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胃癌中西医结合内科治疗的效果分析

来源 :延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xiong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中西医结合内科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将2013年4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晚期胃癌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生存质量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生存质量提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中西医结合内科治疗晚期胃癌能有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晚期胃癌;中西医结合内科治疗;临床疗效
  胃癌是全球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病死率较高,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由于胃癌早期症状不典型,难以发现,当临床症状较为明显时,就诊时其病变大多已经发展至晚期。晚期胃癌大多只能采取以化疗为主的内科治疗,但由于肿瘤耐药性日益严重,影响其治疗效果,加之免疫抑制导致了大部分体质虚弱的患者无法长期接受化疗[1]。而中医药治疗胃癌在缓解患者症状、改善生活质量、抑瘤、提高化疗和放疗效果、延长生存期以及降低毒副反应等方面疗效显著[2]。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内科治疗治疗晚期胃癌,临床疗效良好,现在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4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晚期胃癌患者,所有患者经病理或细胞学等检查确诊为胃癌。排除脏器功能严重受损、药物及食物过敏患者。随机12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男34例,女26例,年龄33~77 岁,平均(52.1±5.3)岁;观察组患者35例,女25例,年龄32~81 岁,平均(52.6±4.8)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采用ECF-L治疗方案,即第1天静脉滴注表柔比星(EPI) 50 mg/m2;每天静脉滴注亚叶酸钙(CF) 200 mg/m2,连续治疗5d;每天静脉滴注5-氟尿嘧啶(5-Fu) 500 mg/m2 ,连续治疗5d;每天静脉滴注顺铂(DDP)20 mg/m2,连续治疗5d。4周/周期,共化疗3个周期。患者在化疗期间给予营养支持,适当增加白细胞介素-2、胃复康、利血生等。
  1.2. 2 观察组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治疗。组方:茯苓、黄芪、白花蛇舌草各30g,鸡内金24g,莪术、佛手各15g,当归、白术、三棱各12g,甘草6g。水煎煮2次,每天1剂,分早晚服用,连续服用12周。
  1.2 观察指标  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生存质量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1.3 评定标准
  1.3.1 疗效评定标准
  完全缓解(CR):未发现原发肿瘤;
  部分缓解(PR):原发肿瘤两径(最大垂直径和直径)乘积减少>50%,无新病灶;
  稳定(SD):原发肿瘤两径乘积减少或增大的值<25%,无新病灶;
  进展 (PD):原发肿瘤两径乘积减少或增大值>25%,出现新病灶;
  总有效率=(CR+PR)例数/总例数×100%
  1.3.2 生存质量评定标准 提高:治疗后Karanofsky评分增加>10分;稳定:治疗后Karanofsky评分的变化幅度在10分以内;降低:治疗后Karanofsky评分减少加>10分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以P < 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2.2 两组患者生存质量比较  观察组生存质量提高率为7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2。
  2.3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对照组中有23例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33%,观察组中有13例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67%,χ2值为3.9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表2  两组患者生存质量比较(例,%)
  3 讨论
   胃癌早期症状不明显,早期诊断率较低,约有70%的患者在确诊为胃癌时已经是晚期。而中医认为,胃癌属于“胃反”的范畴。大部分肿瘤晚期患者有可见明显的血瘀表现。
   晚期胃癌治疗主要采用以化疗为主的内科治疗,其疗效良好,但不良反应明显,加之肿瘤药物耐药性日益增多,一定程度上影响其疗效。而中医药治疗胃癌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和悠久的历史。本研究中,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其中莪术、三棱具有消散瘀肿之功,当归具有活血化瘀之效,郁金能活血行气止痛,增强化瘀之功,并结合患者的症型进行适当加减味。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总有效率、生存质量提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与同类研究报道的结果基本一致[3]。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内科治疗晚期胃癌能有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研究α-硫辛酸(alpha-lipoic acid,ALA)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 EAE)大鼠脊髓组织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36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CON组),EAE组、硫辛酸干预组(ALA组),每组各12只。采用kono评分观察各组大鼠的神经功能,采用分光
