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和股市一样,如果你发现身边很多人都在讨论HTML5,那么你就可以说这个东西现在已经火了。
即使你不是技术控,你也应该感受到过去一段时间身边发生的HTML5事件,比如微信朋友圈里各种和这种技术相关的小游戏、营销页面,以及刚刚推出的微信朋友圈广告。当然,搜狐的创始人张朝阳最近也宣称要用HTML5拯救门户。
简单来说,HTML5是一个基于浏览器的协作标准,让各种不同的素材在浏览器中流畅运转。不过HTML5并不是一个新技术,早在2010年4月,乔布斯就在一封名为Thoughts on Flash的公开信中预言,HTML5 will win。随后HTML5就开始大热,很多大公司都在推动这项技术的应用。
但2012年开始这一技术遇到了麻烦,当年HTML5的两个标准组织W3C和WHATWG终止合作。2013年Facebook和LinkedIn更是宣布放弃HTML5,扎克伯格当时表示“我们过去最大的错误就是在HTML5上面赌太大。”国内的相关HTML5应用也随之陷入低谷。
虽然W3C于2014年10月底宣布了正式版的HTML5标准,但这显然不足以解释为什么短短1年时间HTML5应用就重新热了起来。
时机 很多热点的事件都是厚积薄发,HTML5就是如此。此前iOS和Android系统已经放弃了Flash,这让HTML5有了一个天然的成长基础。而现在手机硬件的提升和HTML5本身的完善,使得基于HTML5的应用表现更好。现在iPhone对HTML5的支持很完善,而Google也完成了Android内置浏览器向Chromium内核的切换,大幅提升了对HTML5的支持。在去年发布的iOS 8中,苹果向第三方厂商开放了自己的JS加速引擎Nitro,以强化iOS设备上HTML5的表现。
更好的体验 在过去几年,很多基于HTML5的应用都在试图替代原生App,但受限于技术的完善程度,这些应用的体验都远远不如原生App。过去一年HTML5能够重新热起来的重要因素就是提供了比原生App更好的体验,但这种体验的基础并不是单纯的替代原生App,而是做了一些最适合HTML5的细分应用,比如小游戏、媒体和营销类的产品。这些细分的方向能够最大程度发挥HTML5跨平台、开发成本低、开发速度快的诸多优点,在整体产品体验上远远超出原生App。
原生App的需求 从需求的角度来看,HTML5和原生App并不是对立的,反而是原生App需要HTML5去解决一些核心的问题,比如原生App之间的信息互通。目前原生App都是各自孤立的,既缺少相互的信息传输,也让App的流量费用变得越来越高。而HTML5应用则能够以很低成本解决这些原生App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让整个移动应用市场更有效率。
在国内市场,几个大的互联网公司实际上都在努力推动HTML5应用,包括腾讯、阿里巴巴、百度和360等公司,但真正推动HTML5成为热点的还是微信。
实际上微信并没有在HTML5技术上有什么创造性的推进,而是在HTML5的应用场景上做出了自己的不同尝试,即并没有基于浏览器和网址去推广HTML5,而是通过微信特殊的账号和收藏的方式,形成了附着于微信这样一个超级App的HTML5应用场景。当然,更重要的是微信提供了一些用户最容易接受的细分HTML5应用。这使得用户获得了更好的应用体验和更便捷的获取应用的渠道。
从苹果、Google、Facebook到国内的大公司,它们都能够预见到HTML5的前景和趋势,但一个技术将以何种方式影响市场却是个很难预见的事情。微信并不是唯一的模式,但必须是那种以普通用户需求为核心的模式。Facebook当初推动HTML5的逻辑是要打破iOS和Android的垄断,而没有太多顾及到当时普通用户对这种产品是个什么感觉。做大事的人拥有野心是个很必要的事情,但把野心置于用户之上就是个错误的做法了。商业就是这样。
即使你不是技术控,你也应该感受到过去一段时间身边发生的HTML5事件,比如微信朋友圈里各种和这种技术相关的小游戏、营销页面,以及刚刚推出的微信朋友圈广告。当然,搜狐的创始人张朝阳最近也宣称要用HTML5拯救门户。
简单来说,HTML5是一个基于浏览器的协作标准,让各种不同的素材在浏览器中流畅运转。不过HTML5并不是一个新技术,早在2010年4月,乔布斯就在一封名为Thoughts on Flash的公开信中预言,HTML5 will win。随后HTML5就开始大热,很多大公司都在推动这项技术的应用。
但2012年开始这一技术遇到了麻烦,当年HTML5的两个标准组织W3C和WHATWG终止合作。2013年Facebook和LinkedIn更是宣布放弃HTML5,扎克伯格当时表示“我们过去最大的错误就是在HTML5上面赌太大。”国内的相关HTML5应用也随之陷入低谷。
虽然W3C于2014年10月底宣布了正式版的HTML5标准,但这显然不足以解释为什么短短1年时间HTML5应用就重新热了起来。
时机 很多热点的事件都是厚积薄发,HTML5就是如此。此前iOS和Android系统已经放弃了Flash,这让HTML5有了一个天然的成长基础。而现在手机硬件的提升和HTML5本身的完善,使得基于HTML5的应用表现更好。现在iPhone对HTML5的支持很完善,而Google也完成了Android内置浏览器向Chromium内核的切换,大幅提升了对HTML5的支持。在去年发布的iOS 8中,苹果向第三方厂商开放了自己的JS加速引擎Nitro,以强化iOS设备上HTML5的表现。
更好的体验 在过去几年,很多基于HTML5的应用都在试图替代原生App,但受限于技术的完善程度,这些应用的体验都远远不如原生App。过去一年HTML5能够重新热起来的重要因素就是提供了比原生App更好的体验,但这种体验的基础并不是单纯的替代原生App,而是做了一些最适合HTML5的细分应用,比如小游戏、媒体和营销类的产品。这些细分的方向能够最大程度发挥HTML5跨平台、开发成本低、开发速度快的诸多优点,在整体产品体验上远远超出原生App。
原生App的需求 从需求的角度来看,HTML5和原生App并不是对立的,反而是原生App需要HTML5去解决一些核心的问题,比如原生App之间的信息互通。目前原生App都是各自孤立的,既缺少相互的信息传输,也让App的流量费用变得越来越高。而HTML5应用则能够以很低成本解决这些原生App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让整个移动应用市场更有效率。
在国内市场,几个大的互联网公司实际上都在努力推动HTML5应用,包括腾讯、阿里巴巴、百度和360等公司,但真正推动HTML5成为热点的还是微信。
实际上微信并没有在HTML5技术上有什么创造性的推进,而是在HTML5的应用场景上做出了自己的不同尝试,即并没有基于浏览器和网址去推广HTML5,而是通过微信特殊的账号和收藏的方式,形成了附着于微信这样一个超级App的HTML5应用场景。当然,更重要的是微信提供了一些用户最容易接受的细分HTML5应用。这使得用户获得了更好的应用体验和更便捷的获取应用的渠道。
从苹果、Google、Facebook到国内的大公司,它们都能够预见到HTML5的前景和趋势,但一个技术将以何种方式影响市场却是个很难预见的事情。微信并不是唯一的模式,但必须是那种以普通用户需求为核心的模式。Facebook当初推动HTML5的逻辑是要打破iOS和Android的垄断,而没有太多顾及到当时普通用户对这种产品是个什么感觉。做大事的人拥有野心是个很必要的事情,但把野心置于用户之上就是个错误的做法了。商业就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