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情感指标已经被列入中学各学科的教育标准。《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谈如何从朗读教学入手,使学生在朗读中入境生情,陶冶情操,提高对语言文字所包含情感的感悟能力。
【关键词】情感教育 朗读教学 朗读能力 感悟能力
在具体的诗歌学习活动中,学生通过倾听、图片观察、朗诵,对诗歌有了一定程度的理解后,教师往往会对朗诵提出要求。一般情况下,教师都会说:“让我们用好听的声音朗诵!”可是,对学生来说,究竟什么样的声音是好听的声音?怎样才是用好听的声音朗诵?
古语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朗读是教师经常使用的诱发学生情感的一种手段,绝非一种人云亦云,人读亦读的情感表达方式,应当读出“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情味,让人耳目一新。情感是学习的动因,是学习语文,发展智力师傅重要的心理因素。因此,应该以教材为基础,开展情感教育。不管是要引发学生的情感,还是要提高学生对情感的理解能力,朗读都是很有效的实现方式。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借助朗读教学实现语文情感教育呢?笔者在实践中采取以下方法:
一、以声传情,启发情感
运用教材实施语文情感教育就要抓好朗读这一重要环节。情感教育突出在“情感”二字,要以富有情感的方式进行教育,以情感的体会作为收效。如果是简单的说教和分析,即使教师的分析再透彻,学生有时也可能无动于衷。没有情感的引发,更不可能有情感的体验了。而情感需要通过声音来传递,因此,我们说,为了读出“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新味儿,那教师就首先应当做到“以声传情”。
朗读,要求教师在运用朗读时段时,要把握好语调、节奏,以声传情。叶圣陶先生说:“吟咏的时候,对教研所得,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性成为读者的东西了,这是一种可贵的境界。”教师融情的范读,景随声出,便可以唤起课文中美的形象。例如,我让他们朗读课文诗歌《瀑布》时,最后一节描绘了瀑布的形态:“好伟大啊,一座珍珠的屏,时来一阵风,把它吹得如烟,如雾,如尘。”这是世人对瀑布由衷的咱们。教师可先用轻声、缓慢、赞美的语气范读,让学生初步感知风中瀑布飘渺、朦胧、纤细的美姿,如轻烟袅娜上升,似迷雾朦胧一片,像细尘纷乱飘洒,感受形象美。诗歌的第一节,教师用抑扬顿挫的语调朗读也能唤起美的形象。“还没/看见/瀑布,(停顿稍短)先听见/瀑布的/声音,(“先听见”后停顿稍长)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叠叠”要读得重、慢,重读“涌”,读出浪涛的气势)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阵阵的风”要读得轻柔些)让学生通过节奏的变换,掀起感情的波澜,感受到祖国山川的优美,身心的愉悦之感便油然而生。
比如,在品读朱自清的《春》这篇散文的时候,在没有伴奏音乐的条件下,走到学生中间进行全文示范朗读。在整个过程中,目光不时地与学生交流。我发现,教师走到哪儿,学生的目光就跟到哪儿,眼中闪烁着光芒,脸上流露着欣喜、快乐的表情。我们的心灵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交流,感情也不断地升华,慢慢地,有些学生跟着笔者轻声地朗读起来,声音由小到大,人数由少到多,整个课堂十分和谐。他们似乎已经看到了一片生意盎然、五彩缤纷的景象,感受到了柔和温馨的春风和绵绵的细雨,感受到了蓬勃的朝气和无限的生机,心里也为之振奋了起来。在这个基础上,我再让学生自读课文,对语言进行品析,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不仅启迪了学生的审美情感,陶冶了他们的情操,还启发他们积极的人生态度,基本上达到了这篇文章情感教育的目标。
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越是感情内涵丰富的文章,越需要这样的方法。因此,运用教材实施语文情感教育就要抓好朗读这一重要环节。
二、以形传情,激发情感
教师自然得体的动作、表情、姿势,更容易拨动学生的心弦,点燃学生的智慧火花。学生凭借多种感官,从教师的体态语言中感悟情感,产生共鸣。
在教学《雨巷》一课时,我是这样教学的:我读第一节(读),诗中有种忧愁的感觉,我们应该用心去读,想象诗人写诗时的心情。评点学生的评论,其实就是朗读指导,是巧借学生之口进行具体引导。“她静默地走近”这一句要读得轻而缓,把丁香姑娘那种轻巧缓慢的脚步声读出来,而后面“像梦一般凄婉迷茫”应读出一种淡淡的忧愁。拈出感情基调后,进而就学生回答顺势提出朗读要注意语速和语调。我读第二节(读),这一节有三个“丁香”,要读出不一样的味道。例如“丁香一样的忧愁”,这个“丁香”读的时候音调要放低,读出忧愁的感觉。“丁香一样的芬芳”是写香味,要读出心驰神往的感觉,“丁香”两个字要拖长一点,读的时候面部表情应该是陶醉状,好像嗅到了花香一样,再配一个伸出右手向外拉开的动作。越是民主、和谐的课堂,越是灵光叠现的课堂,这里点出了朗读要注意表情和动作。最后,教师没有重复前面的词句,而是以总评的方式点出朗读的关键:要感同身受,引起共鸣,以形传情。朗读指导其实就是熟悉作品,为教学的第二个环节打下坚实基础。
