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等职业学校所开设语文课程是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其任务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语言文字,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和思维发展,加强语文实践,培养语文的应用能力,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及继续学习奠定基础。
一、学生对语文学习兴趣日益下降
1、思想上不重视
漠视语文的学生表现为对语文的学习抱无所谓态度,常常是上课想听就听,不想听就不听;课后作业有时间就做,没时间就不做甚或想做就做,不想做就不做。在学生的心里,语文课可有可无,反正不是专业,于是,语文课就被他们打入了“冷宫”。
2、应付考试
这些学生迫于考试和老师的压力,对语文的态度比冷漠型要积极些,但也只是应付,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只是满足于上课听讲,课后完成老师布置的书面作业。他们从不对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作积极的思考,从不对学过的知识进行系统的归纳和总结,更谈不上读一些课外书籍,学习始终处于被动状态。
3、担忧焦虑却不知所措
这类学生对学习语文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但由于基本功差和学习方法不当等原因,尽管在语文学习上付出了一定的努力,但效果不佳,于是,他们便对语文学习失去了信心,怕上语文课,怕碰语文书,对能否学好语文存在忧虑。随着考试的临近,心情极度紧张;不能集中注意力,知觉范围变窄,思维刻板,情绪慌乱,时刻担心失败,并想象失败后的情境,无法发挥正常水平。
经过近几年的教学总结,出现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来自学生自身。一是基础较差,学习能力较低,学习方法不当。二是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三是心理自卑。基于以上原因,他们中多数人的自信心不足。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发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充分发挥语文教学重熏陶感染的优势,多点激励,给他们多点信心,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是为师者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如何做到这一点呢?
二、1.课堂上要多点激励,为师者要与学生平等相处。
语文教育的核心是情感教育,是充满生活气息的人性的教育。要让学生在学习祖国优美语言文字、继承华夏优秀文化传统的同时,学会做人。因此,当你在尊重学生的同时,也让学生学会了尊重你。学生在学会尊重老师同学的同时,也学会了尊重所有的人。这是学生迈入社会的基础。
通过巧妙设计,增强学生口语表达能力。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课程,在培养学生阅读表达能力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及交际能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此,笔者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巧妙设计口语训练项目,如:一分钟自我介绍、会议主持、生日祝福、谈人生理想、谈如何处理好爱情与友谊的关系、如何应聘求职等。训练的挑战性与诱惑力,让学生们既感到压力,又兴奋异常,都纷纷投入,力争以最好的状态展示给大家。通过持之以恒的训练,近几年来,所教班级学生普通话水平与口语表达能力都得到较大提高。看到学生滔滔不绝的演讲,自信的微笑,为师者感到莫大的欣慰。
2.创新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寓教于乐。注重实用性,让每个学生都能完成自己定的教学任务,认为“自己行”,以增强信心,处于乐学的状态。尤其是文言文阅读,多数学生由于文言基础差,学起来困难,不感兴趣。如果教师只是翻译评析课文,课堂就会沉闷,所以教师要想办法把知识的学习和能力训练置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中。例如戏剧的教学,《雷雨》、《茶馆》等篇目,让学生扮演角色,体会剧情,使学生走近作品,读懂作品并受到感染。
(2)彰显个性,自主发展。吕叔湘先生说:“语文课既然主要是技能课,上课的时候,就应该以学生的活动为主,教师的活动应该压缩到最低限度。”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教师的主导地位应让位给学习的主体——学生。个性化教育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的重要趋势。我国目前正在推进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学生的个性养成是创造的基础。没有个性就没有创造性,就没有创新人才。运用“自主式”教学方法,可以发挥学生在收集信息、发现问题等方面的兴趣、特长,让学生在自我学习中体验价值,以达到拓展知识的目的。例如,为了让学生深刻体会《我爱这土地》一诗的主题,课前让学生去收集历代文人“爱国”的诗文并品读,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拓宽了阅读面。
