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导语:诺贝尔文学奖应该是诺贝尔几大奖项中受关注度最高的一个。科学类的奖项通常是专业人士才能理解的事情,和平奖往往是遥远的异国他乡发生的故事,也显得有些遥远,然而,文学奖却关乎到阅读,阅读则是一件可以全民讨论的事情,没有什么门槛之分。因而,诺贝尔文学奖已经渐渐便成了全民的狂欢。
正文:每一届诺贝尔文学奖的评选流程都耗时一年多。根据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的遗嘱,奖项需要由设立在斯德哥尔摩的学会负责评选颁发,根据诺贝尔基金会与瑞典王室的认可,目前这一任务落在了瑞典文学院。文学院有18位终身院士,他们是最后的评审人。
不过,过去二十多年中,并不是18位院士全员参加评审。1989年,因为伊朗宗教领袖霍梅尼下令追杀英籍印度裔作家萨尔曼·拉什迪,文学界纷纷发表声明抗议其暴行,支持拉什迪。瑞典文学院的多数院士虽然个人的立场是支持拉什迪的,但是却认为文学院不应干预政治,拒绝了以文学院的名义发表声明的提议。有三位院士坚持自己的观点,公开宣布退出文学院,不再参与文学院的活动。1996年另一位院士也因类似原因退出文学院。由于院士是终身制,文学院官方并没有认可他们的退出,所以,有很长的一段时间,他们的席位都是空缺的。近年来随着其中几位院士的去世,开始有人继任,但是今年还是只有16位院士能够参与诺奖评选。
诺贝尔文学奖是怎么评选出来的
提名权是对外开放的,除了瑞典文学院的院士以外,其他各国相当于文学院院士资格的人,高等学校的文学、语言学教授、往届的诺贝尔奖得主以及能够代表各国文坛的作家团体的主席,均有资格推举候选人。文学院会于每年9月发出邀请函,邀请他们认为具有资质的提名人推选候选人。近年来,每年都会有600—700份的邀请函发出。提名人需在次年的2月1日前递交正式的提名函,每人至多可提名两人。提名人是不能够提名自己的,也就是说诺贝尔文学奖是不能自我申请的。根据文学院的官方消息,今年的诺有效候选人共有210位,其中有36位为初次被提名。由于文学奖评选需要每年重新提交提名,所以,有些人会一年一年又一年地出现在名单之上,直到最后拿奖或是去世失去资格。
在4—5月期间,4—5位院士组成的诺贝尔文学奖委员会对收到的提名名单进行筛选,首先选出一份15—20人的复选名单,经过文学院院士一致核准后,委员会会进一步筛选出一份5人名单,也就是决选名单。
6月—8月期间,瑞典文学院的院士们都要去阅读这份5人名单中作家的作品。由于名单基本上是以上一年度的最后落选者为主,院士们需要阅读的作品也并不太多。每位院士需选出自己推荐的人选,并撰写推荐报告。
9月中旬开始,文学院开始密集开会讨论。最终得奖者必须获得半数以上的投票。结果通常在10月的第一个或第二个星期四公布。
50年保密原则
根据委员会的章程,整个评选过程是非公开的。委员会不外泄有效提名人的姓名和资料,不联系任何被提名人,也不对外公布提名名单,复选、决选以及最后选定的过程中对作家作品的讨论、判断、投票,也都是保密的。所有这些档案都需要封存50年才能公诸于众。对于颁奖结果所引起的争议,颁奖机构及其成员也都不予置评,任你猜测质疑,他们只回应一句:我们有规定不能说。
因此,理论上,所有诺奖热门人选,都是没有经过诺贝尔文学奖委员会官方确认的;任何说某作家被提名诺奖的报道,都只能算作未经核实的谣传。
委员会惯例会在公布得奖者之前去联系得奖者。得奖者只会比全世界早大约半小时知道自己成了诺奖得主。而有些得奖者根本预料不到自己会得奖,或是根本不关心自己得不得奖,不可能守在电话边,委员会往往要费劲周折才能联系到其人。在诺奖委员会打电话给今年得主帕特里克·莫迪亚诺的时候,他就没有在家,一个版本说他出门去散步了,另一个版本说他和妻子外出就餐。可见,他根本没有想到自己会获奖,甚至被提名。
