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属高校核心竞争力培育实践研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wkwang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核心竞争力是高校发展的根本。市属高校作为地方高校的特殊群体,其核心竞争力除了普通的学科、专业、师资和学生质量发展水平,更为重要的是要体现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契合的特色发展。本文以武汉商学院特色专业发展为例探讨了市属高校核心竞争力提升的途径。
  【关键词】市属高校 核心竞争力
  【基金项目】本文系武汉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重点项目“武汉市属高校学科专业建设研究”(2012Z04)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1-0003-02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和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的加强,我国各高校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高校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并保持长久的竞争优势,主要取决于其核心竞争力的强弱。高度重视并努力提高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已成为全体大学人的共识,且越来越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市属高校由于其管理体制的特殊性,其核心竞争力除了与其他大学有其相似点,也有做为市属高校的特性,并以武汉商学院核心竞争力培育实践为案例进行深入剖析。
  一、市属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及特征
  市属高校核心竞争力是一所市属高校办学理念、办学特色、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和校园文化等诸要素的有机整合和整体和谐所体现出来的特色、优势和能力。一所市属高校的核心竞争力集中体现了其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第一,高校核心竞争力作为一种积累性技能和学识,是一所高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的、蕴涵于高校内部的、可使其在激烈竞争环境中获得竞争优势的核心能力;第二,高校核心竞争力以提供优质服务满足消费者(社会、家庭、学生)的需求和用户价值性作为自身人才培养及社会服务的目标;第三,高校核心竞争力作为大学的生产力、管理力和文化力,它是通过对大学的一系列资源、指标的有机整合,使其在同类中脱颖而出,获得持续竞争的优势与能力。第四,市属高校核心竞争力重要体现在与地方经济社会的紧密结合,只有这样,市属高校才有立足之本。
  二、武汉商学院以特色专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实践
  武汉商学院是2013年经教育部批准在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基础上建立的普通本科院校,由湖北省人民政府主管、武汉市人民政府主办。武汉商学院的前身是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校设有11个教学院系部,6个本科专业,53个专科专业及专业方向,其中,制冷与空调技术、动漫设计与制作、摄影摄像技术等专业在同类院校和社会中具有一定影响,率先在全国开办了赛马专业。拥有国家级教改试点专业、国家级精品课程、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中央财政支持的“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项目”、省级重点和教改试点专业、省级精品课程、省级实训基地等教学质量工程项目42项。近年来,有5项成果分获湖北省教学成果奖一、二、三等奖。
  武汉商学院作为一所市属本科院校,能够从一所专科院校升格而来,其最大的优势并不是其学科优势,也不是科研优势,而是特色优势。该校的部分专业特色具有很强的独特性和开创性。比如说马术学院的“赛马产业管理”、“马术运动与管理”等专业都是具有创新性的专业。再如其烹饪专业,学校现有中国烹饪大师、中国烹饪名师20人。在具备合格的办学条件下,这些特色的凝练是该校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升本中获胜的关键。下面就对其几个特色进行深入的解剖,以进一步理解其核心竞争力。
  (一)面向服务业开展专业建设,打造特色专业品牌
  1.立足服务业促发展