期刊
摘要: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进展性纤维化型间质性肺炎,组织病理学和(或)影像学表现具有寻常型间质性肺炎(UIP)的特征。随着对IPF治疗研究的不断深入,许多新的治疗方法及药物逐步受到重视。吡非尼酮(Pirfenitone)是一种经口服给药的合成类吡啶酮化合物,具有抗纤维化、抗炎和抗氧化作用。目前多项Ⅲ期临床试验均表明
期刊
摘要:目的 :对在无张力性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时有针对性的采取护理措施进行研究。方法: 选取我院治疗的100例腹股沟疝患者,将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在围手术期间,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有针对性的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90.00%)明显比对照组的满意度(54.00%)高,两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比对照组明显要短,复发率也比对照组显著低(
期刊
摘要:卵巢肿瘤缺乏早期诊断及肿瘤转移扩散是造成低生存率的主要原因。在肿瘤研究中,发现趋化因子CXCL12及受体CXCR4在肿瘤增殖、侵袭、转移、新血管形成等多个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对CXCL12/CXCR4轴与卵巢肿瘤的关系作一综述。  关键词:CXCL12/CXCR4;卵巢肿瘤;转移;   基金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编号:2008B030301019)  侵袭、转移是卵巢恶性肿瘤最主要的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腔内丝线双重结扎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优势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15年3月我院150例行腔内丝线结扎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处理阑尾根部的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采用钛夹法和圈套器法)及研究组(腔内丝线双重结扎法),每组75例。比较两组手术情况。结果:150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腹,无并发症发生。研究组与对照组在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
期刊
摘要:目的: 对孕妇产前焦虑原因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临床干预措施,以降低孕妇产前的焦虑情绪。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孕产妇100例,随机平分为两组,对两组孕产妇产前焦虑因素进行分析,其中对照组孕产妇接受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孕产妇在焦虑因素分析基础上上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孕产妇护理前后的焦虑情况和护理满意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孕产妇护理后的焦虑程度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与自发性脑干出血发病及预后有关的危险因素,为该病预防和治疗提供相关依据。方法:通过回顾性研究近年来的病例,分析经CT检查明确诊断的36例患者的发病情况及临床转归。结果:本组病例中存活19例,死亡17例,病死率为47.2%。结论:高血压、情绪激动和过度劳累、吸烟与饮酒等因素均为脑干出血发病的危险因素;影响预后的因素包括:出血量、血肿大小、意识障碍、高热、消化道出血等。临床症状越重,
期刊
关键词:恶性周围神经鞘膜瘤;免疫组化;诊断  Keywords:Malignant Preipheral Nerve Sheath Tumor,immunohistochemistry,diagnosis  恶性周围神经鞘膜瘤(malignant peripheral nerve sheath tumor,MPNST) 是由纤维母细胞、EMA 阳性的束膜细胞、雪旺细胞、CD34 阳性的树突状细胞、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社区干预对糖尿病控制率的影响。方法:抽取成都市城区2社区20岁以上居民8097人进行调查,共发现糖尿病患者776人,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社区干预。结果:干预前后比较:干预后糖尿病控制率明显高于干预前(p<0.05)。结论:社区干预对控制糖尿病很有作用。  关键词:糖尿病;社区干预;控制率  Abstract:Objective:To observe the community inte
期刊
摘要: 目的:对比时间依赖性抗生素持续静脉泵入与分次静点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采用前瞻开放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取于2007年1月~2010年1月在我院ICU病房确诊为下呼吸道感染的患者120例,随机进入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试验组:给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特治星)4.5g,持续静脉泵入,10.0毫升/小时,24小时总剂量13.5克。对照组: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特治星)4.5g,静脉点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