这一保密条款,虽然有种小组织暗箱操作的感觉,但我们基本可以相信诺奖的评选过程是公平公正的,瑞典文学院是完全独立的机构,不受控于瑞典政府或是任何社会团体,院士们都是饱学之士,而且获奖需绝对多数的投票原则,避免了因个人偏好而左右结果。而这一做法的正面意义,是有效避免了任何作家去根据名单和讨论来刻意迎合,从而保证了文学创作上的独立性。
博彩公司靠不靠谱
因为诺奖奇特的非公开小范围民主集中制票选方式,增加了文学奖项预测的刺激性。而自然这引来了博彩业的关注。每年诺奖颁布前,最热闹的并不是在文学圈和文学爱好者,而是博彩业。Ladborkes和Unibet两家公司,都是热衷于预测诺贝尔文学奖。文学爱好者也会根据博彩公司的赔率表来预测得主。
Ladborkes和Unibet两家公司都不是基于文学作品本身的水平来做判断,而是根据其他影响得奖的因素来确定赔率,如该作者在其他文学奖项上的收获、作者的国籍、语言、作品的类型以及小道消息(比如利用狗仔队刺探文学院院士在读什么书)等。他们所给出的赔率,也具有一定的参考性。之前的两任得主莫言和爱丽丝·门罗在奖项揭晓前均名列赔率榜比较靠前的位置。
但是他们的预测并不是那么靠谱。
因为博彩公司本身的商业性行为,所以在确定赔率的时候还会参杂许多因素。
如大众热门村上春树,这几年始终领跑赔率榜,但是文学圈对其近年作品的评价却不高,《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虽然畅销依然却没有任何文学奖关注,甚至屡遭批评家诟病;中国作家北岛也在赔率榜前列,但如果纯粹按照作家国籍来分析,莫言在两年前刚刚拿过奖,短期内再次颁奖给中国作家甚至东亚作家的概率几乎为零。
去年的得主是加拿大籍女作家爱丽丝·门罗,今年再度出现女作家得奖的概率并不高,而阿尔及利亚的女作家阿西娅·杰巴尔、美国的女作家乔伊斯·卡罗尔·奥茨和白俄罗斯的女作家斯维特兰娜·亚历谢维奇在前七热门人物当中占去了半边天。如果再考虑地缘和语言,美国和加拿大都讲英语,且是紧邻,同属北美洲,那么奥茨得奖的概率也几乎为零。 至于今年的得主莫迪亚诺,在Ladborkes还算是个热门人选,名列赔率排行榜的第五位,但Unibet却在最后的赔率表中将其删掉了,因为投注的人太少,他们认为这个作家几乎没有可能拿到奖。
所以,博彩公司在确定赔率的时候,还参杂了许多读者的愿望,将一些有读者期待但是实际分析得奖率很低的人放入了其中,以从中牟利。因此,这个赔率表,从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成全球读者给出的提名,而我们也都知道,普通读者和专家之间,经常所见不同。
你不熟悉不等于他不配
在宣布获奖者当天,美国《纽约客》杂志大谈乌克兰女作家斯维特兰娜·亚历谢维奇应该得奖。英国《卫报》则认为今年应该轮到非洲作家了,他们看好肯尼亚作家恩古齐·瓦·提安哥和阿尔及利亚作家阿西娅·杰巴尔,因此,在最后的时刻提安哥击败村上春树,到了Ladborkes赔率榜第一的位置。在瑞典文学院公布今年的得主是法国作家帕特里克·莫迪亚诺的时候,英语国家可以说是一片恐慌。
知名的新闻网站Daily Beast问:“这帕特里克·莫迪亚诺他妈是谁?”在线杂志Slate也问:“该从哪里开始读莫迪亚诺?”《时代周刊》网站只能感慨:“为什么都没听说过莫迪亚诺?”相对来说,很多中国文青因为王小波而了解莫迪亚诺,面对此刻冷静从容了许多,终于为去年没听说过门罗的窘境找回了些许平衡。
