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离开故园已有近十年的时光了,很久没听见过它的声音了。
我的故园可也说是北方典型的“圈楼”(也就是四合院的形制):南北两个大院,院子四周的七座楼是人们安家的地方。红砖砌起的三层配上屋顶的青瓦也颇点有古色古香的味道。事实上,上个世纪诞生的她也的确算得上一名老人了。她原名叫“宫城”,说起来还颇有一段历史:中国第一支高炮部队就建立于此。
也许她的落成礼便是高炮的轰鸣。后来这个名字大家逐渐遗忘了,人们都叫她“老圈楼”。
岁月已使她的痕迹在我脑中模糊起来。我只有在梦中才能依稀辨得她的身影。不过她点滴的声音仿佛一直在我耳边围绕。
印象中的大多数时间,它是低沉的。因为我儿时,它业已年迈。在东北的漫长冬日里,她必是花白着头发,银装素裹的。她也总是浅吟低唱哄着我入睡。寒夜中,她用厚重的身体抵挡呼啸的北风,守护者我幼小的梦。
不过她也有灵动的时候,那是她的孩子们——麻雀唱的歌。不知有多少代麻雀以她为家。楼顶的青瓦上、
大院的灌木中总有他们蹦跳的影子,唧唧喳喳。到了春天,当然还有燕子栖息于她的屋檐下,以及其他不知是什么名的鸟也会来参加这里的春季音乐会。显然,小动物们是非常喜爱她的,并不在乎她已经斑驳的墙体。有时候她真像一名红着圆脸满是笑容的东北老大妈,永远亲近爱他的事物。无论是鸟还是人,看到了她的笑脸都会感到无比亲切。人们便会说一声“到家了”,而鸟儿们自然会献上一首首灵动的歌。
欢乐地笑声是少不了的。欢笑声天南海北的有人的地方都会有,当然不是故园的专属。但从故园传出的笑声又是那么的独一无二。南北两个大院都是由各种植物组成的大花园。那里是她的怀抱也是孩子们的天堂。冬日里的堆雪人,春日里的捉迷藏,夏日里的打水仗,还有秋日里的捡落叶拉钩钩,这些都充满了欢乐。笑声也总是不绝于耳。年迈的人们一般也会在有阳光的地方晒太阳,说着逝去的时光。我记得游戏的队伍中总有周围其他地方的孩子,因为四周都是楼房,没有孩子们的天地。故园接纳了他们。玩累了,大伙就筹钱分享一根奶油冰棍。故园不知承载了多少孩子们的欢笑。
震耳欲聋的声音一定是过年时的爆竹声了。但在故园的时代人们很少放礼花之类的东西。多数是一些“二踢脚”,大挂鞭和“吐球”之类。大人们放“二踢脚”, “咚!”、 “啪!”的两声巨响,震得窗户也跟着颤抖着。小孩儿多是放放“吐球”,看着一个个彩色的光球飞向天空带去原始而年轻的梦。有婚嫁,那是故园逢到的大喜事。到处张灯结彩,锣鼓齐鸣,她也披上喜衣,邻里都来道贺。这里邻居们的关系都很好,不少人都带过年幼的我,虽然我早已遗忘了他们的音容笑貌。故园也留下过我的声音。那是我一二年级是总是无知的一边高喊:“爸爸妈妈再见!”一边喊几点几点放学,直至消失在上学的路上……
小贩们的吆喝声也是一种文化一种传统。“买新磨的大米了!”“磨剪子咧~抢菜刀”“卖糖葫芦!”……这些在沐浴在阳光下的故园内总能听得到。不用走远日常生活的小问题都能解决。院内有粮店一家,商店一家。那里工作的人们都穿着白大褂,还是分配时代留下的。他们的话语都是那么和蔼。没有大减价的海报,更没有扩音器的喧哗。在这里,职业没有高低之分。人们谈吐之间满是尊重。一切都是那么的和谐,美好。我甚至觉得故园仿佛凝固了,永远不会改变。
