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期间收治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共88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43)患者仅采用常规西医西药进行治疗,而观察组(n=45)患者则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自拟前列腺中药方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总有效率和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显效28例,有效15例,无效2例,临床总有效率高达95.56%(43/45),随访半年仅1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2.22%(1/45);而对照组显效11例,有效23例,无效9例,临床总有效率高达79.07%(34/43),随访半年共6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13.95%(6/43),两组间总有效率及复发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应用于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中,能显著提高治疗疗效,降低复发率,其效果优于单独应用西药治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慢性前列腺炎;应用价值;疗效;复发
慢性前列腺炎是青壮年男性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主要是由病原微生物侵犯前列腺或其他原因所导致的前列腺慢性炎性病变,其可由急性前列腺炎治疗不彻底迁延所致,临床发病率较高,据有关资料数据统计[1],该病的发病率约占泌尿男科门诊患者的60%以上,因而对于本病的治疗一直是临床研究的重点和热点。目前大部分患者仍以单纯西药治疗为主,当往往疗效不甚理想,复发率较高。因此,本研究将对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探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
1.1.1 研究对象
我院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期间收治的并且临床资料完整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共88例,并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3例。所有患者均自愿签订了知情同意书参与本次研究。
1.1.2 一般资料
观察组患者年龄介于17-43岁,平均年龄(26.3±3.5)岁,病程介于2-29个月不等,平均病程(8.5±1.3)个月,按慢性前列腺炎评价标准(依据疼痛和排尿症状)可将病情分为轻度13例,中度25例,中度7例;而对照组患者年龄介于18-45岁,平均年龄(26.6±3.2)岁,病程介于3-31个月不等,平均病程(8.6±1.5)个月,同样按慢性前列腺炎评价标准可将病情分为轻度12例,中度25例,中度6例。可见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以及病情程度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较强的可比性。
1.1.3 诊断标准
参照美国国家卫生机构(NIH)制定的慢性前列腺炎标准进行诊断,所有患者的症状指数均(CPSI)≥4分,伴有尿频、尿痛、尿不净、会阴部胀痛、前列腺肿大、有结节及压痛等症状[2]。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仅采用常规西医西药进行治疗,睡前口服西药盐酸特拉唑嗪(产于扬州市三药制药有限公司,批号:121019),2mg/次,1次/日;而觀察组患者则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自拟前列腺中药方进行治疗,其方剂组成为:白花蛇舌草20g、半边莲20g、蒲公英20g、鱼腥草20g、柴胡15g、佛手15g、郁金15g、香橼15g、桃仁15g、红花15g、当归15g、川芎15g、赤芍15g、牛膝15g。l剂/d,水煎300mL,分2次口服,早晚各口服1次,并以30天为1个疗程[3]。治疗两个疗程后,观察并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总有效率,随访半年比较两组的疾病复发情况。
1.2.2 疗效标准
本研究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进行疗效评定,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三个等级。其中,若患者的临床症状显著消失,前列腺质地正常,症状积分减少≧60%视为显效;若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所好转,前列腺质地接近正常,症状积分减少≧30%视为有效;若患者的临床症状无缓解甚至有所加重,前列腺指诊无改善,症状积分减少<30%视为无效。总有效=显效+有效。
1.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Excel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百分比的形式表示,若P<0.05则表示其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达95.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07%;而其复发率仅为2.22%,则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3.95%,两组间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下表1:
表1两组临床效果对比
组别 例数 显效(例) 有效(例) 无效(例) 总有效(例/%) 复发(例/%)
观察组 45 28 15 2 43/95.56 1/2.22
对照组 43 11 23 9 3s4/79.07 6/13.95
3 讨论
慢性前列腺炎是指前列腺在病原体或某些非感染因素作用下,患者出现以骨盆区域疼痛或不适、排尿异常等症状为特征的一组疾病。相关研究数据显示,约有50%的男性在一生中的某个时期会受到前列腺炎的影响,某些前列腺炎可能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对公共卫生事业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目前已经逐渐引起了医学界的广泛重视。目前单纯的西药治疗方法单一,局限性高,显然已经不能满足临床治疗的需要。近年来随着中医药学的飞速发展,使得中西医结合疗法被广泛应用于本病的治疗中,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4]。
从中医的角度上看,慢性前列腺炎归属于“精浊”范畴。一般认为本病病位在下焦,在脏与肝肾关系密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湿热之邪蕴于精室,经络阻塞,气血瘀滞,其主要病理改变为肾虚为本,湿热蕴结,气血淤滞为标。临床所见常常是虚实夹杂之证,病之初期多以实证为主,病久则以虚证多见。而本研究所采用的自拟方剂中,白花蛇舌草、半边莲、蒲公英、鱼腥草等药物具有清热解毒、利湿通淋之效,可起到一定的抗菌消炎作用;而柴胡、佛手、郁金、香橼等药物则能疏肝解郁,使肝郁解,肝气条达,则情志舒畅;再者,桃仁、红花、当归、川芎、赤芍等药物还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对于改善前列腺腺体的血液循环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诸药联合使用[5],可有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本研究结果也进一步证实,中西医结合应用于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中,能显著提高治疗疗效,降低复发率,其效果优于单独应用西药治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赵利军,胡冬玲,昊金虎,等.慢性前列腺炎治疗的研究进展[J].山西医药杂志,2009,38(13):631-632.
[2]赵洪泉,李遵德.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 113例[J].中国实用医刊,2011,38(4):105-106.