这种情况并不新鲜。诺奖是一个国际性的大奖,因此,很多人都觉得,得奖人固然不限国籍,但也应具有世界范围的影响力,应该全球知名。2004年得主奥地利作家耶利内克,2008年得主法国作家勒克拉齐奥,以及2012年得主莫言,都曾遭遇了相同的局面。《纽约时报》的影评人A. O. 斯考特在推特中开玩笑说:“我们假装听说过勒克莱齐奥好像还是昨天的事。这么快就又来一回,瑞典文学院!”媒体,特别是英美的媒体,普遍认为这些作家的作品的影响力还仅仅局限在几个国家小范围内,作品并没有被译成几大通用语言,很多重要的批评家和学者甚至都没有读过这些人的作品。
瑞典文学院却不考虑世界范围既有影响力这个要素。他们坚持着眼于作品本身,这些作品是否优秀,是否具有影响世界的能力,这才是更加重要的。如果以这个角度审视任何一位诺奖作家,便会发现,他们都是有资格的。他们几乎都是其本国内最优秀的作家之一,具有自己独特的写作风格,拿过许多大奖,可能只差诺奖这种国际性奖项而已。所以,你不熟悉,并不代表他们本身不够优秀,今天没有世界知名度,并不代表其没有影响全球的能力,只是他还没有被普通人发现而已。
诺奖是一个阅读建议
近些年,诺奖越来越成为一个阅读的风向标。每一次诺奖的公布,都会引起世界范围的阅读狂潮,普通读者希望借阅读去了解那些大师的内心。在中国,诺奖颁出一小时后,各大电商网站上莫迪亚诺的书便宣告断货。国外也引起了抢购狂潮,美国亚马逊上也很快断货。法国本国内莫迪亚诺的作品都被书店摆到了最显眼的位置,遭到了读者的疯抢。各大出版社纷纷开始加印,或是去抢购版权,99读书人公司因为之前就低价买下了莫迪亚诺9本书的中文简体版权而笑开了花。
不过这时,有不少网友却在问:“你们去年买的门罗读完了吗?前年买的莫言又怎么样了?”诺奖带来的,似乎是一种非理性消费。归根结底,阅读是一件没有门槛的事情,无论你是真心热爱还是附庸风雅,都是非常简单的。
但理性地去看待得了诺奖的作家,理性去阅读,是真正的读者要面对的。阅读是一件私己的事情,每个人的偏好都会有所不同。诺奖也并非检验文学价值的终极权威。它更像是一群颇聪明、颇博学的人所组成的阅读小组给你的一份阅读建议,一群可爱的老人提醒你注意一位他们认为优秀的作家。如果你过去就喜欢这个作家,也没有必要因为诺奖肯定了你的品味而沾沾自喜;如果你不喜欢这个作家,更没有必要愤世嫉俗。如果你过去不了解这个作家,那可以去试着了解一下。
正文:每一届诺贝尔文学奖的评选流程都耗时一年多。根据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的遗嘱,奖项需要由设立在斯德哥尔摩的学会负责评选颁发,根据诺贝尔基金会与瑞典王室的认可,目前这一任务落在了瑞典文学院。文学院有18位终身院士,他们是最后的评审人。
不过,过去二十多年中,并不是18位院士全员参加评审。1989年,因为伊朗宗教领袖霍梅尼下令追杀英籍印度裔作家萨尔曼·拉什迪,文学界纷纷发表声明抗议其暴行,支持拉什迪。瑞典文学院的多数院士虽然个人的立场是支持拉什迪的,但是却认为文学院不应干预政治,拒绝了以文学院的名义发表声明的提议。有三位院士坚持自己的观点,公开宣布退出文学院,不再参与文学院的活动。1996年另一位院士也因类似原因退出文学院。由于院士是终身制,文学院官方并没有认可他们的退出,所以,有很长的一段时间,他们的席位都是空缺的。近年来随着其中几位院士的去世,开始有人继任,但是今年还是只有16位院士能够参与诺奖评选。
诺贝尔文学奖是怎么评选出来的
提名权是对外开放的,除了瑞典文学院的院士以外,其他各国相当于文学院院士资格的人,高等学校的文学、语言学教授、往届的诺贝尔奖得主以及能够代表各国文坛的作家团体的主席,均有资格推举候选人。文学院会于每年9月发出邀请函,邀请他们认为具有资质的提名人推选候选人。近年来,每年都会有600—700份的邀请函发出。提名人需在次年的2月1日前递交正式的提名函,每人至多可提名两人。提名人是不能够提名自己的,也就是说诺贝尔文学奖是不能自我申请的。根据文学院的官方消息,今年的诺有效候选人共有210位,其中有36位为初次被提名。由于文学奖评选需要每年重新提交提名,所以,有些人会一年一年又一年地出现在名单之上,直到最后拿奖或是去世失去资格。
