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中老师变“导师”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X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潜心备课,挖掘教材内涵,找准独特的角度,启发、引导学生用心品味、潜心揣摩、独立思考,使学生对文本有更深层的解读,切实提高学生品悟语言文字的能力。
  关键词:朗读;引导启发 ;切入点;词句;角色体验 ;延伸
  《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主导”。 在阅读教学中, 语文教师应该与时俱进,转变观念,把教师的“讲”转变为“导”。课堂上,老师是“导师”,用心导学、导问,启发学生潜心读书,自己咀嚼语言文字的滋味,品味其内涵,达到“以读求悟,读中见悟,升华感情”的目标,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怎样“导”才能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回顾近三十年来的语文课堂,曾经出现“满堂讲”,学生像一台机器一样,机械地接受老师硬塞给他们的“知识”,学生缺乏思考创新,所以又出现了“满堂问”。因为“满堂问”无效问题充斥课堂,耗时多,效益低,于是又出现了“满堂读” 。课堂上,朗读声一浪高过一浪,但是我们又发现虽然读书声不绝于耳,但是一堂课下来,学生的朗读在反复进行,他们对文章的理解并没有随着朗读而深入。我认为语文课堂学生就应该多读书,而且一遍遍地读,关键是老师怎样引领和促进,才能使学生随着朗读的深入对文本的理解、感悟更深入?
  一、找准切入点,“导入”想象
  细观名师课堂,他们的过人之处就是体现在能根据文路找到独特的角度,并形成自己的教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深入理解文本,挖掘出文本内涵,准确地找到切入点,进行朗读指导和品读训练,引导学生去想像,去补充,去发掘其潜在的意义。在学习三年级下册《检阅》一课时,我从“鸦雀无声”一词切入,引导学生品读、交流、体会“鸦雀无声”的意思以及“鸦雀无声” 背后学生们在想些什么?这时,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朗读和自己的生活实际,放飞了自己的想象,不仅理解了词语的意思,而且使学生感受到表面看似一点声音也没有,其实同学们心里却在做着激烈的思想斗争。再加上下文中连续五个问句,使学生感受到这静止的画面背后,是孩子们思想斗争矛盾的焦点,思想的高潮。读一层一层地深入,学生情感一次次投入,感悟一次次饱满。我们在朗读感受中生发情感,文本渐渐丰厚起来,一群集体荣誉感强、心地善良的孩子的形象刻在了学生们的心里,也感动着他们。.
  二、抓住重点词句,“导出”弦外之音
  语文新课标倡导“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因此,教师要善于挖掘细节的点睛之笔,为学生创设多维的思维空间,允许他们有不同的见解和思辨,引领学生用自己的心灵主动去与文本对话,获得对课文丰富的、多元的理解。我曾经听过一位老师的《鸬鹚》一课,给我很大的启示。整堂课,老师紧紧抓住“为什么要用‘一抹’?”这个核心问题进行引导。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通过递进式地悟读,对文本有了深入的理解、体验。学生们有的说“抹”很轻,不会伤到鸬鹚,说明渔人对鸬鹚的爱护;有的说“抹”的面广,会赶下全部的鸬鹚;还有的说“抹”不会惊吓了鱼群等。这时,老师又启发说“这轻轻 ‘一抹’抹出了什么?”同样是在老师的引导下,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读书,完成了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学生的解读超越了文本,他们体会到“一抹”还抹出了快乐、幸福、爱心和财富。所以,这传神的“一抹”笔墨不多,但学生却读出比千言万语的抽象叙述更深刻的含义,悟出了更强的感染力。
  三、挖掘课本资源,“导入”角色体验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看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小学语文课本里选入了很多适合小学生口味的寓言故事,都可以借助表演这一活动方式,让学生来体验和品味课文的内容和内涵。《陶罐和铁罐》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寓言故事。依据阅读教学特点和三年级学生阅读的认知规律,这节课我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避开繁琐的内容分析,引导学生只是一而再、再而三地读书,把自己对人物的性格感受读出来。通过个性化的朗读,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我采用上台表演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体会。我请四位同学上台,一人演陶罐、一人演铁罐、一人读旁白、一人做导演。在演的时候,“铁罐”摆出一副傲慢无礼,盲目自大的神情,“你敢碰我吗?陶罐子!”。在演铁罐恼羞成怒时,俩人配合得很好,陶罐还没有把话说完,铁罐就强势地打断陶罐的话,提高嗓门说“住嘴!”。我则不失时机地问“铁罐这样做好吗?”我再次创设情境:“既然铁罐这样做不好,我们得劝劝它”。这时,我安排一人演骄傲的铁罐,其他学生则自由选择演国王厨房里的锅、勺子、碗等劝“铁罐”。“铁罐”摆出一副恼羞成怒的样子,并反复强调:“我就是比陶罐子硬!”“锅”、“碗”“勺子”都纷纷上前劝导,其中“勺子”这样说到:“铁罐兄弟,我觉得做一个罐子,既要看到别人的长处和短处,更要正视自已的长处与短处,您说对吗?”“铁罐”张口结舌,无话可说,从而引出寓理,使学生对文本有了深入的理解和感悟。
