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发挥老干部的政治优势、经验优势、亲情优势、时间优势,让老干部作老干部的工作,是六盘水市老干部工作的“亮点”所在。老同志们在全市老有所为的这个平台上,尽情释放着夕阳余晖。
丹心服务银发引导快乐健身
在六盘水市老年体育协会主任李鹤泉的心中,老体协是开展老年人体育活动的保障、发展老年人体育事业的依托和联系老年朋友的纽带。从1984年到现在,20多年里,老体协以“丹心服务银发,引导快乐健身”为己任,为六盘水市老年人创造良好的健身场所和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赢得了群众的赞誉。
近5年来,六盘水市老体协以抓丰富多彩的赛事为重点,共组织举办各类体育赛事118次,参加人数达8600多人次;坚持选拔组队,参加全省、全国的比赛。2000年,市老体协的无极健身球队代表贵州参加全国比赛,在参赛的162支代表队中获得第32名;2001年,代表贵州参加全国老年人网球比赛;2002年参加“巨能杯”秦皇岛国际门球邀请赛;2003年,在长沙举办的全国健身球赛中,六盘水市代表队进入前10名……全市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老年人口达17.18万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老年人达6.2万人,占全市老年人口总数的19%。
体育场地是开展老年人体育健身的载体,是引导老年人快乐健身的平台。为创造一个良好的运动健身环境,市老体协积极完善硬件设施,在市中心开发区,市政府投资600万元,修建了老年人多功能活动中心,既有棋牌室、健身房、阅览室等室内活动场所,又有室外的网球、门球场地。据统计,全市现有体育公园和广场18个、网球场馆16块、门球场40块、乒乓球室46间、棋牌室及健身房620余间,有效地推动了全市老年体育活动的开展。2003年,六盘水市老体协被评为“全国老年体育工作”先进单位。正如李鹤泉主任所说:“应对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我们的办法就是健康老龄化,积极老龄化。”
“老”字号单位工作欣欣向荣
凡是带有“老”字号的工作,六盘水市都做得有声有色。1994年,市老年基金会成立,是目前全省唯一一家老年基金会,现有固定资产和基金近千万元。基金会的陈筑生主任介绍说,当初全省有8家老年基金会,但是经过几年的运作,现仅有六盘水市的一直保存下来,在中国老年基金会年会上,每次都是作为典型发言介绍经验。
基金会的资金来源主要来自政府的支持、老同志们向社会募捐,所得款项也大部分用于改善老年人设施的建设上,现在六盘水市的老年活动中心就是通过基金会的部分资金投入建成的,而且还在筹建一座老年公寓,使全市养老向社会化迈进。
基金会每年都给全市农村老年协会订一份老年杂志,老同志们去各地演出时,提供资金的帮助;每年老年节时,对困难的老同志进行慰问……陈筑生主任说:“我们这群退了休的老同志,能通过自己的能力为社会做点事情,就是我们的心愿。”
2007年9月28日,贵州省9个地州市第一家公关协会在六盘水市成立。退休以后就担任常务副会长的钟新本,带领老同志们协助市委、市政府,在打造凉都品牌、整合旅游资源、开发节约能源项目等问题上,做了许多实实在在的事情,“既能为社会贡献力量,也充实退休后的生活,这才是真正的老有所为、老有所乐。”钟新本笑着说。
自强不息学习执着梦想追求
“难报高天故国情,泼干砚墨即生平。原知身后无多路,敢把黄昏当早晨。”这是80高龄的王如柏当年创造“金秋工程”的一个“梦想”,20年过去了,这个梦想早已实现,而他又开始了他的“黄昏梦”,继续在各个行业和领域不停地行走。
退休以后的王如柏从事的工作,可以用他的“金秋工程”和“黄昏梦”概括。1985年创办六盘水市第一家开发总公司,为国家和社会创造1000万元的经济效益,同年,创办市第一所民办职业高中,获得“老有所为精英奖”……
如今,在六盘水市一提起王如柏的名字,很多人都会赞叹不已。这位自强不息的老人,仍然兴致盎然的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用自己的爱心关心青少年、为学校捐书捐款……用自己的行动继续践行着美丽的“黄昏梦”。
