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班幼儿自主入睡的实践探索

来源 :幼儿教育·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haid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班幼儿刚入园,每到午睡时间,磨蹭着不上床、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甚至哭闹都是常有的事。以往,我们面对这样的情况往往理所当然地从“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建立班级常规”出发考虑,“一刀切”地执行午睡管理,即每天中午12点左右,幼儿散步一回来,“两教一保”齐上阵,组织全体幼儿盥洗并督促幼儿入睡。那时的我们很少去思考,幼儿的午睡为什么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近年来,我们认真研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基于对幼儿生活活动价值的认识,开展了优化实践的研究。由此,我们开始反思,原先的午睡管理显然存在教师高控、忽视幼儿主体性的问题。我们认为,应通过观察和倾听了解小班幼儿午睡时存在的问题及其背后反映出的幼儿的真实需求,并在此基础上思考可采取怎样的策略引导幼儿自主入睡。于是,立足于对我园小一班32名幼儿午睡情况的观察,以及与幼儿、家长的深入交流,我们开展了小班幼儿自主入睡的行动研究。
  一、了解幼儿午睡存在的问题和需求
  通过与幼儿的交流,以及发放家长调查问卷,我们梳理出幼儿午睡存在的几个问题及幼儿的真实需求。
  1.玩累了才睡
  午睡时间到了,幼儿却说:“老师,我不想睡觉,还要出去玩。”有家长在访谈时告诉我们:“孩子在家每天的午睡时间不固定,玩累了、乏了,不用人催,自己就会去睡了。”爱玩是孩子的天性,玩的过程中需要消耗体力,而午睡则起到及时调节与恢复身体机能的作用。幼儿不愿意午睡,也许是没有玩够,也许是从“动”到“静”需要一个过程。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思考:在幼儿入睡前,我们能否为其搭建一个“斜坡”,帮助其完成从“玩”到“休息”的自然过渡?
  2.入睡时间偏晚
  家长调查问卷结果显示,班里大部分孩子入园前在家的入睡时间都比幼儿园的午睡时间晚,仅有10个孩子在家与在园的午睡时间是同步的,有15个孩子每天在下午1点左右开始午睡,有6个孩子在下午2点左右开始午睡,甚至还有1个孩子一般要到下午3点才开始午睡。
  可见,大多数幼儿在家时已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生活钟”,生理上自然释放的午睡信号与幼儿园统一规定的12点开始午睡的时间不匹配,造成其上床后辗转难眠。由此,我们思考,幼儿园的午睡时间是否可以有一定的弹性设计,允许幼儿在一定的时间跨度内,根据自己的需要安排睡前活动、入睡时间和起床时间。
  3.需要陪伴入睡
  调查和访谈结果显示,入园前,有9个孩子在家时是听着音乐或成人讲故事入睡的;有11个孩子需要成人陪着睡,比如,握着妈妈的手入睡,让奶奶摸着背入睡等;还有6个孩子要依靠玩偶、毛毯等依恋物才能入睡。这些信息让我们思考,幼儿在园午睡时,我们是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其情感需求,营造让幼儿感到安全的环境,让幼儿安心入睡。
  4.需求具有个别差异
  访谈中,我们发现幼儿在午睡需求方面的个别差异很大,比如,有的家长反映,孩子“一到点就哈欠连天”,而有的家长反映,孩子“中午不睡,下午照样精力旺盛”。有的幼儿在午睡时还有一些特殊的习惯,比如,要抱着奶瓶边喝奶边睡,要穿上纸尿裤才能睡得安稳等。虽然这些是个例,但也需要我们予以关注。
  二、支持和引导幼儿自主入睡
  经过多次讨论,我们提出了一个设想:将每天中午11:50~12:20设定为幼儿自主入睡时间,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自主安排,想睡的可以在散步回来后立刻去盥洗、上床,暂时不想睡的可以玩一会儿安静的游戏,过一会儿再睡。对于选择晚睡一会儿的幼儿,我们引导他们分散开来,选择自己喜欢的安静、放松的活动作为过渡,以平复大脑皮层的兴奋;同时,我们通过调节活动室和寝室的光线、温度等,营造舒适、温馨、有益于助眠的环境氛围。在幼儿自主午睡时间,班级里两教一保合理分工,密切配合,及时为睡意来袭的幼儿提供必要的引导、护理或帮助。具体策略如下。
