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构之美与生命之力

来源 :星星·诗歌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y66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阳光中的向日葵
  芒 克
  你看到了吗
  你看到阳光中的那棵向日葵了吗
  你看它,它没有低下头
  而是把头转向身后
  就好像是为了一口咬断
  那套在它脖子上的
  那牵在太阳手中的绳索
  你看到它了吗
  你看到那棵昂着头
  怒视着太阳的向日葵了吗
  它的头几乎已把太阳遮住
  它的头即使是在没有太阳的时候
  也依然在闪耀着光芒
  你看到那棵向日葵了吗
  你应该走近它
  你走近它便会发现
  它脚下的那片泥土
  每抓起一把
  都一定会攥出血来
  在芒克的诗中,太阳是一个重要且多义的意象,与1973年的《太阳落了》相反,写于1983年的《阳光中的向日葵》将太阳视为枷锁而非光明。仅从文学角度看,时代巨变和社会震荡留给诗人的是一笔有关生活阅历、生命体验的财富,正是这笔“代价惨重的财富”让芒克在诗写道路上走得日益坚定。多多在《被埋葬的中国诗人(1972-1978)》中称芒克为“自然诗人”,并评价其“生命力是最令人欣慰的”。《阳光中的向日葵》就是一首生命之歌,作品以充满张力的语言和极具美感的形构,让强大生命之力跃然纸上,诗人用诗歌赞美并传播生命的原始之力和个体的思想之力。
  作为两种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诗与画有某些共同的表现方式,王国维评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就是基于二者的相似相通之处。从绘画的角度来看,《阳光中的向日葵》更像是一幅抽象的油画。一棵向日葵被诗人以仰视角度加以呈现,“那套在它脖子上的/那牵在太阳手中的绳索”,转向身后、怒视太阳并几乎已经把太阳遮住的头都让阳光下的这棵向日葵异常伟岸。根据视觉常识,仰视视角能让描绘的主体显得渺小,而让被描绘的客体显得高大。诗人的目光聚焦于向日葵的“头”,这让向日葵的花盘与太阳光盘的大小在对比中不相上下,与其说这是向日葵与太阳争辉,毋宁说是诗人自我意识的扩张。以仰视视角观之,向日葵的茎部、花盘便有相同的轴心,即使“头转向身后”,颈部似乎有所扭曲,但整棵向日葵依然笔挺地位于画面正中央,位于高远处的太阳盘小而色弱,与灿烂如火的向日葵相比,少了平日里的炽热与锋芒。根据诗歌的描述,向日葵的茎部是太阳用以束缚向日葵的枷锁。当这株奋力挣脱束缚的向日葵站立于暗红色的血泥之上,竖构图的选择让整个画面具有纵深感,同时给人以坚实向上的力量感,仰视视角则令画面充满庄严感。诗中冷暖色调的對比则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以绳索和血土的灰暗强调并突出了向日葵花盘的明丽辉煌。形构之美和色彩之美直指向日葵蓬勃的生命力,梵高让画和向日葵的结合成为美术史上的经典,芒克则用诗歌与向日葵相碰撞,并让这棵阳光中的向日葵在诗与画的世界尽情张扬绽放。
