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在地狱,眼睛在天堂,我们一路西行,跑进西藏

来源 :海峡旅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zhao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个人都有一个关于旅行的梦,这个梦的尽头就在西藏。斗转星移,西藏就安静地躺在心底一个专属的角落里,有人将它搁置腐烂,而有人却选择直面高原的恐惧,前往这个离天空最近的地方。在阳光明媚的八月,在西藏,欢天喜地,我们投入了它的怀抱,心里满是与村卷们一起开启这场高原之旅的兴奋与喜悦。
  都说“畅游西藏,从林开始”,林芝这个平均海拔3100米的“西藏小江南”,成为我们此次村跑进藏的首选目的地。林芝藏语意为“太阳的宝座”,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它各具特色的风光,神仙都会眷恋于此——雅鲁藏布江大峡谷、苯日神山、南迦巴瓦、尼洋河,目之所及皆为大自然的恩赐。
  逃离水泥森林,跑进南伊沟去避暑
  人人都有探秘心理,但秘境却不是随处都有,在林芝一个中印边境的密林深处,就藏着一座藏地药王谷——南伊沟。见过许许多多的高楼大厦,也瞧过一片片郁郁葱葱的大山,却被这群山之中隐藏着的小世界惊艳了。露营扎寨于崇山峻岭的山脚平地,听见清风拂过绿树,还有虫鸣鸟语。夜晚堆起篝火,唱起歌谣,围成圈来跳锅庄,火焰映红了每个村卷的脸庞,也烧热了他们的心。


  第二日晨起,太阳还未升起,空气里带着一絲凉意,深林中也透着新一天的清新自然,就着这份凉爽,我们在南伊沟中开跑啦!赛道沿途古意沧桑,老树遍山,树枝、树干上爬满了青苔,淡黄色的松萝如帷幔般安静地垂着。延伸进谷底的是低矮的灌木丛,与草甸衔接着,在这细雨迷蒙、云海缥缈中,村卷们自由穿梭。拾级而上,满目都是绿意葱葱。这条路是当地藏族人的转山之路,一条条五彩的经幡悬挂于丛林之中,似乎还能看见他们手中的转经筒轻轻转动,嘴里念着六字真言,一步步坚定向前。抬手轻轻触摸一截老树桩,心中满是感动,这是经历了多少风风雨雨,才倒下的躯干,它们见证着这片土地的兴衰。
  这真真是感受南伊沟最好的方式了。
  本次林芝村跑设置7公里和4公里,其中4公里为体验组,不设置奖项,在7公里的折返终点处,是南伊沟的甘露洞。洞内还保存着当年在这行医授徒的药王的壁画,洞壁上挂满哈达,清泉从石缝中渗出。传说,这洞中有108个泉眼,能治疗108种疾病,于是这终年不冻的清泉水便成为村卷们一路辛苦的最好犒赏,还有人装了泉水,回去煮开了喝,竟有一股药草味儿,也是神奇。
  因为是高原地区,我们选择一路小步慢行,不追不赶,走累了,在补给点上喝一杯甜茶,吃一根香蕉,走走停停,闲适自得,这种状态是村跑一直想要带给村卷们的——不为竞技,不为pb,活在当下,陪伴在自己爱的人身边。
  到达终点,冲刺,因这一路上见到的高原风光,名次在这时候已经不再重要了。当许多人还徘徊着,犹豫着,恐惧着这高原之上的赛事,这些村卷们用勇气和坚持证明,想一千次不如勇敢地去做一次。
  村跑结束后,等待着村卷的还有一桌丰盛的藏餐,山林间藏在隐秘的松针叶下的松茸摆上了餐桌,还有烤得酥脆的藏香猪,用珍贵的虫草煮的鸡汤......简直大补。村宴还没结束,有些饱餐后的村卷已经玩上了响箭,声响穿透空谷中,格外响亮,久久回荡在南伊沟的崇山之间。
  春风十里,不如旅途有你
  村跑第18站“林芝村跑”就此告一段落,但是我们与村卷的西藏之行,却一直在路上。我们一起徒步苯日神山,眺望宽广的尼洋河,在藏地的风光里,体验着佛教文化;我们翻过海拔4728米的色季拉山口去那“去了不想回家”的鲁朗,也在惊险的318国道越过海拔5013米的米拉山口,一路向着拉萨的方向前进;我们去到那个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宫殿——布达拉宫,看那雪域之王仓央嘉措,也到光明甜茶馆里喝一壶甜茶品味拉萨生活……