眼睛是心灵之窗,脸面是心灵之镜。教师的面部表情是一种动态的无声语汇,它蕴含了大量的情感信息,是师生心理交流的重要“外显点”。因此,教师应根据教材提供的感情线索,恰如其分地运用自己的面部表情,让学生能直观、形象、真切地进行情感体验。
三、以辞传情,升华情感
“情动而辞发”,“披文以入情”,反映了写作与阅读的双向思维过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借助声形手段,引导学生披文入情,体验情感,对于加强语言文字训练,提高学生语文素质是十分重要的。我认为,如果都能在自己的教学中把朗读这一教学手段运用得很得体,那么,在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记”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中,必能收到“一举多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此,要鼓励学生,在读完后,能够用自己的表达方式,也就是通过写作或言辞的表达,来抒发诵读中的情感——通过诵读佳作,进而读自己的作品!在这一朗读、写作、进而朗读的过程中,完成学生一次完整的情感体验。学生在读完佳作后,朗读自己创作的文章,更有利于学生情感从写到读这一过程的抒发。
实现情感体验的升华,要依托语言文字和图意的感悟,借助想象来完成。情感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在情感体验的过程中实现情感升华,而激发想象,进而诵读,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有效方法。
借助朗读来提高学生对情感的感悟能力和表达能力,就要重视朗读水平的提高,重视朗读的效果。有效朗读是感情和技巧的结合,其中,感情是基础。感情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弥补技巧的不足,对感情强烈的感受能力使读文章的人在技巧不足的情况下仍然能在一定程度上理解文章的情感并为之感染;感情表达真挚的人在技巧不足的情况下也同样能在一定程度上把文章的感情诠释出来,令别人被自己打动。相反,只有技巧而无感情的朗读不仅不能感染人,还会让人觉得做作。但是仅有感情而无技巧的朗读水平有限,学生对文章的情感把握也因此受到限制。因此,掌握朗读技巧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表达文章传递的感情。
《学习的革命》一书中提到:“真正的学习,应创造一种轻松的氛围。”叶圣陶说:“一个教师,四五十个学生,心好像融化在一起,忘记了旁的东西,大家来读,来讲,老师和学生一起来研究。”当语文课堂教学充满了围炉夜话般的宽容性的时候,情感的陶冶便变得轻而易举了。
参考文献
[1]《教育语言艺术》1998年语文出版社
[2]《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999年第8、9期
[3]《上海教育》1992年第6期上海教育杂志社
【关键词】情感教育 朗读教学 朗读能力 感悟能力
在具体的诗歌学习活动中,学生通过倾听、图片观察、朗诵,对诗歌有了一定程度的理解后,教师往往会对朗诵提出要求。一般情况下,教师都会说:“让我们用好听的声音朗诵!”可是,对学生来说,究竟什么样的声音是好听的声音?怎样才是用好听的声音朗诵?
古语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朗读是教师经常使用的诱发学生情感的一种手段,绝非一种人云亦云,人读亦读的情感表达方式,应当读出“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情味,让人耳目一新。情感是学习的动因,是学习语文,发展智力师傅重要的心理因素。因此,应该以教材为基础,开展情感教育。不管是要引发学生的情感,还是要提高学生对情感的理解能力,朗读都是很有效的实现方式。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借助朗读教学实现语文情感教育呢?笔者在实践中采取以下方法:
一、以声传情,启发情感
运用教材实施语文情感教育就要抓好朗读这一重要环节。情感教育突出在“情感”二字,要以富有情感的方式进行教育,以情感的体会作为收效。如果是简单的说教和分析,即使教师的分析再透彻,学生有时也可能无动于衷。没有情感的引发,更不可能有情感的体验了。而情感需要通过声音来传递,因此,我们说,为了读出“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新味儿,那教师就首先应当做到“以声传情”。
朗读,要求教师在运用朗读时段时,要把握好语调、节奏,以声传情。叶圣陶先生说:“吟咏的时候,对教研所得,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性成为读者的东西了,这是一种可贵的境界。”教师融情的范读,景随声出,便可以唤起课文中美的形象。例如,我让他们朗读课文诗歌《瀑布》时,最后一节描绘了瀑布的形态:“好伟大啊,一座珍珠的屏,时来一阵风,把它吹得如烟,如雾,如尘。”这是世人对瀑布由衷的咱们。教师可先用轻声、缓慢、赞美的语气范读,让学生初步感知风中瀑布飘渺、朦胧、纤细的美姿,如轻烟袅娜上升,似迷雾朦胧一片,像细尘纷乱飘洒,感受形象美。诗歌的第一节,教师用抑扬顿挫的语调朗读也能唤起美的形象。“还没/看见/瀑布,(停顿稍短)先听见/瀑布的/声音,(“先听见”后停顿稍长)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叠叠”要读得重、慢,重读“涌”,读出浪涛的气势)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阵阵的风”要读得轻柔些)让学生通过节奏的变换,掀起感情的波澜,感受到祖国山川的优美,身心的愉悦之感便油然而生。
