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政治含义的历史性

来源 :现代交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j82319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政治是一个历史性的范畴。社会是发展变化着的,概念作为客观事物的反映也是发展变化着的。对于政治这种历史性概念的理解,单单介绍一个定义是不能解决问题的,所以,本文对政治这个概念的历史发展过程做以简要的梳理。
  [关键词]政治 含义 历史发展
  [中图分类号]D6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9-0102-01
  一、奴隶社会的政治概念
  政治起源于奴隶社会,在奴隶社会之前,没有国家,更没有阶级,所以说,是谈不上政治问题的。后来,随着阶级和国家的出现,政治也就产生了。
  在奴隶社会末期,旧的统治秩序遭到严重的破坏,所以,奴隶主阶级的利益受到了损害。这些奴隶主认为是一些人私欲太盛,争权夺利,不顾国家安危才会使他们的权力行将不保。这些奴隶主害怕失去昔日的荣华富贵,所以,他们迫切希望人们克制住自己的欲望,继续维护他们的统治。
  当时的奴隶主贵族如何让这些中下层奴隶主克制住自己的私欲呢?他们认为应该用道德,所以,当时人们认为政治实际上就是“克已复礼”。“礼”,即周礼,也就是奴隶制鼎盛时期西周传下来的各种规章制度。在他们看来,中下层的这些奴隶主能够克制自己贪得无厌的欲望,一切按照周礼行事,他们就是有德行的圣贤,这就是好的政治。否则,社会动荡,政权不稳,中下层奴隶主趁火打劫,就是不治,就是乱臣贼子。可见,当时的政治观念是和伦理观念搅在一起的。所以当时讲道德就是讲政治。
  二、封建社会的政治概念
  封建地主阶级夺取国家政权斗争的成功,坚定了他们的自信心,也转变了他们的政治观念。他们坚信奴隶社会的政治概念是有问题的。当时,我国新兴地主阶级的思想家韩非编出一个守株待兔的故事,并说:“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这就是说奴隶主贵族的那一套政治观念已经过时了,时代变了,如果仍然死守着过去那一套不知改变,是不会有什么好结果的。
  封建地主阶级时期的政治观念是什么呢?主要就是“权术”,韩非认为:“释法术而心治,尧不能正一国。”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即使这样一位了不起的人物,如果不用法术控制群众,而仅凭善意的说教,也是连一块小地方也治理不好的。所以,在他们的观念中,政治绝对不是道德的说教,而是权术的运用。
  三、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概念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是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上的。那么,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政治对经济的作用表现得更加突出、更加直接。所以,这一时期的政治概念就是为资产阶级谋利益的。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政治观念,就是认为政治就是管理。代表人物就是孙中山先生。孙中山先生给政治下过一个定义。他说:“政治两字的意思,浅而言之,政就是众人的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人的事,便是政治。”
  孙中山先生的这个定义虽然具有进步的意义,却并不科学。这一定义中的“众人”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众人”究竟包括些什么人,不明确。“众人”是分为阶级和阶层的,其中有些阶级还是对立的,它们对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态度也是各不相同的。这个定义也没有指明,是谁来管理众人之事,用什么性质的组织形式来管理众人之事。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一切剥削阶级的思想家对于政治的理解都带有片面性,就是因为他们所处的阶级地位限制了他们的眼界,使他们难于深入问题的本质。只有马克思主义才深刻地揭示了政治的本质,对政治做出了完全科学地解释。
  四、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
  政治是一定经济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公共权力现象,是一定阶级或社会集团为了实现和维护自身的根本利益,以国家政权为核心而展开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
  首先,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离不开经济,马克思主义首先肯定了经济在政治中的基础作用,是非常科学的,脱离经济关系的政治是不存在的。
  其次,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所处理的是阶级关系,这是政治的本质。但是,在马克思主义看来,这种关系不仅仅是斗争关系,还包括共处关系等各种关系。如果只有阶级斗争才是政治,那么,共产党和无产阶级之间就不存在政治问题了,因为没有阶级斗争了,这显然是很荒唐的。所以,政治不单纯指的是阶级斗争。
  最后,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的核心是国家政权。
  自从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来,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斗争,主要就是围绕着国家政权展开的。历史上一切统治阶级总是把国家政权看做是它们的命根子。可见,国家政权才是人们进行政治活动的核心内容。
  政治既然是和阶级、国家联系在一起的,它就不是永恒的。它随着阶级和国家的产生而产生,将来它也一定会随着阶级和国家的消亡而消失。就像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说的那样:“当阶级差别已经消灭而全部生产集中在联合起来的个人的手里的时候,公众的权力就失去了政治性质。”
  所以,政治是一个历史性的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它的内容也会有相应的变化。
  【参考文献】
  [1]罗骞.马克思的政治概念[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02).
