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新任的中国外交部长,杨洁篪显然与前任部长李肇星有着明显的区别。李肇星被称为“平民部长”,杨洁篪则被称为“大儒之帅”。这位与美国布什家族有着20多年私交的新任外交部长,如何在国家利益与美国关系中找到平衡,在维护好国家利益的同时推动中美关系的进一步改善和发展,人们拭目以待。
少年英才恰逢时
生于1950年的杨洁篪年少时就显露出外交官的才智。1963年小学毕业后,杨洁篪凭借出众的成绩成为上海外国语学校第批学子。上海外国语学校被誉为“新中国外交官和外语人才的摇篮”,在那里,杨洁篪得到了周恩来总理和时任外交部长陈毅的直接关怀。文化大革命爆发后,上海外国语学校也受到波及。1968年,杨洁篪被安排到上海浦江电表厂做学徒工。
但是他的老师们没有忘记他。1971年是中国外交史上重要的一年,美国国务卿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国;同一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20世纪70年代初日趋活跃的中国外交事业亟需优秀的外交人才,历史又次选择了杨洁篪。1973年他被选派到英国伦敦经济和政治学院学习英语和国际事务,并在欧洲那所著名的大学学习了两年。
回国后,杨洁篪在外交部翻译室任职,不少优秀的外语人才都是在翻译室开始自己的外交官生涯的。就在这一时期,杨洁篪曾陪同布什(美国前总统、现任美国总统的父亲)等美国高官访问了西藏自治区。
可以说,翻译室的翻译生涯是杨洁篪走上外交官道路的第一步,这期间与老布什的相识,为他以后出任驻美国大使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与布什家族的不解渊缘
1975年回国后长达15年的时间里,杨洁篪一直在外交部翻译室和驻美国使馆从事翻译工作,经常担任邓小平等国家领导人的英文翻译。也就是在这一期间,他结识了布什家族。1977年民主党人卡特入主白宫,老布什从中央情报局局长的位置上退了下来,中国政府念及他曾经出任驻华联络处主任的旧情,邀请他访华。作为“下台干部”老布什,在长达半个月的行程中,不仅受到了邓小平的接见,而且还被允许到还没有开放的西藏访问,待遇可谓十分特殊。陪同访问的是布什最亲密的朋友,包括后来在老布什政府出任国务卿的贝克、驻华大使李洁明和外交智囊昂特迈耶,而为布什一行担任全程翻译的正是杨洁篪。
当时年仅27岁的杨洁篪由于年轻活泼,大家都喜欢他,因为他字名中“篪”字又形似虎字,所以美国人都把他称为“TIGER YANG"。杨洁篪因此与布什一家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后来杨洁篪历任驻美国大使馆二秘、一秘、参赞、外交部美洲暨大洋洲司参赞兼处长、副司长、公使和外交部部长助理,2001年出任驻美大使,任满后回国任外交部副部长,后升任部长。杨洁篪的快速升迁,一般均认为得益于其与布什家族的良好关系。布什家族甚至在某些情况下,会选择与杨的私下勾通,作为同中国政府沟通的管道。
1989年年底,在老布什总统的指示下,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斯考克罗夫特秘密访华,就是通过杨洁篪向中国领导人传话说。尽管两国关系出现紧张,但布什本人仍然希望维持双边关系。1992年,老布什在任期届满之前准备向台湾出售一批F—16战斗机。他主动把这一军售计划告诉了杨洁篪,让杨洁篪向中国政府汇报。
杨洁篪先后在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工作12年,并于2001年至2005年担任驻美大使。杨洁篪出任大使不久,就发生了中美撞机事件,中美关系一度紧绷。经过他刚柔相济的外交谈判,这一冲突终于化解。
2002年10月,前国家主席江泽民访美期间,杨洁篪又依靠与布什家族良好的关系,促成了小布什邀请江泽民到得克萨斯农场赴私宴,开创了在任美国总统为来自社会主义国家的元首举行家庭宴会的先例。
