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应用价值研究

来源 :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dgecs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期间收治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共88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43)患者仅采用常规西医西药进行治疗,而观察组(n=45)患者则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自拟前列腺中药方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总有效率和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显效28例,有效15例,无效2例,临床总有效率高达95.56%(43/45),随访半年仅1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2.22%(1/45);而对照组显效11例,有效23例,无效9例,临床总有效率高达79.07%(34/43),随访半年共6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13.95%(6/43),两组间总有效率及复发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应用于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中,能显著提高治疗疗效,降低复发率,其效果优于单独应用西药治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慢性前列腺炎;应用价值;疗效;复发
  
  
  慢性前列腺炎是青壮年男性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主要是由病原微生物侵犯前列腺或其他原因所导致的前列腺慢性炎性病变,其可由急性前列腺炎治疗不彻底迁延所致,临床发病率较高,据有关资料数据统计[1],该病的发病率约占泌尿男科门诊患者的60%以上,因而对于本病的治疗一直是临床研究的重点和热点。目前大部分患者仍以单纯西药治疗为主,当往往疗效不甚理想,复发率较高。因此,本研究将对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探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
  1.1.1 研究对象
  我院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期间收治的并且临床资料完整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共88例,并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3例。所有患者均自愿签订了知情同意书参与本次研究。
  1.1.2 一般资料
  观察组患者年龄介于17-43岁,平均年龄(26.3±3.5)岁,病程介于2-29个月不等,平均病程(8.5±1.3)个月,按慢性前列腺炎评价标准(依据疼痛和排尿症状)可将病情分为轻度13例,中度25例,中度7例;而对照组患者年龄介于18-45岁,平均年龄(26.6±3.2)岁,病程介于3-31个月不等,平均病程(8.6±1.5)个月,同样按慢性前列腺炎评价标准可将病情分为轻度12例,中度25例,中度6例。可见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以及病情程度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较强的可比性。
  1.1.3 诊断标准
  参照美国国家卫生机构(NIH)制定的慢性前列腺炎标准进行诊断,所有患者的症状指数均(CPSI)≥4分,伴有尿频、尿痛、尿不净、会阴部胀痛、前列腺肿大、有结节及压痛等症状[2]。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仅采用常规西医西药进行治疗,睡前口服西药盐酸特拉唑嗪(产于扬州市三药制药有限公司,批号:121019),2mg/次,1次/日;而觀察组患者则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自拟前列腺中药方进行治疗,其方剂组成为:白花蛇舌草20g、半边莲20g、蒲公英20g、鱼腥草20g、柴胡15g、佛手15g、郁金15g、香橼15g、桃仁15g、红花15g、当归15g、川芎15g、赤芍15g、牛膝15g。l剂/d,水煎300mL,分2次口服,早晚各口服1次,并以30天为1个疗程[3]。治疗两个疗程后,观察并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总有效率,随访半年比较两组的疾病复发情况。
  1.2.2 疗效标准
  本研究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进行疗效评定,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三个等级。其中,若患者的临床症状显著消失,前列腺质地正常,症状积分减少≧60%视为显效;若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所好转,前列腺质地接近正常,症状积分减少≧30%视为有效;若患者的临床症状无缓解甚至有所加重,前列腺指诊无改善,症状积分减少<30%视为无效。总有效=显效+有效。
  1.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Excel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百分比的形式表示,若P<0.05则表示其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达95.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07%;而其复发率仅为2.22%,则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3.95%,两组间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下表1:
  表1两组临床效果对比
  组别 例数 显效(例) 有效(例) 无效(例) 总有效(例/%) 复发(例/%)
  观察组 45 28 15 2 43/95.56 1/2.22
  对照组 43 11 23 9 3s4/79.07 6/13.95
  3 讨论
  慢性前列腺炎是指前列腺在病原体或某些非感染因素作用下,患者出现以骨盆区域疼痛或不适、排尿异常等症状为特征的一组疾病。相关研究数据显示,约有50%的男性在一生中的某个时期会受到前列腺炎的影响,某些前列腺炎可能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对公共卫生事业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目前已经逐渐引起了医学界的广泛重视。目前单纯的西药治疗方法单一,局限性高,显然已经不能满足临床治疗的需要。近年来随着中医药学的飞速发展,使得中西医结合疗法被广泛应用于本病的治疗中,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4]。
  从中医的角度上看,慢性前列腺炎归属于“精浊”范畴。一般认为本病病位在下焦,在脏与肝肾关系密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湿热之邪蕴于精室,经络阻塞,气血瘀滞,其主要病理改变为肾虚为本,湿热蕴结,气血淤滞为标。临床所见常常是虚实夹杂之证,病之初期多以实证为主,病久则以虚证多见。而本研究所采用的自拟方剂中,白花蛇舌草、半边莲、蒲公英、鱼腥草等药物具有清热解毒、利湿通淋之效,可起到一定的抗菌消炎作用;而柴胡、佛手、郁金、香橼等药物则能疏肝解郁,使肝郁解,肝气条达,则情志舒畅;再者,桃仁、红花、当归、川芎、赤芍等药物还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对于改善前列腺腺体的血液循环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诸药联合使用[5],可有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本研究结果也进一步证实,中西医结合应用于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中,能显著提高治疗疗效,降低复发率,其效果优于单独应用西药治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赵利军,胡冬玲,昊金虎,等.慢性前列腺炎治疗的研究进展[J].山西医药杂志,2009,38(13):631-632.
