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德育教育与知识教学为一体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7804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为本,德育为先,笔者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此结合教学实践,谈一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一、小学语文中加强德育教育的意义
  
  1、语文教学必须将思想教育放在首位
  德育教育是学生素质教育的核心,我们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和建设者。语文课本中精选了许多思想教育性极强的好篇章,语文教学应把思想教育放在首位,贯穿思想教育于整个过程,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为他们的人生奠定坚实的根基。
  2、德育教育必须从小做起
  小学阶段是对学生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社会公德教育的最佳时期。小学生就象一块未经琢磨的玉石,心灵纯洁,喜问,喜听,易受外界的影响。在小学阶段结合学生心理特征加强德育,在教学时善于引导,易于将知识与趣味结合起来,掌握主动性,使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得到启发,在增长知识中,培养良好的个性,懂道理,做新人,达到好的效果。
  3、小学语文中加强德育的优势
  每个教师和每门学科都有加强思想教育的责任,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具有更多的优越条件。小学语文课本和内容更加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影响。在语文学习中,学生会接触众多文质兼美的作品,欣赏到大量光彩照人的形象,文中的角色都是学生选择、模仿的对象。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语文课的特点,细心引导学生,加强德育,使学生的身心在语文课堂教学活泼的氛围中得到真正完善。
  
  二、小学语文中德育教育的主要内容
  
  1、增强爱国、民族自豪感
  在学生德育教育中,必须十分重视国家和民族知识的传授,增加他们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让他们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来之不易,从而促使他们珍惜时间、刻苦学习。象语文教材中的《詹天佑》、《最后一课》等课文,都是反映爱国主义精神的好作品,在授课时,要结合实际生活,让学生谈心得、谈体会,懂得“祖国在我心中”的含义,真正明白“爱国”的含义。
  2、加强诚信教育
  中国是文明古国,非常重视诚信,“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常常挂在我们的嘴边。但近些年一部分人“一切向钱看”,做事情不讲诚信,造成了很不好的影响,加强诚信教育已成为非常必要的问题。现行小学教材中,收录了很多深含寓意的故事,如《狼来了》、《中彩那天》、《万年牢》等,这些素材都非常接近学生的生活经验。
  3、培养良好人际关系
  良好的人际交往需要从小培养,语文教师可以在一些细节上引导学生学习人际交往。如要教导学生学会礼貌待人,会正确使用礼貌用语,见面时会主动热情地打招呼,伤害了别人会主动地说声“对不起”,接受别人帮助时要说“谢谢”等。在平时的学习、活动中给学生提供锻炼相处、交际往来的机会,使学生切身去体会怎样与人相处、与人交往,取长补短,培养积极的人际交往习惯。
  4、提高学生情绪感知和调节能力
  现在的孩子,都是家里的“宝贝蛋”、“小皇帝”,独生教育,造成了孩子情绪化普遍比较严重。提高学生的情绪感知和调节能力已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利用相关的文章引导学生体验情绪,通过讨论强化对自己情绪变化的认识和控制。
  5、学会爱和美
  美,包括自然美和社会美两方面,与爱是分不开的。近来社会上暴露的许多事件,给了人们极大地冲击,再一次激起了大家对美和爱的讨论。小学课本中的《珍珠泉》、《掌声》、《玩具柜台前的孩子》等课文,都在教育我们如何去体验美,如何去热爱自然、关爱他人。
  
