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推荐理由:
许多人对阅读的意义和重要性有一定的认识,但对应该读什么样的书和如何选择要读的书存有疑问,这篇选文给出了明确的答案——读经典。文章论述了什么是经典和经典所具有的特征,这些特征,正是要“读经典”的最好的理由。选文不仅是命题的好材料,而且为考生选择阅读材料指出了方向。
为什么不读经典
①“所谓经典,就是大家都认为应该读而没有读的东西。”马克·吐温这句话道出了经典的尴尬处境——没有人否认应该读经典,真正去读的却寥寥无几。为什么人们会对经典敬而远之呢?
②因为经典本身是纯粹的,它不打算讨好人,不千方百计诱惑你去读它。作家在写作时,只是要写出他对生活的所感、所思和他自己的欢欣、疼痛。他是写给自己看的,至多是写给他认为可以与之对话的人看的,并没有打算让大批的读者成为自己的粉丝,也没有其他的动机。曹雪芹在“举家食粥”的窘境中写《红楼梦》,只是想写出“一把辛酸泪”,并没有想到把它做成畅销书,赚个盆满钵满。因此,经典不会时刻想着为你提供方便,不会挖空心思哄你逗你,不会因为你理解不了而降低水准。
③因为经典关注的是事物本质的东西。根据轰动一时的新闻事件写成的作品,经典总能深入其中,烛照事件背后人性的晦明;而平庸的作品只会对那些热闹的戏剧性的过程趋之若鹜,对于故事之外的东西,它没有耐心更没有能力去做更深入的分析。《安娜·卡列尼娜》和《包法利夫人》都取材于当时被传播得沸沸扬扬的桃色事件,这类故事都足以吸引眼球,受到报纸花边新闻记者的追逐,但在这些人笔下,人们发现不了那些驱动故事萌生和发展的动力。只有列夫·托尔斯泰和福楼拜这样的作家,凭借他们天才的洞察力,精确地描绘了一个人的热情和梦想、挣扎和无奈,揭示了人性的丰富和局限。经典就是这样,瞩目事物的内部,触及事物坚硬的内核,揭示出生活的本质。
④经典因为太留意那些本质的东西,所以常常会忽略表层和细节,在表现形式上,有时会显得呆滞笨重,不以轻盈妩媚的姿容愉悦人。就像许多大智若愚的人,常常会在小事上犯糊涂,会因某种笨拙的举止而被取笑。那些乖巧机敏的人,待人接物八面玲珑,试图从他们身上发现独特的人格和精神却往往是缘木求鱼。在并不那么具备观赏性的背后,经典体现的是真正的深刻和独特的禀赋。
⑤以上这些特征,使那些渴望阅读之“轻”的读者对经典产生隔膜,使他们无缘分享出自人类杰出头脑的发现、感受和智慧。
⑥因为阅读经典需要充足的时间和从容的心境,而匆促的生活节奏,过于丰富乃至泛滥的信息,培植了现代人浮光掠影的阅读习惯。面对铺天盖地的碎片化、娱乐化信息,人们没有时间沉潜到情韵悠长的大部头文学作品中;人们静不下心去欣赏一段风光描写、揣摩一种细腻的心理变化过程;人们没有耐心细细品味节奏、布局谋篇的微妙之处,享受纯粹的文字之美。
⑦我们还可以有这样那样疏远经典的理由,这些理由让我们对人类精神的优秀成果漠然视之,让我们和深刻、睿智、经由艰苦求索而获得的精神愉悦等美好而珍贵的收获无缘。领悟了这些,我们就应该有所行动。
(彭程/文,有删改)
1.请结合全文内容,从两个方面概括人们“对经典敬而远之”的原因。(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简要分析第③段的论证思路。(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哪一则材料适合做第⑥段的论据?请简述理由。(3分)
材料一 传媒学家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揭示:这是一个“泛娱乐化”的时代,深刻的思考在迅速地销声匿迹,我们变得匆忙和浮躁,只能以一种消费的心态,消受那些等而下之的粗浅的读物了。
材料二 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学校可能什么都齐全,但如果没有为了人的发展和精神生活的丰富而必备的书,或者大家不喜爱书,对书冷淡,那么,就不能称其为学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许多人对阅读的意义和重要性有一定的认识,但对应该读什么样的书和如何选择要读的书存有疑问,这篇选文给出了明确的答案——读经典。文章论述了什么是经典和经典所具有的特征,这些特征,正是要“读经典”的最好的理由。选文不仅是命题的好材料,而且为考生选择阅读材料指出了方向。
为什么不读经典
①“所谓经典,就是大家都认为应该读而没有读的东西。”马克·吐温这句话道出了经典的尴尬处境——没有人否认应该读经典,真正去读的却寥寥无几。为什么人们会对经典敬而远之呢?