(3)“靠近”专业,学有所用。
在重专业、轻文化课的现实面前,要想提高语文的位置,就要与专业学习相渗透。文化课和专业课教学有机结合。需要强调的是,向专业靠近是在渗透专业内容的同时,一定要保持语文教学的独立性,不能把语文课上成专业课,专业渗透对于语文教学而言是借助专业来上好语文课。这样,平时将教学活动置于专业背景之中,就能在职业生涯的引领下,激发学生学习文化课的兴趣与主动性,把文化课学习与专业课学习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主动自觉的在学习文化课的同時,与职业意识和职业理想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科学观、人生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学习中要多点快乐。
中职学生正值花季,青春热情、富有朝气、活泼好动是他们的特点,他们中不少人由于基础差,学习目的不明确,上课走神、玩手机、甚至打瞌睡都是难免的。因此,在教学中注入快乐因子,让课堂气氛活起来,是为师者不可或缺的“必杀技”。
析文赏词,笑中悟道。在学习古诗文过程中,由于时代久远,学生在理解前人作品时多少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如能在教学中适时引入幽默因素,既可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又可消除疲劳。比如学习李白的诗《将进酒》结尾一段:“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老师可以这样来处理:用夸张的语气,上扬的语调诵读诗句,同时迈出半步,伸出右手,向前排两位同学一先一后做出呼唤和邀请的动作——这样,既能让学生领悟到李白自信豪迈的气质风度,又能让学生笑出眼泪。
热潮与自嘲之间共建和谐气氛。课堂上,对于学生的不当行为,老师批评时要慎之又慎。因为,成长中的青少年内心很敏感,需要老师呵护,但又不能听之任之。热潮与自嘲,在不伤害学生自尊的同时,可以起到教育、警示的作用,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中职语文有效教学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快乐教学是实现中职语文有效教学的一个很好途径。有志于此的教师应充分发挥自身特长,找到其与所教班级学生的契合点,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实现教书与育人的双畅和教师与学生的双赢。
一、学生对语文学习兴趣日益下降
1、思想上不重视
漠视语文的学生表现为对语文的学习抱无所谓态度,常常是上课想听就听,不想听就不听;课后作业有时间就做,没时间就不做甚或想做就做,不想做就不做。在学生的心里,语文课可有可无,反正不是专业,于是,语文课就被他们打入了“冷宫”。
2、应付考试
这些学生迫于考试和老师的压力,对语文的态度比冷漠型要积极些,但也只是应付,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只是满足于上课听讲,课后完成老师布置的书面作业。他们从不对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作积极的思考,从不对学过的知识进行系统的归纳和总结,更谈不上读一些课外书籍,学习始终处于被动状态。
3、担忧焦虑却不知所措
这类学生对学习语文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但由于基本功差和学习方法不当等原因,尽管在语文学习上付出了一定的努力,但效果不佳,于是,他们便对语文学习失去了信心,怕上语文课,怕碰语文书,对能否学好语文存在忧虑。随着考试的临近,心情极度紧张;不能集中注意力,知觉范围变窄,思维刻板,情绪慌乱,时刻担心失败,并想象失败后的情境,无法发挥正常水平。
经过近几年的教学总结,出现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来自学生自身。一是基础较差,学习能力较低,学习方法不当。二是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三是心理自卑。基于以上原因,他们中多数人的自信心不足。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发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充分发挥语文教学重熏陶感染的优势,多点激励,给他们多点信心,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是为师者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如何做到这一点呢?