  三、小学语文中加强德育的途径与方法
  
  1、阅读中加强德育教育
  “以读为本,悟情明理”,阅读教学不应仅停留在理解内容、学习知识的层面,要充分挖掘其内在的育人因素,在教学中加强德育。朗读时,教师把课文读得抑扬顿挫、有声有色,加上一定的表达技巧,可以集中学生注意力,让老师和学生的情感产生共鸣,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接受思想和情感的熏陶。
  2、讲析中渗透德育教育
  语文教材选编的文章,有的德育意图并不直接,需要教师去进行讲析。将自然、历史、人物故事、观点看法等内容融入讲析中,让学生获得真实、深刻的体会,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懂得做人做事的道理。
  3、写作中进行德育教育
  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载体。作文是思维创作的高级表现形式,能综合反映出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在写作时教师要在审题上引导学生明白写作目的,确定德育导向;在选材上鼓励学生采用亲身经历的人和事,将“作文”和“做人”统一起来,把握德育手段;在评改时对作文中展现的优秀品质给予肯定和表扬,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强化德育效果。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在写作中实现德育。
  4、课外活动中注重德育教育
  通过语文课外活动對学生进行德育是语文整体教育的组成部分。知识的习得和学生优良品德的形成要靠课内外的互相联系、互相促进,只有在不断丰富和深化的实践活动中才能得到完善和提高。小学生活泼好动、求知欲和上进心强,结合课内教学开展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课外实践活动,正好符合孩子们的兴趣爱好,能满足他们的多种需要,巩固、加深课堂教学的效果,把德育落实到日常社会生活中。
  5、作业中体现德育教育
  作业是小学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必要的组成部分。通过作业既可以复习、巩固所学知识,又可以潜移默化开展德育。应认识到作业不等于书后练习,完成作业是一种活动,是课堂活动的补充和延伸。教师应站在有效教学的高度,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灵活多样、贴近生活、激发思考的作业形式,调动他们完成作业的兴趣,主动把书本知识和生活实际相结合,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成为学习的热爱者和主动者。
  强化小学德育教育工作是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首要任务。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的渗透,充分发挥学科特点,融德育教育与知识教学为一体,才能更好地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
  【作者单位:郓城县程屯镇中心小学 山东】
其他文献
针对某客车的结构特点,应用有限元方法对其进行了自由模态与约束模态的有限元分析。通过振型分析找出了机体刚度薄弱的位置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针对某试制阶段客车在沥青路、卵石路、石块路、搓板路等路面上进行约1万公里可靠性试验之后,前桥转阳横拉杆从中部断裂问题;对横拉杆及与其连接的摆臂进行了问题排查,给出了相
<正> 李大钊同志是我国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同时也是我国第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他在我国历史科学上,是有重大贡献的,他在我国首先提出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原则,并首先运用这些原则去研究解决一些重大的历史问题。他在我国史学史上应有崇高的地位,但是,过去一些资产阶级史学家都不承认这些;不但如此,他们甚至根本否认他是史学家,例如说他积极宣传历史唯物主义是“太重史
在CAD系统中建立车身骨架的线框模型,将其导人有限元环境中,建立车身骨架的混合有限元模型。对KLQ6109GHEVI公交车在使用过程中的典型工况进行结构强度分析,找出车身的薄弱环节,
介绍了我国燃气汽车标准发展,解释了GB19239—2013标准试验方法,结合标准对客车设计中的燃气气瓶安装提出几点建议,为燃气汽车设计开发提供参考。
<正> 毛主席教导我们说:“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又说:“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只有这种农民的阶级斗争、农民的起义和农民的战争,才是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可是,在解放前几千年的旧中国的所谓“官书”“正史”中,却触目尽是帝王将相的记载。劳动人民创造的历史,却被历史上的剥削阶级所篡改、涂抹和霸占,以致历史的真相被歪曲,人民的业绩被湮没,人民的形象被丑化,从而使得本来属于劳动人民的历史,反而成了剥削阶级的记功碑,成了奴役劳动人民的思想武器之一。这种反常和悖理的状况,是剥削制度造成的
通过对国内外旅游客车后围档次设计的对比分析,总结了档次设计规律,并提出了档次设计与主观评价的思路和方法。
以HFC4GA3.3D型汽油机为研究对象,介绍了可变气门正时(VVT)系统的组成、工作及控制原理,对目标机VVT系统标定前后的外特性试验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标定后的发动机动力性和经济性
摘要:我国的工业化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以及信息时代各种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导致了目前的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包括自动化技术都和机电技术相互融合相互叠加,并且形成了目前的机电一体化技术。由于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先进性,采用这种技术生产出来的产品具有更高的性能和更可靠的质量,目前已经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而以机电一体化技术制造的产品也应用到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充分享受着高科技技术的
“美育是德、智、体、美、劳”五育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起着及起重要的作用。美育在当今教育之中,越来越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所重视,越多的有识之士认识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