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科学发展观指导思想的确立,高职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越来越重要。高职业教育如何实现科学发展,尤其是怎样提高学校的“社会服务”能力与水平,是目前每所高职院校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
1.社会服务含义
高校社会服务功能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服务是指高校的社会功能和角色,包括培养人才、进行科学技术研究以及直接为社会服务等。狭义的社会服务,是指高等院校完成国家指定的教学与科研任务之外,以各种形式为社会经济发展所做的经常性、具体性、服务性的活动。
目前,我国高等学校分为研究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型和技能教学型等四大类。各类型高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定位不一样,因而社会服务的内容、途径各有侧重。高职院校属技能教学型高校,社会服务的内容、途径与高职教育区域性和行业性的特点密不可分。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明确要求:“高职院校要积极开展科技工作。以科技成果推广、生产技术服务、科技咨询和科研开发为主要内容,积极参与社会服务活动。”因而高职院校社会服务主要内容是向区域和行业提供技术应用型和高技能型人才培训与培养,提供技术创新、推广和服务,使学校成为区域的技术技能培训中心、新技术的研发推广中心等。《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对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又赋予了新的内涵:示范院校要积极地为社会提供技术开发与服务,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努力为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就业以及转移农村劳动力提供服务。积极开展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对口支援与交流,主动为区域内职业院校的师资进行培训,促进地区职业教育发展。
2.铁道建设分院社会服务途径探索
依托“生产、教学双向服务平台”,为项目提供施工测量、试验检测、施工技术开发等服务,年服务到款额120万元;为中国中铁等企业培训鉴定1000人次/年;与企业合作开展高速铁路新技术、新工法的应用研究6项;依托学院“中国中铁农民工培训”工程,承担农民工培训任务3000人次/年。学校积极探索“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与用人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签订用人订单,通过“工学交替”的方式分别在学校和用人单位进行教学、实训,学生毕业后直接到用人单位就业的培养模式,实现学校与用人单位之间的高度、密切的合作。学院承担了京沪高速铁路、哈大客运专线等多项国家重点工程项目的技术服务工作,面向企业开展了工程交桩测量、高速铁路轨道板精调、客运专线工地试验室建设和高速铁路施工技术培训等技术服务8项,已初步具備了与企业合作进行科研开发及技术攻关的能力。
3.以“实训中心”为平台,承接社会服务项目
实习实训中心是职业院校办学的三大支柱之一。学校在校内实验实训中心与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上,采取与企业集团合作共建、直接在企业建设等途径共建实践教学中心,以求充分运用企业工作场所和产学结合或高度仿真的校内生产实训中心。学院拥有高速铁路试验、高速铁路测量等专业实验(实训)室58个;与中铁三局集团、中铁大桥局集团等企业合作共建校外实训基地59个,遍布国内30多个省市,在尼日利亚等国家铁路建设现场建有海外实训基地3个。
4.教师直接服务社会的能力还有待提升
因为专业造诣不如一般本科院校教师,而实践经验又不如一般企业技术和管理人员,高职教师科技开发能力比较有限,这也是校企合作往往得不到企业真正热情的一个原因。在这一方面的主要对策还是政府加大支持力度,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提供吸引人才的条件,企业也愿意支援一些高技能人才或为高职教师的实践锻炼提供帮助,只有师资水平提高了,对企业的发展才说得了话,解得了难,社会服务能力才能得到提升,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才能真正发挥推动作用。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功能的实现,需要依靠高职院校本身的内涵提升、资源整合及理念创新等夯实基础条件,提高综合实力获得社会企业的支持、帮助,谋得本校自身发展的同时,为企业提供有价值的、稀缺的人力、物质资源,拓展互利共赢的发展空间,增强双方的综合竞争力。
1.社会服务含义
高校社会服务功能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服务是指高校的社会功能和角色,包括培养人才、进行科学技术研究以及直接为社会服务等。狭义的社会服务,是指高等院校完成国家指定的教学与科研任务之外,以各种形式为社会经济发展所做的经常性、具体性、服务性的活动。
目前,我国高等学校分为研究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型和技能教学型等四大类。各类型高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定位不一样,因而社会服务的内容、途径各有侧重。高职院校属技能教学型高校,社会服务的内容、途径与高职教育区域性和行业性的特点密不可分。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明确要求:“高职院校要积极开展科技工作。以科技成果推广、生产技术服务、科技咨询和科研开发为主要内容,积极参与社会服务活动。”因而高职院校社会服务主要内容是向区域和行业提供技术应用型和高技能型人才培训与培养,提供技术创新、推广和服务,使学校成为区域的技术技能培训中心、新技术的研发推广中心等。《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对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又赋予了新的内涵:示范院校要积极地为社会提供技术开发与服务,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努力为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就业以及转移农村劳动力提供服务。积极开展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对口支援与交流,主动为区域内职业院校的师资进行培训,促进地区职业教育发展。
2.铁道建设分院社会服务途径探索
依托“生产、教学双向服务平台”,为项目提供施工测量、试验检测、施工技术开发等服务,年服务到款额120万元;为中国中铁等企业培训鉴定1000人次/年;与企业合作开展高速铁路新技术、新工法的应用研究6项;依托学院“中国中铁农民工培训”工程,承担农民工培训任务3000人次/年。学校积极探索“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与用人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签订用人订单,通过“工学交替”的方式分别在学校和用人单位进行教学、实训,学生毕业后直接到用人单位就业的培养模式,实现学校与用人单位之间的高度、密切的合作。学院承担了京沪高速铁路、哈大客运专线等多项国家重点工程项目的技术服务工作,面向企业开展了工程交桩测量、高速铁路轨道板精调、客运专线工地试验室建设和高速铁路施工技术培训等技术服务8项,已初步具備了与企业合作进行科研开发及技术攻关的能力。
3.以“实训中心”为平台,承接社会服务项目
实习实训中心是职业院校办学的三大支柱之一。学校在校内实验实训中心与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上,采取与企业集团合作共建、直接在企业建设等途径共建实践教学中心,以求充分运用企业工作场所和产学结合或高度仿真的校内生产实训中心。学院拥有高速铁路试验、高速铁路测量等专业实验(实训)室58个;与中铁三局集团、中铁大桥局集团等企业合作共建校外实训基地59个,遍布国内30多个省市,在尼日利亚等国家铁路建设现场建有海外实训基地3个。
4.教师直接服务社会的能力还有待提升
因为专业造诣不如一般本科院校教师,而实践经验又不如一般企业技术和管理人员,高职教师科技开发能力比较有限,这也是校企合作往往得不到企业真正热情的一个原因。在这一方面的主要对策还是政府加大支持力度,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提供吸引人才的条件,企业也愿意支援一些高技能人才或为高职教师的实践锻炼提供帮助,只有师资水平提高了,对企业的发展才说得了话,解得了难,社会服务能力才能得到提升,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才能真正发挥推动作用。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功能的实现,需要依靠高职院校本身的内涵提升、资源整合及理念创新等夯实基础条件,提高综合实力获得社会企业的支持、帮助,谋得本校自身发展的同时,为企业提供有价值的、稀缺的人力、物质资源,拓展互利共赢的发展空间,增强双方的综合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