故园也留下过哀乐,那便是有人去世时。我的爷爷奶奶便是在这里走完他们的人生的。
故园毕竟抵挡不住城市建设的大潮,鲜红的拆字已印的她偏题鳞伤。搬家时的我格外惆怅,人聚人散。白天我把空无一物的房间彻底打扫了一遍,没人明白我为什么要这么做。那晚我坐在空空如也的屋内,我知道,我就要离她了。周围早已没有了人家,昔日的繁华消逝了,与其一起消逝的自然还有她的声音以及在故园生老病死的人们。此时的她是静默的。
岁月尽了,她走到了生命的尽头。最后是悲壮的轰然倒地。一台挖掘机几下就把她几十年的印记全部抹去了。属于她的时代结束了。
一日坐公交车,突然发现一座与故园极为相似的老楼立于路边。在周围高楼的掩映下,它是那么的渺小。它让我再次回忆起我的故园,一想到再也没有了那冬日的浅吟低唱,灵动的唧唧喳喳,愉悦的欢笑声,不禁泪流满面。住在现代的水泥森林中,人们几乎互不相识。麻雀却也还在,但再不见它们在屋顶上徘徊,更听不到屋檐下的燕窝中的啾啾声了。
有时候我感到故园代表着那个时代的一类人,他们在战火中诞生,默默地奉献出一辈子,最后化为灰烬,甚至连照片也没留下,只有人们记忆中的声音与一串故事。但他们的存在有永恒的意义。
风声、雨声、欢笑声、唧喳声、吆喝声……也许这故园不仅是我的,也是你的、他的、大家的。其实我们都是她的孩子,故园遗留下来的这些声音也一直与我们相伴。
夜阑卧听风吹雨,故园遗声入梦来。
其实,所谓故乡,并不单指我们生活过的地方,更不是一个冷冰冰的地名。很多时候,它是我们心之所在,是一种精神,是我们的梦开始的地方。
那里有我们的第一声啼哭……
我的故园可也说是北方典型的“圈楼”(也就是四合院的形制):南北两个大院,院子四周的七座楼是人们安家的地方。红砖砌起的三层配上屋顶的青瓦也颇点有古色古香的味道。事实上,上个世纪诞生的她也的确算得上一名老人了。她原名叫“宫城”,说起来还颇有一段历史:中国第一支高炮部队就建立于此。
也许她的落成礼便是高炮的轰鸣。后来这个名字大家逐渐遗忘了,人们都叫她“老圈楼”。
岁月已使她的痕迹在我脑中模糊起来。我只有在梦中才能依稀辨得她的身影。不过她点滴的声音仿佛一直在我耳边围绕。
印象中的大多数时间,它是低沉的。因为我儿时,它业已年迈。在东北的漫长冬日里,她必是花白着头发,银装素裹的。她也总是浅吟低唱哄着我入睡。寒夜中,她用厚重的身体抵挡呼啸的北风,守护者我幼小的梦。
不过她也有灵动的时候,那是她的孩子们——麻雀唱的歌。不知有多少代麻雀以她为家。楼顶的青瓦上、
大院的灌木中总有他们蹦跳的影子,唧唧喳喳。到了春天,当然还有燕子栖息于她的屋檐下,以及其他不知是什么名的鸟也会来参加这里的春季音乐会。显然,小动物们是非常喜爱她的,并不在乎她已经斑驳的墙体。有时候她真像一名红着圆脸满是笑容的东北老大妈,永远亲近爱他的事物。无论是鸟还是人,看到了她的笑脸都会感到无比亲切。人们便会说一声“到家了”,而鸟儿们自然会献上一首首灵动的歌。
