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社会纪录片的创作策略探究

来源 :银幕内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xu02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如今多重语境叠合的社会文化环境之下,纪录片以其独特的视角对人类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现象和问题进行多层次的探讨与解读。其中,社会人文纪录片更是聚焦“大社会”中的“小人物”,通过对典型人物的再现呈现普罗大众的生存现状。多样化的社会语境为人文社会纪录片创作提供了多样化的可能,在创作策略层面还应保持视角、叙事、主题等方面的创新。
  “所谓人文社会纪录片,是特指那些以普通人和当下的社会现实为记录对象,主要从人文的角度去反映和展现的纪录片。”人文社会纪录片从人文视角对社会各阶层人的生存状况进行纪录与观察,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观众在观看此类纪录片时能产生强烈的真实感和认同感。
  一、纵览社会环境,聚焦个体人物
  赛莱说:“不论一部纪录影片是直接使用语言表述或是通过造型、通过材料的展示来表述;也不论观众是否被要求表态,影片制作者的态度是否明朗,被唤起的感觉只有一个:影片打开了一个眺望真实的窗口。一部非虚构影片总是在直接间接表现真实,同时尝试着在这个真实之中寻求真理。”既然任何一部纪录片都是打开一个“眺望真实的窗口”,那么我们所眺望的视角便是整个社会,通过窗口的范围将目光聚焦于个体人物的生存现实。
  社会环境是纪录片创作的依托,纪录片更是社会环境的客观再现。社会环境在纪录片创作中的运用和纪录片内容的体现应该具有两个层面。第一,从宏观角度分析,纪录片关注的是整个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并受到社会制度、发展、信仰等因素的影响。第二,从微观角度分析,每一部纪录片的选题都有其相应的领域,该领域在社会环境中的地位与发展等都成为影片不可忽略的重要内容。在纪录片创作过程中,要处理好这两个层面的关系,才能达到“纵览”的视角与胸怀。
  纵观我国纪录片发展的历史,每一部优秀的作品都立足于当下的社会环境。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纪录片出现了一片兴旺的景象,选材面拓宽、手法新颖、类型丰富等新特点都是伟大变革在纪录片领域的体现。从《话说长江》到《望长城》引发的“万人空巷”的收视热潮可以证实,一部优秀的纪录片必须将视野放大到整个社会环境之中。
  重现不仅仅是用影像手段将人物呈现在观众面前,更是要将人物的内心世界真实再现。20世纪90年代以来,众多纪录片创作者开始关注个体的人物,从社会环境的高度纪录普通人的生存发展。导演周浩拍摄的《高三》,将一年一度的高考重现的同时,更是把高三学子和高三老师的日常生活与内心世界展现出来。导演焦波创作的《乡村里的中国》同样是在我国农村大发展大变革的社会环境下,用373天的拍摄,选择了山村里比较有代表性的人物,呈现了一部“故事性强,泪点多,笑点多,思考多,为农民说真话的”纪录片。
  二、强调叙事纪实,呈现完整故事
  “故事,是对一件事或一系列事件进行有趣的叙述或讲述,以吸引倾听者,无论他们是读者、听众还是观众。最基本的一点是,一个故事要有开端、发展和结局,要有富有感染力的角色、上升的张力,以及实现了某种程度的和解的矛盾。”故事的作用在于能够吸引与本故事传递内容达到一定共鸣的观众,并让观众有观看下去的意愿了解接下来所发生的事情,从而完成叙事。
  在当今的纪录片市场,精彩而具有感染力的故事,是所有人追捧的对象。纪录片的故事需要创作者在长期的拍摄与创作中去发现,要在充满不确定性的生活场景中拍摄到有价值的镜头画面。在前期拍摄过程中,创作者要树立“完整记录”的意识,对于一个重要事件的拍摄要做到过程越完整越好,绝不吝啬相机内存,并保持长时间开机等待意识。
  但這也并不是一味地开机进行流水账式的记录,而要在“完整纪录”意识的前提之上增强故事意识,抓住事件发展的转折点、重要细节、人物情感变化等重要环节,从而为后期剪辑留出足够的创作余地。在后期剪辑创作过程中,更要带着强烈的故事意识,讲述一个精彩而具有感染力的故事。
  三、增强主题意识,强化社会效益
