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激趣导入的方法探究

来源 :中国教育探索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se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将语文课堂演绎成七彩的“人生殿堂”,使学生陶醉在课堂设计和艺术里乐不思“蜀”、乐而忘忧,这是每一个语文老师的梦想。这样的语文课是最有趣、最富魅力的语文课。课前的导入环节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语文老师却最容易忽略这一环节。本文就这个问题结合自己的教学实例进行探讨。
  【关键词】语文 激趣导入 方法
  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于漪老师说过:“阅读课文的起始阶段犹如一篇文章的开头,须反复斟酌,让学生的思维兴奋起来,迅速进入学习的轨道。”上课伊始,教师应该用最精练的语言,最短的时间,选用最有效的方法,把学生的情绪调整到最佳的学习状态。
  在每节课开始时,学生普遍存在着希望上好课的动力准备。心理学上称此现象为“心向”,这种“心向”既强烈又短暂。有经验的语文教师都非常重视导入设计,他们往往能以精湛的课前导入愉悦学生的耳目,叩击学生的心灵,开发学生的智力,触发学生的情思。一个好的导入设计,能使这堂课先声夺人,引人入胜,更为重要的是,好的导入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旺盛的求知欲,并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为课堂的顺利推进和目标的达成奠定良好的基础。
  然而,有些语文教师却忽视导入的设计,甚至有人认为这个导入环节是可有可无的。上课时就总是那种千篇一律,枯燥乏味的“请大家把书翻到×××页,今天我们来学习课文×××”。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就在于还有相当数量的语文教师没有意识到导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1.导入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1.1 调集注意。人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时。大脑皮层上的有关区域便形成了优势活动中心,对所注意的事物专心致志。人的注意力越集中,对周围其他干扰的抑制力越强,这时人对事物观察得最细致,理解得最深刻,记忆得最牢靠。
  1.2 激发兴趣。学习兴趣是语文学习活动中最直接最活跃的意向心理因素,它对于维系注意力,增强理解与记忆,激发联想和创造思维,唤起情感体验,都具有积极作用。
  1.3 引上正轨。导入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的首要作用和功能就是引导学生顺利进入下一环节的学习。它能有效的把学生的思维引入正轨,从而产生浓厚的探索兴趣。
  1.4 引入佳境。在教学的起始阶段,创造一个和谐,活泼,愉悦,热烈的情境,用语言营造优美的意境,无疑会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1.5 启迪心灵。知识性,思想性,艺术性完美结合的导入,必然会拨动学生的心弦,调节其心志,陶冶其情操,完善其人格。
  1.6 给予享受。优秀的导入设计其美学价值不容忽视。教师用优美而充满激情的语言营造情境,再现形象,必然会使学生的心灵产生震动,让他们体验到审美的欢愉。
  2.异彩纷呈的导语设计
  孟子说:“教也多术也”。导语的设计是一种教学的艺术,不会找到一种固定不变的模式,加上教师的创造力也是无穷尽的,所以导语设计的方法也是千姿百态、异彩纷呈的。导入的方法应根据文章的内容和文章的体裁及教者的自身情况等多种因素来综合考虑。
  下面,我们结合教学实例来具体说明常见的导入方法。
  2.1 借汉字特点“解读导入”。
  汉字是表意文字,因此在一定的情况下,通过解读汉字构造可以获得很多意想不到的信息。比如“云”繁体为“雲”上雨下云,构成了云字,结合古人观天象而预知天气习惯我们可以推断出“看云可以识别天气”,经过现在的科技论证,事实正是如此。鉴于这一现象就可以在讲解《看云识天气》时,用“雲”字的特点解读来导入,这样一方面既调动了学生的好奇心,又可以激起学生探索如何看云识天气的求知欲。
  2.2 借美术“形象导入”。
  美术中有一种手法:简笔画。我们语文老师,不妨练练。如果在抽象的理解课文中,时不时地插入一些简笔画,突然间就抓住了学生的目光;如果能鼓动全班同学都积极地参与到简笔勾勒中来,无疑又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如上《爸爸的花儿落了》一课,我就让同学们根据课文内容画了两幅 “花”,来表达这课的内容及对这一课的理解。学生看到这样的新奇的预习要求,一方面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又让他们静下心来全面理解课文的内容。
  2.3 借音乐“诗化导入” 。
  (1)吟诗唱词学语文。古诗词学习尤其重视朗读。但我更进一步,要求同学们尝试用音乐来谱曲歌唱。当然,学生以模仿为主,但即使同学的“哼唱”也应该予以肯定。这样会启示同学们,只要动嘴、动脑就是学习,就是“胜利”。
  (2)巧用歌词让作文破茧成蝶。作文,是语文的重头戏。当下的中学生,怕写作文已是普遍现象。而我发现借助歌词来启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这不失为一个好办法。事实上,很多优秀习作,就因题目借鉴歌词而出彩。如《成绩不代表我的心》、《都是习惯惹的祸》、《给点阳光就灿烂》……好题一半文,此话不假。但我认为:好题大大地引发写作的冲动。有了写作的冲动,作文何止成功了一半。
