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欠发达地区的教育创新样本

来源 :教育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wii08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曲周,一个坐落于河北南部的农业大县,原本名不见经传,可自“十一五”以来,却因均衡教育和优异的教学成绩而在教育领域声名鹊起,一跃成为欠发达地区的教育样本,湖南、安徽、河南、新疆等地的教育者纷纷慕名前来学习。这一转变因何而来?由谁推动?当我们将目光投向曲周,李献林的身影渐渐清晰。
  从悬殊走向平等:打造均衡教育
  2002年9月,李献林被委任为曲周县教育局局长。而在此之前,他是曲周县水利局党组书记、局长。更早以前,他曾任曲周县政府办公室秘书科长,也曾在曲周县侯村镇当过镇长、书记。可这一切,均与教育无关。
  这样一个“门外汉”,如何能挑起事关千家万户的教育重担?无数双眼睛在盯着李献林。
  李献林的心里不是不慌。俗话说“隔行如隔山”,初由水利转向教育,他完全不知道该从何处下手。但李献林有一个优点:勤奋且不怕吃苦。出身于农村贫困家庭的他,从小就知道要走出农村、离开土地,只有努力一条路。在读书时,他总是起早贪黑,周末也很少回家,就连节假日都在用功。参加工作后,在政府办公室工作的那些年,他每天都至少提前半小时到岗。他坚信“天道酬勤”,只要付出,就一定会得到回报。于是,本着寻找全县教育突破口的想法,李献林走遍了当时全县10个乡镇的230多所中小学校,在调查研究中,对于曲周教育的状况有了清晰的认知。在此基础上,他通过向专家请教,提出了曲周教育的未来发展方向:均衡、协调、优质、特色。
  有了目标,前路豁然明朗。但实现目标的路却并不好走,资金问题首当其冲。当时,曲周全年的财政收入不过9000万,人均不足300块。在这种捉襟见肘的情况下,拿什么去寻求均衡、协调?又该如何实现优质、特色?
  李献林陷入了新的困惑。“有了目标就该坚定不移、持之以恒地努力”,李献林的身上有一股“不撞南墙不回头”的韧劲。这种韧劲,得益于他的“太极瘾”——多年来,他坚持每天五点起床,六点打太极,从未间断过。而除了韧劲,太极拳“借力打力”的技击技法也给了他解决问题的灵感:既然内部无法突破,为什么不借助外力?他开始四处奔忙,去省市教育厅寻求支援,向专家和领导请示,最后,他跑到了中国教育学会,求见当时的会长顾明远。几经曲折他见到顾明远,迫不及待地汇报了曲周教育面临的困境,并倾吐了自己对于中国农村教育的看法。这一聊,将原本预计的半小时会面时间拉长到了两小时,也聊出了曲周教育改革的转折点——2004年12月,曲周县被中国教育学会列为全国教育改革实验区。自此,曲周开启了教育均衡发展的新纪元。
  在中国教育学会的大力支持下,李献林开始了大刀阔斧的均衡教育变革:2005—2008年,在全县范围内进行校舍合并工作,在师资和硬件上实现了教育的简单均衡;2008—2010年,借助国家“校安工程”的东风,以标准化求均衡,按小学30亩地、初中65亩地,小学红色建筑、初中灰色建筑的统一标准去规划,用了三年时间,让学校的面貌焕然一新,将曲周打造成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无择校县。
  2010年5月22日,中国教育学会农村教育分会成立大会暨全国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与普及十五年教育现场会在曲周召开。同年10月,曲周被评为河北省均衡教育先进县。自此,由李献林一手打造的“曲周经验”“曲周模式”开始在全国产生重大影响。而李献林也因卓著的改革成就而荣获首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奖,并被评为“全国十大改革创新局长”。
  从共性走向个性:实行差异教育
  李献林的身上有一个特别的优点:干一行,爱一行。自1982年参加工作以来,无论在哪个岗位上,他都是全力以赴。担任教育局局长之后,他便立志打造一方好教育,“成就一代孩子,造福一方百姓”。
  均衡教育就是李献林为这个目标而付出的努力。但他很快就意识到,教育不仅要有均衡,更要有差异。“真正的教育公平并不是让每个孩子都接受一样的教育,而应重视学生独特的个体生命,尊重学生不同的生活经验,尊重学生在全面发展基础上的差异发展,把每个学生都送到適合其自身发展的轨道上去。”基于这种认识,2006年,他创造性地提出了“全程成功教育”的理念,开始针对学生的各个发展阶段实施差异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在具体实践中,李献林推出了两种模式——
