录片,运用暗示、象征、对比、隐喻等符号语言、修辞手段,寄寓个人情思,抒发创作者的主观情感。可见,修辞的概念已逐渐贯穿于纪录片的概念之中。
在影视艺术的众多构成元素里,画面的重要性显而易见,丰富多样、表现力强的修辞画面是优秀电视记录片不可或缺的部分,是其意义蕴含与传递的视觉载体。以长镜头、隐喻、形变和偏重四种画面修辞方式为例,我们可以具体感受纪录片《大秦岭》的画面修辞艺术。
(一)长镜头
在电影理论中,我们现在所说的“长镜头理论”是对安德烈·巴赞提出的“景深镜头理论”的不严密概括,长镜头理论对立于蒙太奇手法存在,强调了“在一视同仁的空间同一性之中保存物体” ,以达到“尊重感性的真实空间和时间”的目的。技术意义上何为长镜头,多长的镜头才可以成为长镜头,这些问题至今并没有得出固定的结论。相对于蒙太奇手法的主观创造性,长镜头被认为具有较强的时空真实感,长镜头不破坏事件在发生、发展过程中时间和空间的连贯性,能最大程度达到影视艺术的写实效果。
相较于一般意义上强调写实的“长镜头”,修辞学视角下作为纪录片辞格的“长镜头”更侧重表现性,这种表现是主观的、刻意的,能够在镜头对拍摄对象的持续关照中营造某种氛围,因此它并不完全限制为运动镜头,还可以是基本不动的观望镜头。一方面,长镜头的修辞效果体现在它所渲染的诗意情怀,这类长镜头往往用以营造视觉上的美感,表现关照对象蕴含的美好情怀,给人以诗意的享受。另一方面,长镜头的修辞效果体现在对人物特殊心境的表现,这类问询式长镜头具有更强的刻意性,通常是某种特定环境下的内化情感关照。总体来看,修辞学视角下的长镜头具有中国传统文化里“含蓄蕴藉”的风格特征。 以秦岭山脉的总体风貌为表现对象,摄影师分别采用了平摄视角、环绕移动和平摄视角、横向移动的拍摄方式,而以秦岭山谷为表现对象,又以其中的参天古木和瀑布泉流为重点意象时,则采用仰摄视角、环绕移动的拍摄方式。无论是何种拍摄方式,在镜头的移动和推进中,都表现出了秦岭山水挺拔伟岸、雄奇俊逸,而又不失清新灵秀的风格。这种影像修辞在《大秦岭》这样一部侧重表现性的纪录片里,已经成为一种抒情化的对大自然的审美关照。
除了大视野、广角度的长镜头,这部纪录片中还包含着许多艺术处理精巧的小视野长镜头。皑皑白雪,天地间一片苍茫,古老的城墙泛出历史凝重的青黑色,在镜头的推进过程中,逐渐聚焦于覆盖着茫茫白雪的城墙一角。这是一个平摄角度的推镜头,又是一个抒情性极强的长镜头,这个长镜头承接了解说词中“农历新年”的时间因素,又具体化、形象化地引导出接下来“韩愈失意”的情感因素。在表现为争夺配偶受伤的大熊猫这一长镜头中,画面里的熊猫一会儿在大树枝上趴卧,一会儿用前爪拨弄拨弄眼睛,一会儿又探头向下望好像挂在树枝,憨态可掬,羞涩的情状惹人喜爱。相似的还有表现乡村教师为孩子们描绘朱鹮美丽身姿的画面,老师在口头讲述过程中伴随着肢体语言,他的动作摹仿朱鹮高飞的形象,这里既表现出朱鹮之美,又表现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洋溢出浓浓的美好情怀。
问询式长镜头着重于对人物心理情感的一种探求。纪录片第四集《高山仰止》中有一个表现函谷关景色的长镜,伴随这个长镜的解说词大意为:尹喜居于函谷关,观天象预感将有不凡之人经过。这里的长镜镜头先由下向上移动,而后向前推进,视线由山路逐渐仰至天空,停留在远处高耸的函谷关楼并渐渐靠近,仿佛我们就要看到前来函谷关的高人,然而,镜头最终定格时函谷关楼依旧在远山深处,曲径通幽,可见而不可得,营造出的是一种神圣、神奇、神秘的色彩。而在复演历史上秦始皇的形象时,长镜头一直跟随秦始皇阳光照耀下前行的脚步,配以解说词“公元前221年,天下一统,四海归一,秦王嬴政在他登上王位的第26個年头”,此处的长镜已经成为了对他内心情感的问询,走向皇帝宝座的秦始皇,心中的慨叹耐人寻味。同样胸怀感慨的还有熊猫专家雍严格,这里运用了一个基本保持不动的观望长镜,这个长镜所蕴含的人物情感,既可以从画面中体会,也在解说词中得到反映。在三官庙熊猫保护站工作了三十年的雍严格已经老了,他在期盼一个可以接替他继续这项工作的年轻人,画面中的雍严格始终沉默地看着远方,唯一的动作是扭转了一下头,然后继续远望,表情凝重的他此刻心中在想什么,是感慨自己老之将至?还是担心自己守护熊猫的事业后继无人?