  (3) 妙用流行音乐学知识。综合性学习是学生最喜欢的课型之一。如何在学习活动寓教于乐,是上好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关键所在。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综合性学习《戏曲大舞台》知识点较细,学习任务较重,显得枯燥乏味。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记忆,我采取了“零存整取”的方式。比如关于脸谱知识的记忆,我就开展了唱歌比赛,同学们在唱《说唱脸谱》愉悦中就轻轻松松的记住了细碎的脸谱知识,并且还活学活用。
  2.4 借广告“生活化导入” 。
  社会上有很多广告词任意地篡改成语,造成语言文字混乱的不好现象。我就发动同学们,群起而评之:可批,可赞,只要言之成理、自圆其说即可。什么“咳不容缓”、“随心所浴”…… 学生响应非常热烈。可见,创意广告词最能激发起学生们的学习、写作热情。
  仿照例子,我请同学们分别为《安塞腰鼓》和“理发店”创意一句话广告词。学生们的热情高涨,其中有两位同学的作品,真是令人击节赞赏:“天下第一鼓,鼓鼓声威。——安塞腰鼓”、“别以为你丢了头发,应该看作你赢了面子。——理发店”等。   2.5 借悬念“探索导入”。
  语文特级教师于漪老师在设计《孔乙己》这一课时就设计了这样的导入:本文写于一九一八年冬,发表于一九一九年四月的《新青年》。后收入短篇小说集《呐喊》。凡读过鲁迅小说的人,几乎没有不知道《孔乙己》的。凡读过《孔乙己》的人,无不在心中留下孔乙己这个遭到社会凉薄的苦人儿的形象。鲁迅先生自己也说过,在他创作的短篇小说中,最喜欢《孔乙己》。他为什么最喜欢《孔乙己》呢?孔乙己究竟是一个怎样的艺术形象?鲁迅先生怎样运用鬼斧神工之笔来精心塑造这个形象的?学习本文之后就可得到明确的回答。
  于漪老师通过有目的地设置疑问,留下悬念,以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释疑而探索的心态。这种方法会使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摈弃私心杂念,全身心投入到教学中去。
  2.6 借标题、理思路“浅显导入”。
  课文的标题往往与内容有着紧密联系:有时是理解文章的突破口,有时是文章内容的浓缩……在导入环节中,也可依据情况,从标题中寻找“源头活水”。
  在教学《走一步,再走一步》时,我直接在黑板上写下“走两步”。学生立即嚷道:“老师,错了是‘走一步,再走一步’。”我反问一句:“走一步,再走一步,不就是走两步吗?作者好像连‘1+1=2’都不知道,还把题目写得这么复杂。”“不是!”学生肯定地回答。“既然这样,那么作者为什么要用‘走一步,再走一步’做标题呢?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来学习课文。”此问的提出,旨在引导学生准确把握文章的内容和主旨。这样自然就过渡到文章的学习上来。
  2.7 创设情景“研究导入”。
  创设情境,才能激发学生感情共鸣,使学生以最佳的学习心去获取知识,成为学习的主人。
  如在教《羚羊木雕》一文时,我这样设计了导入语:假如同学们要过一条河,身上背着七个袋子,可在桥只能承载4个袋子的重量,这七个袋子里分别装着:财富、亲情、友情、爱情、名利、地位、荣誉。那么同学们将丢弃哪三个袋子呢?(学生自由发言)我们一起看看文中的“她”丢弃的是什么?学生们带着浓厚的兴致投入到文本中。
  2.8 联系生活“点评式导入”。
  学语文的目的是为了服务我们的生活,也只有学而有用才能让学生保持学习语文的兴趣。
  在讲《伟大的悲剧》一文时我就采用了让学生为这一探险队写墓志铭的方式作为导入,既激励了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课堂上学生的表现相当精彩的:“完美的失败,遗憾的成功”、“我尝试过,我能做到,只是晚了一步”、“冰封雪冻,冻结了蓬勃的生命”、“冰消雪融,释放了不朽的灵魂”等。
  当然,导入的方法还不止这些。这些导入方法也不是孤立存在的,他们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教师在设计导入的过程中往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才可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语文课前的激趣导入是一门艺术,一门科学。归根结底,设计导入的目的是为了激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而兴趣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皮亚杰说过:“所有智能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也有经验之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语文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艺术深入研究的过程中,万万不可忽视对导入艺术的思考,也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语文教学更加绚丽多彩,展示出语文课堂所特有的魅力。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初中语文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
  [2] 于漪.《孔乙己》教学设计,于漪个人网站www.yp.edu.sh.cn,2006.9.3.
