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商怎么才能用全网直播带动销量持续增长

来源 :销售与市场·管理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q091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直播网红带货,能天天给你带货吗?如果不能,那么一次销量即使再大,又能解决企业什么问题呢?直播带货,能让品牌一夜爆红吗?至少现在所见不多。如果不能,那么,品牌靠什么持续提升品牌影响力?现在直播网红这么红,如果它只是企业成长的小插曲,那么,公众对直播网红的过度关注,是否会让企业在直播的路上走偏?
  直播,到底是网红的红利,还是平台的红利,抑或是品牌商的红利?这是个需要思考的问题。
  直播网红一年几十亿的销量,确实是网红们的红利。
  直播在阿里平台常态化,转化率大大提高。阿里已经完成网红直播到商户“店播”的转换。阿里一年数千亿的直播GMV(成交总额),平台也享受了红利。
  品牌商,借助直播网红,或许收获了数量不等的销量。通过直播常态化的“店播”,销量应该也有所上升。这些增长,我们都承认其价值。但是,这些都不足以支持一个庞大企业持续增长。
  传统企业几十亿、几百亿,甚至几千亿的销量,能否通过直播工具,推动企业持续增长?答案是:可以。

新玩法,大体量


  范超伟老师曾经对互联网新玩法提出过两个“有趣但深刻”的问题:
  第一个是,如今越来越多的小品牌,玩法鲜活,以新的营销手法和姿态,对大品牌造成压力。有先见之明的大品牌,也积极尝试创新玩法,但成效待考。
  第二个是,品牌商找到适合自己的且有“效果红利”的营销手段不易。自己“造风”“造势”,即便有风,时效却很短;创新做法,可能有效,但往往与特殊地区、特殊人物有关系,说白了,换了人去干,效果往往不佳,规模化不易……“新营销”需要“新效果”支撑。
  说白了,互联网新玩法能够让创新企业耳目一新,但却无法催生规模化企业,更无法让体量巨大的传统企业焕然一新。
  直播也是如此。如果直播与传统企业的日常运营结合,那么,范超伟老师的两个问题或许有解。

功夫在直播之外


  营销工作从其结果看有三大类:1.带来销量的一次增长,比如促销。2.带来销量的持续下滑,比如压货。3.带来销量的持续增长,比如渠道完善、品牌力提升、消费者黏性等。
  销量的持续增长,可以是线上,也可以是线下,如果线上线下联动,当然更好。
  直播作为全渠道运营的互联网工具,既能带动线上持续增长,又能带动线下的渠道稳固,或者销量提升。因此,要思考直播如何与全渠道运营全面结合,带动销量持续增长。
  从线上直播运营看,带动销量持续增长,除了直播带货外,还应该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以直播为触发点,带动品牌传播。
  直播已经常态化,常态化直播带动传播,除非出现戏剧性,比如直播“翻车”,或者出现某种惊喜,比如罗永浩“报错价自赔”。如何从直播发现有传播价值的“公关”元素,这是直播时可以考虑的因素。
  直播的“坑位费”设计本身就有这种考量。销量提成,决定一场直播的盈亏。坑位费,决定对品牌的长期影响。
  以直播带动品牌提升,网红直播往往打着“全网最低价”的卖点,品牌商直播往往通过场景置入方式,留下品牌印迹。
  第二,以直播方式拉新。



  即便是网红,其粉丝也是有限的。站在品牌方角度,直播可以视为一场拉新活动。直播带货,拉新活动已经完成,那么,第二步就是粉丝“留存”。粉丝留存比例取决于两方面:1.网红粉丝与品牌是否吻合;2.完成拉新后的留存方法。
  传统营销有个说法,招揽一个新客户的成本是维护一个老客户的5倍。互联网虽然没有这个数据,但道理如此。
  第三,以直播方式提升商城权重。
  以带货为主的直播成交,多数导流到天猫商城。品牌商的直播,也有可能导流到云店。商城权重的提升要考虑两个因素:一是站内站外销量,权重不同;二是权重影响周期。