  都说西藏是一个身体在地狱,眼睛在天堂的地方。旅途中,有不少村卷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暖心的是,只要有人不舒服,身边的村卷都会及时给予关心和力所能及的帮助,每个人感同身受地为身边的朋友着想,让这旅程显得有趣更有爱。钱钟书先生曾在《围城》中说过,经过长期苦旅而彼此不讨厌的人,才可以结交做朋友。这次林芝村跑的西藏之行,让大家结下了坚固的友谊,至今还恋恋不舍。
  此次林芝村跑有6位小村卷,其中最小的是7岁的满铭芮,已经跟着村跑走过了11站。这次村跑,带给他们的不仅仅是体质上的锻炼,更多的是开阔了眼界,见到了我们祖国西部高原之美,以后他们也是有故事的小村卷了。从武夷山五夫站开始,村跑已经走过了三年时光,陪伴村跑的是不离不弃的村卷们,我们见证着彼此的每一步成长。
  苯日神山
  苯日神山是西藏原始的苯教推崇的神山,宗教信仰是藏族人民的生活方式,而游历神山、圣湖、寺院是了解西藏风土人情的最佳途径。村卷们绕着神山以最缓慢的方式,细细体悟西藏,与神耳语。在这片林芝腹地的山水秘境处,我们一起感受这浸透着八月花事与高地阳光的味道。
  鲁朗
  如果说藏地的风光大都是苍茫辽阔,如史诗般壮丽,那么鲁朗就是一段让人意犹未尽的崇山峻岭的童话。这个被称为“神之居所”的地方,带给我们的惊艳,绝不仅仅是用几句话,几个词就可以囊括。这里的美不需要刻意的找,因为它随处可见,村卷们在山水之间,感受最自然的生态美景。
  布达拉宫
  “住进布达拉宫,我是雪域最大的王;流浪在拉萨的街头,我是世间最美的情郎。”看着眼前恢弘的白墙红顶的布达拉宫,心中涌现的是一种无名的感动,不似冬季里湛蓝无云的天空下它泛着白雪般的纯净,此刻的它就这么温暖地屹立在我们面前。
  大昭寺
  大昭寺广场前,焚烟缭绕,穿着藏袍的信徒们正潜心朝拜,每天能磕上几千个长头。跟着他们的脚步绕着大昭寺慢慢地走上一圈,真的会被这种诚挚的信仰感染。
  工布江达藏式家庭餐
  人参果酥油炒饭香糯,蒸煮的本地土豆松软,捏成块的糌粑,一碗酥油茶是标配。淳朴的工布人,善于发明美食,而这藏餐也如同他们的性格,简单却不失韵味,阳光下,我们细细品尝。
  鲁朗石锅鸡
  鲁朗的石锅鸡可是在鲁朗必吃的一道美食。石锅里滚滚的鸡汤,和着各种药材,喝上一碗汤,既清甜可口,还瞬间暖了胃,大满足!
  过林卡
  三伏天里,内地每天都跟蒸桑拿般,持续着35℃的高温,而我们在江孜享受着20℃的夏天:沉浸在歌舞的海洋之中,徜徉在鲜花的拥抱中,在蓝天白云下,和身边的朋友一起吃着美食,笑笑闹闹。听说,我们还是内地第一个进藏过林卡的团队呢。
其他文献
“走马观花”式度假产品已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了,人们希望能在目的地有更深入的体验。基于这样的原则,“行李旅宿”设计出一些与当地文化、环境等紧密结合的度假系列产品。  秋日既至,正值云南地区的菌季,不少人都将去云南品尝这一年一会的季节之鲜列为to do list。“行李旅宿”也在旅行规划师多次进山之后,敲定了这次的度假产品“松茸之旅”。要知道,一条线路的推出通常不易,旅行规划师至少每月两次到访在地,持
期刊
青普知旅  青普知旅是青普文化旅游旗下的度假产品,以“身心回到原初”为价值观,倡导人文度假生活方式。为参与者提供一种精心構建场景、设计内容,联合“青普文化导师”交互式分享的青普式知识型度假。青普知旅涵盖国内外众多度假产品,如法国古堡梦幻知旅,美国肯尼迪家族知旅,东非野性新生知旅,大理艺术知旅等。  绿乐园  绿乐园是朱胜萱在原舍系列民宿以及乡村文旅“乡伴”之后,推出的一个自然主题的亲子度假产品。通