在4—5月期间,4—5位院士组成的诺贝尔文学奖委员会对收到的提名名单进行筛选,首先选出一份15—20人的复选名单,经过文学院院士一致核准后,委员会会进一步筛选出一份5人名单,也就是决选名单。
6月—8月期间,瑞典文学院的院士们都要去阅读这份5人名单中作家的作品。由于名单基本上是以上一年度的最后落选者为主,院士们需要阅读的作品也并不太多。每位院士需选出自己推荐的人选,并撰写推荐报告。
9月中旬开始,文学院开始密集开会讨论。最终得奖者必须获得半数以上的投票。结果通常在10月的第一个或第二个星期四公布。
50年保密原则
根据委员会的章程,整个评选过程是非公开的。委员会不外泄有效提名人的姓名和资料,不联系任何被提名人,也不对外公布提名名单,复选、决选以及最后选定的过程中对作家作品的讨论、判断、投票,也都是保密的。所有这些档案都需要封存50年才能公诸于众。对于颁奖结果所引起的争议,颁奖机构及其成员也都不予置评,任你猜测质疑,他们只回应一句:我们有规定不能说。
因此,理论上,所有诺奖热门人选,都是没有经过诺贝尔文学奖委员会官方确认的;任何说某作家被提名诺奖的报道,都只能算作未经核实的谣传。
委员会惯例会在公布得奖者之前去联系得奖者。得奖者只会比全世界早大约半小时知道自己成了诺奖得主。而有些得奖者根本预料不到自己会得奖,或是根本不关心自己得不得奖,不可能守在电话边,委员会往往要费劲周折才能联系到其人。在诺奖委员会打电话给今年得主帕特里克·莫迪亚诺的时候,他就没有在家,一个版本说他出门去散步了,另一个版本说他和妻子外出就餐。可见,他根本没有想到自己会获奖,甚至被提名。
这一保密条款,虽然有种小组织暗箱操作的感觉,但我们基本可以相信诺奖的评选过程是公平公正的,瑞典文学院是完全独立的机构,不受控于瑞典政府或是任何社会团体,院士们都是饱学之士,而且获奖需绝对多数的投票原则,避免了因个人偏好而左右结果。而这一做法的正面意义,是有效避免了任何作家去根据名单和讨论来刻意迎合,从而保证了文学创作上的独立性。
博彩公司靠不靠谱
因为诺奖奇特的非公开小范围民主集中制票选方式,增加了文学奖项预测的刺激性。而自然这引来了博彩业的关注。每年诺奖颁布前,最热闹的并不是在文学圈和文学爱好者,而是博彩业。Ladborkes和Unibet两家公司,都是热衷于预测诺贝尔文学奖。文学爱好者也会根据博彩公司的赔率表来预测得主。
Ladborkes和Unibet两家公司都不是基于文学作品本身的水平来做判断,而是根据其他影响得奖的因素来确定赔率,如该作者在其他文学奖项上的收获、作者的国籍、语言、作品的类型以及小道消息(比如利用狗仔队刺探文学院院士在读什么书)等。他们所给出的赔率,也具有一定的参考性。之前的两任得主莫言和爱丽丝·门罗在奖项揭晓前均名列赔率榜比较靠前的位置。
但是他们的预测并不是那么靠谱。
因为博彩公司本身的商业性行为,所以在确定赔率的时候还会参杂许多因素。
如大众热门村上春树,这几年始终领跑赔率榜,但是文学圈对其近年作品的评价却不高,《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虽然畅销依然却没有任何文学奖关注,甚至屡遭批评家诟病;中国作家北岛也在赔率榜前列,但如果纯粹按照作家国籍来分析,莫言在两年前刚刚拿过奖,短期内再次颁奖给中国作家甚至东亚作家的概率几乎为零。
去年的得主是加拿大籍女作家爱丽丝·门罗,今年再度出现女作家得奖的概率并不高,而阿尔及利亚的女作家阿西娅·杰巴尔、美国的女作家乔伊斯·卡罗尔·奥茨和白俄罗斯的女作家斯维特兰娜·亚历谢维奇在前七热门人物当中占去了半边天。如果再考虑地缘和语言,美国和加拿大都讲英语,且是紧邻,同属北美洲,那么奥茨得奖的概率也几乎为零。 至于今年的得主莫迪亚诺,在Ladborkes还算是个热门人选,名列赔率排行榜的第五位,但Unibet却在最后的赔率表中将其删掉了,因为投注的人太少,他们认为这个作家几乎没有可能拿到奖。