  1.时间的安排
  考虑到幼儿午睡需求的个体差异,我们改变以往“一刀切”地让幼儿在12点准时上床午睡的安排,调整为在11:50~12:20这个时间段,组织幼儿根据各自需要分批入睡。11:50~12:20这一区间也不是框定了就不能变的,我们会根据季节、天气以及当天上午幼儿的活动情况,在一定范围内适当地做些调整。
  2.氛围的营造
  良好的环境有利于提高睡眠质量,因此,我们对班里的睡眠环境进行了科学的设计和改造。
  (1)适宜的光线、色彩、温度。每天中午11:45左右,我们拉上活动室和寝室的窗帘,将光线调暗。其中,活动室光线相对亮一些,以满足幼儿活动的需要,而寝室光线更暗一些,以提高睡眠质量。同时,窗帘、寝室的墙面布置等,色彩上尽可能采用米白色、浅蓝色、浅绿色等使人感到宁静、平和的颜色,避免红色、紫色等饱和度高的颜色。我们将午睡时段的室內温度设置在15℃~22℃之间,同时,根据室内外温差,提醒幼儿及时穿脱衣物。
  (2)播放舒缓的背景音乐。在11:50~12:20期间,我们通过班级配置的电脑播放节奏舒缓的纯音乐,比如巴赫的《哥德堡变奏曲》,舒曼的《梦幻曲》,德彪西的《冥想曲》,班得瑞的《迷雾森林》,矶村由纪子的《风居住的街道》,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等。播放时注意两个细节:其一,每天只选择一首乐曲循环播放,以避免乐曲的转换引发幼儿兴奋;其二,背景音乐音量控制在35分贝以下,并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降至10分贝左右。
  (3)教师语言轻柔、动作轻缓。幼儿散步回到活动室后,即进入自主午睡时间段。此时,教师放慢语速、降低音量,语气温和,不催促幼儿,走动时轻声慢速,让幼儿自然而然地感知到一切都慢慢静了下来,进而感觉睡意渐渐袭来。
  3.过渡活动的设计和组织
  自主午睡时间到了,幼儿如果暂时还没有睡意,我们可以引导其进行怎样的睡前过渡活动,以帮助其平复大脑皮层的兴奋,触发自然入睡的意识,产生自主入睡的行为呢?我们利用几次晨间谈话时间,和幼儿一起商量、讨论,最终达成一致,确定了“自选、分散,放松”的睡前过渡活动原则。   通过讨论,我们引导幼儿认识到,睡前过渡活动要在班级活动室内进行,要选择一个不会打扰到别人,也不被别人打扰的空间,图书角、美工区、生活区、“私密空间”等比较安静的区域应是首选,而角色区、建构区、音乐区、科学探索区的那些容易引起兴奋的活动则不宜选择。幼儿可以自己去班级资源角找一些柔软的地垫、靠枕等,然后找个安静的地方,做些安静的活动,比如,找一本自己喜欢的书读一读,拿一样自己想玩的玩具玩一玩,或者欣赏一下自己和同伴的作品,又或者抱着毛绒玩具听听音乐、发发呆,等等。
  我们提醒幼儿尽可能独自重复做一件事情,不要和同伴有过多互动,目的就是引导其大脑皮层释放抑制信号,这样,不仅有助于幼儿产生睡意,而且有利于提高幼儿的睡眠质量。
  当然,由于小班幼儿年龄小,自控能力弱,教师需要在一日生活中不断加以引导,帮助其内化规则,自觉遵守。比如,在晨间谈话时通过讨论“细化要求”——睡前过渡活动中,宜选择哪些活动、哪些材料,不宜选择哪些活动、哪些材料,为什么?又如,散步时给予“温馨提示”——“回到活动室就到午睡时间了,如果你暂时还不想睡,可以选一个不会打扰到别人的地方,一个人安静地玩哦!”再如,离园前的“回顾评价”——回顾当天自主午睡的情况,请幼儿说一说自己在睡前做了什么活动,然后进行自评或同伴互评。
  4.给予个别关注
  幼儿在午睡这件事上的个别差异是非常明显的,这就要求我们及时关注并跟进给予幼儿个别化指导。
  (1)适时引导容易兴奋的幼儿。比如,在睡前过渡活动中,当发现个别幼儿比较兴奋,产生较大动静时,我们会及时介入,在一旁通过平行游戏的方式进行引导。
  (2)适当陪伴难以入睡的幼儿。比如,有的幼儿看到同伴都去午睡了,自己也躺到了床上,却还是翻来覆去睡不着,我们会对他适当陪伴、引导。
  (3)适度疏导有特别生理需要或容易紧张的幼儿。比如,多关注那些小便间隔时间短且有尿床经历的幼儿,叮嘱他上床前一定要解小便,午睡中根据需要提前唤醒他去解小便,以此给予他积极的心理暗示:“我不会尿床的,因为睡前我已经解过小便了,午睡中间老师还会提醒我起床小便的,我可以安心睡了。”又如,对于有特殊睡前习惯(边喝奶边睡,穿纸尿裤睡)的幼儿,采用转移注意的方法,慢慢帮助其调整、纠正。
  三、自主午睡活动的实施成效
  3周以后,我们看到了实施自主午睡活动的初步成效。以下是某一天班级教师做的自主午睡观察记录。
