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汉字是全世界至今仍在使用的最古老的成系统文字,是中华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载体。汉字教育是中国一切文化教育的基石与起点。然而,汉字教学绝非单指纯粹的识字教学,它应该是一种充满人文性的文化教育。然而大量调查结果表明,目前的汉字教学仅仅把重点放在纠正错别字、辨析字音上,汉字基本上仍被定位于阅读和写作教学的手段,主要目标还是追求识字的速度和数量,对汉字的“文化性”教育少之又少。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汉字对于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丰富汉字教学的内涵、改进汉字教学的方式是目前汉字教学急需进行的改变。
关键词:汉字教学 文化性 教育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自古以来,汉字作为中华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载体,其教育就一直是中国一切文化教育的基石与起点。汉字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不仅直接关系到我国教育的整体水平,而且也影响着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
长时间的创造和使用过程,使汉字本身就携带着丰富的社会历史文化内涵,并成为了一种充满地域特色、民族心理特征和时代色彩动态的文化符号。一个汉字,往往就是一段故事、一份情感、一种智慧、一个姿态。就如“里”字,上为天,下为土,在汉字本义中是填土集中的地方。而在古代农业社会里,人们“恃田而食,恃土而居”,所以“里”字揭示的是古代人们的居住与农业生产的关系。再如“信”字,“将一人之言传于他人,不变形不走样可谓信”;又如“仁”字,从人从二,《说文解字》曰:“亲也”,二人为亲,体现了古人非常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故而“仁”字所揭示的是古代中國社会的道德文化内涵。
2000年11月,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在研讨会上达成了一个共识:“识字教学要树立长远观念,即要以实施素质教育为目标。”可以说,这个共识正是为了改善汉字教学长期以来的“重技能轻人文”现象而提出的。而这一共识的提出也进一步确认,为阅读和写作服务不应只是汉字教学的唯一目的,它的最终目的应该是实施整体素质教育,以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对受教育的生命个体进行文化熏陶,从而达到掌握识字能力同时又提高文化素养的真正育人目的。[1]
汉字的“文化性”决定了其教学必须不同于一般的文字教学,而应将汉字蕴含的深厚的文化考虑进去。新课改以来,虽然国家非常重视课程的文化建设,也一再强调课程的文化主体地位和文化功能,但汉字教学领域的文化缺失现象却依然明显。传统的汉字教学由于过于追求单一的识字效率,仅仅关注汉字形体的识记,因而把汉字教学变成了纯粹的技能训练。但新课改下的部分汉字教学课堂为了改变枯燥的教学课堂,却又过多地把注意力放在情境创设和游戏设计方面,依然忽视了汉字文化的渗透,使汉字教学“文化性”缺乏内在根基。
而如果利用汉字文化的渗透来帮助学生学习汉字,不仅可以在之后的汉字学习中提升教学效率,还能帮助学生感受汉字的无穷奥秘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对国家的文化认同感和文化自豪感。一系列“文化性”教学的举措,将会给汉字教学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和接连效应。
一、提高教学整体效率
汉字数量虽然繁多,但是其独特的创造方式,却使庞杂的汉字家族字与字之间组成了一个科学的汉字系统。在汉字教学中,如果能抓住汉字的这些特点巧妙地进行教学,就可以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很大程度地提高教学效率。例如“禾”像是一株已经成熟了的庄稼,而“香”上的“禾”则表示小麦(禾)成熟后的馨香;“稻”的左边表示稻子是成熟的庄稼,右边的“舀”则既表示声音,又表示手拿着柞在石臼里舂米。如此一来,在进行这一类字的教学时,我们就可以通过展现先民耕种与丰收的场景,结合远古的农耕文化,使学生轻松快速地领悟汉字的文化与智慧。
二、改善错字严重现象