  一是“三三三”素质教育模式。该模式强调小学强化“三习”,即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品行习惯;初中创“三维”,即把面向全体学生,重视学生全面发展和发展学生个性,作为一个“三维空间”进行教育教学;高中树“三新”,即树立新理念、掌握新方法、追求新成果,为学生走进社会后的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二是“2+1+2”学困生成才教育模式。项目中的第一个“2”是指农村中学初一、初二两年的基础知识教育;“1”指初中三年级,学生在完成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的基础上,自愿与中等技术院校签约,成为该校专业发展意向生;第二个“2”是指初中毕业后,学生直接进入中专院校学习两年专业技能。这实质是一种分流教育,学习优秀的学生,培养他们升入高一级学校;学习有困难并有一定爱好和特长的学生,则实行分层施教、特长发展,为他们找到一条成功、成才、就业、创业的低成本出路。
  因材施教,让每一个人接受最适切的教育,在“全程成功教育”理念下,曲周学生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县域教育质量连上台阶,实现了基础教育的优质、特色发展。
  而这种差异教育的理念,也被李献林延续到了学校管理中。2014年10月,李献林在曲周一中高考成绩接连滑坡之际临危受命,担任校长。
  担负着振兴学校的使命,李献林压力不小。在教育界摸爬滚打的12年让他清楚地认识到,如果硬拼文化成绩,曲周一中的竞争力实在有限,毕竟生源情况摆在那里。若想在高考中突围,就要另辟蹊径。而李献林所选择的这条“蹊径”,就是自主招生。
  每一个学生都会有自己擅长的方面,李献林正是瞄准这一点,为学生们量身定制了通向高考的“九条大道”,在美术、播音、主持、体育、科技创新等各方面拉长学生的长处,让各种“偏才”“怪才”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潜力。   苦心人,天不负。李献林的努力终于没有白费,通过自主招生而走入大学的一中学子逐年递增,而学校的高考成绩也在三年间翻了三番。曲周一中在李献林的引领下,开始走向新的辉煌。而李献林却功成身退,开始面对新的挑战——2017年9月,尚书中学新建,李献林被调去担任校长。
  从管理走向服务:推进人本教育
  “建邯郸东部区域名校,补曲周教育初中短板,打造全省特色学校、全国特色学校。”这是曲周县委书记给尚书中学的定位,李献林的压力不小。
  但他早已没了当初初入教育的生涩。他深知,教育目标无论如何宏大,最终要落实到人的身上。而这个“人”,一指学生,二指教师。只要抓实了这两个方面,教育目标就有了根。
  基于这种认识,他首先提出了“育能厚德”的学生培养理念。
  “育能”指向学生阅读、自学、表达、组织等各方面能力的培养,而李献林尤为看重学生的创新能力。早在曲周一中之时,他就敏锐地捕捉到了创新能力之于学生个人人生和国家发展的重大意义,推动学校成为创新教育特色学校;接办尚书中学之后,他继续广泛开展创新教育,多名学生在第四届“未来科学家”创新大赛、全国校园智慧冰雪创客大赛中获得国家级创新奖。而李献林本人,也被授予全国创新名校长荣誉称号。
  在创新之花全面绽放的同时,尚书中学指向“厚德”的礼仪教育也取得了丰硕成果。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推动中华优秀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而我们的抓手,就是礼仪教育。”在尚书中学,每天早上跑步之后和每节课上课前,师生都要互行鞠躬礼;学生每周五离校时,也要向家长行鞠躬礼。在此之外,学生每周还有一小时的礼仪作业:帮父母做家务、为父母洗脚等。学校通过各种举措,让礼仪教育成为常规,全面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和知礼行为。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目前礼仪教育效果初显。学生不仅学会了文明说话、文明行为,而且懂得了要努力学习以回报父母和老师的辛劳。更为可喜的是,学生的变化还带动了身边的亲朋好友,尚书中学的礼仪之火俨然有燎原之势。
  而在学生之外,李献林也不忘教师。一方面,他深切地体谅教师的辛苦,在生活上对教师处处关心:为方便老师们备课,每人配备一台笔记本电脑;体谅教师们长期站着讲课,很多人颈椎、腰椎都有问题,请来按摩师为他们放松;为老师身体健康着想,为他们提供价廉物美、营养丰富的自助餐;在老师过生日时,以工会的名义将蛋糕送到老师家中……另一方面,他竭尽全力提供条件为教师专业发展助力。尚书中学一年人均经费才800多块,学校有2000多名学生,总经费只有100多万,而每个月的水电费等正常开支就得六七万。办学经费可以说捉襟见肘。尽管如此,李献林还是创造各种机会让教师们去北戴河、广州等地学习,还请来郭思乐等名家为老师“传经”。他说,提高教师的素質,是教育发展的核心问题。
  “为学生成人成才奠基,为教师成功成就助力”,在李献林的心中,校长的角色定位不是管理,而是服务。而他,也确实做到了这一点。
  担任教育局局长12年,任高中校长3年、初中校长2年,李献林在教育界已经干了17年。他还有3年就要退休,但他并不打算休息,他说要在小学和幼儿园再干上20年,圆满40年的教育人生。这就是李献林,一个地地道道的教育痴迷者。
其他文献
