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教育环境在逐年的改变,但是不变的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难度与问题,这使得小学数学教学成为了无法绕过去的重点与难点。结合学生的年龄特性与学校教育的侧重环节,探讨可行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为指导一线教学实践,提升教学质量添砖加瓦。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维能力培养;游戏教学;实践教学
引言:
数学因为其抽象性和逻辑思维要求高等特性,被公认为各阶段教育中的重点学科和难点学科,同样,小学数学也是公认的小学教育的难点。相较于人文学科、语言类学科或者是体育类学科来说,小学数学的两级分化十分的严重,学习好的学生能学习得很轻松,而没有得到良好前期教育的学生则学得十分的辛苦,收效也很不明显。有研究表明,在小学养成了良好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学生更能对数学产生兴趣,从而越学越好,而反之则会不断得到负面反馈,最终越学越差形成两级分化。探究影响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原因,探讨新课标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是本文的宗旨。
一、游戏教学:
对于初入小学的学生来说,一般对应的年龄是6到9岁,耶鲁大学应用心理学的实证研究表明,孩子在此年龄阶段还没有达到足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成熟度,不太能够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因此缺乏主动的学习能力。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需要耐心的不断进行引导,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教育中来,因此在选择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的时候要考虑进学生注意力集中和疲劳度有限的问题。对于低年龄段的小学数学教育来说,因为数学抽象性大、逻辑思维要求大的原因,这个问题更加的突出。因此,游戏教学是最适宜小学数学教学的应用方法之一,通过游戏可以有效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保持学生的新鲜感,合理的结合游戏与教学任务,就能事半功倍。
二、生活实践教学
小学其实是系统地进行知识学习的开始,学前教育其实多是以带着学生进行社会生活实践或者玩游戏的方法进行的,学生在进入小学教育之前其实适应的是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因此,在课堂中正襟危坐的学习方式对于小学的学生来说其实不一定完全适合,会让学生产生不适的感觉,从而宣泄情绪或者引起逆反的心理。适当地回到生活实践的教学模式中去,不仅可以在低段的教学中提高教学质量,而且还可以处理好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方法的合理化过渡,平衡学生的心理承受力,降低学生学习时的心理压力。
低段的小学数学和生活的结合也很大,因此很适合使用生活实践化的教学方法,比如小学一年级中学的看时钟认时间的部分,或者更高年级一点的交易找零问题的教学,都是可以很好的结合生活事件的例子。教师可以打破原有的正襟危坐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带上教学用具,在课堂上进行模拟生活的演示教学,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三、利用图像教学
数学的抽象性是最困难的部分,特别是对代数部分的教学困难程度,贯穿了整个的数学学习。而数形结合的方法是常规的用来处理抽象问题的方法,把抽象的数字变化变成形状,能够更加简洁、轻松的解决难题。在学前教学中,一般都会刻意的引导和培养孩子的绘画能力和图像记忆的能力,小学的教学中我们可以承接这些已经培养出的能力,把图形的教学方法运用到小学的教学中来。在小学的数学教学中我们也可以借鉴这样的思路,比如在讲解九九乘法表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借用图形的方式,清晰的让学生意识到相乘的两个数大小不一样的时候,乘积的变化量是怎么变化的,从而更好的对乘这个概念有立体的认知。
四、正面激励教学
把困难的东西培养出兴趣才能更好的达到教育目标,而且只有培养出了兴趣才是可持续的教育方式,不然就只是拔苗助长或是竭泽而渔。现在有些家长听信教育机构的谗言,把学生送到教育机构中进行一些见效很快,但是持续性不长的教学,比如速算教學或者是速记教学,在小学数学这门学科中体现的尤其严重。这样不仅不能让学生真正的掌握正确的数学方法,而且还有碍于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阻碍接下来更高难度的数学学习。
对于学生数学能力最根本的培养方法还是让学生产生兴趣,根据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来说,让学生产生兴趣的最好方法就是不断的给予学生正面的激励。学生不断的能在学习中接受到正面反馈,也就会越来越有自信、越来越能产生兴趣。所以,一线的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的时候要切记一定要有耐心,对于学生学习过程中产生的一些问题不要表现出急躁或者批评,一定要以鼓励为主,孩子的心理建设得越好,教学也就越轻松。
总结:
小学数学的教学目标重、难度大,我们要科学应对。从游戏教学、生活实践教学、结合图像教学、正面激励教学四种教学方法入手,找到学生适宜的教学方法,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是我们进一步展开教育教学工作的可行性策略。
参考文献:
[1]张继宗.浅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J].当代家庭教育,2021(27):135-136.
[2]冉光新.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策略[J].试题与研究,2021(26):61-62.