  “从严格意义上说,主题是一个特定故事的总体的潜在的中心思想,它往往阐述人类关于某方面的一个持续性观念。”人文社会纪录片的价值在于其具有深刻的主题思想,并用纪录片所特有的真实性特征营造真实的意境,引导观众进行反思与自省。
  一部优秀的影视作品应该是运用丰富的视听语言构建的一个隐喻系统,一部优秀的人文社会纪录片所构建的隐喻系统更应具有真实的属性。这种真实属性的存在,让人文社会纪录片承担了更大的社会责任,也就是引导观众反思自省,甚至推动整个社会的反思自省,从而让其价值超越故事本身,凝练出具有普世高度的价值观,从而实现它的终极目的发挥其终极价值。
  近几年,国内也出现了许多反映社会问题的优秀的人文社会纪录片。由上海广播电视台和上海市卫计委联合策划拍摄的医疗纪录片《人间世》和《人间世第二季》,该片以医院为拍摄地点,聚焦医患双方面临病痛、生死考验时的重大选择,展现了一个真实人间事态。将医学技术的发展、医患关系的发展、重大医学决定的选择以及面对生死的人间百态赤裸裸的呈现在观众面前,引发观众的思考。以侵华日军“慰安妇”为题材拍摄的两部纪录片《三十二》和《二十二》,用影像纪录最后一部分受到迫害的“慰安妇”的生活现状和对她们惨痛经历的回忆,将那段沉痛的历史呈现在世人面前,其在人权和战争方面引发的思考和产生的社会价值是超越国界的更是影响全人类的。
  纪录片的主题还应该具有多重解读的可能性,以适应多重语境下不同人群多样化解读的需求。
  人文社会纪录片的创作必须秉持对社会的强烈责任感,对问题深入探讨的意识,以及发现生活的敏锐嗅觉,才能创作出有思想有内涵,引发观众和社会思考,推动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题深刻的纪录片。
  参考文献:
  [1] 崔晓涵.论人文类纪录片主题的深度挖掘与表达[D].山东师范大学,2018.
  [2] 郭明,王浚丞.对新时代中国人文社会纪录片传播取向的思考[J].电视研究,2020(02).
  [3] 欧阳宏生.纪录片概论[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
  [4] 柯燕.电视纪录片创作的平民化发展分析[J].西部广播电视,2020(16).
  作者简介:刘文(1992—),男,山东安丘人,硕士,教师,研究方向:纪录片创作。
其他文献
摘要:歌剧《奥赛罗》是威尔第的歌剧代表作之一,在这部歌剧里面,几乎每一首女高音咏叹调都称得上是经典之作。特别是女主角黛丝迪莫那最具代表性的咏叹调“杨柳之歌”尤其受歌唱家的青睐。歌剧《奥赛罗》是在文艺复兴时期的伟大戏剧家莎士比亚的经典戏剧《奥赛罗》的基础上改编出来的一部经典歌剧,“杨柳之歌”是这部歌剧中的女主人公黛丝迪莫娜临死前的一个经典唱段。在这个唱段中,采用的形式是唱歌者自述和对话的方式。黛丝迪
期刊
摘要:中西法律文化在各自的历史中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特点,本文从中西法律文化源头入手,以先秦法学家和古罗马法学家为切入点,通过比较法学家们地位和观念的差异,来比较中西法律文化思想的不同,以期能为理解中西法律文化传统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法学家;法律地位;法治理念;法律文化  一、历史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生产力的提高,社会生产关系的变化,传统的井田制度和宗法分封制开始不能适应新的社会关系,礼崩
期刊
一、民间艺术与当代油画的相互参透  中国民间艺术与油画艺术属于中国艺术与西方艺术两大门类,艺术风格、绘画所用材料、审美情趣等等区别极大,形成源于不同的地域、文化、政治以及历史背景。这种现象反映在艺术的表现形式上與艺术家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互动的心理理解与感受,地域与历史文化的差异性使艺术具有独特性的意义,通过不同的传统民俗文化经验的积累,产生了许多多样化的艺术见解,艺术风格反映在不同的艺术作品上。因
期刊
摘要:本文分析了在朝鲜族酱文化产生的起源以及生产中的作用 , 朝鲜族酱文化作为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朝鲜族厚重的民族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也丰富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内涵,为中华饮食文化增添了绚丽的一页。  关键词:朝鲜族;酱;文化;价值  一、朝鲜族酱文化的起源  朝鲜族在历史上长期以来是以农耕生产为主要的生产方式,朝鲜族的先人们早在朝鲜半岛的新石器时代前期公元前五千纪至公元前四千纪就己