[3]赵新平,王东.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40例疗效观察[J].医学信息,2011,24(8):5369-5370.
[4]孙皓.慢性前列腺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21(18):141.
[5]金光.浅析64例慢性前列腺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15):78-79.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慢性前列腺炎;应用价值;疗效;复发
慢性前列腺炎是青壮年男性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主要是由病原微生物侵犯前列腺或其他原因所导致的前列腺慢性炎性病变,其可由急性前列腺炎治疗不彻底迁延所致,临床发病率较高,据有关资料数据统计[1],该病的发病率约占泌尿男科门诊患者的60%以上,因而对于本病的治疗一直是临床研究的重点和热点。目前大部分患者仍以单纯西药治疗为主,当往往疗效不甚理想,复发率较高。因此,本研究将对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探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
1.1.1 研究对象
我院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期间收治的并且临床资料完整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共88例,并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3例。所有患者均自愿签订了知情同意书参与本次研究。
1.1.2 一般资料
观察组患者年龄介于17-43岁,平均年龄(26.3±3.5)岁,病程介于2-29个月不等,平均病程(8.5±1.3)个月,按慢性前列腺炎评价标准(依据疼痛和排尿症状)可将病情分为轻度13例,中度25例,中度7例;而对照组患者年龄介于18-45岁,平均年龄(26.6±3.2)岁,病程介于3-31个月不等,平均病程(8.6±1.5)个月,同样按慢性前列腺炎评价标准可将病情分为轻度12例,中度25例,中度6例。可见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以及病情程度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较强的可比性。
1.1.3 诊断标准
参照美国国家卫生机构(NIH)制定的慢性前列腺炎标准进行诊断,所有患者的症状指数均(CPSI)≥4分,伴有尿频、尿痛、尿不净、会阴部胀痛、前列腺肿大、有结节及压痛等症状[2]。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仅采用常规西医西药进行治疗,睡前口服西药盐酸特拉唑嗪(产于扬州市三药制药有限公司,批号:121019),2mg/次,1次/日;而觀察组患者则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自拟前列腺中药方进行治疗,其方剂组成为:白花蛇舌草20g、半边莲20g、蒲公英20g、鱼腥草20g、柴胡15g、佛手15g、郁金15g、香橼15g、桃仁15g、红花15g、当归15g、川芎15g、赤芍15g、牛膝15g。l剂/d,水煎300mL,分2次口服,早晚各口服1次,并以30天为1个疗程[3]。治疗两个疗程后,观察并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总有效率,随访半年比较两组的疾病复发情况。
1.2.2 疗效标准
本研究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进行疗效评定,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三个等级。其中,若患者的临床症状显著消失,前列腺质地正常,症状积分减少≧60%视为显效;若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所好转,前列腺质地接近正常,症状积分减少≧30%视为有效;若患者的临床症状无缓解甚至有所加重,前列腺指诊无改善,症状积分减少<30%视为无效。总有效=显效+有效。
1.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Excel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百分比的形式表示,若P<0.05则表示其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达95.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07%;而其复发率仅为2.22%,则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3.95%,两组间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下表1:
表1两组临床效果对比
组别 例数 显效(例) 有效(例) 无效(例) 总有效(例/%) 复发(例/%)
观察组 45 28 15 2 43/95.56 1/2.22
对照组 43 11 23 9 3s4/79.07 6/13.95
3 讨论
慢性前列腺炎是指前列腺在病原体或某些非感染因素作用下,患者出现以骨盆区域疼痛或不适、排尿异常等症状为特征的一组疾病。相关研究数据显示,约有50%的男性在一生中的某个时期会受到前列腺炎的影响,某些前列腺炎可能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对公共卫生事业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目前已经逐渐引起了医学界的广泛重视。目前单纯的西药治疗方法单一,局限性高,显然已经不能满足临床治疗的需要。近年来随着中医药学的飞速发展,使得中西医结合疗法被广泛应用于本病的治疗中,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4]。
从中医的角度上看,慢性前列腺炎归属于“精浊”范畴。一般认为本病病位在下焦,在脏与肝肾关系密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湿热之邪蕴于精室,经络阻塞,气血瘀滞,其主要病理改变为肾虚为本,湿热蕴结,气血淤滞为标。临床所见常常是虚实夹杂之证,病之初期多以实证为主,病久则以虚证多见。而本研究所采用的自拟方剂中,白花蛇舌草、半边莲、蒲公英、鱼腥草等药物具有清热解毒、利湿通淋之效,可起到一定的抗菌消炎作用;而柴胡、佛手、郁金、香橼等药物则能疏肝解郁,使肝郁解,肝气条达,则情志舒畅;再者,桃仁、红花、当归、川芎、赤芍等药物还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对于改善前列腺腺体的血液循环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诸药联合使用[5],可有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本研究结果也进一步证实,中西医结合应用于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中,能显著提高治疗疗效,降低复发率,其效果优于单独应用西药治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赵利军,胡冬玲,昊金虎,等.慢性前列腺炎治疗的研究进展[J].山西医药杂志,2009,38(13):631-632.
[2]赵洪泉,李遵德.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 113例[J].中国实用医刊,2011,38(4):105-106.
[3]赵新平,王东.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40例疗效观察[J].医学信息,2011,24(8):5369-5370.
[4]孙皓.慢性前列腺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21(18):141.
[5]金光.浅析64例慢性前列腺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15):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