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刘是我多年前下乡蹲点时认识的老朋友,参加工作二十多年来,一直在沿江几个乡镇当干部。在工作上,他踏实肯干,雷厉风行,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少数民族干部;在生活上,他为人正直豪爽,喜交朋友。平时亲朋好友来访,或上级有人来乡里工作,他都喜欢小饮两杯,以壮家的名贵菜肴——“鱼生”招待客人。
几天前,老刘到省城找我,一见面我就惊呆了:只见他皮肤干枯,面色灰暗,消瘦而略有浮肿,与当年满面红光,神采奕奕的壮汉判若两人。“怎么回事啊?身体咋弄成这个样子了?”我递上一杯茶,让他坐下来慢慢讲。他愁容满面,一脸沮丧地说:“五年前,我右上腹就开始有些不舒服,隐隐作痛,有时还出现腹胀、腹泻、食欲不振、乏力等。因为不很严重,便不太在意。近两年,虽然同事老是说我脸色不好,劝我去医院看,因为工作忙,一直拖着没去。上星期县医院下来体检,说我患肝硬化了。”说着顺手递过一个病历本和一迭化验单。我详细翻看了一下:病历本上只记录有体检肝脏肿大,肝炎“两对半”的检测与其他各项指标正常。肝功能检测有三项指标异常改变;B超显示:肝弥漫性病变(早期肝硬化)图象。我知道他是“鱼生”大王,肝吸蟲(华支睾吸虫)性肝硬化可能性极大,叫他送些粪便来化验。果然,显微镜下满视野都是肝吸虫卵。
“祸从口入啊!都是‘鱼生’害了您。您这个肝硬化是肝吸虫病引起的”。“什么?我是‘鱼生’害的,什么是肝吸虫呀?什么又是肝吸虫病?”他一脸疑惑。我从标本柜拿出一小瓶用酒精浸泡的肝吸虫成虫标本,“看!这就是肝吸虫成虫,它样子有点像葵瓜子,自然大小也象瓜子仁。这种虫如果寄生在人的肝胆管内所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我们就称之为肝吸虫病。”接着,我把肝吸虫病的临床表现和危害给他讲解一遍。
肝吸虫病的临床表现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
一、急性肝吸虫病:一次食入大量的肝吸虫幼虫(囊蚴)所致,一般起病较急,临床以寒战、高热、肝肿大、上腹部疼痛为主要表现,类似急性胆囊炎的症状,伴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常见的表现还有厌油、食欲不振、恶心、乏力和黄胆、荨麻疹等。
二、慢性肝吸虫病:反复多次小量感染肝吸虫幼虫(囊蚴)所致,一般起病隐匿,轻者可无症状或仅有胃部不适、上腹胀等上消化道症状;中度感染可有乏力、倦怠、消化不良、慢性腹泻、肝脾肿大,部分患者还可伴有不同程度的贫血、营养不良和浮肿等全身症状;重度感染可形成肝硬化,儿童可伴有明显的生长发育障碍。
此外,肝吸虫病还有很多并发症和合并症,常见的有:胆囊炎、胆管炎、胆结石、肝硬化、消化性溃疡、类白血病反应、肝癌、乳糜胸和乳糜腹、肾炎等;如果肝吸虫寄生在胰腺管,还可以合并急、慢性胰腺炎、糖尿病;如果寄生在肺部,可以引起肺部炎症反应。听了我的一席话,老刘大吃一惊。
“哇!肝吸虫病危害这么大,它是如何进入我们人体肝内呢?”“肝吸虫成虫寄生在人或猫、狗、猪等哺乳动物的肝、胆管内,其成熟后产卵,虫卵随胆汁流到小肠,混合在粪便中,随粪便排出体外。如人们在鱼塘上或鱼塘边建厕所,或用人粪喂养鱼,虫卵随粪便进入水中,被一种黄豆般大小的淡水螺——豆螺吞食后,在螺体内经过几个阶段的发育,产生许多尾蚴,尾蚴逸入水中,遇到淡水鱼或虾时,则附着并浸入其体内形成囊蚴。当人、哺乳动物吃了生的或半生熟的含活囊蚴的鱼、虾肉时,肝吸虫囊蚴便进入人或动物的消化道脱囊而出,经胆总管进入肝胆管发育为成虫。您就是因为常吃‘鱼生’,把肝吸虫囊蚴吃进体内的,因此,我们说是‘鱼生’害了您。”
“有两位女同志从来没有吃过‘鱼生’,有一位甚至连熟鱼也没吃过,这次体检也说得肝吸虫病了,这又是怎么回事呀?”老刘还是有些不解。
“人感染肝吸虫的途径是多种的,一般有以下几种方式。1. 食生鱼虾:东北朝鲜族和广东、广西的部分居民有吃“鱼生”的习惯,喜欢用生鱼肉片加些酒、酱、醋、姜丝、香油等佐料食用;福建省则有个别地区的农村居民喜食生虾。2. 误吃半生熟的鱼:一些人吃生鱼片粥、炒鱼片、打“边炉”、或吃烧、烤、煎焙的鱼,因制作时间过短,鱼的表面是熟的,但内部的囊蚴未完全被杀死,造成感染。3. 通过污染活囊蚴的手、炊具、容器或用嘴衔鱼而感染。您是通过第一种方式感染,那两个女同志则可能是通过第二、第三种方式感染而得。”我耐心向他解释。
“我们做‘鱼生’是将鱼剥皮才吃的,不是说这样可以避免肝吸虫感染吗?”