  长期以来,武汉商学院始终坚持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服务业发展的需要,致力打造“全省一流、全国知名、特色鲜明”的服务业人才培养基地,初步形成应用型办学特色和优势,为在更高层次上转型提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武汉商学院坚持“与服务经济共进,与行业企业共赢”,以建设“服务业人才培养基地”为目标,不断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形成了以服务业类专业为主要特色的学科专业体系。学校专业建设的基本思路:根据市场需求设专业,根据工作过程定课程,根据岗位要求练技能,根据社会评价验质量,努力做到“学校与企业结合、教学与生产结合、学习与就业结合”。以“学校有特点,专业有特色,学生有特长”获得社会广泛认可。学校按照“坚持差异发展,发挥比较优势,服务地方经济,满足社会需求”的学科专业建设思路,主动适应国家商贸物流中心建设需要,围绕武汉“服务业升级计划”,调整设置首批升本的六个专业为物流管理、电子商务、酒店管理、体育经济与管理、烹饪与营养教育、汽车服务工程,其中,物流管理对接现代物流业,电子商务对接现代商贸业,体育经济与管理对接体育产业,酒店管理、烹饪与营养教育对接旅游、餐饮等生活性服务业,汽车服务工程对接汽车服务业。学校将紧扣地方主导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需要增设新专业。其中尤其以烹饪、赛马等专业为其特色。
  2.创特色专业显优势
  与武汉市其他高校成熟学科相比,武汉商学院的学科专业发展相对较薄弱,如果紧跟其他高校专业发展的老路,该校也许永远也难以做到独立鳌头。为此,学校根据自身发展的历史及其特点,在大力发展服务业的基础上,大胆改造传统专业,积极开创新兴专业,通过特色展业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
  目前,学校建有烹饪工艺与营养国家级教改试点专业个,酒店管理等湖北省重点和教改试点专业7个,物流管理、动漫设计与制作被列为“中央财政支持的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物流管理、社会体育被列为“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项目”,建成了一批行业知名品牌专业。
  学校升本后,按照“坚持差异发展,发挥比较优势,服务地方经济,满足社会需求”的学科专业建设思路,主动适应国家商贸物流中心建设需要,围绕武汉“服务业升级计划”,调整设置首批升本的六个专业为物流管理、电子商务、酒店管理、体育经济与管理、烹饪与营养教育、汽车服务工程,其中,物流管理对接现代物流业,电子商务对接现代商贸业,体育经济与管理对接体育产业,酒店管理、烹饪与营养教育对接旅游、餐饮等生活性服务业,汽车服务工程对接汽车服务业。学校将紧扣地方主导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需要增设新专业,争取到2017年本科专业达到20个左右。对于一些与本科专业无法衔接、而又有特色的传统专科专业要继续办好,巩固品牌。   (二)“双师型”队伍建设形成鲜明特色
  学校以提高素质和优化结构为重点,积极倡导“理论教师技能化、技能教师知识化、公共课教师素质多元化”,“既能坐而论道,又可起而力行”是学校师资队伍的一大特点,学校现有中国烹饪大师、中国烹饪名师20人。
  学校先后实施“双师”素质和“培硕、培博工程”,强化教师教学能力建设,学校具有双师素质教师155人,占专任教师55.76%;实施教师企业锻炼计划,近年来,选派72名专业教师深入企业挂职锻炼、顶岗实践,逐步提高专业教师的技能水平;实施“绿色通道”特殊人才引进工程,从行业企业引进餐饮、动漫、休闲体育等专业人才15人,不断满足教学需要;与行业企业合作共建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建立兼职教师库,积极推进“双聘”制度,聘请行业企业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的比例逐年提高。
  (三)产学研合作紧密,社会服务能力明显增强
  学校按照“行业企业全程参与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全方位服务行业企业”的思路,积极推进办学体制改革,成立产学合作工作委员会,探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订单培养、服务社会的长效机制。产学研合作日益深入,政、行、企、校合作领域不断拓展。学校先后与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神农架林区等地方政府,与沃尔玛、索迪斯集团等世界500强,与东航武汉公司、江通动画公司等知名企业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通过与124家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探索了多种合作办学模式,如与上海中锐教育集团开办校企全方位合作订单班,实现校企共建专业、课程、教材、师资、基地;与武汉东方神马实业公司组建全国高校首个马术学院,开展办学、育人、就业“三项合作”;与东风乘用车公司组建风神武汉培训中心,为其培训销售与技术服务人员。学校还面向职业院校进行服务业师资培训,面向社会开展国家职业技能鉴定,面向国际传播中华饮食文化,面向区域推出地方特色菜品等,赢得了良好社会声誉。
  学校鼓励教师开展应用科学研究,注重将科研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将科研工作转化为社会服务工作。学校设有7个研究所,为教师进行应用研究、参与地方经济建设搭建了良好平台。其中,商业文化研究所是武汉市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吸引了政府部门、商业总会以及商业企业的积极参与,多次举办汉商文化论坛,组织编写出版汉商文化研究系列丛书;现代物流研究所面向武汉物流业组织开展发展战略咨询、人才培训和示范企业评审;旅游经济研究所参与多个区域旅游发展十二五规划的制定,定期为政府部门提供全市旅游资源调研报告;赛马经济研究所承担了武汉市体育彩票事业发展战略研究等政府项目,相关成果被国务院研究室引用;学校建有武汉鄂菜博物馆,素食研究所多次成功举办鄂菜传承与发展论坛。学校较好地适应了政府、行业、企业的需求,社会服务功能不断得到拓展。