销量持续增长


  直播在线下渠道如何持续提升销量?这是很多企业没有思考过的问题。
  传统线下如何持续提升销量?2005年,《销售与市场》杂志曾经就这个问题进行过讨论,大致有如下方向:1.招商;2.铺货率增加;3.新品推广;4.激活门店;5.用户持续复购。
  那么,直播能否在这五个方面发挥作用呢?答案是可以的。
  第一,直播招商。疫情期间,倒逼出两大招商模式:1.线上招商,如华糖的“线上春糖”;2.直播招商。2020年招商难,但直播招商反倒大有用武之地。因为直播招商“不费时又省钱”,特别是不用到现场,对很多大商有效。直播招商可以有多个场景,既有招商现场的场景,也有终端场景。
  第二,直播铺货。消时乐从5月份开始的“快闪直播”,就达到了一个区域市场快速铺货的作用。当直播铺货过程变成为“终端导流”,那么,铺货就是动销,速度就大大加快了。
  第三,新品推广。过去,招商、铺货、推广是分阶段进行的,对于有完善的线下渠道的品牌商,新品推广可以通过直播方式扁平化,一次到位。



  第四,激活门店。过去,导购员在门店促销,效率很低。现在KA店的一次直播推广,一个品牌可以有几十万的销量,对KA触动很大。
  第五,用户拉新和持续复购。过去,线下门店通过派发优惠券拉新,但效率低。直播派发优惠券,效率非常高。
  上面的过程,就是深度分销的全过程。直播与深度分销的每个环节都可以有效结合,是深度分销带动销量持续增长的高效工具。