(二)隐 喻
比喻作为经典修辞手法的一种,在影像修辞中具有和语言世界里不同的含义。影视艺术是直观呈现的艺术,需要依靠影像直观上的相似性,进而引发具象性的联想来实现喻意的表达,纪录片的画面表达里,所有在影像的呈现上所有蕴含某种寓意的修辞方式,都使用宽泛意义上的“隐喻”辞格加以概括和描述。隐喻是辞格里较为自由灵活的一种,它所受的来自镜头本身形态的约束较少,易于理解。
这部纪录片中出现过许多的寓意性镜头,我们在此简单举例说明:以喷薄而出的朝阳象征着秦帝国的建立,整体画面的宏伟基调也象征着一个崭新豪迈的时代即将来临。以洁白的孤鸟喻意王维隐居修佛的高洁孤傲,以凋零的一片枯叶喻意诸葛亮欲挽败局的无力和寿命将尽的夙运。
刘邦火烧褒斜栈道,“熏熏燃烧的火焰,映红了秦岭的夜空”,然而在此处,画面中表现的火红夜空更像是满天绚丽的朝霞,似乎昭示着刘邦将要开创的大汉王朝。第七集《生息与共》里出现过的“墓主人曾周”是第一个牺牲在熊猫保护战线上的年轻工作者,画面里年轻的小伙子走过曾周的墓冢,渐行渐远最终消失,仿佛是逝者的身影离我们而去,又仿佛是下一个年轻人,从逝者手中接下同样的职责,坚守在熊猫保护的道路上。
(三)形 变
这里所说的“形变”,主要指对“物象——影像”常态的改变和重塑,这种异于常态的形变主要由特殊的摄影技术和呈现方式产生,包括了例如快慢动作镜头、俯仰镜头、旋转镜头、变焦镜头等。纪录片《大秦岭》的画面表达中,使用较多的是快动作镜头和仰摄镜头。
快动作镜头是指以低速摄影,即低于每秒24格的正常拍摄速度拍摄,而以正常速度播放的镜头画面,最终呈现时表现为速度明显快于实际的人物和景物。例如,画面展示的内容是冬去春来万物复苏,雪融草长,秦岭山中重新焕发勃勃生机。在表现雪融草长这样一个自然现象时,编导使用了快动作镜头,使自然界需要几个月完成的生命过程在影像中以不足4秒的时间完成,夸张地展示出自然的活力和生命的丰满,给人充满生机的昂扬感。又如,画面以现代城市车水马龙,在发展的道路上飞速奔驰,而生态问题日益凸显,水资源危机严重影响了人们正常的生活为叙述背景,在这个环绕钟楼车流不息的画面中,编导使用快动作镜头大幅度加快了车辆行驶的速度,见证岁月变迁的古老钟楼安静地立于城市中心,永恒的历史与喧嚣的现实出现在一幅画面中,使车流所代表的现代都市文明呈现出一种机械而畸变的意味。
仰摄镜头就是摄影机沿着从下往上、由低向高的角度拍摄,向上仰望的视线作用于人的心理和思维,通常可以产生崇高、敬仰的情感色彩。仰摄的商鞅石雕塑像,传递出商鞅其人雄心勃勃的气质,表达对这位历史变革者的崇敬。仰摄的小雁塔,则代表了佛学思想的高深,以及后人对建筑、对历史、对宗教的尊重和顶礼膜拜的信仰。
(四)偏 重
借鉴电影修辞学中关于“偏重”辞格的理论,我们可以对纪录片画面修辞的其中一面有所发现。在影视修辞学中,偏重辞格是指“影像辞格中那种具有明显突出和强化某种修辞元素特征的修辞方式”,从修辞功能上讲可以强化某种特殊意象的建构。偏重辞格的具体表现之一就是对色彩的强化,《大秦岭》中也使用了此种修辞方式,通过对不同色彩的对比性设置强调某种状态或意蕴。
斯皮尔伯格在《辛德勒名单》中让一个红衣小姑娘的点彩镜头出现在黑白片的整体框架里,于是这种突出的红色元素就具有了修辞信息,相似的修辞方式出现在纪录片《大秦岭》第七集《生息与共》中的一个照片镜头,在整体黑白色的老照片中将熊猫保护专家雍严格的形象点彩出现,藏蓝色也许代表着青年雍严格所属的那个时代,“藏蓝色”元素也使人物形象在一群人中得以凸显,意味着人物曾经的青春,也意味着时光流逝、岁月不待人的沧桑。 《大秦岭》这部人文纪录片出于讲述历史情境的需要,以扮演的方式完成了对过去时空的建构,在这一建构过程中,出现了两种不同特殊的色彩使用方式:其一,以黯淡的橙黄色为画面色彩基调,配以烟雾的朦胧感。这部纪录片中有多处使用了这样的色彩设置,仿佛是历史,又似乎不是历史,具有亦实亦虚,亦真亦幻的美学风格。其二,高光色彩镜头。这种色彩在视觉上创造出了人物的立体感,在修辞上达到了梦一般的情景效果,使人物内心所具有的强大精神超然物外,不落俗世。