  (四)应用型专业集群初具雏形,为转型提升提供有力支撑
  为对接湖北及武汉的优势、支柱、新兴产业,特别是满足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全国商贸物流中心的需求,对具有一定优势、关联度高的相关专业进行优化整合,该校重点建设商贸物流、旅游酒店、机电汽车、信息技术、休闲体育、应用艺术等六大应用型专业群,使学校的专业链与区域的产业链有效对接,为学校转型提升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一是商贸物流专业群。以物流管理专业为龙头,包括物流管理、电子商务、财务管理、国际商务等专业,主要面向商贸物流业培养应用型商贸、物流人才,为武汉市建设全国商贸物流中心、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现代服务业中心提供应用型人才支撑。
  二是旅游酒店专业群。以酒店管理专业为龙头,包括酒店管理、烹饪与营养教育、会展经济与管理、旅游管理等专业。主要面向旅游酒店行业培养应用型管理和高端服务人才,为武汉市建设国内旅游中心城市提供应用型人才支撑。培养的学生多次在教育部举办的技能大赛获得金奖,数千名学生成建制地服务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深圳世界大运会和中国南极科考、全国“两会”等重大会节赛事活动,获各方好评。
  三是机电汽车专业群。以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为龙头,包括汽车服务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车辆工程等专业。主要面向汽车服务领域的应用型高级工程人才,为武汉市的支柱产业——汽车业提供人才支撑。
  四是休闲体育专业群。以休闲体育专业为龙头,包括休闲体育、体育经济与管理、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等专业。
  五是应用艺术专业群。以动画专业为龙头,包括动画、艺术设计学、服装与服饰设计、摄影等专业。主要面向武汉市文化创意产业,培养高级应用型艺术人才,为打造全国重要的文化创意产业基地提供人才支撑。
  六是信息技术专业群。以软件工程专业为龙头,包括软件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物联网工程等专业。主要面向软件服务外包行业,培养应用型工程人才,为武汉市建成全国重要的物联网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基地及面向全球的离岸服务外包交付中心提供人才支撑。
  三、启示
  通过以上实践可以看出,作为市属高校,能够提升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是特色建设。通过特色提升其影响力,总结起来主要有三点启示:
  1.以特色打造声誉。从当期我国市属高校现状来看,总体水平不是很高。无法与985、211高校相比,甚至与省属地方高校也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市属高校有其自身优势,第一,经费相对充足;第二,与当地政府之间联系紧密。这样就为打造特色学校提供了很好的途径,为此,地方高校的学科专业容易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密集合,从而形成自身特色。
  2.以服务地方促发展。市属高校的办学体制决定了其与城市经济社会的关系。为此,如何与城市政府、企业与社会紧密集合是市属高校发展的根基。
  3.在特色基础上提升办学水平。市属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发展,最终还是体现在水平上,提升办学水平是根本目的。但是办学水平也可以分为不同类型,一种是相对性办学水平,也就是很多高校都有的学科专业,大家有可比的基础与指标,这类办学水平就需要投入巨大的成本,才能够取得;另一种办学水平是,某些专业全国没有或很少学校举办,此时的办学水平就相对提高较快,因为比较对象很少,但当然,在此情况下,也要进一步提升办学水平,因为,其他高校如果举办相同专业,可能很快就达到较高水平。
  参考文献:
  [1]武汉商学院官网:http://www.whcsc.edu.cn/
  [2]刘晖:《转型期的地方大学治理》,博士论文,厦门大学,2007年
  [3]湖北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http://www.ezhou.gov.cn/201208/c2071998.htm
  [4]郑确辉:论高校特色专业建设,教育与职业,2006,(30):19—21
  [5]李琳琳.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理论探讨,科技资讯,2008.(13):126
其他文献
水泥混凝土拌合时中通常会掺入一定量石灰石粉,用以降低成本和改善水泥混凝土各项性能,随着石灰石粉在建筑材料领域中的大量使用,其对混凝土结构的不利因素也越发引起人们的关注,其中石灰石粉对硫酸盐侵蚀的影响十分突出,而关于石灰石粉对于低温硫酸盐侵蚀的作用,存在较大争议。因此本试验利用电场加速试验方法,采用外观观察、强度测试、X射线衍射和红外吸收光谱等手段对比研究了在低温电场加速硫酸盐侵蚀作用下,单掺石灰石粉,以及与粉煤灰复掺情况下,对水泥混凝土硫酸盐侵蚀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
  ①单掺石灰石粉
