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市的发展的同时交通项目建设也逐步增多,城市道路的改造也进入了密集时段。文章主要是根据自身工作经验,结合市政道路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路基的施工质量的提高进行分析探讨,发表自身在工作中所积累和总结的若干经验。
[关键词] 城市;道路建设;问题探讨
中图分类号:B834文献标识码: A
城市道路工程的主要施工问题一般出于材料和施工工艺上,其受地质及自然因素影响不大。因为施工基床已经经过了常年的沉降和压实基本上出于成型状态。所以对材料和施工工艺的把关就成了市政道路工程中重点控制的因素。
一、存在的问题1.路基问题
路基局部地段在垂直方向产生较大的沉落,形成坑塘、裂纹或因地基沉降路基整体下沉。填筑前对地基未按设计要求处理。如:对基低表面的杂草、有机土、种植土及垃圾等没有处理。路基填料的选择不当,如采用粉质土或含水过高的粘土等填料,不易压实,不同土质的材质没有分层填筑,而采用混合填筑。路基下存在软基,路基填筑前未对软基进行处理,在路基自重的作用下,軟基压缩沉降,引起路基沉降。
2.弹簧土
路基在压实时产生受压处下陷,四周弹起,路基土形成软塑状态,体积没有压缩,压实度达不到要求,称为弹簧土。填土为粘性土,含水量过大,填料水分不均匀,而水分又无法散发,在这种情况下进行压实,就会产生弹簧土。在加上过度的碾压,使土颗粒之间的空隙减少,水膜增厚,抗剪力减小,就会引起弹簧。
3.路面工程
底基层、基层混合料不均匀厂拌混合料的骨灰比及含水量变化大,其偏差超出允许范围,混合料的色泽不一,含水量多变。在现场碾压2~3遍后,出现表面粗糙,石料露骨或过于光滑。现场取样的试件强度离散性大。混合料的级配不准,料源不稳定,料堆不同部位有离析而粗细不均匀。在加上拌和场混合料配合比控制不准 ,含水量变化对重量影响未正确估算,计量系统不准确或仅凭经验按体积比放料,使混合料配合比波动。混合料放到堆料场时,由于落差太高造成离析,出厂又未翻拌,加剧了配合比变化。
4.底基层、基层压实度不足
底基层、基层平整度及压实度质量不高。摊铺时不能均匀行驶,连续供料,停机点往往成为不平点。由于分料器容易将粗料向两边送,压实后形成集料窝,影响平整度。混合料由几家单位供应,故级配区别较大,影响松铺系数和压实系数,混合料的含水量不均匀,混合料离析,粗细不均,均对平整度产生不良影响。
下卧层不平,混合料摊铺时虽然表面平整,但压缩不均匀,产生高低不平。
5.底基层、基层横向裂缝
施工接缝衔接不好产生的收缩裂缝。接缝前后二段混合料摊铺间隔时间越长越易裂缝。干缩裂缝。由于混合料水分蒸发后,干燥收缩、产生裂缝。含水量越大收缩裂缝越严重。水稳基层原材料细颗粒含量偏多、水泥剂量过高或含水量偏高会造成基层严重裂缝。尤其是碾压后的混合料,在高温季节,养生不到位,水分蒸发太快或低温季节由于冷缩而产生的裂缝。碾压成型的混合料经过几个月或一、二年后基层表面出现横向裂缝,缝宽可达到几毫米甚至更宽,深度不一,缝距一般10~30m,缝长可为部分路幅或全路幅,裂缝数量和宽度随年龄而增长
6.检查井周围的裂缝、下沉
在检查井周边处呈放射线裂缝,或在检查经周边下沉、烂边,车辆行驶至检查井时,有明显的跳车现象。检查井在回填的过程中,由于回填的场地狭窄,大型压实机械无法进行作业,导致压实度不符合规范要求。回填材料的水稳定性较差,未严格控制回填料的含水量,压实质量不高。在路面施工时,由于工期等诸多因素,井座砼未达到设计强度,压路机就进行路面碾压,导致井盖倾斜、移位,井盖坡度与路面坡度不一致。
二、沥青混合料路面的通病及防治措施
1.路面不平整