比如,在品读朱自清的《春》这篇散文的时候,在没有伴奏音乐的条件下,走到学生中间进行全文示范朗读。在整个过程中,目光不时地与学生交流。我发现,教师走到哪儿,学生的目光就跟到哪儿,眼中闪烁着光芒,脸上流露着欣喜、快乐的表情。我们的心灵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交流,感情也不断地升华,慢慢地,有些学生跟着笔者轻声地朗读起来,声音由小到大,人数由少到多,整个课堂十分和谐。他们似乎已经看到了一片生意盎然、五彩缤纷的景象,感受到了柔和温馨的春风和绵绵的细雨,感受到了蓬勃的朝气和无限的生机,心里也为之振奋了起来。在这个基础上,我再让学生自读课文,对语言进行品析,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不仅启迪了学生的审美情感,陶冶了他们的情操,还启发他们积极的人生态度,基本上达到了这篇文章情感教育的目标。
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越是感情内涵丰富的文章,越需要这样的方法。因此,运用教材实施语文情感教育就要抓好朗读这一重要环节。
二、以形传情,激发情感
教师自然得体的动作、表情、姿势,更容易拨动学生的心弦,点燃学生的智慧火花。学生凭借多种感官,从教师的体态语言中感悟情感,产生共鸣。
在教学《雨巷》一课时,我是这样教学的:我读第一节(读),诗中有种忧愁的感觉,我们应该用心去读,想象诗人写诗时的心情。评点学生的评论,其实就是朗读指导,是巧借学生之口进行具体引导。“她静默地走近”这一句要读得轻而缓,把丁香姑娘那种轻巧缓慢的脚步声读出来,而后面“像梦一般凄婉迷茫”应读出一种淡淡的忧愁。拈出感情基调后,进而就学生回答顺势提出朗读要注意语速和语调。我读第二节(读),这一节有三个“丁香”,要读出不一样的味道。例如“丁香一样的忧愁”,这个“丁香”读的时候音调要放低,读出忧愁的感觉。“丁香一样的芬芳”是写香味,要读出心驰神往的感觉,“丁香”两个字要拖长一点,读的时候面部表情应该是陶醉状,好像嗅到了花香一样,再配一个伸出右手向外拉开的动作。越是民主、和谐的课堂,越是灵光叠现的课堂,这里点出了朗读要注意表情和动作。最后,教师没有重复前面的词句,而是以总评的方式点出朗读的关键:要感同身受,引起共鸣,以形传情。朗读指导其实就是熟悉作品,为教学的第二个环节打下坚实基础。
眼睛是心灵之窗,脸面是心灵之镜。教师的面部表情是一种动态的无声语汇,它蕴含了大量的情感信息,是师生心理交流的重要“外显点”。因此,教师应根据教材提供的感情线索,恰如其分地运用自己的面部表情,让学生能直观、形象、真切地进行情感体验。
三、以辞传情,升华情感
“情动而辞发”,“披文以入情”,反映了写作与阅读的双向思维过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借助声形手段,引导学生披文入情,体验情感,对于加强语言文字训练,提高学生语文素质是十分重要的。我认为,如果都能在自己的教学中把朗读这一教学手段运用得很得体,那么,在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记”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中,必能收到“一举多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此,要鼓励学生,在读完后,能够用自己的表达方式,也就是通过写作或言辞的表达,来抒发诵读中的情感——通过诵读佳作,进而读自己的作品!在这一朗读、写作、进而朗读的过程中,完成学生一次完整的情感体验。学生在读完佳作后,朗读自己创作的文章,更有利于学生情感从写到读这一过程的抒发。
实现情感体验的升华,要依托语言文字和图意的感悟,借助想象来完成。情感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在情感体验的过程中实现情感升华,而激发想象,进而诵读,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有效方法。
借助朗读来提高学生对情感的感悟能力和表达能力,就要重视朗读水平的提高,重视朗读的效果。有效朗读是感情和技巧的结合,其中,感情是基础。感情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弥补技巧的不足,对感情强烈的感受能力使读文章的人在技巧不足的情况下仍然能在一定程度上理解文章的情感并为之感染;感情表达真挚的人在技巧不足的情况下也同样能在一定程度上把文章的感情诠释出来,令别人被自己打动。相反,只有技巧而无感情的朗读不仅不能感染人,还会让人觉得做作。但是仅有感情而无技巧的朗读水平有限,学生对文章的情感把握也因此受到限制。因此,掌握朗读技巧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表达文章传递的感情。
《学习的革命》一书中提到:“真正的学习,应创造一种轻松的氛围。”叶圣陶说:“一个教师,四五十个学生,心好像融化在一起,忘记了旁的东西,大家来读,来讲,老师和学生一起来研究。”当语文课堂教学充满了围炉夜话般的宽容性的时候,情感的陶冶便变得轻而易举了。
参考文献
[1]《教育语言艺术》1998年语文出版社
[2]《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999年第8、9期
[3]《上海教育》1992年第6期上海教育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