期刊
摘要:城市雕塑是公共艺术环境中的一部分,对城市的公共艺术文化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雕塑艺术在公共环境具有一定标志性的作用,是公共艺术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的创作方式,它独特的空间语言和特定的题材向公众展示出它独特的魅力。在现今中国,公共艺术具有跨时代的意义,虽然其一直没有明确定义,也从未达成共识,,我们所熟知的也只是以某种利益的角度出发,惯性的思维方式和创作方法,没有深刻的从当下的时代精神和民族意
期刊
摘要:日本能登地区的祭田神仪礼,是当地農民对于丰收的感谢以及对来年五谷丰登的祈求仪式。其进行过程反映出日本特有的神灵观念和文化特征,明确这一仪礼的过程及意义对于理解其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及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能登;祭田神;非物质文化遗产  日本能登地区的祭田神“あえのこと”,是在每年12月和次年2月举行的对决定着水稻生长和农业丰歉的田神的祭祀仪礼。其以农家的男主人为执行者,对田神进
期刊
摘要:缅甸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在统一王朝蒲甘于1044年建立之前,这片土地上就已经存在过林阳、掸国、骠国等早期国家。缅甸与中国古代中原王朝的交流也有很长的历史,可以说是整个东南亚地区除越南外,与中国最早开始交流的国家。本文旨在从历史角度分析和讨论中缅关系,涵盖了前蒲甘时期和统一封建王朝时期的交流史。  关键词:中缅关系;缅甸;中缅交流史  中国史书关于缅甸最早的记载见于《史记》,但其中并未刻意提
期刊
摘要:本文以西方绘画空间的表现研究论文为思考对象,从研究中提出的问题、主要的观点两方面对绘画空间表现形式进行分析,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思考文章带给我们的启示。  关键词:西方绘画;绘画空间;空间表现  绘画作为一种视觉艺术,人们在对画面表现进行构思的时候,往往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空间的表现形式是其不可或缺的语言之一,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绘画艺术在历史发展的洪流中,受文化、科技、观念等影响对空间的认知
期刊
摘要:作为有众多少数民族的国家,近年来少数民族题材成为了大家创作的一个热点,随着水彩绘画的不断发展,加上题材自身的地域优势,各类少数民族题材水彩画也随即得到发展,成为水彩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其中藏族题材相关占比很大。由此少不了对藏民族文化的研究,而藏族服饰作为表现藏族文化一大重要媒介,同样有着不可忽视的研究价值。  关键词:水彩人物画;藏族文化;藏族服饰  在漫漫艺术长河之中,水彩的闯入让中国在
期刊
二十一世纪以来,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中国对外贸易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与各国经贸联系不断加强。伴随着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中国更是加快了“走出去”的步伐,开始在国际贸易投资活动中扮演愈发重要的角色。在“一带一路”沿线的众多贸易伙伴国中,东盟拥有着十分的重要地位,它不仅是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重点区域,也是我国发展“一带一路”沿线贸易的关键节点。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积极推动跨境人民币业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