欢乐地笑声是少不了的。欢笑声天南海北的有人的地方都会有,当然不是故园的专属。但从故园传出的笑声又是那么的独一无二。南北两个大院都是由各种植物组成的大花园。那里是她的怀抱也是孩子们的天堂。冬日里的堆雪人,春日里的捉迷藏,夏日里的打水仗,还有秋日里的捡落叶拉钩钩,这些都充满了欢乐。笑声也总是不绝于耳。年迈的人们一般也会在有阳光的地方晒太阳,说着逝去的时光。我记得游戏的队伍中总有周围其他地方的孩子,因为四周都是楼房,没有孩子们的天地。故园接纳了他们。玩累了,大伙就筹钱分享一根奶油冰棍。故园不知承载了多少孩子们的欢笑。
震耳欲聋的声音一定是过年时的爆竹声了。但在故园的时代人们很少放礼花之类的东西。多数是一些“二踢脚”,大挂鞭和“吐球”之类。大人们放“二踢脚”, “咚!”、 “啪!”的两声巨响,震得窗户也跟着颤抖着。小孩儿多是放放“吐球”,看着一个个彩色的光球飞向天空带去原始而年轻的梦。有婚嫁,那是故园逢到的大喜事。到处张灯结彩,锣鼓齐鸣,她也披上喜衣,邻里都来道贺。这里邻居们的关系都很好,不少人都带过年幼的我,虽然我早已遗忘了他们的音容笑貌。故园也留下过我的声音。那是我一二年级是总是无知的一边高喊:“爸爸妈妈再见!”一边喊几点几点放学,直至消失在上学的路上……
小贩们的吆喝声也是一种文化一种传统。“买新磨的大米了!”“磨剪子咧~抢菜刀”“卖糖葫芦!”……这些在沐浴在阳光下的故园内总能听得到。不用走远日常生活的小问题都能解决。院内有粮店一家,商店一家。那里工作的人们都穿着白大褂,还是分配时代留下的。他们的话语都是那么和蔼。没有大减价的海报,更没有扩音器的喧哗。在这里,职业没有高低之分。人们谈吐之间满是尊重。一切都是那么的和谐,美好。我甚至觉得故园仿佛凝固了,永远不会改变。
故园也留下过哀乐,那便是有人去世时。我的爷爷奶奶便是在这里走完他们的人生的。
故园毕竟抵挡不住城市建设的大潮,鲜红的拆字已印的她偏题鳞伤。搬家时的我格外惆怅,人聚人散。白天我把空无一物的房间彻底打扫了一遍,没人明白我为什么要这么做。那晚我坐在空空如也的屋内,我知道,我就要离她了。周围早已没有了人家,昔日的繁华消逝了,与其一起消逝的自然还有她的声音以及在故园生老病死的人们。此时的她是静默的。
岁月尽了,她走到了生命的尽头。最后是悲壮的轰然倒地。一台挖掘机几下就把她几十年的印记全部抹去了。属于她的时代结束了。
一日坐公交车,突然发现一座与故园极为相似的老楼立于路边。在周围高楼的掩映下,它是那么的渺小。它让我再次回忆起我的故园,一想到再也没有了那冬日的浅吟低唱,灵动的唧唧喳喳,愉悦的欢笑声,不禁泪流满面。住在现代的水泥森林中,人们几乎互不相识。麻雀却也还在,但再不见它们在屋顶上徘徊,更听不到屋檐下的燕窝中的啾啾声了。
有时候我感到故园代表着那个时代的一类人,他们在战火中诞生,默默地奉献出一辈子,最后化为灰烬,甚至连照片也没留下,只有人们记忆中的声音与一串故事。但他们的存在有永恒的意义。
风声、雨声、欢笑声、唧喳声、吆喝声……也许这故园不仅是我的,也是你的、他的、大家的。其实我们都是她的孩子,故园遗留下来的这些声音也一直与我们相伴。
夜阑卧听风吹雨,故园遗声入梦来。
其实,所谓故乡,并不单指我们生活过的地方,更不是一个冷冰冰的地名。很多时候,它是我们心之所在,是一种精神,是我们的梦开始的地方。
那里有我们的第一声啼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