杨洁篪和布什家族长达近四分之一世纪的私交,即使对美国最亲密的盟国英国、日本和以色列来说,也都是可望不可及的。这种非正式的私人友好关系,无疑会为杨洁篪今后在外交部的工作带来便利,尤其是在处理中美关系的问题上,相信还没有人比杨洁篪更具有自身优势。
2004年,美国洛杉矶世界事务委员会授予杨洁篪“年度杰出外交官”的称号,以表彰“杨洁篪在(中国)外交部工作中的出色表现以及他在华盛顿为拓宽和加强中美关系所付出的努力”。
但私交毕竟是私交,在中美两国关系的重大问题上,这种私交关系到底能够发生多大作用,谁也不敢保证。杨洁篪明白,他的工作要实现两个目标:一是忠实地代表他所在政府的立场:与此同时,他又要成为一个好的倾听者,通过对他人意见表现出的理解来帮助中国结交朋友。他必须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并以此来证明他完全能够胜任他的工作。
大将本色 儒帅风范
杨洁篪的儒雅风范是出了名的,他不仅是出色的外交家,还拥有丰富的艺术和文化知识底蕴:他不单能讲—流利的外语,而且还是个对书法颇有研究的人,可以说还是一个不错的书法家。另外,杨洁篪对古典音乐也有了解,在担任驻美大使时,他还曾在自己的住处举办过古典音乐会,是第一个举办古典音乐会的中国驻美大使。事实上,大使办音乐会在整个外交圈都是十分新鲜的创意。他也因此获得了“大儒之帅”的美称。
杨洁篪大使深知文化在促进跨国交流方面的重要性,他也是促成2005年在华盛顿肯尼迪表演艺术中心举办的“中国文化节”的重要人物之一。那次文化节办得非常成功,堪称当年在美国乃至整个西半球规模最大的中国文化艺术展示活动,很多美国人通过文化节中一系列极富中国特色的文化表演和展览真正认识了远在东方的神秘国度。所有这些,将杨洁篪的“儒帅”风范彰显无遗。
杨洁篪名字里的“篪”,在字典里的解释是“竹哨”之意,那么“洁篪”也就可以解释为“洁净的竹哨”,这种意境自然具有十分儒雅的风味儿。但是千万不要忽略了“竹”字下面的“虎”字!杨洁篪就任后,北京外交界人士称其“谦恭有礼”,但中国外交部职员的评论却有不同,评语也是四个字“严、勤、细、致”。即与柔和的外貌相反,为人“严格、勤勉、细心、致密”。杨洁篪严格细致到何种程度,他与布什一家人相交20多年的故事就是最好的注解。
众所周知,杨洁篪与布什一家相识是在1977年。当时27岁的杨洁篪结束在伦敦政经学院的英语研修后刚刚回国,任外交部英语翻译。布什一家的情况是,现任总统布什的父亲老布什担任美国中央情报局(ClA)局长,在当时中国最高领导人邓小平特别安排下,布什一家成为最早参观西藏的美国人。杨洁篪杰出的英语水平在北京外交界享有盛誉,他尽善尽美地做好了随行工作,总之16天的西藏之行结束后,他几乎成了老布什一家的成员之一。在之后的20多年里,杨洁篪从二等书记官、一等书记官、参事官一路升到公使,在2001年担任大使之前,他的工作地点是中国驻华盛顿大使馆。
20多年间,中国和美国的关系经受了多次考验。比如,1992年美国欲向台湾销售F16战斗机、1999年美国战斗机误炸位于南斯拉夫贝尔格莱德的中国大使馆、2001年美国侦察机与中国战斗机冲突后迫降海南岛等。如果中国在每件事上都拍案而起,将事件升级为外交纠纷,中美关系很有可能早已破裂。尤其是2002年10月江泽民访美,使得中美两国关系得到了进一步发展那次,当时布什总统一家把江泽民请到了位于德克萨斯克劳福德的自家牧场,其幕后角色也是杨洁篪。
杨洁篪作为正在崛起的大国——中国的外交部长,外型却有些单薄、病弱。实际上,他担任驻美大使时健康受损,曾做过大手术(心脏搭桥手术)。但我们应当知道柔软的竹叶或悠扬的竹笛声都只是表象,真正值得关注的是雄踞竹下的猛虎。
即具儒雅风范,更兼大将本色,正是杨洁篪的真实写照。
作为新中国首个二战后出生的外交部长,杨洁篪应算是中国新生代外交官的代表。从个人风格上看,李肇星更活跃,个人魅力很强:而杨洁篪则要显得内敛、严谨、低调,更有职业外交官的感觉。另外他也与老一代外交家周恩来,陈毅的英雄色彩不同,同时还区别于钱其琛、李肇星的个人魅力。
新一代外交官的个人经历,可能会为中国外交向社会化、平民化、大众化方向发展提供契机。外交工作需要广开言路,以获得公民的信任,如何在民间压力之下,把真正符合国家利益的政策贯彻到底,也是新一代外交官所面临的新问题。