  午后散步归来,活动室里的时钟显示是11:48,班级电脑上,乐曲《斯卡布罗集市》开始循环播放。
  佳佳一回到活动室就去如厕、洗手,然后脱掉了鞋子、衣裤,抱起放在床尾的从家里带来的小熊玩偶钻到了被窝里。她闭上眼睛,轻拍着小熊,渐渐不作声了。
  惠惠钻进我们布置在“私密空间”的小帐篷里,坐在地垫上玩起了手偶,左手套套、右手套套,如此进行了10分钟左右,她揉了揉眼睛,收好了玩具,走出了帐篷朝盥洗室走去。
  乐乐在活动室里蹿来蹿去,因为控制不好,不时地会发出些响声。W老师做着“嘘”的手势轻声走过去,摸摸他的头,然后拉起他的小手带他来到生活区。练习了一会儿扣纽扣、拉拉链,乐乐安静了下来。12:13,他开始打哈欠。
  12:14,活动室里只剩下安安和涵涵,她们俩一人抱一个布娃娃,面对面坐在同一张桌子的两边,此时,涵涵已经在不时地揉眼睛了,而安安却时不时地试图用布娃娃与涵涵互动。W老师走过来,对安安耳语了一翻,安安便抱着布娃娃转移到图书区的地垫上去玩。安安一走,涵涵就将布娃娃送回了娃娃家,并转身走进了寝室。12:16,安安左看看、右看看,发现同伴们都去寝室了,也不由自主地收好布娃娃去午睡了。
  12:19,寝室里大部分孩子已经入睡,可铭铭还在床上辗转反侧。Z老师轻轻走过去,坐到他身边,悄声问:“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吗?”“我怕待会儿要小便。”铭铭显然有点紧张。“没关系的,你刚才已经解过小便了,过一会儿,老师会喊你起来小便的,你放心睡吧!”铭铭点了点头,拉着Z老师的手,呼吸渐渐均匀起来。
  由以上记录可见,通过幼儿自选睡前活动及教师适时介入引导,大多数幼儿都找到了适合自己的睡前过渡方式,其中,有的幼儿自然而然产生了睡意,有的幼儿看到同伴睡了便从众跟随,有的幼儿需要教师适时提醒和引导,还有的幼儿则需要教师适当疏导与陪伴。但令人欣喜的是,孩子们均是在自主、放松、愉悦的状态下入睡的。主班教师感慨道:“以前散步回来,我们都是催着、赶着孩子们去盥洗、上床,就跟打仗似的,吵吵闹闹地,总要持续20分钟左右才安静下来。现在好了,一进入活动室,大家都知道要‘走路轻、说话轻’、知道要分散去游戏,大家按需、分批、自主入睡,反倒安静了很多,也从容了很多。”目前,班里32名幼儿中,有23名幼儿基本能独立入睡,有7名幼儿尚需加以引导后入睡,还有2名幼儿仍存在入睡困难的情况,需要继续跟进。
  四、对后续实践的思考
  1.提升保育员的教育意识,实现保教结合
  “老实说,刚开始我还挺排斥这个自主午睡活动的。我觉得,到了午睡时间,让孩子集体上床睡觉,再正常不过了,何必那么折騰。但自主午睡实行了一段时间之后,我发现,这样做是让幼儿学习自我管理,这比以前我们使蛮力管理幼儿效果好多了。”透过班里保育员的这段自白,我们认识到,在优化一日生活的实践探索过程中,我们不仅要让保育员知道如何做,更要让保育员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因此,后续我们需要强调保教人员对幼儿园一日生活活动的共同审议,从理念到行为,增强保育员的教育意识,班级两教一保统一思想、共商对策,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保教结合。
   2.因人而异,灵活实施引导策略
   实践中,我们也发现一些幼儿入园前未养成午睡习惯、在家时几乎从不午睡的个例。为此,需要加强与家长的交流与合作,做好长期引导的准备。比如,对于从小睡眠时间就短,几乎不怎么午睡仍然很精神的幼儿,我们可以考虑适当延长其午睡前自主活动的时间。还有一类幼儿,本来能睡着的,但只要看到班上有同伴不睡,就跟着不睡。对于这些个例,教师要及时介入,用轻抚、陪伴等方式引导幼儿入眠。同时,加强班级自主午睡的统筹安排,尽力照顾到每个幼儿的需要。
   综上,幼儿自主午睡活动表面上是幼儿自主、自愿、自需的选择,其背后是班级三位教师的合理分工、默契配合,教师细致观察每个幼儿的真实需要,并给予适时、适度、适当的关注和引导,最终指向每一个幼儿的健康、快乐成长。
其他文献
柿子是大自然的馈赠,对孩子的学习来说,它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自然资源.教师应合理利用这一资源,鼓励孩子探究,丰富孩子的经验.rn从孩子们第一次来到柿子树旁观察,孩子们的兴
期刊
每当谈起幼儿园科学教育的话题时,我总会想起自己曾经展示过的科学领域的集体教学活动,当时觉得自己设计的活动非常合理,现在想想还是存在很多问题。“安吉游戏”的实践让我对幼儿园科学教育有了新的认识,对幼儿在游戏中的科学学习有了更多的观察和思考。  关于“斜坡滚动”的故事   2006年,在一次园级“集体教学活动”评比中,我选择的教学内容是“斜坡滚动”。我设计了3个光滑度不一样的斜面,准备让孩子们用乒乓