圍绕教育均衡化发展的目标,哈尔滨市教育局和教研院力求打造一支强有力的校长队伍,在市教育研究院干训部的指导下,由教育家型校长那冬岩牵头成立了校长发展共同体。2018年5月23日,哈尔滨市第四十一中学、哈尔滨市阿城区第五中学、哈尔滨市通河县第三中学、哈尔滨市巴彦县兴隆二中、哈尔滨市尚志市亚布力镇中学、哈尔滨市第九十七中学、哈尔滨市延寿县第三中学、哈尔滨市松南学校、哈尔滨市永源中学、哈尔滨市呼兰区康金中
期刊
胡沛泉,1920年6月19日出生于江苏无锡,我国著名工程力学与航空专家、教育家,国家首批二级教授,西北工业大学(以下简称“西工大”)资深教授,《西北工业大学学报》创办人及主编。2019年2月19日,胡沛泉先生与世长辞。  追忆胡沛泉先生,他对事业执着追求,对国家忠诚奉献一生无悔,唯独对自己删华就素甘作人梯。  穷理振工八十载,杏坛耕耘一胡公。  生于望族,围棋和孔孟之学是他的启蒙教育  1920年
期刊
2018年,按照《哈尔滨市基础教育干部培训工作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工作安排,以促进教育均衡优质发展,实现学校间的资源共享、校长间的协同互助、教师间的交流学习,发挥未来教育家型校长的示范引领作用为目标,成立了“李军校长发展共同体”。  2018年6月4日,“李军校长发展共同体”第一次会议在香坊区教师进修学校召开。李军校长代表共同体作了主旨发言,对《李军校长发展共同体工作方案》进行了解
期刊
“让每一所学校获得适合的发展”是“张曙滨校长发展共同体”(以下简称“共同体”) 的工作理念,也是以哈尔滨市第十二中学校长张曙滨为首的所有共同体成员对教育使命的自我认知与担当。共同体的成员校包括哈尔滨市第二中学校、哈尔滨市第十九中学校、哈尔滨市第二十六中学校、哈尔滨市第四十中学校、哈尔滨市第八十八中学校、哈尔滨市第九十中学校、尚志市尚志中学校、木兰县东兴镇中学校、双城区第三中学校、五常市拉林第一中学
期刊
今天的家校合作有把家庭变为第二课堂、把父母变为老师助教的倾向,似乎一切围绕学校教育转、以学校教育为中心就是家校合作的成功。显然,这是学校中心主义的体现,是无视家庭与家庭教育特点和规律的体现。家校合作的方向不是讓家庭变为学校,而是让家庭更像家庭,越有魅力的家庭越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理事长孙云晓  (来源:《半月谈》)
期刊
哈尔滨市教育局在全国率先创建中小学校长发展共同体,旨在扩大优质资源的辐射带动作用,推进全市教育资源均衡化、优质化。大同小学李文学校长作为“未来教育家型校长”,成为哈尔滨市第一批校长发展共同体10位领衔专家之一。在李文学校长的带领下,共同體成员校对未来的教育发展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  健全保障机制,让共同体工作步入一体化。2018年6月12日,“李文学校长发展共同体”第一次会议在大同小学召开,会上确
期刊
教育均衡发展,是当今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学校之间的教育资源,尤其是优质教育资源的不均衡,拉开了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差距,从而引发了择校等一系列社会问题。推动教育均衡优质发展,对于促进教育公平、提升国民素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基于对这一问题的深刻认识,哈尔滨市教育局、市教育研究院于2018年在全国率先成立校长发展共同体,聚焦校长队伍素质提升,
期刊
新团队、新目标,比肩成长,异频求同  2018年6月5日,“宋春生校长发展共同体”成立。来自不同地区的十一位校长,组成了一个新的团队。宋春生校长作为共同体的领衔专家,带领着共同体成员互通有无、细心沟通、求真探讨,交流办学思想,确定共同体的章程,制定共同体的方案以及2018年的行动计划,展望未来发展的方向。  共同体成员校来自六区两县,地域跨度大,校情差异大,环境差别大。面对形态各异的学校,宋春生校
期刊
隨着哈尔滨市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战略的全面铺开,“王媛校长发展共同体”(以下简称“共同体”)应运而生。自2018年6月成立以来,“共同体”立足课题带动,从专家引领、交流展示、课堂示范等多纬度入手,通过横向联动、纵向交流等途径,不断丰富“共同体”的工作内涵,为拉动区域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而不懈努力。  聚焦领导力,校际协同谋均衡。“共同体”成立伊始,通过对教育规律的深刻思索,确立了“提升校长领导力,促进区
期刊
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帮助人们树立善良、正直、公平、公正等正确的道德价值标准。鉴于现在的人工智能技术水平,我们还不可能对人工智能程序进行道德教育,但是在开展人工智能教育時,我们绝不能忽视人工智能教育中的伦理教育。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学院副教授王静远  (来源:《中国教育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