所以,博彩公司在确定赔率的时候,还参杂了许多读者的愿望,将一些有读者期待但是实际分析得奖率很低的人放入了其中,以从中牟利。因此,这个赔率表,从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成全球读者给出的提名,而我们也都知道,普通读者和专家之间,经常所见不同。
你不熟悉不等于他不配
在宣布获奖者当天,美国《纽约客》杂志大谈乌克兰女作家斯维特兰娜·亚历谢维奇应该得奖。英国《卫报》则认为今年应该轮到非洲作家了,他们看好肯尼亚作家恩古齐·瓦·提安哥和阿尔及利亚作家阿西娅·杰巴尔,因此,在最后的时刻提安哥击败村上春树,到了Ladborkes赔率榜第一的位置。在瑞典文学院公布今年的得主是法国作家帕特里克·莫迪亚诺的时候,英语国家可以说是一片恐慌。
知名的新闻网站Daily Beast问:“这帕特里克·莫迪亚诺他妈是谁?”在线杂志Slate也问:“该从哪里开始读莫迪亚诺?”《时代周刊》网站只能感慨:“为什么都没听说过莫迪亚诺?”相对来说,很多中国文青因为王小波而了解莫迪亚诺,面对此刻冷静从容了许多,终于为去年没听说过门罗的窘境找回了些许平衡。
这种情况并不新鲜。诺奖是一个国际性的大奖,因此,很多人都觉得,得奖人固然不限国籍,但也应具有世界范围的影响力,应该全球知名。2004年得主奥地利作家耶利内克,2008年得主法国作家勒克拉齐奥,以及2012年得主莫言,都曾遭遇了相同的局面。《纽约时报》的影评人A. O. 斯考特在推特中开玩笑说:“我们假装听说过勒克莱齐奥好像还是昨天的事。这么快就又来一回,瑞典文学院!”媒体,特别是英美的媒体,普遍认为这些作家的作品的影响力还仅仅局限在几个国家小范围内,作品并没有被译成几大通用语言,很多重要的批评家和学者甚至都没有读过这些人的作品。
瑞典文学院却不考虑世界范围既有影响力这个要素。他们坚持着眼于作品本身,这些作品是否优秀,是否具有影响世界的能力,这才是更加重要的。如果以这个角度审视任何一位诺奖作家,便会发现,他们都是有资格的。他们几乎都是其本国内最优秀的作家之一,具有自己独特的写作风格,拿过许多大奖,可能只差诺奖这种国际性奖项而已。所以,你不熟悉,并不代表他们本身不够优秀,今天没有世界知名度,并不代表其没有影响全球的能力,只是他还没有被普通人发现而已。
诺奖是一个阅读建议
近些年,诺奖越来越成为一个阅读的风向标。每一次诺奖的公布,都会引起世界范围的阅读狂潮,普通读者希望借阅读去了解那些大师的内心。在中国,诺奖颁出一小时后,各大电商网站上莫迪亚诺的书便宣告断货。国外也引起了抢购狂潮,美国亚马逊上也很快断货。法国本国内莫迪亚诺的作品都被书店摆到了最显眼的位置,遭到了读者的疯抢。各大出版社纷纷开始加印,或是去抢购版权,99读书人公司因为之前就低价买下了莫迪亚诺9本书的中文简体版权而笑开了花。
不过这时,有不少网友却在问:“你们去年买的门罗读完了吗?前年买的莫言又怎么样了?”诺奖带来的,似乎是一种非理性消费。归根结底,阅读是一件没有门槛的事情,无论你是真心热爱还是附庸风雅,都是非常简单的。
但理性地去看待得了诺奖的作家,理性去阅读,是真正的读者要面对的。阅读是一件私己的事情,每个人的偏好都会有所不同。诺奖也并非检验文学价值的终极权威。它更像是一群颇聪明、颇博学的人所组成的阅读小组给你的一份阅读建议,一群可爱的老人提醒你注意一位他们认为优秀的作家。如果你过去就喜欢这个作家,也没有必要因为诺奖肯定了你的品味而沾沾自喜;如果你不喜欢这个作家,更没有必要愤世嫉俗。如果你过去不了解这个作家,那可以去试着了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