波浪,沥青撒布不均形成油垄,经过行车不断撞击而造成高低不平;壅包,面层较薄,以及面层与基层的粘结较差,容易产生此现象;坑槽,基层局部强度不足,在行车作用下容易产生。可采取如下防治措施:轻微的波浪可在热季采用强行压平的方法处治,严重的波浪则需用热拌沥青混合料填平。一般采取铲平的办法来处治壅包。坑槽处治的方法是将坑槽范围挖成矩形,槽壁应垂直,在四周涂刷热沥青后,从基层到面层用与原结构相同的材料填补,并予夯实。
2.施工接缝处理不当
沥青路面的各种施工缝处,由于压实不足,容易产生台阶、裂缝、松散的现象。可采取如下防治措施:纵横冷接缝必须按有关施工技术规范处理好,在摊铺新料前,须将已压实的路面边缘塌斜部分用切割机切除,切线顺直,侧壁垂直,清扫碎粒料后,涂刷 0.3kg/m2~0.6kg/m2粘层沥青,然后再摊铺新料,并掌握好松铺系数;纵向接缝须采用合理的碾压工艺,在碾压纵向接缝时,压路机应先在已压实的路面上行走,碾压新铺层的10cm~20cm,然后压实新铺部分,再伸过已压实路面10cm~20cm,接缝须得到充分压实,达到紧密、平顺的要求。
3.其他通病
泛油,由于混合料中沥青用量偏多,沥青稠度太低引起的;啃边,沥青路面边缘不断缺损,参差不齐,路面宽度减小。可采取如下防治措施:可以根据泛油的轻重程度,采取铺撒较粗粒径的矿料予以处治;对啃边的处治方法是设置路缘石、加宽路面、加固路肩。
三、水泥混凝土路面通病及防治措施
1. 混凝土板块裂缝
由于养生不够,表层风干收缩,产生网状、浅而细的发丝裂纹;由于角隅处基层接触面积较小,单位面积所承受的压力大,基层相对沉降就大,造成板下落空,失去支撑,角隅处便产生局部裂纹;切缝时间过迟,造成收缩裂缝和开放交通后路面基层有下沉致使板块折裂;由于施工操作失误或原材料问题产生裂缝。规范规定时问及时覆盖养生,养生期间必须经常保持湿润,绝不能曝晒和风干,养生时间一般不应少于 14d;角隅处要注意对混凝土的振捣,必要时可加设角隅钢筋,软土路基地段,可作加固设计,做成钢筋混凝土路面板;切缝时间: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 25%~30%时可以切缝。
2.胀缝处破损、拱胀、错台、填缝料脱落由于胀缝内的滑动传力杆位置不正确、胀缝下部嵌缝板与上部缝隙未对齐、胀缝材料不良或填灌工艺不当等原因造成混凝土路面在运营一段时间后,胀缝两侧的板面即出现裂缝、破损、出坑,严重时出现相邻两板块错台或拱起,胀缝中的填料被挤出路面被行车带走。可采取如下防治措施:胀缝设传力杆的,传力杆必须设在板厚中央处;填缝料要选择耐热耐寒性能好,粘结力好,不易脱落的材料;填料不宜填满缝隙全深,最好在浇灌填料前先用多孔柔性材料填塞缝底,然后再加填料;接缝产生挤碎面积不大,只有 1cm~3cm 的啃边时,可清除接缝中杂物,用沥青砂或密级配沥青混凝土补平夯实,当挤碎较严重时,可用切割机械将挤碎部分切出正规和直壁的槽形,然后清洗槽内杂物并晾干,用沥青砂或密级配沥青混凝土夯实补平。
结语
材料的选择也是影响工程质量的一大因素,在材料控制上一定保证填充料的粒径,另外,取于沼泽地、湿地或泥炭地的有机质材料、泥炭、木材、树桩、易腐物及有机质材料、冻结的土料等均不能作为填筑路基的材料。在实际的施工中材料和施工的压实度对路基的质量的影响最大, 路基、路面压实质量是道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最重要的内在指标之一,只有对路基、路面结构层进行充分压实,才能保证路基、路面的强度。刚度及路面的平整度,并可以保证及延长路基、路面工程的使用寿命。市政道路的建设只有严把质量关才能做到工程项目的正常竣工,才能更好的服务于大众。
参考文献:
[1]刘新辉.如何控制市政道路的工程质量[J];广东建材;2008年05期
[2]吕金鹏.浅谈市政道路施工质量控制[J];山西建筑;2009年01期
[3]冯镜明.浅析市政工程道路施工质量控制[J];广东科技;2011年14期
[4]何杰.提高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措施[J];科技信息;2011年07期