大国崛起时,如何看待国际社会,如何照应本国国民,本就是外交的重心所在。作为新一代外交官的杨洁篪在面对机遇的同时也将面临更大挑战。在上任的第一天,杨洁篪对此郑重表示:我将全力以赴。
少年英才恰逢时
生于1950年的杨洁篪年少时就显露出外交官的才智。1963年小学毕业后,杨洁篪凭借出众的成绩成为上海外国语学校第批学子。上海外国语学校被誉为“新中国外交官和外语人才的摇篮”,在那里,杨洁篪得到了周恩来总理和时任外交部长陈毅的直接关怀。文化大革命爆发后,上海外国语学校也受到波及。1968年,杨洁篪被安排到上海浦江电表厂做学徒工。
但是他的老师们没有忘记他。1971年是中国外交史上重要的一年,美国国务卿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国;同一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20世纪70年代初日趋活跃的中国外交事业亟需优秀的外交人才,历史又次选择了杨洁篪。1973年他被选派到英国伦敦经济和政治学院学习英语和国际事务,并在欧洲那所著名的大学学习了两年。
回国后,杨洁篪在外交部翻译室任职,不少优秀的外语人才都是在翻译室开始自己的外交官生涯的。就在这一时期,杨洁篪曾陪同布什(美国前总统、现任美国总统的父亲)等美国高官访问了西藏自治区。
可以说,翻译室的翻译生涯是杨洁篪走上外交官道路的第一步,这期间与老布什的相识,为他以后出任驻美国大使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与布什家族的不解渊缘
1975年回国后长达15年的时间里,杨洁篪一直在外交部翻译室和驻美国使馆从事翻译工作,经常担任邓小平等国家领导人的英文翻译。也就是在这一期间,他结识了布什家族。1977年民主党人卡特入主白宫,老布什从中央情报局局长的位置上退了下来,中国政府念及他曾经出任驻华联络处主任的旧情,邀请他访华。作为“下台干部”老布什,在长达半个月的行程中,不仅受到了邓小平的接见,而且还被允许到还没有开放的西藏访问,待遇可谓十分特殊。陪同访问的是布什最亲密的朋友,包括后来在老布什政府出任国务卿的贝克、驻华大使李洁明和外交智囊昂特迈耶,而为布什一行担任全程翻译的正是杨洁篪。
当时年仅27岁的杨洁篪由于年轻活泼,大家都喜欢他,因为他字名中“篪”字又形似虎字,所以美国人都把他称为“TIGER YANG"。杨洁篪因此与布什一家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后来杨洁篪历任驻美国大使馆二秘、一秘、参赞、外交部美洲暨大洋洲司参赞兼处长、副司长、公使和外交部部长助理,2001年出任驻美大使,任满后回国任外交部副部长,后升任部长。杨洁篪的快速升迁,一般均认为得益于其与布什家族的良好关系。布什家族甚至在某些情况下,会选择与杨的私下勾通,作为同中国政府沟通的管道。
1989年年底,在老布什总统的指示下,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斯考克罗夫特秘密访华,就是通过杨洁篪向中国领导人传话说。尽管两国关系出现紧张,但布什本人仍然希望维持双边关系。1992年,老布什在任期届满之前准备向台湾出售一批F—16战斗机。他主动把这一军售计划告诉了杨洁篪,让杨洁篪向中国政府汇报。
杨洁篪先后在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工作12年,并于2001年至2005年担任驻美大使。杨洁篪出任大使不久,就发生了中美撞机事件,中美关系一度紧绷。经过他刚柔相济的外交谈判,这一冲突终于化解。
2002年10月,前国家主席江泽民访美期间,杨洁篪又依靠与布什家族良好的关系,促成了小布什邀请江泽民到得克萨斯农场赴私宴,开创了在任美国总统为来自社会主义国家的元首举行家庭宴会的先例。
杨洁篪和布什家族长达近四分之一世纪的私交,即使对美国最亲密的盟国英国、日本和以色列来说,也都是可望不可及的。这种非正式的私人友好关系,无疑会为杨洁篪今后在外交部的工作带来便利,尤其是在处理中美关系的问题上,相信还没有人比杨洁篪更具有自身优势。