“+直播”是新商业模式


  借助施炜老师提出的三度空间和“三位一体”的新营销逻辑,新营销的专家们在2020年提供了新营销立体连接的操作系統。这是直播与新零售结合,直播与深度分销结合以后,直播与BC一体化结合的新路。
  我们提出了立体连接三步曲:体验是新营销起手式;线下做透一个店;线上打爆一个县。每个环节,都有直播的身影。
  立体连接三步曲,如果有直播的配合,效率会更高。“+直播”将是一段时间内的主流模式。
  体验是新营销的起手式。场景体验虽然有“深体验,强认知,高传播”的效果,但体验人数毕竟有限,当体验与直播结合,体验的效果就被放大了。
  线下做透一个店。门店从“商店”变“店商”。从经营“店”为主,变成经营“人”为主,核心环节是通过KOC形成“三强”向更远的客户辐射,即强影响力,强认知,强关系。传统的线下方式负荷过重,要借助社群、直播方式,强化“三强”。
  线上打爆一个县。区域“打爆”,现在直播是“不二选择”。打爆,就是在一个局部片区形成超高密度传播,本质是把厂家、经销商、终端、KOC、用户,通过直播呈现在同一平台,形成势能。这种BC一体化的打爆,或许没有直播带货,但一定有助于提升品牌、完善渠道、激活终端。
  (朱朝阳,知名快消品实战派营销专家,多家企业营销顾问)
其他文献
燕麦奶属于植物奶,植物奶是为了应对乳糖不耐问题而诞生的。除了燕麦奶,杏仁露、核桃露、椰奶、豆浆都是植物奶。对于喝惯了豆浆的中国人来说,植物奶这个概念并不新鲜,新鲜的是燕麦奶这个新的细分品類。  20世纪90年代初,瑞典隆德大学教授Rickard ste研制出了可以将燕麦转化成燕麦奶的酶,并于1994年与其兄弟联合创办了OATLY,专注以燕麦为原料的奶类产品。由于脂肪更低且不含胆固醇,植物奶被视为牛
期刊
在商业竞争中,视觉作为战略工具足以改变游戏规则。视觉是品牌核心。在视觉设计上,不能本末倒置,首先要从竞争和顾客认知出发,然后再考虑美观、设计是否漂亮等问题。  从竞争和顾客认知出发,品牌视觉应当遵循三个原则:简单性、竞争性、象征性。简单性是指:视觉的目的应当是进入顾客心智并和竞争对手产生认知区隔,只有力求简单,舍弃多余动作,才能更好地达成这一目的。  竞争性是指:视觉效果应当服务于竞争。视觉是竞争
期刊
有目共睹,几十年来中国发展成就辉煌,中国的营销实践也取得了巨大成功,但中国营销研究却远未取得应有的成就。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中国营销研究要担负什么样的使命?中国营销理论创新的本土贡献、中国声音如何体现?我们面临什么样的大变局?  变局,是在对比中展现。对比,可从两个维度直观体现:时间上的纵向对比,空间上横向对比。本文仅就中外对比来看,变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国家综合国力之变局  
期刊
你能想象在泡茶的时候,一条海豚一跃而起的感觉吗?  在日本有一家叫做ocean-teabag的茶包公司,因为公司体量小,难以跟茶叶领域龙头公司抗衡。经过一番讨论后,决定尝试一种不同于传统茶包设计的方法,希望通过差异化的创意营销,来获得更多用户。  2019年,ocean-teabag与创意书店Village Vanguard合作,创作出了“海洋系列”创意茶包,用不同的海洋动物造型包裹契合的茶叶品种
期刊
朋友圈里點赞可以随手就来,面对面的赞美却难以开口。年轻人一边沉迷线上社交,一边苦恼朋友圈太小,其实社交难的不是交流,而是跨出那一步。洞察到现代人的这一社交痛点,近日,华为与梨视频发布了“赞美始发站”短片。  短片中是一场“赞美陌生人”的街头实验,华为将新一代智慧屏摆放在公交车站和商城内。公交车站的屏幕上显示着“你愿意给陌生人一个赞美吗”,当等车的乘客点击通话界面前的按钮装置后,就能和另一试验点站台
期刊
直播带货正成为中国企业前赴后继追逐的热潮,企业不是在直播中,就是在准备直播的路上。而主播的阵营不再仅仅是薇娅与李佳琦,除了罗永浩签约抖音外,梁建章、董明珠、丁磊等CEO级人物也相继加入带货大军。  作为流量新的聚合器,直播已經成为店铺尤其是线上店铺的标配,用直播的店铺会比没用直播的店铺业绩好;直播质量好的店铺会比直播质量差的店铺业绩好。基于这种效应,直播常态化就成了品牌商一个重要的工作。然而现在的
期刊
“記忆里你的温柔抚摸,现实中却是声嘶力竭。妈妈,你哭了,所以我哭了。”在致敬母亲的日子里,聚划算百亿补贴联合《中国妇女报》向人们倡导“对分娩痛说不”。  当广大品牌以细腻情感进行温情营销时,聚划算百亿补贴敏锐地捕捉到“无痛分娩”这一新消费趋势,为每位准妈妈准备1.2万元起的无痛补贴,来关注分娩疼痛与产妇尊严。此外,还联合《中国妇女报》与丁香妈妈发布暖心短片《妈妈的第一天》。短片采用“去他者”手法,
期刊
1937年7月7日夜,卢沟桥畔的枪声,震醒了沉睡的大地。中国人民全面的抗日战争,从此拉开了序幕。全国军民为了民族的生存进行了浴血奋战,天天都在渴望着战争早日胜利。然而,10个月中,北平、天津、太原、上海、南京等城市相继陷落。时局艰难。战争的进程会如何发展?中国能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怎样才能取得胜利?怎样看待抗战以来一直流传着的“亡国论”、“速胜论”?对这些问题,有的人在思考,有的人则感到迷惘。这些
期刊
薇娅年带货27亿,辛有志4小时带货近8亿,李佳琦5分钟卖1.5万支口红。这些数据让很多人看到了直播红利。  于是,直播带货成了新战场。网红、大V、明星、名人、企业家纷纷入局,然而现实是残酷的。  据媒体报道,罗永浩直播100天后,直播带货成绩下滑了97%;吴晓波的“新国货首发”专场,一款奶粉只售出了15罐;小沈阳直播卖白酒,下了20多单,退货16单;叶一茜直播卖茶具,在线人数90万人,仅售出不到2
期刊
任何一个行业,一旦进入成熟期,基于企业原始的扩张、成长本能,市场份额都会不断集中于头部企业,这就是所谓的“马太效应”。随着市场进入成熟期,头部企业的规模势能、品牌认知势能、渠道势能等不断增强,中型企业与头部品牌之间的差距不断扩大,市场份额不断被头部品牌侵蚀。由于中型企业已经可以对头部品牌造成一定的威胁,因此会受到头部企业的关注与打压。另一方面,由于中型企业与行业中众多的小微企业之间,规模实力、品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