②因为经典本身是纯粹的,它不打算讨好人,不千方百计诱惑你去读它。作家在写作时,只是要写出他对生活的所感、所思和他自己的欢欣、疼痛。他是写给自己看的,至多是写给他认为可以与之对话的人看的,并没有打算让大批的读者成为自己的粉丝,也没有其他的动机。曹雪芹在“举家食粥”的窘境中写《红楼梦》,只是想写出“一把辛酸泪”,并没有想到把它做成畅销书,赚个盆满钵满。因此,经典不会时刻想着为你提供方便,不会挖空心思哄你逗你,不会因为你理解不了而降低水准。
③因为经典关注的是事物本质的东西。根据轰动一时的新闻事件写成的作品,经典总能深入其中,烛照事件背后人性的晦明;而平庸的作品只会对那些热闹的戏剧性的过程趋之若鹜,对于故事之外的东西,它没有耐心更没有能力去做更深入的分析。《安娜·卡列尼娜》和《包法利夫人》都取材于当时被传播得沸沸扬扬的桃色事件,这类故事都足以吸引眼球,受到报纸花边新闻记者的追逐,但在这些人笔下,人们发现不了那些驱动故事萌生和发展的动力。只有列夫·托尔斯泰和福楼拜这样的作家,凭借他们天才的洞察力,精确地描绘了一个人的热情和梦想、挣扎和无奈,揭示了人性的丰富和局限。经典就是这样,瞩目事物的内部,触及事物坚硬的内核,揭示出生活的本质。
④经典因为太留意那些本质的东西,所以常常会忽略表层和细节,在表现形式上,有时会显得呆滞笨重,不以轻盈妩媚的姿容愉悦人。就像许多大智若愚的人,常常会在小事上犯糊涂,会因某种笨拙的举止而被取笑。那些乖巧机敏的人,待人接物八面玲珑,试图从他们身上发现独特的人格和精神却往往是缘木求鱼。在并不那么具备观赏性的背后,经典体现的是真正的深刻和独特的禀赋。
⑤以上这些特征,使那些渴望阅读之“轻”的读者对经典产生隔膜,使他们无缘分享出自人类杰出头脑的发现、感受和智慧。
⑥因为阅读经典需要充足的时间和从容的心境,而匆促的生活节奏,过于丰富乃至泛滥的信息,培植了现代人浮光掠影的阅读习惯。面对铺天盖地的碎片化、娱乐化信息,人们没有时间沉潜到情韵悠长的大部头文学作品中;人们静不下心去欣赏一段风光描写、揣摩一种细腻的心理变化过程;人们没有耐心细细品味节奏、布局谋篇的微妙之处,享受纯粹的文字之美。
⑦我们还可以有这样那样疏远经典的理由,这些理由让我们对人类精神的优秀成果漠然视之,让我们和深刻、睿智、经由艰苦求索而获得的精神愉悦等美好而珍贵的收获无缘。领悟了这些,我们就应该有所行动。
(彭程/文,有删改)
1.请结合全文内容,从两个方面概括人们“对经典敬而远之”的原因。(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简要分析第③段的论证思路。(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哪一则材料适合做第⑥段的论据?请简述理由。(3分)
材料一 传媒学家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揭示:这是一个“泛娱乐化”的时代,深刻的思考在迅速地销声匿迹,我们变得匆忙和浮躁,只能以一种消费的心态,消受那些等而下之的粗浅的读物了。
材料二 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学校可能什么都齐全,但如果没有为了人的发展和精神生活的丰富而必备的书,或者大家不喜爱书,对书冷淡,那么,就不能称其为学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