[3]姜新明.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策略初探[J].试题与研究,2021(25):143-144.
[4]田倩.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探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1(25):153-154.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维能力培养;游戏教学;实践教学
引言:
数学因为其抽象性和逻辑思维要求高等特性,被公认为各阶段教育中的重点学科和难点学科,同样,小学数学也是公认的小学教育的难点。相较于人文学科、语言类学科或者是体育类学科来说,小学数学的两级分化十分的严重,学习好的学生能学习得很轻松,而没有得到良好前期教育的学生则学得十分的辛苦,收效也很不明显。有研究表明,在小学养成了良好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学生更能对数学产生兴趣,从而越学越好,而反之则会不断得到负面反馈,最终越学越差形成两级分化。探究影响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原因,探讨新课标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是本文的宗旨。
一、游戏教学:
对于初入小学的学生来说,一般对应的年龄是6到9岁,耶鲁大学应用心理学的实证研究表明,孩子在此年龄阶段还没有达到足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成熟度,不太能够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因此缺乏主动的学习能力。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需要耐心的不断进行引导,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教育中来,因此在选择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的时候要考虑进学生注意力集中和疲劳度有限的问题。对于低年龄段的小学数学教育来说,因为数学抽象性大、逻辑思维要求大的原因,这个问题更加的突出。因此,游戏教学是最适宜小学数学教学的应用方法之一,通过游戏可以有效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保持学生的新鲜感,合理的结合游戏与教学任务,就能事半功倍。
二、生活实践教学
小学其实是系统地进行知识学习的开始,学前教育其实多是以带着学生进行社会生活实践或者玩游戏的方法进行的,学生在进入小学教育之前其实适应的是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因此,在课堂中正襟危坐的学习方式对于小学的学生来说其实不一定完全适合,会让学生产生不适的感觉,从而宣泄情绪或者引起逆反的心理。适当地回到生活实践的教学模式中去,不仅可以在低段的教学中提高教学质量,而且还可以处理好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方法的合理化过渡,平衡学生的心理承受力,降低学生学习时的心理压力。
低段的小学数学和生活的结合也很大,因此很适合使用生活实践化的教学方法,比如小学一年级中学的看时钟认时间的部分,或者更高年级一点的交易找零问题的教学,都是可以很好的结合生活事件的例子。教师可以打破原有的正襟危坐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带上教学用具,在课堂上进行模拟生活的演示教学,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三、利用图像教学
数学的抽象性是最困难的部分,特别是对代数部分的教学困难程度,贯穿了整个的数学学习。而数形结合的方法是常规的用来处理抽象问题的方法,把抽象的数字变化变成形状,能够更加简洁、轻松的解决难题。在学前教学中,一般都会刻意的引导和培养孩子的绘画能力和图像记忆的能力,小学的教学中我们可以承接这些已经培养出的能力,把图形的教学方法运用到小学的教学中来。在小学的数学教学中我们也可以借鉴这样的思路,比如在讲解九九乘法表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借用图形的方式,清晰的让学生意识到相乘的两个数大小不一样的时候,乘积的变化量是怎么变化的,从而更好的对乘这个概念有立体的认知。
四、正面激励教学
把困难的东西培养出兴趣才能更好的达到教育目标,而且只有培养出了兴趣才是可持续的教育方式,不然就只是拔苗助长或是竭泽而渔。现在有些家长听信教育机构的谗言,把学生送到教育机构中进行一些见效很快,但是持续性不长的教学,比如速算教學或者是速记教学,在小学数学这门学科中体现的尤其严重。这样不仅不能让学生真正的掌握正确的数学方法,而且还有碍于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阻碍接下来更高难度的数学学习。
对于学生数学能力最根本的培养方法还是让学生产生兴趣,根据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来说,让学生产生兴趣的最好方法就是不断的给予学生正面的激励。学生不断的能在学习中接受到正面反馈,也就会越来越有自信、越来越能产生兴趣。所以,一线的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的时候要切记一定要有耐心,对于学生学习过程中产生的一些问题不要表现出急躁或者批评,一定要以鼓励为主,孩子的心理建设得越好,教学也就越轻松。
总结:
小学数学的教学目标重、难度大,我们要科学应对。从游戏教学、生活实践教学、结合图像教学、正面激励教学四种教学方法入手,找到学生适宜的教学方法,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是我们进一步展开教育教学工作的可行性策略。
参考文献:
[1]张继宗.浅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J].当代家庭教育,2021(27):135-136.
[2]冉光新.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策略[J].试题与研究,2021(26):61-62.
[3]姜新明.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策略初探[J].试题与研究,2021(25):143-144.
[4]田倩.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探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1(25):153-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