  [2]赵洪泉,李遵德.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 113例[J].中国实用医刊,2011,38(4):105-106.
  [3]赵新平,王东.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40例疗效观察[J].医学信息,2011,24(8):5369-5370.
  [4]孙皓.慢性前列腺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21(18):141.
  [5]金光.浅析64例慢性前列腺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15):78-79.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通过对当前医院临床输血工作的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通过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规范临床输血,加强安全输血工作,消除安全隐患,保证临床输血安全有效 方法:以《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中等内容为准则,对医院输血管理工作进行全面考核和检查结果:临床输血存在不合理输血情况,记录不完整,制度执行欠到位结论:医院应进一步重视医院输血科建设,强化输血安全意识,合理用血。  关
期刊
关键词:门诊;导医;便民服务;门诊就诊常识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医疗护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门诊患者因疾病因素、个人心理因素、经济状况不同,健康需求存在明显個体差异。门诊服务工作要满足各层次服务对象的需要,必须向多元化发展。因此我院于2009年7月在门诊设立了导医组,2010年底成立导医室,把患者的门诊就诊常识护理和便民服务纳入导医服务范畴。为病人营造了一个舒适的就医环境,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在临床护理,以达到提高疗效,控制血压平稳的目的。方法:通过对高血压患者采取心理护理、一般护理、药物护理、对症护理、饮食护理及出院指导等护理措施。结果:100例患者在住院期间血压得到有效的控制,未发生并发症。结论:护理干预健康教育能有效控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和并发症。  关键词:高血压;临床;护理;健康教育       高血压是指年龄满18岁的成年人收缩压≥140mmHg或者
期刊
摘要:药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它的质量与人们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随着国家药品质量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人们对药品经营企业的质量管理也越来越重视。本文分析了GSP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药品经营;质量管理       前言:质量是药品的一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没有质量保证的药品和毒药没什么区别,不但起不到治病救人的效果,反而会耽搁病情,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所以药品经
期刊
消化系统疾病是农村门诊患者常见疾病,尤其胃炎更加常见。为此笔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胃炎9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90例均为本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门诊患者,男59例,女31例,年龄25~85岁,平均年龄45.4岁,病程3月~12年,其中单纯胃炎者60例,合伴食道炎9例,合伴胆囊炎21例。  1.2临床表现:一般表现为胃部不适,疼痛、胀气、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医院感染因素及防控措施。方法:对手术室环境、手术室人员以及医疗物品的感染因素、手术室管理的手术室医院感染因素进行详细地分析探讨。结果:手术室经过严格的管理,可以有效地避免感染因素的发生,从而能够做好防御和控制,降低手术室感染发生率,提高手术治疗的成功率,从而确保手术的成功实施。结论:严格做好手术感染管理可以有效地避免感染因素,同时做好手术室医院的感染控制,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血脂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住院的372例冠心病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使用阿托伐他汀的观察组188例和不使用阿托伐他汀的对照组184例。分别对两组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测定血脂(TG、TC、LDL—C、HDL—C等)水平,同时对治疗过程中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及时记录。结果:使用阿托伐他汀的观察组患者的TG、TC、
期刊
摘要:笔者对临床中药学发展历程及现状进行分析,认为发展极不均衡、发展缺乏内源与外源动力、未能发展出一条适合中医药特色的发展道路,是现阶段临床中药学面临的主要困境。从战略层面上看,临床中药学发展并非一朝一夕之事,从微观层面上看,医院是临床中药学发展突破口。医院应注重药师队伍培养,注重实践,积极提升中药师地位,发挥药师优势,取得实质性的成绩,才是扭转药师不利地位,进而推动临床中药学发展的关键。  关键
期刊
便秘是指粪便在肠内滞留过久、排便时间延长或粪质干燥甚或结块难出、或主观感觉排便困难或有解不净的感觉的症状。其病位在大肠,但与脾胃的关系最为密切。脾主运化,脾虚则运化失常,大肠传导无力,糟粕內停,故大便难行,临床以脾虚不运所致之便秘,颇为多见,本人借鉴医家各家之长,重用白术治疗此种便秘,疗效颇佳,现介绍如下:  张某,女,38岁,牧民,2009年6月10日前来我院门诊就诊,自述便秘3年余,症见大便干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在绝经后妇女取环前的应用。方法 选择2008年4月-2010年4月在本院门诊就诊,绝经1年以上,要求取环的52例妇女,取环术前给予米非司酮25 mg,每天2次口服,连续2 d后行取环术,观察其对取环成功率的影响。结果 52例妇女用药后均取环成功,术中痛苦减少,易于操作,出血少,术时短。术后常规口服抗生素及止血治疗5 d,随访1年无异常。结论:米非司酮明显提高了绝经后妇女取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