期刊
去任何一个地方前,试着找到一种适合的情境投入,才能与他人相区分,制造一段专属于你的假日。  在曼谷度假的夏天,恶鸟正在读莫迪亚诺的《蜜月旅行》,小说的开篇说:“夏日还会再来,但炎热再也不会如此沉闷。”似乎时过境迁,最初的回忆也不可避免地被稀释了。可是闷热潮湿的气候依然令他想起曾经在巴厘岛的那场蜜月之行,当他走在曼谷的街头,脑中浮现的是遗失在巴厘岛上的那些与爱人争吵、相爱的片段回忆,它们和当下的景色
期刊
國内外的市场开始响应多样化的假日需求,细分客群,挖掘产品的差异性,更加注重主题丰富,内容扎实。
期刊
泉州南安福铁村中,藏着一位小有名气的木偶头雕刻师傅。他未曾师从任何名家,却在自己的摸索之下,走出一条野放的民间木偶头雕刻路子,不仅制作闽南传统的木偶头,更与台湾木偶界合作,创作出了许多全新的木偶头作品,让人不禁感叹民间手艺的生命力。  泉州南安的福铁村是东南乡建的驻地,其下辖的庄内村,村庄不大,却藏着一位小有名气的木偶头雕刻师傅。眾所周知,闽南木偶头雕刻手艺有南派、北派之说,这位傅明筑师傅却未曾师
期刊
有别于常规的旅行度假,一场文创游学式的度假,能够让你在度假中,充分地、全面地回复在城市的线性生活中丧失的弹性与饱满,甚至通过游学团队的“insider”,一件事情的内行人,在游学过程中了解一门新手艺,或是学到一些方法论。  游学越来越成为一种Smart的度假方式。今年六月《碧山》杂志书、早春游学和绿里联合举办的日本艺术民艺感知之旅,在还未上线时就已经吸引了众多的关注。一周左右的时间,除了能够饱览日
期刊
“中秋博饼”是闽南地区特有的民间习俗,厦门更是闽南一带将博饼习俗保持得最好的地区。同时,博饼也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每逢农历八月,厦门人便会呼朋唤友,把酒话佳节,家家户户围桌博饼,其乐融融。  从2012年起,每年农历八月厦门都会举办品牌节庆活动——中国厦门中秋博饼旅游嘉年华,到今年已经是第六届了。今年的中秋博饼旅游嘉年华将于9月20日至10月19日如期在厦门举行,以“欢乐中秋·好运厦门”为主题,
期刊
得益于海上丝绸之路,泉州制瓷业發达,瓷器外销世界多国,同时凭借活跃的国际商贸,掌握着各国瓷器的潮流趋势。泉州瓷自成体系,多元的瓷器产品从山区到沿海,通过海路走向了世界,打造了一条兴盛的泉州“陶瓷之路”。  陶瓷作为海外贸易的重要输出品,使得“海上丝绸之路”也是条“陶瓷之路”。泉州制瓷业的兴盛,以致于有海外旅行家在谈及中国瓷器时,误以为“只在刺桐和隋尼克兰城制造......这种瓷器运销印度等地区,直
期刊
临海人素来崇文重教,行事准则多以儒家的“经世致用”为主,但也不曾放弃过对佛道两教的好奇与探究。因此临海古城至今依然流传着诸多传说,它们藏在已有数千百年历史的城墙、里坊、水井古塔、甚至佛寺道观的屋檐上,越靠近古老的气息越能保持其源源不绝的生命力,避免因时代的发展而渐渐式微的命运。许多五十岁以上的临海人相信,传说中那些神灵精怪,乃至自然本身与人之间皆存在似有若无的沟通与接触,证据之一便是那些时而显现的
期刊
每一座城市都拥有其独特的气味和声音。京都的声音来自天际,总是毫无预兆地,三两只硕大的烏鸦从电线杆掠过,发出嘶哑且短促的叫声。即使打搅了当地人的生活,这些黑黢黢的生灵依然被奉为神鸟,因为他们的祖先是那只被《古事记》记载的对神武天皇有引路之功、助其一统天下的八咫乌。一个传说,便诞生了岛国3000多座祭拜乌鸦的神社,遍布神社寺庙的京都也将乌鸦视为不可侵犯的神明,连下鸭神社的主祭神都是侍奉八咫乌的神使。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