丹心服务银发引导快乐健身
在六盘水市老年体育协会主任李鹤泉的心中,老体协是开展老年人体育活动的保障、发展老年人体育事业的依托和联系老年朋友的纽带。从1984年到现在,20多年里,老体协以“丹心服务银发,引导快乐健身”为己任,为六盘水市老年人创造良好的健身场所和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赢得了群众的赞誉。
近5年来,六盘水市老体协以抓丰富多彩的赛事为重点,共组织举办各类体育赛事118次,参加人数达8600多人次;坚持选拔组队,参加全省、全国的比赛。2000年,市老体协的无极健身球队代表贵州参加全国比赛,在参赛的162支代表队中获得第32名;2001年,代表贵州参加全国老年人网球比赛;2002年参加“巨能杯”秦皇岛国际门球邀请赛;2003年,在长沙举办的全国健身球赛中,六盘水市代表队进入前10名……全市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老年人口达17.18万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老年人达6.2万人,占全市老年人口总数的19%。
体育场地是开展老年人体育健身的载体,是引导老年人快乐健身的平台。为创造一个良好的运动健身环境,市老体协积极完善硬件设施,在市中心开发区,市政府投资600万元,修建了老年人多功能活动中心,既有棋牌室、健身房、阅览室等室内活动场所,又有室外的网球、门球场地。据统计,全市现有体育公园和广场18个、网球场馆16块、门球场40块、乒乓球室46间、棋牌室及健身房620余间,有效地推动了全市老年体育活动的开展。2003年,六盘水市老体协被评为“全国老年体育工作”先进单位。正如李鹤泉主任所说:“应对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我们的办法就是健康老龄化,积极老龄化。”
“老”字号单位工作欣欣向荣
凡是带有“老”字号的工作,六盘水市都做得有声有色。1994年,市老年基金会成立,是目前全省唯一一家老年基金会,现有固定资产和基金近千万元。基金会的陈筑生主任介绍说,当初全省有8家老年基金会,但是经过几年的运作,现仅有六盘水市的一直保存下来,在中国老年基金会年会上,每次都是作为典型发言介绍经验。
基金会的资金来源主要来自政府的支持、老同志们向社会募捐,所得款项也大部分用于改善老年人设施的建设上,现在六盘水市的老年活动中心就是通过基金会的部分资金投入建成的,而且还在筹建一座老年公寓,使全市养老向社会化迈进。
基金会每年都给全市农村老年协会订一份老年杂志,老同志们去各地演出时,提供资金的帮助;每年老年节时,对困难的老同志进行慰问……陈筑生主任说:“我们这群退了休的老同志,能通过自己的能力为社会做点事情,就是我们的心愿。”
2007年9月28日,贵州省9个地州市第一家公关协会在六盘水市成立。退休以后就担任常务副会长的钟新本,带领老同志们协助市委、市政府,在打造凉都品牌、整合旅游资源、开发节约能源项目等问题上,做了许多实实在在的事情,“既能为社会贡献力量,也充实退休后的生活,这才是真正的老有所为、老有所乐。”钟新本笑着说。
自强不息学习执着梦想追求
“难报高天故国情,泼干砚墨即生平。原知身后无多路,敢把黄昏当早晨。”这是80高龄的王如柏当年创造“金秋工程”的一个“梦想”,20年过去了,这个梦想早已实现,而他又开始了他的“黄昏梦”,继续在各个行业和领域不停地行走。
退休以后的王如柏从事的工作,可以用他的“金秋工程”和“黄昏梦”概括。1985年创办六盘水市第一家开发总公司,为国家和社会创造1000万元的经济效益,同年,创办市第一所民办职业高中,获得“老有所为精英奖”……
如今,在六盘水市一提起王如柏的名字,很多人都会赞叹不已。这位自强不息的老人,仍然兴致盎然的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用自己的爱心关心青少年、为学校捐书捐款……用自己的行动继续践行着美丽的“黄昏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