太阳能和风能是目前应用广泛的可再生能源,然而它们具有不连续、不稳定等特点,因此需要配置大规模储能设备以实现稳定可靠的能源供给。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简称钒液流电池)因其寿命长、响应迅速、可深度放电、成本低、安全可靠、功率与容量解耦等优点,被认为是目前最有前途的大规模储能技术之一。当前,Nafion系列隔膜是钒液流电池体系中最广泛使用的离子交换膜,具有较高的质子传导率、良好的化学和力学稳定性。然而,
晶体塑性变形的模拟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进步,不断的更新改进研究使得数值模拟在一定程度上合乎实际情况,故使得数值模拟的探究手段被广泛应用于晶体的塑性变形中。晶体塑性模拟的模型较多,本文使用粘塑性自洽模型(visco-plastic self-consistent model,VPSC),且采用主导孪晶重定向的方法(predominant twin reorientation,PTR)对AZ31镁合金进行塑性模拟。PTR和孪生-退孪生(TDT)模型定义了一个临界孪晶体积分数的经验公式:Vth,mode=min{
储能介质是通过在电场下的极化储存电荷,可用于电能的超快存储和释放(电容)以及调控半导体活性材料中载流子的迁移(门介电)等,广泛应用于电子和能源工业。随着电子、功率器件的不断微型化以及对更高电荷存储密度的渴望,对高能量密度储能介质的需求日益迫切,从而激发了对高储能介质材料体系的研发。开发该材料体系的一个核心问题是如何“同步获得高能量密度和优异介电性能”。对于大多数材料而言,介电常数和介电强度(击穿电压)这两个影响储能介质能量密度的主要因素存在零和博弈关系。为此,本研究针对不同尺度的应用,开发相应高能介质制备
【摘要】自1998年12月试办独立学院以来,作为高等教育领域的一支迅速崛起的生力军,独立学院办学没有现成的模式、经验可直接借鉴,考务管理工作同样要面对“独立行走”的现实问题。本文结合我院考务管理工作实际,论述考务管理工作在实践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了改革实践研究。  【关键词】独立学院 考务管理 改革 研究  【基金项目】2012年宁夏高校本科教学工程项目(教育教学改革项目)。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新老师是高校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如何让他们熟悉适应并驾驭课堂教学就非常的重要,本文通过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和实践,与新教师分享如何上好一堂课。  【关键词】传道 授业 解惑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1-0001-01  在我国第30个教师节即将到来之际,我非常有幸加盟山东协和学院,时间到了2014年8月16日,我来到山东协和学院
期刊
随着世界各国对生态环境和能源消耗问题的重视,轻量化已成为工业发展的趋势,在结构材料中,镁合金的重量很轻且性能良好,比强度和比刚度较高,减震性和电磁屏蔽性能良好,在各个领域都有很大的发展潜力。目前镁合金产品大部分都是通过压力铸造生产的。压铸技术的主要特点是高速高压,能生产出性能良好的压铸件,经济效益良好,但存在容易产生气孔缺陷的倾向,随着对产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真空压铸成为研究的热点。镁合金的真空压铸充型流动过程非常复杂,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可对充型情况进行一定的了解和分析,但与实际情况存在差距。本文主要对
流动应力本构方程和热加工图是研究材料热变形行为的主要手段,也是指导锻造工艺开发的重要基础。当前,学者们已经研究并建立起了多种流动应力本构模型和热加工图,但对某一特定材料而言,在众多的模型中,如何快速优选精度最高的模型和预测能力最好的热加工图并将其应用于指导实际锻造工艺开发对提高锻件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有重要意义。此外,材料在不同状态下,其流变行为和可加工性也有所差别,在有限元数值模拟中,选用状态匹配的材料模型有利于提高模拟精度,更好的指导锻造工艺开发。
  本文以7050铝合金热变形行为和某航空锻
【摘要】本文以较少引起人们关注的“小”装饰构建——悬鱼为出发点,论述了将其纳入现代装饰图形设计教学中的积极意义:不仅可以丰富此门课程教学,甚至美育教学,还可借古人设计悬鱼的理念,以小见大、触类旁通地运用中华传统设计理念改进当代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培养当代学生积极的设计素养、设计理念和原创能力。旨在让美育教学回归“立德树人”,实现知识、能力培育与价值观培育的有机统一。  【关键词】悬鱼 装饰图
期刊
【摘要】本文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案例,介绍依托4A网络平台的精品课程的开发、建设情况及效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公共必修课,借助4A网络平台有效实现了课堂互动和教学模式改革,课程资源最优化,教学效果最优化。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课 网络课程  【基金项目】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资助项目《非特殊群体危机预警机制研究》,Y201018857),浙江理工大学精品网络课程建设项目《大学生心理健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