期刊
环境是儿童成长的重要载体,儿童是在与周围的人、事、物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不断学习、建构经验、获得自我发展的。随着幼儿园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环境作为“隐性课程”的价值越来越受到关注,而盥洗室作为与班级活动室、午睡室并列的幼儿园班级三大空间之一,其环境创设也备受重视。我园本学期将盥洗室环境的优化作为提升保教质量的抓手之一,其间,我们开展了相关的评比活动,由此,我们也发现了一些班级在创设盥洗室环境的过程中存
期刊
去年冬天,一波寒潮袭来,气温一度跌至零下6℃。幼儿园的荷花缸里、茨菇盆里、小农场的水坑里都结了冰,这是寒冷冬日的馈赠,我借助这一可遇不可求的自然资源,创设适宜的环境,引发了幼儿一系列的探究活动,让幼儿获得了语言、科学、审美等多方面的发展。  一、冰的形状是由什么决定的?  餐前散步时,牛牛激动地喊道:“冰!冰!这儿有冰!”大家闻讯赶来,争先恐后地去捞荷花缸里的冰。“冰是冷冷的。”“冰摸上去滑滑的。
期刊
设计思路: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4~5岁幼儿要“能结合情境感受到不同语气、语调所表达的不同意思”。儿歌《说颠倒》里面所叙说的事情与事实相颠倒,内容简单有趣。幼儿的语言学习需要相应的社会经验支持,教师应当通过多种活动拓展幼儿的生活经验,丰富幼兒语言学习的内容,增强幼儿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该活动在幼儿喜欢的游戏情境下开展,幼儿需要在了解事物特征的基础上理解儿歌,并根据事物特征还原事
期刊
大班幼儿正处于自我意识建立的关键期,开始关注输赢,有强烈的获胜心,规则意识和荣誉感也逐步增强,因此他们的情绪波动也变得更加明显.游戏挑战失败或好朋友拒绝了自己的请求
期刊
在当前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幼儿园教师拥有越来越大的课程决策权,从而越来越关注一日生活中生成的教育机会和教育内容,也勇于突破自己的“经验舒适圈”,这是令人欣喜的变化。但权力也意味着责任和压力,即教师们在自主判断、选择和把握的同时也必须审慎地做出各种教育决策,在这一过程中,问题、困惑、迷茫必然接踵而至。  “失败的柿饼”虽然只是在某一幼儿园中发生的案例,但其实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是具有典型性的,其中反映出
期刊
1“安吉游戏”是一场针对儿童观、教育观和传统教育教学方式的变革.在开展自主游戏的过程中,教师也时常纠结,“幼儿在自主游戏中不能只有快乐体验,没有深度学习;如果没有教师
期刊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强调,要“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并明确指出“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和良好行为倾向是终身学习与发展所必需的宝贵品质。要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帮助幼儿逐步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良好学习品质。忽视幼儿学习品质培养,单纯追求知识技能学习的做法是短视而有害的”。可见,学习品质对幼儿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幼儿学习品
期刊
设计思路:  计数能力是幼儿理解数量概念的必要条件。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自然地充满了数与量的活动。数糖果是幼儿非常喜欢的游戏,在数糖果的游戏中,幼儿能清楚地感受到数量与物品的一一对应关系。基于此,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巧妙地将数糖果的游戏贯穿于整个活动,从创设星星糖果屋的情境到复习点数4颗糖果再到学习点数5颗糖果,引导幼儿手口一致地点数糖果,整个活动层层递进,充满了乐趣。  目标:  1.能在游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