二、1.课堂上要多点激励,为师者要与学生平等相处。
语文教育的核心是情感教育,是充满生活气息的人性的教育。要让学生在学习祖国优美语言文字、继承华夏优秀文化传统的同时,学会做人。因此,当你在尊重学生的同时,也让学生学会了尊重你。学生在学会尊重老师同学的同时,也学会了尊重所有的人。这是学生迈入社会的基础。
通过巧妙设计,增强学生口语表达能力。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课程,在培养学生阅读表达能力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及交际能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此,笔者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巧妙设计口语训练项目,如:一分钟自我介绍、会议主持、生日祝福、谈人生理想、谈如何处理好爱情与友谊的关系、如何应聘求职等。训练的挑战性与诱惑力,让学生们既感到压力,又兴奋异常,都纷纷投入,力争以最好的状态展示给大家。通过持之以恒的训练,近几年来,所教班级学生普通话水平与口语表达能力都得到较大提高。看到学生滔滔不绝的演讲,自信的微笑,为师者感到莫大的欣慰。
2.创新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寓教于乐。注重实用性,让每个学生都能完成自己定的教学任务,认为“自己行”,以增强信心,处于乐学的状态。尤其是文言文阅读,多数学生由于文言基础差,学起来困难,不感兴趣。如果教师只是翻译评析课文,课堂就会沉闷,所以教师要想办法把知识的学习和能力训练置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中。例如戏剧的教学,《雷雨》、《茶馆》等篇目,让学生扮演角色,体会剧情,使学生走近作品,读懂作品并受到感染。
(2)彰显个性,自主发展。吕叔湘先生说:“语文课既然主要是技能课,上课的时候,就应该以学生的活动为主,教师的活动应该压缩到最低限度。”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教师的主导地位应让位给学习的主体——学生。个性化教育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的重要趋势。我国目前正在推进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学生的个性养成是创造的基础。没有个性就没有创造性,就没有创新人才。运用“自主式”教学方法,可以发挥学生在收集信息、发现问题等方面的兴趣、特长,让学生在自我学习中体验价值,以达到拓展知识的目的。例如,为了让学生深刻体会《我爱这土地》一诗的主题,课前让学生去收集历代文人“爱国”的诗文并品读,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拓宽了阅读面。
(3)“靠近”专业,学有所用。
在重专业、轻文化课的现实面前,要想提高语文的位置,就要与专业学习相渗透。文化课和专业课教学有机结合。需要强调的是,向专业靠近是在渗透专业内容的同时,一定要保持语文教学的独立性,不能把语文课上成专业课,专业渗透对于语文教学而言是借助专业来上好语文课。这样,平时将教学活动置于专业背景之中,就能在职业生涯的引领下,激发学生学习文化课的兴趣与主动性,把文化课学习与专业课学习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主动自觉的在学习文化课的同時,与职业意识和职业理想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科学观、人生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学习中要多点快乐。
中职学生正值花季,青春热情、富有朝气、活泼好动是他们的特点,他们中不少人由于基础差,学习目的不明确,上课走神、玩手机、甚至打瞌睡都是难免的。因此,在教学中注入快乐因子,让课堂气氛活起来,是为师者不可或缺的“必杀技”。
析文赏词,笑中悟道。在学习古诗文过程中,由于时代久远,学生在理解前人作品时多少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如能在教学中适时引入幽默因素,既可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又可消除疲劳。比如学习李白的诗《将进酒》结尾一段:“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老师可以这样来处理:用夸张的语气,上扬的语调诵读诗句,同时迈出半步,伸出右手,向前排两位同学一先一后做出呼唤和邀请的动作——这样,既能让学生领悟到李白自信豪迈的气质风度,又能让学生笑出眼泪。
热潮与自嘲之间共建和谐气氛。课堂上,对于学生的不当行为,老师批评时要慎之又慎。因为,成长中的青少年内心很敏感,需要老师呵护,但又不能听之任之。热潮与自嘲,在不伤害学生自尊的同时,可以起到教育、警示的作用,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中职语文有效教学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快乐教学是实现中职语文有效教学的一个很好途径。有志于此的教师应充分发挥自身特长,找到其与所教班级学生的契合点,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实现教书与育人的双畅和教师与学生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