  四、在意犹未尽处“导出”延伸
  《课程标准》倡导的“课外放手让学生去延伸、拓展、深化”。也就是说,语文教学不能止步于课堂,要适度延伸。教学时,我们常常以文本为依托,拓展课程时空,打开学生视野。如《小摄影师》一课,学生对小男孩第一次给高尔基照相的段落的品读、理解后,我给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小摄影师最后有没有拍到高尔基的照片?给学生留有想象的空间。我抓住这一空白,启发学生想象:“小摄影师第二次找到高尔基时的情景?你能想象他照相后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像这样意犹未尽的结尾,小学教材中还有许多,关键是老师积极挖掘,把学生的思维推向高潮。
  总之,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的“导”就是架在读和悟之间的重要桥梁。语文教学的过程,就是教师因势利导,启发学生自我学习,教会学生把书读好的过程,最终达到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标。
其他文献
利用YAG激光烧蚀Al靶产生3条AlⅢ等离子体谱线(452.92,451.25,415.01 nm).在局部热力学平衡近似下,测试得到:在激光能量为37mJ/pulse时,等离子体电子温度在15 000K附近抖动,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2018年的扶贫工作结束了,匆匆一瞥,回味无穷.rn这一年,是湖北省五峰土家族自治县长乐坪镇洞口村变化巨大的一年.rn这一年,我和省民宗委同志们一起住进了洞口村,开始为期两年
期刊
高考填空题的功能是协调选择题与其他题型在考查知识与能力方面的关系,其特点是突出知识的重点,强调能力的考查,必要时还在所填空格后加以指导语.
瘦瘦的身材,高高的个子,一头毛毛乱乱的头发,发黄的脸色,配着一对大而无神的眼睛,一身脏兮兮的衣服,散发着臭味,这就是我班”麻烦大王”王林的真实写照.他刚插入我班半学期,可是每天同学们能向我汇报他十几个大小不等的事情。  记得他刚到我们班时,二年级刚开学,每天在楼梯上,操场上忙个不停,哪里不让去他偏要去看一看,从楼梯往下跳,往国旗杆上爬,在走廊上跑跳……值周学生每天无数次的向我告状,我听得头都大了。
期刊
有个小伙子向一位姑娘求爱,姑娘对他说:“你若答应我三个条件,我就嫁给你。”  小伙子问第一个条件,姑娘说:“我希望在报纸上看到你的照片。”小伙子在报纸上登了一个带照片的寻人启事,过了关。  小伙子问第二个条件,姑娘说:“我希望在电视上看到你的身影。”小伙子天天守在电视台门口,在一次车祸现场充当了一回围观者,算是上了镜,也过了关。  小伙子问第三个条件,姑娘说:“我希望在钞票上看到你的头像。”  (
学生在校的主要时间是上课,学生个性主要是通过课堂形成、发展和表现出来的,并且现代课堂教学必须突出以“人的发展为本,培养学生个性”这一精神,因此,课堂教学是实施创新教
摘 要: 在现代社会中,幼儿各方面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应试教育慢慢被素质教育取代,幼儿教育逐渐以培养儿童的全方位发展为主要目标之一。艺术教育是培养儿童创新精神的很好的途径,是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以美术为切入点地开启幼儿的“思维”,是幼儿教育迫切需要考虑的问题。为了推动幼儿教育课程的改革,全面提高幼儿教育质量,必须对美术教育在幼儿发展中的作用进行思考。  关键词: 美术教育 幼儿
(一)rn在建村和建房选址上,宜背山面水,和山山水水打成一片,这样做将使村落和农宅良好的环境有一个实实在在的基础.它将使村落和农宅拥有良好的朝向、充沛的阳光、方便的给水
期刊
【摘 要】高层建筑不仅提升了土地的利用率,而且使城市用地紧张的状况得到了缓解,进而使城市的绿化面积得到了更大的提升。土建工程作为我国高层建筑施工必不可少的部分,其施工管理的质量直接影响着高层建筑的工程质量。本研究从高层建筑的安全要点的重要性出发,对高层建筑的土建工程施工管理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有效性措施的建议。  【关键词】高层建筑 土建工程 施工管理  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得城市也在飞速的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