以上我们选取了四种影像辞格对纪录片《大秦岭》的画面修辞做了简要的分析,总体来看,影像修辞在这部纪录片美学风格的形成和主题意义的展示过程中起到了显著的作用。《大秦岭》由自然写文化,使秦岭在自然的意义上又被赋予丰厚的人文价值。纪录片带给观众的既有流动的优美和连绵的诗意,又有定格的凝视和遥远的眺望,还有人与自然、历史与现实的和谐交错。“云横秦岭家何在,试登秦岭望秦川”,纪录片以秦岭为述说对象,直观展示了陕西地区具有品牌意义的自然风光,同时将山水打造为文化的符号,突显秦岭涵养出的区域历史文化和地域精神气质,使山水超越了单纯的自然美而产生动人的文化美,通过秦岭标示出一个绿色的陕西,和谐的陕西。
三、《大秦岭》的区域形象建构价值
修辞被视为一种“以效果谋取为目的的言语交际行为或象征行为”,《大秦岭》从政治历史、思想文化、环境生态等角度切入,将地理自然宝库和精神文化摇篮这两种价值取向综合在八集的纪录片中。在摄影师的镜头里,秦岭的一水一山,一鸟一兽,一人一村,都仿佛穿越了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都成为推动历史前行的力量,成为載录文化传承的密码,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标志。
陈汉元在制作著名纪录片《话说长江》时,用“润物无声”一词表述了他希望看到的纪录片传播效果:“这是一部爱国主义的地理教科书,但任何人写稿子都不许出现爱国和爱国主义这些词,而是让观众看完以后自然而然生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我们还提出热爱祖国有几个方面,一个是热爱我们的土地,二是热爱生活在这土地上的人们,三是热爱这块土地上几千年来我们祖先创造的文明成果,尤其要充分表现我们的祖宗和我们现在中国人的智慧。”
观看纪录片后,众多网友参与到《大秦岭》的点评中,不乏诸如“感动”,“大视角,大气魄”,“这才是我们生活在这座城市真正的精神砥柱”,“心底久久不能平静,怀着一份感恩,怀着一份期待”这样的强烈的文化认同意识。同时,纪录片的传播为秦岭地域生态经济、旅游市场的发展添色不少,有旅游业人士认为“《大秦岭》的播出,一定会吸引许多不了解秦岭的海内外游客萌发前来观光旅游念头,需要考虑如何抓好这一难得的旅游商机。”可见,纪录片贴合“人文陕西·山水秦岭”的形象定位,在推动区域形象建构与文化认同的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已经显现。
参考文献:
张蓉,杨春娜.传播学视域下的陕西区域形象研究[J].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3).
侯宏虹,黄庆.人文纪录片的文化意向——《江南》、《徽州》、《徽商》的审美特征[J].电视研究,2007(7).
李显杰.电影修辞学——镜像与话语[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李舫.人文纪录片:寻找失落的文化精神[N].人民日报,2006-08-17.
赵邹娜.如何运用影视画面中的镜头语言[J].大舞台,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