汉字教学的“文化性”,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改善学生常出现的错别字现象。在平常的实际教学中,我们经常看到有的学生把“人才辈出”写成“人才倍出”,把“利害”写成“厉害”,把“冠”写成“寇”等等。然而,形成错别字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学生自身年龄、注意力特点与学习态度的原因,又有汉字教学缺失文化性的原因。在当下的汉字教学中,几乎没有汉字的构造规律和民族文化基因方面的教学,学生只靠重复书写和死记硬背记忆汉字。慢慢地,随着学生识字量的增加和大量形近字的出现,原来靠机械记忆掌握的汉字之间出现了混淆,因而不能在具体的语境下识别和运用汉字,就出现了错别字现象。反观,如果在教学中教师能够帮助学生开掘汉字的文化构成,介绍汉字形成的文化背景,让学生对汉字有一个较为深刻的了解,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就能有效的纠正和减少错别字。例如,如果学生明白了篮球最开始便是投进竹筐,现在的篮球筐也像花篮状,就不会把“篮球”写成“蓝球”。
三、提高学习能力兴趣
在汉字教学过程中融入汉字文化,就可以实现知识的有效迁移,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长久以来,汉字作为记录汉语的符号,在其创制和使用的过程中,本身就已经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注重汉字教学的“文化性”,不仅能够开阔学生的人文视野,而且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汉字奥妙的兴趣。例如 “首”字做形旁时会变为“页”,如果学生了解到这一文化知识点,那么在其遇到“顾”、“颈”、“项”、“须”、“烦”等同类字时,就能很快地把这些字与人的头部联系起来。这样的教学,通过将汉字巧妙科学的构造规律以及丰富有趣的文化意蕴进行有机联系,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发现字与字之间的联系,将死记硬背的机械学习转变为有意义学习。一旦学生意会了汉字的这些奥妙并自如运用,便会发自内心地产生对汉字的热爱,由此提升对汉字的学习兴趣。
四、培养良好道德观念
在汉字的创制和使用过程中,一直都非常重视道德观的取向渗透。这些蕴含着的道德观念除了体现在汉字的偏旁部首中,在汉字的结构关系也蕴含着很多礼让谦和、和平共处、共生共存的人文精神。汉字结构笔画中的上下左右、内外先后、大小长短等都有严格的规定:先者不能霸占位置,要为后者留下适当空间,长者要略微收缩,宽者则需尽量窄化,高者稍矮,肥者略瘦,以保证整体的和谐美观。[2]例如“阮”字,左边“耳朵”字形体较小较窄,应稍微右靠,右边“元”容易宽肥,则尽量收窄,使之与左旁“耳”协调,保证整个字的协调和谐美观。而在汉字教学分析结构笔画的同时,又可以利用其字形特性,帮助学生树立集体团结的意识,让学生懂得团结互助、尊重他人、谦和礼让等行为处事的观念等。
五、感受汉字文化魅力
一个个方形字体,本身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微影,是中国古代社会的“活化石”。例如汉字“牧”,其形体就像人拿鞭杖放牧牛、羊的情景;“牢”像牛、羊、马等在圈中畜养之形,这都说明创字时牛、羊、马就已经皆为家畜。又如人们一般都随父亲姓,但为什么“姓”这个字却是“女”字旁?《说文解字》里说到:“姓。人所生也。古之神圣人,母感天而生子,故称天子。因生以为姓,从女从生,生亦声。”也就是说谁生的你,你就随谁的姓。这说明在古人的观念里,母亲才是孩子的血统的唯一认定,因此古人也就造出一个从“女”的“姓”字来。
汉字教学“文化性”,一方面可以让学生领略到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感受到汉字的巧妙与灵动,提高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另一方面又能够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并激发他们对汉字和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也只有真正理解了汉字的意义,才能够走入中国文化的长廊,在其中更加深刻地品味中国文化的美。正如《听听那冷雨》中余光中先生的深情感叹:“譬如凭空写一个‘雨’字,点点滴滴,滂滂沱沱,淅沥淅沥淅沥,一切云情雨意,就宛然其中了。”
汉字不单单是交流的辅助工具,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有着点、横、撇、捺等各种笔画组成的端庄外表,更有着五千年中华文化构成的灵魂。通过这些神奇的汉字,我们可以继续传承真正的文化信息,树立文化品格的德育与美育。汉字教学不应该是一个笔画分析、反复识记的机械操练过程,而应是一个“以字传文,以文化人”、点染提升的过程,是传承中华文化、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的过程。唯有如此,汉字教学的价值才能得到真正的体现。[3]
参考文献
[1] 史鸿飞. 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汉字教学研究[D].信阳师范学院,2015.