其他文献
【摘要】当下,人们对语文教学的有效性颇有争议。身处农村,学生对语文的忽视让人内心难安。在一个受自然环境、经济发展、信息交通、师资力量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的农村中学,学生在语言文字的运用上更不占优势。针对此,本文从学习氛围、有效课堂、课本的重要性、专项训练的必要性四个方面提出建议,旨在提升农村语文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学习氛围 有效课堂 专项训练  农村中学由于受到自然环境、经济发展、信息交通、师资
期刊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法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要求学生能把所学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把理论知识转化为能力。由于种种原因,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效果与师生期望、课程自身的作用和未来小学教师职业的要求存在很大差距,没能很好地体现课程设置的价值。“试教法”采用角色转换原理,在教师具体指导下,让学生扮演教师走上讲台,变学为“教”,从“教”中学,“教”为了学,“教”学结合。它有助于改变小学语文教学单一、呆板、枯燥
期刊
【摘要】数学是一门内容十分丰富并且实用价值极高的科学。但是要真正学习好数学知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那么,怎样才能学好数学呢?我认为,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至关重要的。重视积累,积少成多;就易避难,最终攻难;着重实际,培养兴趣。  【关键词】数学 教学 兴趣 效果 提高  数学是一门内容十分丰富并且实用价值极高的科学。但是要真正学习好数学知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特别是对于数学基础知识比
期刊
【摘要】上好复习课,对学生巩固学过的知识,为后面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至关重要。在新理念下,我们应该调整复习方法,提高复习效果。我认为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梳理学过的知识,把复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主动参与,自主探究,效果会好得多。  【关键词】复习整理 练习设计 解题方法 效果  复习课是以巩固梳理已学的知识,使之形成知识网络、提高基本技能,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主要任务的。但复习课往往使老师感到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论述了提高语文教学的课堂艺术方法,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①讲课要不拘一格,一切从实际出发,灵活运用。②课堂艺术还反映在组织课堂教学中。③充沛的精神是提高课堂艺术的保证。④教师的吸引──讲课的语言艺术。⑤教活书的最佳途径-启发式。  【关键词】语文 教学 课堂艺术 方法  语文是学好各类学科的基础。语文教学的任务在于帮助学生培养与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这种能力概括起来有三种:吸
期刊
【摘要】初中化学新教材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识规律新教材编入了数页彩图和100多幅插图丰富、更增添了化学学科的趣味性,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也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直观、形象、生动,富有趣味性、启发性的素材,更为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化学知识起到了重要作用,九年级化学教师在教学能灵活地运用插图辅助教学往往能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初中化学 新教材 插图 运用  化学教学往往以其独有的奇妙无比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我校抓住机遇,积极推广了高效课堂,它强调有效的课堂教学,对于目前的农村学生来说,在历史学科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呢?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①课前预习——独立,认真完成预习方案;②上课专心听讲的良好习惯;③上课记笔记的良好习惯;④上课积极主动回答问题的良好习惯;⑤独立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⑥课后及时复习的良好习惯;⑦要注重培养学生多思善问、大胆质疑的良好习惯。  
期刊
【摘要】机械类专业基础课程,一般既有较强的理论性,又有很强的实践性。对于没有实践经验、基础知识薄弱且空间想象能力较差的中职学生来说,听起来枯燥乏味且不易理解,极易失去学习兴趣。  【关键词】中职 机械教学 学习兴趣  机械类专业基础课程,一般既有较强的理论性,又有很强的实践性。对于没有实践经验、基础知识薄弱且空间想象能力较差的中职学生来说,听起来枯燥乏味且不易理解,极易失去学习兴趣。一旦失去兴趣,
期刊
【摘要】《分析化学》是全国高职高专学校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同时它也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分析化学实验是分析化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和科研能力起着重要作用。分析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本文针对高职高专大学生分化实验的状况,结合教学实践,从加强实验课教学方面,探讨如何上好分析化学实验课,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关键词】分化实验 重要环节 教学质量  《分析
期刊
【摘要】初中物理教学方式和策略的优化是每位物理教师应思考和实施的教学行为。只有根据物理学科的特点,合理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才能达到最理想的教学效果,切实提高物理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物理 教学方法 实验 演示 课堂氛围 学法指导  物理作为一门自然学科,有其独特性和科学性。学生通过物理学的学习可以了解自然界的规律,熟悉事物发展的本质,理解科学的内涵,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改变,从而培养科学探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