[5]邓蕾.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J];科技传播;2010年17期
[关键词] 城市;道路建设;问题探讨
中图分类号:B834文献标识码: A
城市道路工程的主要施工问题一般出于材料和施工工艺上,其受地质及自然因素影响不大。因为施工基床已经经过了常年的沉降和压实基本上出于成型状态。所以对材料和施工工艺的把关就成了市政道路工程中重点控制的因素。
一、存在的问题1.路基问题
路基局部地段在垂直方向产生较大的沉落,形成坑塘、裂纹或因地基沉降路基整体下沉。填筑前对地基未按设计要求处理。如:对基低表面的杂草、有机土、种植土及垃圾等没有处理。路基填料的选择不当,如采用粉质土或含水过高的粘土等填料,不易压实,不同土质的材质没有分层填筑,而采用混合填筑。路基下存在软基,路基填筑前未对软基进行处理,在路基自重的作用下,軟基压缩沉降,引起路基沉降。
2.弹簧土
路基在压实时产生受压处下陷,四周弹起,路基土形成软塑状态,体积没有压缩,压实度达不到要求,称为弹簧土。填土为粘性土,含水量过大,填料水分不均匀,而水分又无法散发,在这种情况下进行压实,就会产生弹簧土。在加上过度的碾压,使土颗粒之间的空隙减少,水膜增厚,抗剪力减小,就会引起弹簧。
3.路面工程
底基层、基层混合料不均匀厂拌混合料的骨灰比及含水量变化大,其偏差超出允许范围,混合料的色泽不一,含水量多变。在现场碾压2~3遍后,出现表面粗糙,石料露骨或过于光滑。现场取样的试件强度离散性大。混合料的级配不准,料源不稳定,料堆不同部位有离析而粗细不均匀。在加上拌和场混合料配合比控制不准 ,含水量变化对重量影响未正确估算,计量系统不准确或仅凭经验按体积比放料,使混合料配合比波动。混合料放到堆料场时,由于落差太高造成离析,出厂又未翻拌,加剧了配合比变化。
4.底基层、基层压实度不足
底基层、基层平整度及压实度质量不高。摊铺时不能均匀行驶,连续供料,停机点往往成为不平点。由于分料器容易将粗料向两边送,压实后形成集料窝,影响平整度。混合料由几家单位供应,故级配区别较大,影响松铺系数和压实系数,混合料的含水量不均匀,混合料离析,粗细不均,均对平整度产生不良影响。
下卧层不平,混合料摊铺时虽然表面平整,但压缩不均匀,产生高低不平。
5.底基层、基层横向裂缝
施工接缝衔接不好产生的收缩裂缝。接缝前后二段混合料摊铺间隔时间越长越易裂缝。干缩裂缝。由于混合料水分蒸发后,干燥收缩、产生裂缝。含水量越大收缩裂缝越严重。水稳基层原材料细颗粒含量偏多、水泥剂量过高或含水量偏高会造成基层严重裂缝。尤其是碾压后的混合料,在高温季节,养生不到位,水分蒸发太快或低温季节由于冷缩而产生的裂缝。碾压成型的混合料经过几个月或一、二年后基层表面出现横向裂缝,缝宽可达到几毫米甚至更宽,深度不一,缝距一般10~30m,缝长可为部分路幅或全路幅,裂缝数量和宽度随年龄而增长
6.检查井周围的裂缝、下沉
在检查井周边处呈放射线裂缝,或在检查经周边下沉、烂边,车辆行驶至检查井时,有明显的跳车现象。检查井在回填的过程中,由于回填的场地狭窄,大型压实机械无法进行作业,导致压实度不符合规范要求。回填材料的水稳定性较差,未严格控制回填料的含水量,压实质量不高。在路面施工时,由于工期等诸多因素,井座砼未达到设计强度,压路机就进行路面碾压,导致井盖倾斜、移位,井盖坡度与路面坡度不一致。
二、沥青混合料路面的通病及防治措施
1.路面不平整
波浪,沥青撒布不均形成油垄,经过行车不断撞击而造成高低不平;壅包,面层较薄,以及面层与基层的粘结较差,容易产生此现象;坑槽,基层局部强度不足,在行车作用下容易产生。可采取如下防治措施:轻微的波浪可在热季采用强行压平的方法处治,严重的波浪则需用热拌沥青混合料填平。一般采取铲平的办法来处治壅包。坑槽处治的方法是将坑槽范围挖成矩形,槽壁应垂直,在四周涂刷热沥青后,从基层到面层用与原结构相同的材料填补,并予夯实。
2.施工接缝处理不当