[2] 刘爱军. 汉字教学的文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
[3] 任艳. 汉字的文化构成及其教学探索[D].山东师范大学,2010.
关键词:汉字教学 文化性 教育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自古以来,汉字作为中华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载体,其教育就一直是中国一切文化教育的基石与起点。汉字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不仅直接关系到我国教育的整体水平,而且也影响着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
长时间的创造和使用过程,使汉字本身就携带着丰富的社会历史文化内涵,并成为了一种充满地域特色、民族心理特征和时代色彩动态的文化符号。一个汉字,往往就是一段故事、一份情感、一种智慧、一个姿态。就如“里”字,上为天,下为土,在汉字本义中是填土集中的地方。而在古代农业社会里,人们“恃田而食,恃土而居”,所以“里”字揭示的是古代人们的居住与农业生产的关系。再如“信”字,“将一人之言传于他人,不变形不走样可谓信”;又如“仁”字,从人从二,《说文解字》曰:“亲也”,二人为亲,体现了古人非常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故而“仁”字所揭示的是古代中國社会的道德文化内涵。
2000年11月,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在研讨会上达成了一个共识:“识字教学要树立长远观念,即要以实施素质教育为目标。”可以说,这个共识正是为了改善汉字教学长期以来的“重技能轻人文”现象而提出的。而这一共识的提出也进一步确认,为阅读和写作服务不应只是汉字教学的唯一目的,它的最终目的应该是实施整体素质教育,以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对受教育的生命个体进行文化熏陶,从而达到掌握识字能力同时又提高文化素养的真正育人目的。[1]
汉字的“文化性”决定了其教学必须不同于一般的文字教学,而应将汉字蕴含的深厚的文化考虑进去。新课改以来,虽然国家非常重视课程的文化建设,也一再强调课程的文化主体地位和文化功能,但汉字教学领域的文化缺失现象却依然明显。传统的汉字教学由于过于追求单一的识字效率,仅仅关注汉字形体的识记,因而把汉字教学变成了纯粹的技能训练。但新课改下的部分汉字教学课堂为了改变枯燥的教学课堂,却又过多地把注意力放在情境创设和游戏设计方面,依然忽视了汉字文化的渗透,使汉字教学“文化性”缺乏内在根基。
而如果利用汉字文化的渗透来帮助学生学习汉字,不仅可以在之后的汉字学习中提升教学效率,还能帮助学生感受汉字的无穷奥秘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对国家的文化认同感和文化自豪感。一系列“文化性”教学的举措,将会给汉字教学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和接连效应。
一、提高教学整体效率
汉字数量虽然繁多,但是其独特的创造方式,却使庞杂的汉字家族字与字之间组成了一个科学的汉字系统。在汉字教学中,如果能抓住汉字的这些特点巧妙地进行教学,就可以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很大程度地提高教学效率。例如“禾”像是一株已经成熟了的庄稼,而“香”上的“禾”则表示小麦(禾)成熟后的馨香;“稻”的左边表示稻子是成熟的庄稼,右边的“舀”则既表示声音,又表示手拿着柞在石臼里舂米。如此一来,在进行这一类字的教学时,我们就可以通过展现先民耕种与丰收的场景,结合远古的农耕文化,使学生轻松快速地领悟汉字的文化与智慧。
二、改善错字严重现象
汉字教学的“文化性”,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改善学生常出现的错别字现象。在平常的实际教学中,我们经常看到有的学生把“人才辈出”写成“人才倍出”,把“利害”写成“厉害”,把“冠”写成“寇”等等。然而,形成错别字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学生自身年龄、注意力特点与学习态度的原因,又有汉字教学缺失文化性的原因。在当下的汉字教学中,几乎没有汉字的构造规律和民族文化基因方面的教学,学生只靠重复书写和死记硬背记忆汉字。慢慢地,随着学生识字量的增加和大量形近字的出现,原来靠机械记忆掌握的汉字之间出现了混淆,因而不能在具体的语境下识别和运用汉字,就出现了错别字现象。反观,如果在教学中教师能够帮助学生开掘汉字的文化构成,介绍汉字形成的文化背景,让学生对汉字有一个较为深刻的了解,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就能有效的纠正和减少错别字。例如,如果学生明白了篮球最开始便是投进竹筐,现在的篮球筐也像花篮状,就不会把“篮球”写成“蓝球”。