  我们可以简单地认为向日葵及其所反抗的太阳有特定的所指,但如此便使诗歌的意味有所削弱,毕竟诗歌的魅力之一便在于语言和意义的陌生与多元,因此,向日葵和太阳无需有其固定所指,或者说应有更为深邃的所指。与写出《太阳落了》的1973年不同,1983年时,朦胧诗经历了高潮,作为新生力量的“第三代”诗人也即将在对抗和反叛中登上诗坛。《阳光中的向日葵》之所以具有时代特征是因为它是诗坛两股潮流相争与过渡时的产物。从生命的力与美来看,作品具有朦胧诗的典型特色——描绘生命亦歌颂生命。只是随着时间流逝,朦胧诗对生命的书写日渐空泛,这也是朦胧诗得以产生广泛影响而日后又遭受诟病的原因之一。不过芒克的这首生命之歌摆脱了当时大多数朦胧诗在书写生命时的无力感,通过对向日葵的形态、色彩及血土细节的把控,诗人让这棵向日葵的生命富有力量。从反叛者的姿态来看,这首诗显然与“第三代”诗歌所秉持的某些理念相吻合。且不论向日葵以一己之力反抗太阳的事实,芒克对太阳的重写就与同一年韩东写下的《有关大雁塔》有些相似。韩东通过大雁塔消解历史权威和英雄崇拜,芒克的这首诗歌则是对太阳的某种颠覆。作品首先颠覆的是长久以来赋予太阳有关光明与温暖的种种象征意味和文化内涵。太阳并非向日葵伟大的能量之源,而是“罪恶的命运主宰”,向日葵极力挣脱的正是太阳的束缚。这种“太阳观”同“太阳落了。/黑夜爬了上来,/放肆地掠夺”(《太阳落了》)表现出的对太阳的态度有明显不同,后者将太阳象征着正义和光明,此时太阳依旧处于光明与黑暗、正义与邪恶的二元对立中,而向日葵面对的太阳则成为被控诉和反抗的对象。从敬仰到反叛,芒克对待太阳的态度产生了质变。究其原因便在于芒克作为独立个体高扬的主体性,这是与“第三代”诗人们的精神主体共有的起点。
  芒克在《阳光中的向日葵》中极力展现向日葵的力与美时,也将其对生命的热爱和赞美熔铸其中,因而他能看到昂头与太阳对抗的向日葵,也能看到鲜血染红土地。在诗歌中,向日葵挣脱命运的束缚是其原始生命力的展现,而对诗人而言,重审太阳的存在,剥离其固定的象征意义,既是生命原始之力的体现,也是诗人思想力的体现。所谓生命不正是顺着时间的河流,在过去与未来之间让个体所处的漩涡更加立体而丰满吗?的确,即使“它脚下的那片泥土/每抓起一把/都一定会攥出血来”,生命依然将跟随时间向上、向前。
其他文献
我与曹先生是在诗歌会议上结识的,大约因为名字相同,更因为都钟情于诗歌,便有一见如故相见恨晚之感,也便有了剑龙兄剑龙弟的来往。  曹先生最近告诉我他将出版一部诗集《凌晨三点》,他让我为他的诗集写一些文字,我便满口应允了。我正准备去菲律宾参加国际会议,便请他将诗集文稿微信发我,便有了在候机室、机舱里、会议上,我捧着手机读曹先生的诗集,努力走进他的诗歌世界中,感受他的思绪、揣摩他作品的诗意。曹先生发表于
期刊
韩文戈的诗歌辽阔、深邃,有着浓厚的生命气息。生命与诗歌在通向明天和往昔的道路上重逢,他所指认的每一个人,每一条路,每一棵树,都有浓郁的生命气息。在他的指认下,一切都是缓慢的、动态的、律动的,如他的《开花的地方》中呈现出生存背景的无限辽阔性。在诗中,诗人首先设定了一个坐标,一个万年之地正在开花。这里的花显然不仅仅是物理意义的花,而且也指向深层哲学意义。古老的时间与鲜活的生命在诗中形成“对抗”,并沿着
期刊
一个雨滴滴在梧桐树上  从一片叶子滑落到另一片  好像在缝隙里,一声婴儿的啼哭  奶奶说梧桐树的心是空的  空的吗?我不理解  更多的雨滴为我敲出回声  我看见,有人走在雨里  心里装着石头浮浮沉沉  他们和我都活在梧桐树的梦境里  只有奶奶,她顶着满头的白发  安坐在石头上,带着一份虔诚相信  空心的梧桐并不虚伪  推荐语  诗人似乎获得了来自大自然的某种秘密箴言:万物相互联系,万物都是一体的。
期刊