  [2]施惠玲.马克思政治概念的双重维度[J].教学与研究,2012(02).
  [3]刘晓欣.自由主义政治哲学研究综述[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9(03).
其他文献
[摘要]民族资产阶级是民主革命时期中共统战工作的重要对象,民族资产阶级问题也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之一,能否正确认识并对之实行正确的政策,对党的事业有着重大的影响。本文通过比较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在土地革命初期对民族资产阶级的不同认识,来阐述党对民族资产阶级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以及这种认识在土地革命时期对革命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土地革命初期 中共中央 毛泽东 民族资产阶级 比较  [中图分
[摘要]资料室是艺术学院教学科研的平台和阵地,做好资料室的管理是提高艺术学院教学科研整体水平的基础性工作。本文主要从管理思想、藏书建设、全开架服务、规章制度等方面对如何提高艺术学院资料室管理水平问题进行探讨,旨在有益于提高艺术学院资料室的管理水平。  [关键词]艺术学院 资料室管理 图书资源管理水平  [中图分类号]G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11-005
[摘要]“食育”一词最早由日本提出,后经过数十年的普及与推广,日本已形成比较完善的“食育”教育体系,日本国民的身体素质也因此有了大幅改善。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物质生活得到极大丰富,人们对于饮食的要求也日益增高。然而令人不解的是,在餐桌文化日益丰富的同时,患生活习惯病的情况和过去相比却越发严峻。诚然,这与我国的食品卫生安全有着必然联系,但人们主观上对食品了解的匮乏、在食品选择方面缺乏
[摘要]该文通过对画家费欣一生的艺术创作进行分析和探讨,试从画家的创作中探讨画家生活历程对其作品的影响,从中学习如何更好地创作出优秀的绘画作品,以及借此认识日常生活对绘画创作的影响。  [关键词]色彩和谐 日常生活 创作根基 色调对比  [中图分类号]J20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4-0083-02    尼古拉伊万诺维奇费欣(1881~1955)1881
[摘要]词汇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环节,词汇练习是巩固词汇习得的有效手段,它关系到学生的词汇习得效果。目前国内外大多数汉语教材都偏重于对词的形式和词的意义的练习设计,而在词的使用方面的练习设计较少。将语义韵引入到初级汉语的词汇练习中来,可以为留学生提供丰富的语境和典型的搭配,帮助区分词语的搭配差异甚至语用色彩,以更精准地使用词语。  [关键词]语义韵 词汇练习 初级汉语  [中图分类号]H195
[摘要]随着学校布局的调整,校舍建设弃旧从新,对闲置的校舍、土地等资产如何处理已成为一个普遍的难题。对农村义务教育闲置资产的构成及形成原因的正确认识是解决闲置资产合理利用的前提和基础,值得我们关注和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农村 义务教育 闲置资产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3-0014-02    一、农村义务教育闲置资产的界定及构成  (
[摘要]《长庆石油报》是反映长庆油田企业文化的窗口,作为一名企业报的编辑,怎样把企业报办好,很大程度上对编辑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企业报如何发挥好它的功能,引导职工转变观念,开拓创新,从某种意义上说,主要取决于它的整体编辑水平。  [关键词]企业报 编辑 能力  [中图分类号]G2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6-0110-01  作为企业文
[摘要]通过观看电视剧《水浒》中有关婚姻家庭方面的戏剧再现,从哲学视角将封建社会的婚姻观与当今社会出现的婚姻问题加以比较,以及对婚姻观进行了积极的评价与思考,提出一些多元化的婚姻价值取向与文学思想,尤其重点分析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儒家文化,传递出的旧式婚姻信息,对当今社会婚姻家庭关系的深刻影响。  [关键词]婚姻家庭 价值取向 《水浒》 儒家文化 封建制度  [中图分类号]I207.412 [文献标识
[摘要]新农村建设中开展文化建设是为了培养高素质的新型农民,但是新农村建设中还存在很多问题,例如农村居民参与的文化生活方式单一,不良文化不断向农村侵袭,基层党政府“重经济、轻文化”的倾向依然存在。所以在新农村建设中发展群众文化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群众文化工作的有效开展对新农村建设有很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 群众文化 农村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摘要]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我国已初步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中、高相衔接,又与普通教育、成人教育相互沟通的职业教育体系。但中、高职教育的衔接却成为目前高职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热点和难点。本文是结合我院实践,对中高职衔接教育所做的一点探讨。  [关键词]中高职 衔接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11-0171-01  一、课题的提出  (一)课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