沥青路面的各种施工缝处,由于压实不足,容易产生台阶、裂缝、松散的现象。可采取如下防治措施:纵横冷接缝必须按有关施工技术规范处理好,在摊铺新料前,须将已压实的路面边缘塌斜部分用切割机切除,切线顺直,侧壁垂直,清扫碎粒料后,涂刷 0.3kg/m2~0.6kg/m2粘层沥青,然后再摊铺新料,并掌握好松铺系数;纵向接缝须采用合理的碾压工艺,在碾压纵向接缝时,压路机应先在已压实的路面上行走,碾压新铺层的10cm~20cm,然后压实新铺部分,再伸过已压实路面10cm~20cm,接缝须得到充分压实,达到紧密、平顺的要求。
3.其他通病
泛油,由于混合料中沥青用量偏多,沥青稠度太低引起的;啃边,沥青路面边缘不断缺损,参差不齐,路面宽度减小。可采取如下防治措施:可以根据泛油的轻重程度,采取铺撒较粗粒径的矿料予以处治;对啃边的处治方法是设置路缘石、加宽路面、加固路肩。
三、水泥混凝土路面通病及防治措施
1. 混凝土板块裂缝
由于养生不够,表层风干收缩,产生网状、浅而细的发丝裂纹;由于角隅处基层接触面积较小,单位面积所承受的压力大,基层相对沉降就大,造成板下落空,失去支撑,角隅处便产生局部裂纹;切缝时间过迟,造成收缩裂缝和开放交通后路面基层有下沉致使板块折裂;由于施工操作失误或原材料问题产生裂缝。规范规定时问及时覆盖养生,养生期间必须经常保持湿润,绝不能曝晒和风干,养生时间一般不应少于 14d;角隅处要注意对混凝土的振捣,必要时可加设角隅钢筋,软土路基地段,可作加固设计,做成钢筋混凝土路面板;切缝时间: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 25%~30%时可以切缝。
2.胀缝处破损、拱胀、错台、填缝料脱落由于胀缝内的滑动传力杆位置不正确、胀缝下部嵌缝板与上部缝隙未对齐、胀缝材料不良或填灌工艺不当等原因造成混凝土路面在运营一段时间后,胀缝两侧的板面即出现裂缝、破损、出坑,严重时出现相邻两板块错台或拱起,胀缝中的填料被挤出路面被行车带走。可采取如下防治措施:胀缝设传力杆的,传力杆必须设在板厚中央处;填缝料要选择耐热耐寒性能好,粘结力好,不易脱落的材料;填料不宜填满缝隙全深,最好在浇灌填料前先用多孔柔性材料填塞缝底,然后再加填料;接缝产生挤碎面积不大,只有 1cm~3cm 的啃边时,可清除接缝中杂物,用沥青砂或密级配沥青混凝土补平夯实,当挤碎较严重时,可用切割机械将挤碎部分切出正规和直壁的槽形,然后清洗槽内杂物并晾干,用沥青砂或密级配沥青混凝土夯实补平。
结语
材料的选择也是影响工程质量的一大因素,在材料控制上一定保证填充料的粒径,另外,取于沼泽地、湿地或泥炭地的有机质材料、泥炭、木材、树桩、易腐物及有机质材料、冻结的土料等均不能作为填筑路基的材料。在实际的施工中材料和施工的压实度对路基的质量的影响最大, 路基、路面压实质量是道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最重要的内在指标之一,只有对路基、路面结构层进行充分压实,才能保证路基、路面的强度。刚度及路面的平整度,并可以保证及延长路基、路面工程的使用寿命。市政道路的建设只有严把质量关才能做到工程项目的正常竣工,才能更好的服务于大众。
参考文献:
[1]刘新辉.如何控制市政道路的工程质量[J];广东建材;2008年05期
[2]吕金鹏.浅谈市政道路施工质量控制[J];山西建筑;2009年01期
[3]冯镜明.浅析市政工程道路施工质量控制[J];广东科技;2011年14期
[4]何杰.提高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措施[J];科技信息;2011年07期
[5]邓蕾.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J];科技传播;2010年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