2004年,美国洛杉矶世界事务委员会授予杨洁篪“年度杰出外交官”的称号,以表彰“杨洁篪在(中国)外交部工作中的出色表现以及他在华盛顿为拓宽和加强中美关系所付出的努力”。
但私交毕竟是私交,在中美两国关系的重大问题上,这种私交关系到底能够发生多大作用,谁也不敢保证。杨洁篪明白,他的工作要实现两个目标:一是忠实地代表他所在政府的立场:与此同时,他又要成为一个好的倾听者,通过对他人意见表现出的理解来帮助中国结交朋友。他必须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并以此来证明他完全能够胜任他的工作。
大将本色 儒帅风范
杨洁篪的儒雅风范是出了名的,他不仅是出色的外交家,还拥有丰富的艺术和文化知识底蕴:他不单能讲—流利的外语,而且还是个对书法颇有研究的人,可以说还是一个不错的书法家。另外,杨洁篪对古典音乐也有了解,在担任驻美大使时,他还曾在自己的住处举办过古典音乐会,是第一个举办古典音乐会的中国驻美大使。事实上,大使办音乐会在整个外交圈都是十分新鲜的创意。他也因此获得了“大儒之帅”的美称。
杨洁篪大使深知文化在促进跨国交流方面的重要性,他也是促成2005年在华盛顿肯尼迪表演艺术中心举办的“中国文化节”的重要人物之一。那次文化节办得非常成功,堪称当年在美国乃至整个西半球规模最大的中国文化艺术展示活动,很多美国人通过文化节中一系列极富中国特色的文化表演和展览真正认识了远在东方的神秘国度。所有这些,将杨洁篪的“儒帅”风范彰显无遗。
杨洁篪名字里的“篪”,在字典里的解释是“竹哨”之意,那么“洁篪”也就可以解释为“洁净的竹哨”,这种意境自然具有十分儒雅的风味儿。但是千万不要忽略了“竹”字下面的“虎”字!杨洁篪就任后,北京外交界人士称其“谦恭有礼”,但中国外交部职员的评论却有不同,评语也是四个字“严、勤、细、致”。即与柔和的外貌相反,为人“严格、勤勉、细心、致密”。杨洁篪严格细致到何种程度,他与布什一家人相交20多年的故事就是最好的注解。
众所周知,杨洁篪与布什一家相识是在1977年。当时27岁的杨洁篪结束在伦敦政经学院的英语研修后刚刚回国,任外交部英语翻译。布什一家的情况是,现任总统布什的父亲老布什担任美国中央情报局(ClA)局长,在当时中国最高领导人邓小平特别安排下,布什一家成为最早参观西藏的美国人。杨洁篪杰出的英语水平在北京外交界享有盛誉,他尽善尽美地做好了随行工作,总之16天的西藏之行结束后,他几乎成了老布什一家的成员之一。在之后的20多年里,杨洁篪从二等书记官、一等书记官、参事官一路升到公使,在2001年担任大使之前,他的工作地点是中国驻华盛顿大使馆。
20多年间,中国和美国的关系经受了多次考验。比如,1992年美国欲向台湾销售F16战斗机、1999年美国战斗机误炸位于南斯拉夫贝尔格莱德的中国大使馆、2001年美国侦察机与中国战斗机冲突后迫降海南岛等。如果中国在每件事上都拍案而起,将事件升级为外交纠纷,中美关系很有可能早已破裂。尤其是2002年10月江泽民访美,使得中美两国关系得到了进一步发展那次,当时布什总统一家把江泽民请到了位于德克萨斯克劳福德的自家牧场,其幕后角色也是杨洁篪。
杨洁篪作为正在崛起的大国——中国的外交部长,外型却有些单薄、病弱。实际上,他担任驻美大使时健康受损,曾做过大手术(心脏搭桥手术)。但我们应当知道柔软的竹叶或悠扬的竹笛声都只是表象,真正值得关注的是雄踞竹下的猛虎。
即具儒雅风范,更兼大将本色,正是杨洁篪的真实写照。
作为新中国首个二战后出生的外交部长,杨洁篪应算是中国新生代外交官的代表。从个人风格上看,李肇星更活跃,个人魅力很强:而杨洁篪则要显得内敛、严谨、低调,更有职业外交官的感觉。另外他也与老一代外交家周恩来,陈毅的英雄色彩不同,同时还区别于钱其琛、李肇星的个人魅力。
新一代外交官的个人经历,可能会为中国外交向社会化、平民化、大众化方向发展提供契机。外交工作需要广开言路,以获得公民的信任,如何在民间压力之下,把真正符合国家利益的政策贯彻到底,也是新一代外交官所面临的新问题。
大国崛起时,如何看待国际社会,如何照应本国国民,本就是外交的重心所在。作为新一代外交官的杨洁篪在面对机遇的同时也将面临更大挑战。在上任的第一天,杨洁篪对此郑重表示:我将全力以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