三、提高学习能力兴趣
在汉字教学过程中融入汉字文化,就可以实现知识的有效迁移,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长久以来,汉字作为记录汉语的符号,在其创制和使用的过程中,本身就已经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注重汉字教学的“文化性”,不仅能够开阔学生的人文视野,而且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汉字奥妙的兴趣。例如 “首”字做形旁时会变为“页”,如果学生了解到这一文化知识点,那么在其遇到“顾”、“颈”、“项”、“须”、“烦”等同类字时,就能很快地把这些字与人的头部联系起来。这样的教学,通过将汉字巧妙科学的构造规律以及丰富有趣的文化意蕴进行有机联系,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发现字与字之间的联系,将死记硬背的机械学习转变为有意义学习。一旦学生意会了汉字的这些奥妙并自如运用,便会发自内心地产生对汉字的热爱,由此提升对汉字的学习兴趣。
四、培养良好道德观念
在汉字的创制和使用过程中,一直都非常重视道德观的取向渗透。这些蕴含着的道德观念除了体现在汉字的偏旁部首中,在汉字的结构关系也蕴含着很多礼让谦和、和平共处、共生共存的人文精神。汉字结构笔画中的上下左右、内外先后、大小长短等都有严格的规定:先者不能霸占位置,要为后者留下适当空间,长者要略微收缩,宽者则需尽量窄化,高者稍矮,肥者略瘦,以保证整体的和谐美观。[2]例如“阮”字,左边“耳朵”字形体较小较窄,应稍微右靠,右边“元”容易宽肥,则尽量收窄,使之与左旁“耳”协调,保证整个字的协调和谐美观。而在汉字教学分析结构笔画的同时,又可以利用其字形特性,帮助学生树立集体团结的意识,让学生懂得团结互助、尊重他人、谦和礼让等行为处事的观念等。
五、感受汉字文化魅力
一个个方形字体,本身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微影,是中国古代社会的“活化石”。例如汉字“牧”,其形体就像人拿鞭杖放牧牛、羊的情景;“牢”像牛、羊、马等在圈中畜养之形,这都说明创字时牛、羊、马就已经皆为家畜。又如人们一般都随父亲姓,但为什么“姓”这个字却是“女”字旁?《说文解字》里说到:“姓。人所生也。古之神圣人,母感天而生子,故称天子。因生以为姓,从女从生,生亦声。”也就是说谁生的你,你就随谁的姓。这说明在古人的观念里,母亲才是孩子的血统的唯一认定,因此古人也就造出一个从“女”的“姓”字来。
汉字教学“文化性”,一方面可以让学生领略到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感受到汉字的巧妙与灵动,提高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另一方面又能够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并激发他们对汉字和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也只有真正理解了汉字的意义,才能够走入中国文化的长廊,在其中更加深刻地品味中国文化的美。正如《听听那冷雨》中余光中先生的深情感叹:“譬如凭空写一个‘雨’字,点点滴滴,滂滂沱沱,淅沥淅沥淅沥,一切云情雨意,就宛然其中了。”
汉字不单单是交流的辅助工具,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有着点、横、撇、捺等各种笔画组成的端庄外表,更有着五千年中华文化构成的灵魂。通过这些神奇的汉字,我们可以继续传承真正的文化信息,树立文化品格的德育与美育。汉字教学不应该是一个笔画分析、反复识记的机械操练过程,而应是一个“以字传文,以文化人”、点染提升的过程,是传承中华文化、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的过程。唯有如此,汉字教学的价值才能得到真正的体现。[3]
参考文献
[1] 史鸿飞. 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汉字教学研究[D].信阳师范学院,2015.
[2] 刘爱军. 汉字教学的文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
[3] 任艳. 汉字的文化构成及其教学探索[D].山东师范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