春风清洗贵阳的时候化整为零  这就很公平  爱美之心,开始了  向换装的植物们看齐。还像去年  月亮有時会来助阵  如果你能看出春风与月亮  谁更淘气  就可以预见  沉静的记忆,调皮的现实  谁将取得胜利  春风盘旋,春风浩荡,在城乡之间  在果盘、键盘和楼盘、在你我之间  随意变换体位,一般的人  应该看不出风怎么乱来,激进  又怎么衰弱下去  你说一些春风经过太多  你说一些春风还将经过更多
期刊
诗歌是一个人的密室突围。这不是受之于肉身之困,而是灵魂的挣脱,向着诗人驰骋的草原及远方。诗人印子君,一个本该在马背上叱咤风云的蒙古汉子,却降生于川南才子之乡富顺,那里都是深丘浅丘,于是其人生高一脚矮一脚,颠簸出生存的诸多况味而积于心中不吐不快。也许诗人的诗集《身体里的故乡》便是他对现实世界客观和主观反映的体温表,“高烧”不退,持续二十余年,这既是故乡之魂,也是心灵之托。  一  如果说鹰隼是天空之
期刊
就像郑敏先生谈到的,现代汉语诗歌的创作“始终面对一个语言精炼与诗语表达强度的问题”,擅写架构复杂的长诗的诗人当然值得尊敬,但是若“昧于简洁之道”的为长而长,则不免有诗意注水、铺陈粘滞的弊病。散皮写过长诗,不过即便是他那些较长的诗歌,在每一文句的构设上也是简洁凝练,意象紧凑而密集,旨趣玄远又熔铸生命观照,常给人言尽而意无穷之感。当他把这种实践专心用于短诗的经营时,则更见其以小博大、方寸中显大千的功夫
期刊
老专家王忠祥曾指出:“绿原文学生涯有‘四重奏’——第一乐章,诗文创作;第二乐章,文艺评论;第三乐章,翻译著作;第四乐章,编辑出版。”著名诗人沙克认为:解读与传播绿原的文化价值,必将是中国文坛的一种需要和必然。  绿原(1922—2009)原名刘仁甫,另有译名刘半九,精通英、俄、德、法语,是一位多栖文学家。20岁时即出版了诗集《童话》,被誉为中国诗坛神童。绿原自小学习英语,其大哥刘孝甫(年长19岁)
期刊
胡言乱语     在诗歌里,一个“正常人”是没有价值的,越是正常,他的思绪越是郁结——变得理性。因此,伟大的诗歌往往出现在童稚和疯子之口(或者至少可以说一个优秀的诗人必然有异于常人)。  “胡言乱语”必然让惯常的诗歌系统崩溃。“胡言乱语”本身是就对固有的语言的一种解构,它必然带来语言的陌生化和诸种可能性。因此在一个诗人真正进入诗歌时,他不可能是思绪牵着语言走,而是语言在指引着诗人——来自另一个
期刊
中国现代诗学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处于借鉴西方文学理论与文化资源来表达自我的尴尬处境。究其根本,则是西方中心论、殖民主义意识形态还在潜在地制约中国学者的观念,使许多受西方文学理论滋养成长起来的学人难以摆脱思维的桎梏,从而导致中国现代诗学因袭西方话语、套用西方理论。著名文艺理论家张江用“强制阐释”这个概念来形容西方文学理论的霸权,即背离文本话语,消解文学指征,以求在立场和模式对文本和文学作符合论者主观意
期刊
一百年前,一八四四年三月三十日,法國伟大的抒情诗人保尔·魏尔伦诞生于梅斯城。今天,在我们紧张忙碌的日子里,在我们郑重严肃的氛围中,从我们取得的令人震惊的胜利这一角度来看,他因何能引起我们的注意呢?  魏尔伦留下了关于其经历与见闻的笔记,这些笔记笔调鲜明,在主导精神和表达方式上,接近于勃洛克、里尔克、易卜生、契诃夫以及其他现代作家晚期的创作,同时也显示出,在它们与法国、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国家及俄国新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