“不能!这种说法是错误的,肝吸虫囊蚴在鱼体内的寄生几乎遍布全身,其中以鱼肉为最多,依次为鱼皮、鱼鳃、鱼鳞和鳍。所以,无论生吃鱼的那一部分都有感染肝吸虫的危险性。”
几天前,老刘到省城找我,一见面我就惊呆了:只见他皮肤干枯,面色灰暗,消瘦而略有浮肿,与当年满面红光,神采奕奕的壮汉判若两人。“怎么回事啊?身体咋弄成这个样子了?”我递上一杯茶,让他坐下来慢慢讲。他愁容满面,一脸沮丧地说:“五年前,我右上腹就开始有些不舒服,隐隐作痛,有时还出现腹胀、腹泻、食欲不振、乏力等。因为不很严重,便不太在意。近两年,虽然同事老是说我脸色不好,劝我去医院看,因为工作忙,一直拖着没去。上星期县医院下来体检,说我患肝硬化了。”说着顺手递过一个病历本和一迭化验单。我详细翻看了一下:病历本上只记录有体检肝脏肿大,肝炎“两对半”的检测与其他各项指标正常。肝功能检测有三项指标异常改变;B超显示:肝弥漫性病变(早期肝硬化)图象。我知道他是“鱼生”大王,肝吸蟲(华支睾吸虫)性肝硬化可能性极大,叫他送些粪便来化验。果然,显微镜下满视野都是肝吸虫卵。
“祸从口入啊!都是‘鱼生’害了您。您这个肝硬化是肝吸虫病引起的”。“什么?我是‘鱼生’害的,什么是肝吸虫呀?什么又是肝吸虫病?”他一脸疑惑。我从标本柜拿出一小瓶用酒精浸泡的肝吸虫成虫标本,“看!这就是肝吸虫成虫,它样子有点像葵瓜子,自然大小也象瓜子仁。这种虫如果寄生在人的肝胆管内所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我们就称之为肝吸虫病。”接着,我把肝吸虫病的临床表现和危害给他讲解一遍。
肝吸虫病的临床表现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
一、急性肝吸虫病:一次食入大量的肝吸虫幼虫(囊蚴)所致,一般起病较急,临床以寒战、高热、肝肿大、上腹部疼痛为主要表现,类似急性胆囊炎的症状,伴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常见的表现还有厌油、食欲不振、恶心、乏力和黄胆、荨麻疹等。
二、慢性肝吸虫病:反复多次小量感染肝吸虫幼虫(囊蚴)所致,一般起病隐匿,轻者可无症状或仅有胃部不适、上腹胀等上消化道症状;中度感染可有乏力、倦怠、消化不良、慢性腹泻、肝脾肿大,部分患者还可伴有不同程度的贫血、营养不良和浮肿等全身症状;重度感染可形成肝硬化,儿童可伴有明显的生长发育障碍。
此外,肝吸虫病还有很多并发症和合并症,常见的有:胆囊炎、胆管炎、胆结石、肝硬化、消化性溃疡、类白血病反应、肝癌、乳糜胸和乳糜腹、肾炎等;如果肝吸虫寄生在胰腺管,还可以合并急、慢性胰腺炎、糖尿病;如果寄生在肺部,可以引起肺部炎症反应。听了我的一席话,老刘大吃一惊。
“哇!肝吸虫病危害这么大,它是如何进入我们人体肝内呢?”“肝吸虫成虫寄生在人或猫、狗、猪等哺乳动物的肝、胆管内,其成熟后产卵,虫卵随胆汁流到小肠,混合在粪便中,随粪便排出体外。如人们在鱼塘上或鱼塘边建厕所,或用人粪喂养鱼,虫卵随粪便进入水中,被一种黄豆般大小的淡水螺——豆螺吞食后,在螺体内经过几个阶段的发育,产生许多尾蚴,尾蚴逸入水中,遇到淡水鱼或虾时,则附着并浸入其体内形成囊蚴。当人、哺乳动物吃了生的或半生熟的含活囊蚴的鱼、虾肉时,肝吸虫囊蚴便进入人或动物的消化道脱囊而出,经胆总管进入肝胆管发育为成虫。您就是因为常吃‘鱼生’,把肝吸虫囊蚴吃进体内的,因此,我们说是‘鱼生’害了您。”
“有两位女同志从来没有吃过‘鱼生’,有一位甚至连熟鱼也没吃过,这次体检也说得肝吸虫病了,这又是怎么回事呀?”老刘还是有些不解。
“人感染肝吸虫的途径是多种的,一般有以下几种方式。1. 食生鱼虾:东北朝鲜族和广东、广西的部分居民有吃“鱼生”的习惯,喜欢用生鱼肉片加些酒、酱、醋、姜丝、香油等佐料食用;福建省则有个别地区的农村居民喜食生虾。2. 误吃半生熟的鱼:一些人吃生鱼片粥、炒鱼片、打“边炉”、或吃烧、烤、煎焙的鱼,因制作时间过短,鱼的表面是熟的,但内部的囊蚴未完全被杀死,造成感染。3. 通过污染活囊蚴的手、炊具、容器或用嘴衔鱼而感染。您是通过第一种方式感染,那两个女同志则可能是通过第二、第三种方式感染而得。”我耐心向他解释。
“我们做‘鱼生’是将鱼剥皮才吃的,不是说这样可以避免肝吸虫感染吗?”
“不能!这种说法是错误的,肝吸虫囊蚴在鱼体内的寄生几乎遍布全身,其中以鱼肉为最多,依次为鱼皮、鱼鳃、鱼鳞和鳍。所以,无论生吃鱼的那一部分都有感染肝吸虫的危险性。”